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

合集下载

《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报告

《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报告

《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认识他们的作用不同。

实验器材:铁架台、长线、滑轮、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一、研究定滑轮动滑轮作用实验表左边钩码的个数右边钩码的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 2 2 平衡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2 不平衡 3 3 平衡二、研究动滑轮 1、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用它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记录数据,看看动滑轮有什么用?动滑轮作用实验表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我们的发现 0.5 0.3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大小。

1.0 0.5 1.5 0.8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可以改变力的大小,能省力。

具有美感的很棒的范文。

之前的视野确实很狭窄。

《定滑轮和动滑轮》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我这节课的说课流程是: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和学法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预测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p 】:《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五课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机械,并分别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这节课也是本单元重要内容之一。

2.【学情分析^p 】:对于农村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拟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拟缺乏的。

所以我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消费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消费生活的影响。

3.【教学目的】: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构造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的如下:〔1〕科学概念: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随物体的挪动而挪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选用什么工具好。

(1)实验材料:钉有两颗铁钉、两颗螺丝钉和三颗图钉的木板一块,常用工具一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等)。

(2)实验步骤:①了解以上8种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②观察这几颗钉子的外观,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③选择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④实践操作后分别选出拔这三种钉子最合适的工具,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实验结论: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

实验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实验材料:一个杠杆尺(带有底座、支架、固定轴),钩码一盒,记录单。

(2)实验步骤:①在左边任意选取一个阻力点位置并挂1个钩码,在右边任意选取一个位置作为用力点,挂上若干个钩码,直到杠杆尺达到平衡为止。

把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②在左边任意选取一个阻力点位置并挂上2个钩码,在右边任意选取一个位置作为用力点,挂上若干个钩码,直到杠杆尺达到平衡为止。

把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③同理,在左边任意选取一个阻力点位置并挂上3个钩码。

(4)实验结论: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三:轮轴有什么用。

(1)实验材料:轮轴装置、铁架台、线绳、钩码若干。

(2)实验步骤:①组装好轮轴实验装置,把轮和轴上的绳子朝相反的方向缠绕。

②先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然后在轮上挂钩码,直至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③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④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几次实验。

(3)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在轴上用力比较费力。

实验四:轮轴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实验材料:轮轴装置、铁架台、线绳、钩码若干。

(2)实验步骤:①组装好轮轴实验装置,把轮上和轴上的绳子朝相反的方向缠绕。

②先把一定个数的钩码挂在轴上,然后在轮上挂钩码,直至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动滑轮作用的研究实验记录单

动滑轮作用的研究实验记录单

实验步骤: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班级:六(4)学科:科学实验时间:指导老师:徐勇权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的研究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实验步骤: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班级:六(4)学科:科学实验时间:指导老师:徐勇权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的研究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实验步骤: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步骤: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__滑轮__最新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__滑轮__最新课件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用定滑轮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水平斜向下向下应介绍房内空调开关及棉被加枕的位置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国旗怎样升上去___滑轮
肖寨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者: Nhomakorabea立艳动动脑:
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国旗是怎样升到旗 杆顶端的?
旗杆顶端的装置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边缘有槽,可绕 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叫做滑轮。
1.滑轮在我们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 √ )
2.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和省力 。 ( × )
拓展应用
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做一个小小起重 机。
自学指导二
小组内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并结合定滑轮是否能够省力的实 验,设计实验步骤。
动滑轮能省力吗? 我们这样来研究:
1.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记录用了多 大的力。 3.借助动滑轮提升同样多的钩码,当滑 轮平衡时,记录用了多少力气。 4.比较两次使用的力的大小。你有什么 发现?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测力计拉 用定滑轮提升 力的方向 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水平 斜向下 向下
定滑轮 不省力
思考:
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 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 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为什 么吗?
结论:定滑轮虽不然省没力有,但省能改变力
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 力的方向,使工作的方方便向。。
问题:利用一只滑轮来提升物体,你有几
种方法?你所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 轮叫做动滑轮
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 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试着自己动手组装一下定滑轮、动 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自学指导一
小组内讨论:你认为旗杆上的定滑 轮有什么作用?

