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实验国标

合集下载

水质检测指标国标法

水质检测指标国标法

24【硝基苯类】 还原-偶氮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25【苯胺类】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11889-1989
26【游离氯】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7-1989
10【总可滤残渣】 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1【总残渣】 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2【全盐量(溶解性固体)】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HJ/T51-1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7477-1987
36【铜】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37【锌】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38【铅】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水质各种项目检测国标方法综合版
关键字:水质监测,国标法,汇总
1 【pH值】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
2 【溶解氧】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GB/T11913-1989
碘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1【硫化物】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GB/T16489-1996
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T7494-1987

bod的测定国标法

bod的测定国标法

bod的测定国标法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是水体中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有机物质所需的耗氧量,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中,BOD的测定对于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体自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BOD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国标法和波尔曼法。

其中,国标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国标法的相关内容。

一、国标法简介国标法是指按照国家标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生化需氧量试验》GB/T 11914-2001进行BOD测定的方法。

国标法实验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1. 实验仪器设备:恒温浴或恒温培养箱、溶氧仪或溶解氧电极、振摇器、离心机等。

2. 试剂:0.27mol/L K2Cr2O7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取一定数量的水样,标出初始溶解氧浓度(溶氧仪或溶解氧电极测量)。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试样,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并进行振摇混合。

3. 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振摇混合。

4. 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振摇混合。

5. 将试样放置于恒温浴中或恒温培养箱中,在规定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6. 培养结束后,取出试样,用K2Cr2O7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变化。

7. 通过计算滴定前后溶解氧浓度差值,计算出BOD。

四、数据处理1. 利用滴定前后溶解氧浓度差值计算出BOD的消耗量。

2. 根据水样的浓度和培养时间,计算出BOD的单位时间消耗量。

3. 通过比较不同水样的BOD单位时间消耗量,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注意个人防护。

2. 试剂的制备应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

3. 试样的采集与保存应注意避免外界污染。

4. 实验操作应按照标准方法进行,遵循严密的实验步骤。

5. 结果的判定与数据处理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

国标水质检测

国标水质检测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化学需氧量的重铬酸盐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本标准是对《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1914-89)的修订。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1914-89)首次发布于 1989 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市化工研究院。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将取样体积减半,减少样品测定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将硫酸汞由固体改为溶液的形式对氯化物进行掩蔽,操作更简便;——将硫酸汞的加入量由 0.4 g 修改为可根据样品中氯离子的含量按比例加入,加入前可进行氯离子含量测定或粗略判定,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硫酸汞的使用;——增加了附录 A,采用硝酸银法对氯离子浓度进行粗略判定;——明确给出了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并对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保留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增加了“干扰和消除”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章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9 年 12 月 25 日批准并发布的《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1914-89)废止。

本标准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参加本标准验证的单位有: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7年3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7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警告:本方法所用试剂硫酸汞剧毒,实验人员应避免与其直接接触。

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的重铬酸盐法。

氯化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氯化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氯化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背景介绍氯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它是许多水体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离子。

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对于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非常重要。

国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且快速地确定水中氯化物含量。

测定原理国标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原理是基于离子反应通量法。

当加入硝酸银试剂和硝酸亚铁作为指示剂时,水中的氯化物会与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可以间接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如硝酸银试剂、硝酸亚铁等准备齐全。

2. 采样:从待测水样中用适量采集适量的样品。

3. 处理样品:将采集的水样经过预处理,如过滤、降温等。

4. 加入试剂:取一定体积的处理好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硝酸银试剂和硝酸亚铁指示剂。

5. 摇匀:在保持恒定温度下,用试剂瓶轻轻摇晃。

6. 沉淀分离:待反应完全后,将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用滤纸分离。

7. 干燥与称重:将分离的氯化银沉淀放入干净的烧杯中,放入烘箱中干燥,直至质量不再变化。

最终称重得到沉淀质量。

8. 结果计算:根据沉淀质量,依据国家标准中的测定公式,计算出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

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试剂的吸入、溅入,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2. 实验环境应保持洁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3.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所有试剂和仪器设备都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5. 在分析结果时,应参考国家标准,进行合理的结果分析和判断。

结论国标法是一种可靠、准确、简单的方法来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水中氯化物的浓度,对于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综合考虑其他水质参数,以完整评估水体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硝酸盐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硝酸盐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硝酸盐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本文介绍了硝酸盐的测定方法,特别是应用于水质
检测中的国标法。

国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硝酸盐含量
的方法,适用于各类水体样本的分析。

水质检测是保障饮用水和环境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之一。

硝酸盐是常见的水污染物之一,一定量的硝酸盐
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水体中的硝酸盐
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

国标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精确的
测定硝酸盐浓度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实验步骤
和测定原理。

1.准备样品:将待测水样收集,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悬浮物和过滤杂质。

2.进行反应:将水样与碘化银反应生成含有硝酸根离子的沉淀。

3.滴定反应:将滴定管中取一定量的过碘酸钠标准溶液,逐滴
加入滴定瓶中,直至溶液呈浅黄色,停止滴定。

4.计算结果:根据滴定用量计算硝酸盐的浓度。

国标法是基于滴定反应的方法,其中的反应方程如下:
AgNO3 + NaCl + H2O → AgCl↓ + NaNO3
国标法是一种简单、准确的测定水体中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通过滴定反应原理,可以快速获得水质样品中硝酸盐的浓度。

