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汇总(水质监测指标)

合集下载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是评估和监测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日益加剧,因此,准确地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对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至关重要。

在水质监测中,污染物的浓度通常用一些常用的指标来衡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一、溶解氧(DO)浓度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

它是评估水体富氧状况的关键参数,对维持水生态系统和生物生存至关重要。

溶解氧浓度的测量是通过采样后在实验室中使用溶解氧仪器来完成的。

通常以毫克/升(mg/L)或百分数来表示浓度。

对于淡水水域,溶解氧浓度应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此浓度会导致水体缺氧。

溶解氧浓度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有机废水排放、工业废水的进入或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

二、氨氮(NH3-N)含量氨氮是水体中无机氮的常见形式之一。

高氨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水华等问题。

氨氮可来源于农业、工业和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排放等。

测量氨氮含量的方法一般有分光光度法和电极法。

氨氮的单位通常用毫克/升来表示。

普通湖泊和河流的氨氮含量应保持在0.2-2毫克/升之间,高于此浓度可能对水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三、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体中有机物被氧化时所需要的氧气量。

COD是一个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和有机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高COD值通常与有机物过多的水体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农业排放、工业废水或未经处理的污水进入引起的。

COD的测量通常在实验室中进行,一般以毫克/升来表示。

湖泊和河流的COD值应维持在20-30毫克/升以下,高于此值可能会导致水质恶化。

四、总悬浮物(TSS)总悬浮物是指水体中悬浮颗粒物质的总量。

悬浮物可以包括沉积物、悬浮的有机物、泥沙等。

高TSS值通常与水体浑浊度和混浊度相关,可能会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影响光照透过率和水生生物的觅食行为。

TSS的测量通常采用过滤法和干燥法,单位为毫克/升。

湖泊和河流的TSS值应维持在50毫克/升以下。

水质监测实验化验操作方法

水质监测实验化验操作方法

水质监测实验化验操作方法水质监测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和监测水体的质量。

水质监测实验的具体化验操作方法如下:1. 采样准备在进行水质监测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并确保其干净与无污染。

同时,还需要准备采样瓶、样本标签、采样手套等,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采样在进行水质监测实验时,首先需要进行采样。

采样时应尽量选择代表性的样本,并确保采样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

在采样时,应将采样瓶完全浸入水体,避免尽可能少的接触外界环境。

3. 测定水温水温是水质监测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水体的热力学特性和适宜性。

测定水温时,可以使用温度计或温度计仪器,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测定其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测定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存在的氧气的浓度,是评估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定溶解氧可以使用溶解氧仪或溶解氧测定仪器进行。

在进行测定时,需要将溶解氧仪置于水中,等待一段时间,使溶解氧与仪器中的电极充分反应,然后读取仪器上显示的结果,并将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5. 测定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对评估水体的水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定pH 值可以使用pH计或酸碱度计进行。

在进行测定时,首先需要用洗净的玻璃电极杆浸入水中,等待一段时间,使电极与水中的溶质充分反应,然后读取仪器上显示的pH值,并将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6. 测定浊度浊度是水体中固体颗粒的含量,是评估水体浑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定浊度可以使用浊度计或浊度仪器进行。

在进行测定时,采用比色法或光散射法,将水样放入浊度计或浊度仪器中,根据仪器的显示结果,读取测定值,并将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7. 化学分析除了上述常规的水质指标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化学分析来评估水体的水质。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测定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氮、磷等物质的含量。

这些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试剂和仪器。

在进行化学分析时,需要将采样水样进行预处理,如过滤、酸化等,然后根据所选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并将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水质实验报告总结

水质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质监测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水质状况,本实验针对不同水质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和分析,旨在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并应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3. 了解水质污染的成因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水质指标:1. 化学需氧量(COD)2. 悬浮物(SS)3. 氨氮(NH3-N)4. 总磷(TP)5. pH值6. 溶解氧(DO)四、实验方法1. 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通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计算消耗的氧化剂量,从而确定COD值。

2. SS测定:采用过滤法,将水样通过0.45μm滤膜,烘干后称重,得到悬浮物含量。

3. 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利用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氨氮浓度。

4. 总磷测定: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利用钼酸铵与正磷酸根反应生成黄色磷钼杂多酸,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磷含量。

