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作用实验记录单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研究斜面的作用

斜面越长越省力
东边小学科学实验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
年级
六年级
实验名称
研究斜面的作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
木板(长度不同)3块、木块、重物、测力计(14004)
实验步骤
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块木板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一、探究斜面的作用
1.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的作用
2.实验器材:斜面、重物、测力计、铁架台
3.实验步骤:(1)把斜面搭在铁架台上。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3)改变物体的重量,按步骤1重复做二次。
(4)把测得的数据,记在表格中。
提升不同的物体我们的发现
物体1 物体2 物体3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二、探究不同斜面的斜面
1.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2.实验器材:斜面、重物、测力计、铁架台
3.实验步骤:(1)把斜面搭在铁架台上。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3)改变坡度,再测两次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4)把测得的数据,记在表格中。
(用1、2、3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N)
我们的发现
坡度1(小)坡度2
(小)
坡度3
(小)。
东边小学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研究不同斜面的作用

年级
六年级
实验名称
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不同坡度斜面Biblioteka 用与用力的大小是否有联系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14002)1个、三块木板或(斜面29001)、一个重物
实验步骤
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块木板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实验结果
斜面坡度越小,用力越省,坡度越大,越费力
斜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斜面实验实验目的:1. 通过斜面实验,了解斜面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掌握斜面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分析斜面实验的结果,总结斜面的相关规律。
实验器材:1. 平面斜面2. 重物3. 量角器4. 测量尺5. 记录本6. 针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平面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2. 将重物放置在斜面的一端,调整斜面角度,使其与水平面成30°、45°、60°三种不同角度。
3. 使用量角器测量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并记录下来。
4. 将重物从斜面顶端滑下,测量其到达底端所需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5. 重复步骤4,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6.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斜面的相关规律。
实验结果:1. 在30°、45°、60°三个不同角度的斜面上,重物滑下所需时间分别为2.5秒、3.0秒、4.5秒。
2. 在相同角度的斜面上,重物滑下所需时间随斜面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实验分析:1. 斜面实验表明,斜面的倾斜角度对重物滑下所需时间有显著影响。
倾斜角度越大,重物滑下所需时间越长。
2. 实验结果与斜面原理相符。
根据斜面原理,斜面倾斜角度越大,重物在斜面上的重力分量越小,导致重物滑下所需时间越长。
3. 实验结果表明,斜面长度对重物滑下所需时间有影响。
斜面长度越长,重物滑下所需时间越长。
这可能是由于斜面长度增加,重物在斜面上的摩擦力增大,导致滑下速度减慢。
实验结论:1. 斜面的倾斜角度对重物滑下所需时间有显著影响,倾斜角度越大,重物滑下所需时间越长。
2. 斜面长度对重物滑下所需时间有影响,斜面长度越长,重物滑下所需时间越长。
3. 斜面实验验证了斜面原理,为斜面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斜面固定牢固,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
2. 在调整斜面角度时,要准确测量角度,避免误差。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重物滑下的速度和距离,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斜面的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物体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2. 了解斜面的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分析斜面高度与物体下滑时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其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在斜面上,物体受到重力和斜面支持力的作用,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受到摩擦力的阻碍,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正压力有关。
三、实验器材1. 斜面(不同倾斜角度)2. 水平桌面3. 小车(质量约为100g)4. 电子计时器5. 铅笔6. 米尺7. 砝码(质量约为50g)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斜面倾斜角度;2. 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铅笔在水平桌面上标记小车起始位置;3. 释放小车,记录小车从释放到到达水平桌面所用时间;4. 重复步骤3,改变斜面倾斜角度,记录不同角度下小车下滑时间;5. 在斜面倾斜角度固定的情况下,改变小车与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记录摩擦力变化;6. 在斜面倾斜角度固定的情况下,改变斜面高度,记录小车下滑时间;7.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斜面倾斜角度与物体运动规律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加,小车下滑时间逐渐缩短。
这是因为斜面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越大,从而加速下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因此,斜面倾斜角度与物体运动规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斜面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小车与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时,摩擦力增大,小车下滑时间延长。
这是因为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无关。
因此,斜面摩擦力对物体运动有阻碍作用,影响物体下滑速度。
3. 斜面高度与物体下滑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斜面高度与物体下滑时间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这是因为斜面高度的变化对物体受到的重力分力影响较小,而摩擦力对物体下滑速度的影响较大。
斜面的作用实验报告单

斜面的作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证明斜面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探究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观察物体在不同斜面角度下的运动情况。
实验器材:1.斜面2.直尺3.延长线4.物体(小球或卡车等)实验原理: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重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法向力Fn),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平行力Fp)。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平行力成正比。
斜面的角度越小,平行力越小,加速度也相对较小。
实验步骤:1.将斜面竖立在平稳的桌面上。
2.使用直尺测量斜面的高度和长度,并记录下来。
3.将物体放在斜面的顶端,确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4.以同一弧度将物体从斜面顶端释放,记录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花费的时间。
5.更换不同角度的斜面,重复步骤3和4,记录各个角度下物体滑动的时间。
6.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斜面角度和物体滑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组,斜面角度(度),斜面高度(cm),斜面长度(cm),滑动时间(s)--------,--------------,--------------,--------------,-------------1,10,20,40,2.42,20,20,40,2.23,30,20,40,1.84,40,20,40,1.55,50,20,40,1.46,60,20,40,1.37,70,20,40,1.28,80,20,40,1.1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大,物体滑动的时间逐渐减少。
即斜面角度越大,物体滑动的速度越快。
2.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速度与斜面角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斜面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斜面角度越大,物体滑动的速度越快。
这是因为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大,物体受到的平行力增大,加速度也增大,从而使物体滑动的时间减少。
《斜面的作用》优秀演示实验报告单(含答案)

时间( )任课老师( )
实名称
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块小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物品、1盒钩码、1个测力计
猜测
斜面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然后改变斜面的不同坡度继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不同提升方式用的力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4
5
6
8
斜面能够省力
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2.0
2.6
3.1
4.4
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用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直接提升物
体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8
4.1
4.9
5.9
3.1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实验结果
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基础物理实验活动手册_实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记录

实验2(A)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一实验目的利用作图法﹐分析物体由斜面滑下之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并且验证直线上等加速度之运动关系式。
二实验原理1.沿直线作等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时间t以及位置x(以出发点为原点)有下列关系:v=v0+at(2.1)x=v0t+12at2 (2.2)2.由式(2.1)可知v-t图是一直线﹐而由式(2.2)可知x-t图是一条拋物线。
图2-1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器材○1力学台车 ································································································ 1台∕组○2电铃定时器 ····························································································· 1具∕组○3有轨道之斜面实验台················································································· 1座∕组○4长纸带 ··································································································若干∕组○5直角坐标方格纸 ······················································································若干∕组○6公制尺 ··································································································· 1支∕组四实验步骤1.装置如图2-1﹐调整斜面的斜度﹐使力学台车可沿斜面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