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污水检验报告

污水检验报告

污水检验报告检测单位:XXX环保有限公司
被检单位:XXX工业有限公司
检测时间:2021年6月1日
检测地点:XXX工业有限公司
检测项目及结果:
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备注
pH值电极法 6.8 合格
CODcr 光度法 120mg/L 合格
BOD5 采样法 30mg/L 合格
SS 重量法 50mg/L 合格
氨氮 Nessler反应 10mg/L 合格
总磷钼酸酸盐法 4mg/L 合格
总氮钴硝酸盐分光光度法 25mg/L 合格
硫化物碘化铅法 5mg/L 合格
石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 3mg/L 未检出
挥发酚饱和吸附-紫外分光光度法 1mg/L 未检出
检测结论:本次污水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被检单位污水排放达到了环保要求。

建议被检单位继续保持良好的废水处理工艺,确保环境污染物排放达到标准。

检测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报告编制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污水水质提升实验报告(3篇)

污水水质提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污水处理过程,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水水质提升的效果,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了解和掌握污水水质提升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评估不同处理方法对COD、氨氮、SS等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

3. 分析实验数据,为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1.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通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消耗的氧化剂量即为COD值。

2. 氨氮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氨氮浓度。

3. 悬浮物(SS)的测定:采用重量分析法,通过滤膜过滤水样,烘干后称重,计算SS含量。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仪器:COD测定仪、分光光度计、滤膜、烘箱、天平、pH计等。

2. 试剂:重铬酸钾、硫酸银、硫酸亚铁铵、纳氏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水样采集:采集一定量的污水样品,记录水样来源、取样日期等信息。

2. COD测定:按照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COD值。

3. 氨氮测定:按照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氨氮浓度。

4. SS测定:采用重量分析法测定水样SS含量。

5. 模拟污水处理:a. 预处理: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包括絮凝、沉淀等。

b. 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化处理方法,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c. 深度处理:采用吸附、离子交换等深度处理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染物。

6. 水质检测: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COD、氨氮、SS等指标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COD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COD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COD值显著降低。

2. 氨氮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氨氮浓度明显降低。

3. SS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SS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SS含量显著降低。

污水水样实验报告

污水水样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污水水样的分析,了解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为后续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 污水样品的预处理;3.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的测定;4. 污水污染程度的评估。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污水样品;- 标准溶液(如硝酸钾、氯化钠等);- 稀释液;- 标准曲线;-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pH计;- 电导率仪;- 总有机碳(TOC)分析仪;- 总氮分析仪;- 总磷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水浴锅;- 离心机;- 实验室用试剂瓶、试管、烧杯等。

1. 污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在污水排放口或污水处理设施处采集水样;- 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水样,避免污染;- 将采集到的水样立即放入冰箱保存,并在实验前恢复至室温。

2. 污水样品的预处理:- 对水样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 根据需要,对水样进行稀释,以满足实验要求;- 使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水样,如消解、沉淀等。

3.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的测定:- pH值:使用pH计测定;- 电导率:使用电导率仪测定;- 总有机碳(TOC):使用TOC分析仪测定;- 总氮:使用总氮分析仪测定;- 总磷:使用总磷分析仪测定;- 其他污染物:根据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测定。

4. 污水污染程度的评估:-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污染物含量;- 对污染物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污染程度;- 参考相关标准,对污水进行分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pH值:本次实验测得的污水样品pH值为6.8,属于弱酸性。

pH值低于7,说明污水中存在酸性物质。

2. 电导率:本次实验测得的污水样品电导率为500μS/cm,属于中等电导率。

电导率较高,说明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离子。

3. 总有机碳(TOC):本次实验测得的污水样品TOC浓度为100mg/L,属于较高水平。

TOC浓度较高,说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水质的实验报告

水质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水质净化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水质检测的基本步骤和仪器;3. 了解水质指标的含义和检测方法;4. 分析水质净化效果,为我国水质治理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1. 水质净化原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或转化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

2. 水质检测原理: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对水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仪、浊度仪、滴定仪、水样采集器、玻璃仪器等。

2. 试剂:重铬酸钾、硫酸亚铁铵、硫酸银、纳氏试剂、钼酸铵、抗坏血酸、硫酸溶液、硝酸铋溶液、磷标准贮备溶液、磷标准使用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水质净化实验(1)准备实验材料:活性炭、絮凝剂、微生物菌剂等。

(2)取一定量的水样,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活性炭、絮凝剂、微生物菌剂等,搅拌均匀。

(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水质变化。

(4)取出上层清水,测定各项水质指标,如COD、SS、NH3-N、PO43-等。

2. 水质检测实验(1)COD检测: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

(2)SS检测:采用滤膜法测定水样中的悬浮物。

(3)NH3-N检测: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

(4)PO43-检测: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质净化效果分析(1)COD:实验组C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SS:实验组S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3)NH3-N:实验组NH3-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4)PO43-:实验组PO43-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 水质检测结果分析(1)COD:实验组COD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2)SS:实验组SS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3)NH3-N:实验组NH3-N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4)PO43-:实验组PO43-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pH、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总磷的方法。

(2)校园内湖塘是校园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接纳水体。

本实验旨在了解各湖塘接纳污水水质情况,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H3-N、PO43-。

二、实验原理:(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

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

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氨氮的测定氨+碘化汞钾→黄色络合物↑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KOH)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2.0 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性。