5. pH值测定:采用pH计直接测定水样的pH值。

6. 溶解氧测定:采用溶解氧仪直接测定水样的溶解氧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COD:实验结果显示,水样COD值为(mg/L),表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水污染。

2. SS:实验结果显示,水样SS含量为(mg/L),表明水样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可能存在悬浮颗粒物污染。

3. 氨氮:实验结果显示,水样氨氮浓度为(mg/L),表明水样中氨氮含量较高,可能存在氮污染。

4. 总磷:实验结果显示,水样总磷含量为(mg/L),表明水样中总磷含量较高,可能存在磷污染。

5. pH值:实验结果显示,水样pH值为(pH),表明水样酸碱度适中。

6. 溶解氧:实验结果显示,水样溶解氧含量为(mg/L),表明水样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存在缺氧现象。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汇总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汇总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汇总
参考: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
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表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表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关于水质在线监控
关于在线监测设备,需要根据我们兼顾水源、处理方法及消毒方法来选择。

例如,世博会直饮水系统是“活性炭+PVC合金超滤膜+紫外线”工艺,该系统24小时在线监控的指标有浊度、pH值、电导率、消毒剂余量和水温等。

如果我们选用的是海水经过“反渗透膜+氯消毒+紫外”,需要在线监控的指标应该是:
pH计+氯离子分析仪+电导率仪 +浊度仪+余氯/总氯/一氯胺分析仪/二氧化氯分析仪+TOC分析仪。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水质指标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了解水中溶解氧、浊度、PH值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材料1. 水样收集容器2. 水质测试工具包3. PH计4. 溶解氧测试仪5. 水样采集器具6. 实验室常规设备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来源的水样,包括自来水、河水和湖水,并分别收集到相应的水样收集容器中。

2. 使用PH计对水样的PH值进行测试。

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PH值。

3. 使用溶解氧测试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打开溶解氧测试仪,校准仪器后将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溶解氧含量。

4. 使用浊度计对水样的浊度进行测定。

将浊度计放置在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浊度值。

5. 使用BOD5测试法对水样的BOD5值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标准BOD瓶中,标定刻度线,同时设置一瓶含有附带达标的生物群落的BOD瓶作为对照,将标准BOD瓶放入恒温箱中,在5天的时间内保持温度恒定并不断摇动。

5天后取出瓶中液体,用BOD法仪器测定,并记录BOD5值。

6.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下表为实验数据和评估结果:水样来源PH值溶解氧(mg/L)浊度(NTU)BOD5(mg/L)水质评估- - - - - -自来水7.2 7.8 2.4 2.0 优河水 6.8 6.2 10.1 5.5 良湖水7.5 5.5 15.8 10.2 中结果分析根据国家标准,水质评估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优、良、中、差和劣。

根据实验数据,通过对所测四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判断水质优良的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河水则属于良好水平,湖水的水质则处于中等水平。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综合评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 自来水的水质优良,可以直接作为饮用水使用。

2. 河水的水质良好,适用于工农业用水等一般用途。

3. 湖水的水质处于中等水平,可供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但需要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特殊需求。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水质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水质分析实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验结果,并对水质分析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水样中的各项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浑浊度、总硬度等。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水的污染程度和适用性,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方法1. 溶解氧测定我们使用溶解氧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首先,将水样倒入溶解氧测定仪的测量室,并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最后,记录测定结果。

2. pH值测定我们使用pH计对水样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等待数分钟,直到pH计稳定。

然后,读取pH计显示的数值,并记录。

3. 浑浊度测定我们使用浑浊度计对水样的浑浊度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浑浊度计的测量室,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并记录测定结果。

4. 总硬度测定我们使用EDTA滴定法对水样的总硬度进行测定。

首先,将水样加入滴定瓶中,并加入指示剂。

然后,用EDTA溶液滴定至指示剂颜色变化,记录滴定所需的EDTA溶液体积。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溶解氧含量:水样A为8.2 mg/L,水样B为6.5 mg/L。

2. pH值:水样A为7.2,水样B为6.8。

3. 浑浊度:水样A为5 NTU,水样B为10 NTU。

4. 总硬度:水样A为120 mg/L,水样B为180 mg/L。

五、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样A的溶解氧含量高于水样B,说明水样A的氧气饱和度更高,更适合生物生活。