在水质检测工作中,国标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

1] 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水和废水中硝酸盐的测定-国标法[S]。

GB/T -1989.。

水质监测实验(国标)

水质监测实验(国标)

pH
玻璃电极法(GB6920-86) 1 适用范围 1.1 本法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及工业废水pH值的测定。 1.2 水的颜色、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高含盐量均不干扰测定;但 在pH<1的强酸性溶液中,会有所谓“酸误差”,可按酸度测定;在pH>10的碱性溶 液中,因有大量钠离子存在,产生误差,使读数偏低,通常称为“钠差”。消除“钠 差”的方法,除了使用特制的“低钠差”电极外,还可似选用与被测溶液的pH值相近 似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水温
温度计法(GB13195-91) 1.仪器
水温计:水温计为安装于金属半圆槽壳内的水银温度表,下端连接一金属贮水 杯,使温度表球部悬于杯中,温度表顶端的槽壳带一圆环,栓以一定长度的绳 子。通常测量范围为-6℃~+40℃,分度为 0.2℃。 2. 步骤 将水温计插入一定深度的水中,放置 5min 后,迅速提出水面并读取温度值。当 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读数,避免受气温的温度。必要时,重 复插入水中,再一次读数。 3.注意事项 (1) 当现场气温度高于 35℃或低于-30℃时,水温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要适 当延长,以达到温度平衡; (2)在冬季的东北地区读数应在 3s 内完成,否则水温计表面形成一层薄冰, 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溶解氧
一、 碘量法(GB 7489-89)测定下限 0.2mg/L
1.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250mL溶解氧瓶,50mL碱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移液管(1、2、 100mL),容量瓶(100、250、1000mL),洗耳球,标签纸,封口膜。 试剂: (1)硫酸锰溶液:称取36g MnSO4·4H2O,溶于蒸馏水中,转至100mL容量 瓶,定容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 生蓝色。) (2)碱性 KI 溶液:称取 125g NaOH 溶于 100~150mL 去离子水中,另称取 37.5g KI 溶于 50mL 蒸馏水中。待 NaOH 溶液冷却后将两种溶液合并混和均匀, 转移至 250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若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 出上层清液,储于塑料瓶中,用黑纸包裹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不得 产生蓝色。 (3)1%淀粉溶液: 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 水冲稀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 (4) 0.02500mol/L(1/6K2Cr2O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称取于0.1226g 在 105~110℃烘干2小时并冷却的K2Cr2O7 ,溶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 释至标线,摇匀。 (5)0.02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 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 至标线,摇匀。储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6)浓硫酸 (7) 稀硫酸 (1+5)

水质浊度的测定国标

水质浊度的测定国标

水质浊度的测定国标水质浊度是衡量水体透明度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了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水质浊度的测定对于评估水体的清洁程度以及水源的可用性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我们将介绍水质浊度的测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水质浊度的测定通常使用浊度计来完成。

国标GB/T 5750-2006《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浊度的测定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一台专业的浊度计。

然后,取水样放置于浊度计的样品槽中,确保样品槽干净无杂质。

打开仪器,使其预热并校准。

接下来,将样品槽放入仪器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仪器显示出稳定的读数。

根据读数来判断水质的浊度级别。

根据国标,浊度分为I级、II级、III级和IV级,数值越小代表水体越清澈。

水质浊度的国标标准如下:I级浊度:浊度小于0.5NTU(浊度单位),代表水质非常清澈,可以直接饮用。

这是最理想的水质浊度级别。

II级浊度:浊度在0.5-1.0NTU之间,代表水质良好,适合饮用、洗浴等生活用水。

III级浊度:浊度在1.0-3.0NTU之间,代表水质一般,可以用于冲洗、灌溉等非直接饮用的用途。

IV级浊度:浊度大于3.0NTU,代表水质较差,不适合直接使用。

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或过滤才能使用。

水质浊度的测定在环境保护、水处理和水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测定水质浊度可以帮助监测水体的净化效果和排放标准的合格性。

通过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水质浊度的测定也对于水厂和自来水供应系统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测定水质浊度,可以及时了解水源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水处理工艺,确保供水质量。

除了水体本身的监测外,水质浊度的测定也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游泳池管理中,测定水质浊度可以帮助维持清澈的水体,防止细菌滋生。

在农业灌溉中,测定水质浊度可以评估灌溉水对作物的适应性。

此外,测定水质浊度在环境科学研究、水文学、工业制造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完整版)水质监测国标汇总

完整版)水质监测国标汇总

完整版)水质监测国标汇总1.GB-91规定了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碳硫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是必须掌握的,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中国电子行业超纯水国家标准规定了超纯水的生产和使用标准,以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91)是确保水质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指南。

5.GB7468-87规定了使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汞的标准方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的指标和限值,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公众健康。

7.GB5084-92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健康。

8.GB-T6682-2008规定了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质量和试验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GB5084-2005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健康。

10.GB-2007规定了用于城市污水再利用农田灌溉的水质标准,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11.GB3838-2002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保护水资源和公众健康。

13.GBT-2007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锅炉的安全和可靠性。

14.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是确保水质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

15.GB5749-2006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

1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指南。

17.工业锅炉水质检测是确保锅炉的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18.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是确保水体中生物生存和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

19.GB-89规定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GBT-2006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总碱及酚酞碱度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