(3)、亚硝酸盐的测定——重氮化比色法亚硝酸盐+氨基苯磺酸(重氮作用)+ -萘胺→紫红色染料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三、实验装置:(1)、器材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2)、药品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各种相关试剂(3)、样品信息楼前池塘水四、注意事项:(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摇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五、实验步骤:样品(ml)试剂(一)试剂(二)显色时间(min)氨氮10 0.2 1支10蒸馏水(对照)10 0.2 1支—亚硝酸盐10 0.2 1支20蒸馏水(对照)10 0.2 1支—按上表各试剂量在试剂瓶中显色,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在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进行水质分析,记录实验数据。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一、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实验报告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有机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去除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考察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们收集了来自生活污水管道的污水样品,并在实验室中将其投入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降解剂和调整剂。

之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测量。

首先,我们观察到添加降解剂后,污水中的悬浮物显著减少。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已经增多,并且有机物浓度有所下降。

随后,我们对处理后的污水样品进行了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的测量。

结果显示,经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后,污水中的COD和BOD 浓度均有明显下降,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地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然而,我们也发现实验过程中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能力有一定影响。

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以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案。

二、借助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处理污水的实验报告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这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对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植物吸附机制。

实验中,我们收集了来自工业废水的样品,并选择了几种植物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在容器中加入污水样品,将植物的根部浸入水中,并适量调整温度和光照条件。

随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和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效果不同。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植物根系的生理特性、表面积以及根部与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对吸附效果有重要影响。

本次实验表明,借助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然而,植物吸附作用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植物种类、环境条件等。

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究植物吸附机制,并寻找适合污水处理的高效植物种类。

污水水质分析实验报告(3篇)

污水水质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分析方法,对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了解其水质状况,为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污水水质分析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分析、化学分析、生物分析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污水中COD、BOD5、SS、氨氮、总磷等指标,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生活污水样品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铜、重铬酸钾、碘化钾、淀粉溶液等化学试剂滤纸、玻璃棒、烧杯、锥形瓶、滴定管、比色皿等实验器材2. 实验仪器:pH计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精密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物理性质分析:pH值测定:用pH计测定污水样品的pH值。

悬浮物含量测定:将污水样品过滤,用滤纸称重,计算悬浮物含量。

2. 化学分析:化学需氧量(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样品的COD。

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采用稀释与培养法测定污水样品的BOD5。

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污水样品的氨氮含量。

总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污水样品的总磷含量。

3. 生物分析:微生物活性测定:采用BOD5测定方法,评估污水样品的微生物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质分析结果:pH值:某地区生活污水的pH值为6.5。

悬浮物含量: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悬浮物含量为200 mg/L。

2. 化学分析结果:COD:某地区生活污水的COD值为300 mg/L。

BOD5:某地区生活污水的BOD5值为150 mg/L。

氨氮: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氨氮含量为50 mg/L。

总磷: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总磷含量为5 mg/L。

3. 生物分析结果:微生物活性: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微生物活性较好,BOD5/COD值为0.5。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发现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和总磷。

针对这些污染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物理处理: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如格栅除杂、沉淀等,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测试不同废水的色度、浊度、COD、电导、pH等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2. 增强对污染物综合分析能力。

3.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吸附剂类型;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吸附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对废水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

二、实验内容1.根据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的COD,利用pH酸度计,光电浊度计,色带,色度计分别测定pH值、浊度、色度,并预习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准备。

2.按照自己所取锅炉排污水、洗衣废水或其他废水的水质特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3.针对某一废水,实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处理流程。

确定每种处理流程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他操作条件。

给出治理结果。

4.处理结果达不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的提出进一步治理方案。

三、实验原理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

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

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

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着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是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离子交换或臭氧氧化属于深度净化,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含盐量、COD、色度等。

强酸H交换器失效后,必须用强酸进行再生,可以用HCl,也可以用H2SO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pH、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
总磷的方法。

(2)校园内湖塘是校园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接纳水体。

本实验旨在了解各湖塘接纳污水水质情况,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H3-N、PO43-。

二、实验原理:
(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

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

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氨氮的测定
氨+碘化汞钾→黄色络合物

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KOH)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2.0 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性。

(3)、亚硝酸盐的测定——重氮化比色法
亚硝酸盐+氨基苯磺酸(重氮作用)+ -萘胺→紫
红色染料
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 -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三、实验装置:
(1)、器材
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2)、药品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各种相关试剂
(3)、样品
信息楼前池塘水
四、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摇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五、实验步骤:
样品(ml)试剂(一)试剂(二)显色时间
(min)
氨氮10 0.2 1支10
蒸馏水(对
照)
10 0.2 1支—
亚硝酸盐10 0.2 1支20
蒸馏水(对照)10 0.2 1支—
按上表各试剂量在试剂瓶中显色,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在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进行水质分析,记录实验数据。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
水质氨氮检测,比色瓶溶液显淡黄色;水质亚硝酸盐检测,比色瓶溶液显淡蓝紫色。

检测物
氨氮亚硝酸盐
组号
1 0.17 0.010
2 0.20 0.055
3 0.16 0.00
4 0.26 0.04
5 0.25 0.00
平均值0.208 0.021
2、对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根据所测得的氨氮的含量值,可知所测水样为Ⅱ类水(0.15<氨氮含量≤0.5)。

亚硝酸盐含量符合标准(亚硝酸盐含量<0.05)。

3、结论:
所采水样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水质检测标准。

七、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方法。

了解了这些因素在水环境中的地位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学会了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整个操作过程都比较顺利,基本操作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只是在测定过程中,我们的水质分析仪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改换其他的水质分析仪,延长了实验的时间,我们同学间协作较好,不过关于水质检测方面的知识自己还很欠缺,本次试验是我第一次接触,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获取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