2. 水样A的pH值接近中性,而水样B的pH值稍微偏酸性,说明水样A的酸碱平衡更好。

3. 水样A的浑浊度低于水样B,说明水样A中的悬浮物较少,更清澈透明。

4. 水样A的总硬度低于水样B,说明水样A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较低,更适合饮用。

水质监测标准

水质监测标准

水质监测标准一、水质监测概述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指标进行定期或连续的检测和分析,旨在评估水体的健康状态,预测其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水质监测范围广泛,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用水等。

二、水质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

采样方法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指标的要求进行选择,如定时、定位、定深度等。

实验分析方法应选择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数据处理应包括数据记录、整理、统计和报告等步骤,以反映水体的真实状况。

三、水质物理指标3.1 水温:水温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的热状况。

水温的检测方法是用温度计测量水体的温度。

3.2 水的颜色:水的颜色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悬浮物和溶解物质的含量。

水的颜色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标准色卡进行比对。

3.3 水浑浊度:水浑浊度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水浑浊度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浑浊度计进行测量。

3.4 水悬浮物:水悬浮物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不可沉降的固体颗粒物的含量。

水悬浮物的检测方法是使用重量法或悬浮物分离器进行测量。

3.5 水密度:水的密度是水质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的质量密度。

水密度的检测方法是使用密度计进行测量。

四、水质化学指标4.1 酸碱度(pH值):酸碱度是水质化学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的酸碱性质。

酸碱度的检测方法是使用pH试纸或数字pH计进行测量。

4.2 氨氮(NH3-N):氨氮是水质化学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氮的含量。

氨氮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氨氮测定仪进行测量。

4.3 总氮(Total N):总氮是水质化学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所有形态的氮的含量。

总氮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总氮测定仪进行测量。

4.4 硝酸盐(NO3-N):硝酸盐是水质化学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硝酸盐的含量。

硝酸盐的检测方法是使用硝酸盐试纸或硝酸盐测定仪进行测量。

实验方法汇总水质监测指标

实验方法汇总水质监测指标

实验方法汇总水质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是评估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护水资源和公众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

为了准确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实验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水质监测指标。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及其相关实验方法进行汇总,旨在提供一个综合了解水质监测方法的概览。

一、总悬浮物(TSS)和悬浮颗粒物(SS)的监测方法总悬浮物(TSS)和悬浮颗粒物(SS)通常被用来评估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含量。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1.重力沉降法:将水样放置在沉降管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颗粒物的沉降速度来计算固体颗粒物的含量。

2.滤膜法:将水样过滤,使用预先称量好的滤膜将颗粒物捕捉下来,然后将滤膜干燥并称重,计算出固体颗粒物的质量。

二、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的监测方法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相关的监测方法:1. 化学需氧量(COD)的监测方法:采用高温、高压和酸性条件下,利用氧化剂氧化有机物,再通过测定氧化剂的消耗量来计算COD值。

2. 生化需氧量(BOD)的监测方法:将水样接入生物反应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测定在一定时间内耗氧量的变化来计算BOD值。

三、氨氮(NH3-N)和硝酸盐氮(NO3-N)的监测方法氨氮(NH3-N)和硝酸盐氮(NO3-N)是评估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相关的监测方法:1. 氨氮(NH3-N)的监测方法:利用碱性试剂将氨氮转化为氨气,再通过蒸馏等步骤将氨气收集起来,最后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氨气的含量。

2. 硝酸盐氮(NO3-N)的监测方法:使用硫化亚铁溶液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通过滴定法测定亚硝酸盐的浓度从而得到硝酸盐氮的含量。

四、总磷(TP)和总氮(TN)的监测方法总磷(TP)和总氮(TN)是评估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另一组重要指标。

以下是相关的监测方法:1. 总磷(TP)的监测方法:将水样中的磷酸盐与硫酸反应生成气态磷酸盐,再通过蒸发和重量测定等步骤计算总磷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法汇总第一部分水样的采集和储存第一节进水取样用烧杯从进水箱中取样,根据不同指标的测定频率确定取样量的大小,从中取约20mL水样过0.45um滤膜后存于聚乙烯瓶中,标明取样日期后4℃储存于冰箱中用于硝氮、亚硝氮的测定;另取约10mL水样过玻璃纤维膜后用硫酸调pH至小于2,存于玻璃试管中,标明取样日期后4℃储存于冰箱中用于TOC 的测定。