六上科学实验记录

六上科学实验记录

第一课使用工具组别记录人活动:回忆使用工具的经验,和同学进行交流第二课杠杆的科学组别记录人活动:探究杠杆尺平衡的奥秘我们发现:填写>、=、<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组别记录人第四课轮轴的秘密组别记录人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班级组别记录人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滑轮组班级组别记录人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7、斜面的作用班级 组别 记录人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班级 组别 记录人 活动一:研究自行车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的关系发现: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比较 力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 比较 力活动二:在自行车上找简单机械六上第二单元第一课抵抗弯曲班级组别记录人六上第二单元第二课抵抗弯曲六上第二单元第三课拱形的力量班级组别记录人活动一|:拱形和横梁承受压力的对比实验活动二|:不同力抵住拱足的对比实验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班级组别记录人活动一: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接一个电路,并画出电路图活动二:将上面连接的导线放在指南针上,接通电流发现指南针有什么变化?活动三: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池正负极上,再用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指南针活动四:将导线绕成线圈后通电接近指南针,怎样放能使指南针偏转角度更大?(符合打√)1、线圈平放在指南针上2、线圈平放在指南针下3、线圈立放在指南针周围4、线圈立着套在指南针上六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电磁铁班级组别记录人活动一:制作铁钉电磁铁1、我在铁钉上绕了圈。

2、用这个电磁铁接通电流,吸起大头针个数(导线短很费电,不要长时间接通电源)第一次个,第二次个,第三次个活动二、电磁铁有南北极吗?(符合的打√)你的电磁铁钉尖对准指南针南极,现象(排斥、吸引),判断:钉尖(南极、北极)你的电磁铁钉帽对准指南针南极,现象(排斥、吸引),判断:钉帽(南极、北极)六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班级组别记录人活动一: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活动二: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六上第三单元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班级组别记录人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26.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学生实验记录单

26.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学生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
用纸造一座桥
实验器材:
报纸35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
制作过程:
1、研究用制造桥需要考虑的问题。

2、设计桥的形状——连体双管桥、直管框架桥、三角形吊桥、加固槽型桥,并画出图形。

3、根据自己设计的桥的形状自己动手造桥。

4、介绍自己建造的桥的特点。

5、在桥上放上一定的重物做实验,根据情况改变桥的结构和形状,尽量使桥变得更加牢固。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桥的结构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力也会随之改变。

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实验过程:
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10圈、20圈、30圈、40圈)的电磁铁四个。

2、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
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时间:2016年12月6日
时间:2016年11月29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定滑轮和动滑轮

1.研究的问题:定滑轮能否省力? 2.我们的猜测:定滑轮不能省力。 3.我们的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定滑轮装置。 2)、在左端的绳子上挂上一个钩码作为提起的重物,另一端挂钩 码作为所用的力。 3)、在左端分别挂上两个、三个、四个钩码重复第二步的实验过程。 4)、记录、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4.要注意的事项: (1)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2)实验要多做几次。 (3)及时填好实验记录。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 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 右边钩 码个数 (平衡或不平衡) 现 1 平衡 3 不平衡 定滑轮 不
2
不平衡
平衡
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定滑轮不省力。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 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 滑轮叫做动滑轮。
1、使用动滑轮装置改变用力方向吗?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
5、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小学科学组
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 滑轮那样,固 定在一个位置 转动而不移动 的滑轮,叫 定滑轮
观察
思考

1、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 向用力?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2、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实验探究:
研究计划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 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 重物的(N) 我们的发现
使用动滑轮 能省力
动滑轮能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与动滑轮的比较:
①从位置上看,定滑轮固定不动,而动 滑轮随着重物一起移动。 ②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③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
2、使用动滑轮省力吗?
1.要使重物上升,人必须 往哪个方向拉绳子? 这说明动滑轮能不能改变 用力的方向?

小学科学滑轮实验

小学科学滑轮实验

不改变用力方
向。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 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不省力; •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 用力方向。 • 思考:怎样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 力方向?
怎样既能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呢?
滑 轮 组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铁架台棉线2个滑轮1盒钩码测力计转轴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转轴位置随起吊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实验一把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组装成定滑轮把绳子绕在定滑轮上在线绳左边挂钩码作为重物在右端挂钩码作为提起重物的拉力分别挂234个钩码比较两边所挂钩码的个数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 以撬起整个地球”
1022米,约6万光年
一端钩码数 另一端钩码数 定滑轮的状态
2
2
平衡
3
3
平衡
4
4
平衡
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 向,但不起钩码 (加动滑轮)用的力。(因为实验 中提起的重物比较少,所以动滑轮 的重量不能省去)
2.组装一个动滑轮装置,把绳子 一端绕过动滑轮,使用动滑轮提起 钩码并测出所用的拉力大小。
地球半径6378千米
地球的质量:5.965×1024 千克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第二名,徐工XGC88000履带 起重机(4000吨)
第一名,美国AFRD125 (7500吨)
实验研究的问题:
实验目标: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重难点: 通过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知
道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3.比较直接提升拉力与动滑轮提 升重物拉力的大小。并做记录
2个钩码 3个钩码 4个钩码
直接提升的力 (N) 1.0
1.5
2.0
用动滑轮提升的 (N) 0.5
0.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