其余水样用于COD、氨氮、色度、pH、总铁、蛋白质和多糖指标的测定,测定BOD的当天取样量约300mL。

第二节出水取样用烧杯从出水口接取一定量水样,其它同进水。

第三节上清液取样将适量混合液用定性滤纸过滤,取滤液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具体同进水取样,将过滤后余下的污泥倒回反应器内(整个实验中,除测定MLVSS外,其它指标测定完毕后都要将污泥倒回反应器内)。

第二部分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第一节DO、水温的测定采用溶解氧仪进行DO和水温的测定:将溶氧仪的电极与仪器连接并将电极浸没入反应器内混合液液面以下(每次的测定位置都固定在同一死角处并保证温度感应部分也没入水面以下),打开溶解氧仪,调至显示mg/L单位的状态下,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DO和水温。

测试完毕后关掉溶氧仪,拔下电极依次用清水和蒸馏水清洗后,用滤纸小心擦干电极后将溶氧仪放回固定位置处。

第二节pH的测定1.仪器:pH计10mL小烧杯2.试剂用于校准仪器的标准缓冲液,按《pH标准溶液的配制》中规定的数量称取试剂,溶于25 ºC水中,在容量瓶内定容至1000ml、水的电导率应低于2μS/cm,临用前煮沸数分钟,赶走二氧化碳,冷却。

取50ml冷却的蒸馏水,加1滴饱和氯化钾溶液,测量pH值,如pH在6~7之间即可用于配制各种标准缓冲液。

pH标准液的配制标准物质pH(25ºC)每1000ml水溶液中所含试剂的质量(25ºC)基本标准酒石酸氢钾(25 ºC饱 3.557 6.4gKHC4H4O6①和)柠檬酸二氢钾 3.776 11.41gKH2C6H5O7邻苯二甲酸氢钾 4.008 10.12gKHC8H4O4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 6.865 3.388gKH2PO4②+3.533gNa2HPO4(2, 3)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7.413 1.179gKH2PO4②+4.302gNa2HPO4(2, 3)四硼酸钠9.180 3.80gNa2B4O7∙10H2O(3)碳酸氢钠+碳酸钠10.012 2.92gNaHCO3+2.64gNa2CO3辅助标准二水合四草酸钾 1.679 12.61gKH3C4O8∙2H2O(4)氢氧化钙(25 ºC饱和)12.454 1.5gCa(OH)2①注: ①近似溶解度②在100~130ºC烘干2h (3)用新煮过并冷却的无二氧化碳水(4)烘干温度不可超过60ºC。

3.步骤3.1打开pH计,预热30分钟,将标准缓冲液和待测水样分别倒入小烧杯内,将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待测水样温度处,选用与水样pH值相差不超过2个pH单位的标准溶液校准仪器。

从第一个标准溶液中取出电极,彻底冲洗,并用滤纸吸干。

再浸入第二个标准溶液中,其pH值约与第一个相差3个pH单位,如测定值与第二个标准溶液pH值之差大于0.1pH单位时,就要检查仪器、电极或标准溶液是否有问题。

当三者均无异常时方可测定水样。

3.2水样的测定:先用蒸馏水仔细冲洗电极,再用待测样清洗,然后将电极浸入水样中,小心搅拌或摇动,待读数稳定后记录pH值。

使用完毕后关掉仪器。

第三节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1.仪器:50mL具塞比色管2.步骤:2.1取约100mL澄清水样于烧杯中,以白色瓷板为背景,观察并描述其颜色种类。

2.2比色管底部衬一白瓷板,取澄清的水样1mL至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此时的稀释倍数为50倍,以蒸馏水做对照,由上至下观察其颜色,若为无色,则减小稀释倍数;若仍有颜色则继续稀释,直至刚好看不出颜色,记录此时的稀释倍数。

第四节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1.仪器:具密封塞的消解管恒温定时加热装置分光光度计2.试剂硫酸汞1mol/L重铬酸钾溶液:准确称取120 o C烘干2小时的重铬酸钾24.515g,用少量水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硫酸-硫酸银溶液:称取5g硫酸银溶于500mL硫酸中。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储备液(5000mg/L):将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级或优级纯)在105o C下干燥至恒重后,称取2.127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250mL水中,将此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4o C保存。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系列使用液:量程分别为100mg/L、200mg/L、400mg/L、600mg/L、800mg/L、1000mg/L。

分别取5mL、10mL、20mL、30mL、40mL、50mL的标准储备液加入到相应的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4o C保存。

3.步骤3.1 打开恒温加热器升温至预设的150o C.3.2水样的测定:向消解管中依次加入0.04g硫酸汞、0.75mL1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2.25mL硫酸-硫酸银溶液和2mL待测样品(若浓度超过1000mg/L需稀释后取样),密封混匀后放入加热槽中计时加热2h后,取出消解管冷却至室温,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600nm处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测定的COD值由相应的标准曲线查得。

用水代替水样按上述步骤消解后测定吸光度。

3.3 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使用溶液COD值对应其测定的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实验测定的吸光度值的差值,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量程为0-1000mg/L.第五节氨氮的测定—水杨酸比色法1.仪器:分光光度计10mL比色管2.试剂显色液:称取25g水杨酸,加入约50mL水,再加入16mL10mol/L的NaOH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

另取25g酒石酸钾钠溶于水中,与上述溶液合并稀释至500mL,存放于棕色瓶中,可至少稳定一个月,若水杨酸未完全溶解,可再加入数毫升NaOH至完全溶解为止。

NaClO溶液:取0.35mLNaClO、0.72375mL10mol/L的NaOH,定容至10mL,存放于棕色滴瓶中,此溶液有效期为一周。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称取0.1g亚硝基铁氰化钠于1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现用现配。

氨标准储备溶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氨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1.0mg氨氮。

氨标准中间溶液:吸取10.00mL氨标准储备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氨氮。

氨标准使用溶液:吸取10.00mL氨标准中间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ug氨氮。

3.测定步骤3.1水样的测定:取适量经预处理后的水样1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8ug)至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约8mL,加入1mL显色液、2滴亚硝基铁氰化钠,混匀,再滴加2滴NaClO溶液,稀释至标线,充分混匀,放置一小时后,在波长697nm处,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空白样用蒸馏水按同样步骤做,扣去空白吸光度后代入计算。

3.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0、1.0、2.0、4.0、6.0、8.0mL氨标准使用液于10mL比色管中,按与水样测定相同步骤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第六节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离子色谱法1.仪器离子色谱仪(具有分离柱、抑制柱或抑制膜、抑制器)。

检测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系统。

进样器。

淋洗液及再生液贮罐2.试剂实验用水均为电导率小于0.5µS/cm的二次去离子水,并经0.45µm的微孔滤膜过滤。

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试剂。

①淋洗贮备液:分别称取25.44g碳酸钠和26.04g碳酸氢钠(均已在105℃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解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

贮存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保存。

碳酸钠浓度(Na2CO3)为0.24mol/L;碳酸氢钠(NaHCO3)为0.31mol/L。

②淋洗使用液:取20.00ml淋洗储备液置于2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

此溶液碳酸钠浓度为(Na2CO3)为0.0024mol/L;碳酸氢钠(NaHCO3)为0.0031mol/L。

③氟离子标准贮备液:称2.2100g氟化钠(在105°C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 1.00mg氟离子。

④氯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6484g氯化钠(在105°C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氯离子。

⑤溴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2879g溴化钠(在105°C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溴离子。

⑥亚硝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4998g亚硝酸钠(干燥器中干燥24h)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溴离子。

⑦磷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495g磷酸氢二钠(干燥器中干燥24h)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磷酸根。

⑧硝酸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3703g硝酸钠(干燥器中干燥24h)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硝酸根。

⑨硫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称取1.8142g硫酸钾(在105°C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

此溶液每毫升含 1.00mg硫酸根。

⑩混合标准使用液:可根据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配制混合标准使用液。

如:吸取F- 3.00ml,Cl- 4.00ml,Br-10.00ml,NO2-10.00ml,NO3-30.00ml,PO43-50.00ml,SO42-50.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淋洗贮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

F-、Cl-、Br-、NO2-、NO3-、PO43-、SO42-浓度分别为3mg/L,4mg/L,10mg/L,10mg/L,30mg/L,50mg/L,50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