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健康评估实验课教案首页资料.docx
健康评估实训教案1

3.见习视、触、叩、听、嗅诊。
【方法】
1.实验前由教师设计好1-2个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等),由教师扮演患者,通过学生与其交谈,使之全面系统的收集患者的主观资料。在交谈的过程当中,对存在的问题(如态度、问诊技巧、内容安排等)及问诊的注意事项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及时纠正。
教学要点:身体评估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状态、皮肤、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头部和颈部评估
教学手段与方法:见习、实验室示教,操作训练
教学过程:
一、身体评估方法
【器材与对象】VCD,正常人、患者。
【内容】
1.健康评估的实验计划。
2.健康评估的实验方法。
(1)健康评估教学是先讲课后实验,讲课着重理论讲解,实验偏重技术操作,通过学习使学生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达到加深理解和帮助记忆的目的。因此每次实验前应作好预习,复习有关教材,阅读实验指导,以便保证实验质量。
2. 3-5人一组,到病房对患者独立进行身体评估,并简要记录。
【注意事项】
1.实验室实验保持肃静,听从教师指导,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和节约药品和器材。实验室内之器材、标本、药品等不得任意搬动,实验完毕要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
2.病房见习①遵守病房规则、听从病区工作人员的指导,未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进人病区,在没有掌握基本检查方法以前不能检查患者。进病区要注意“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一切操作轻。对患者的态度既要严肃,又要和蔼、热情,特别注意语言对患者的影响。谈话要注意效果,不得谈论影响患者情绪的一切问题。②发扬革命人道主义,要同情、爱护、体贴患者、避免因见习给患者增加痛苦,严肃批评单纯学习观点和不顾患者痛苦的良倾向。③要注意衣帽整洁,不穿戴工作衣帽者不能进病房实习。作好隔离工作,不要坐在患者床上,实习结束后要洗手。
健康评估实验(实践)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实验(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实验时数:18学时一、实验(实践)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护理角度出发,去评价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通过学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健康评估基本知识,具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知识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为临床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基础。
实施《健康评估》实验(实践)课时,应当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验证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尽早接触临床,进行课间见习,练习护理病历书写、健康资料收集、临床思维,掌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身体评估、心电图评估、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准备工作、检验项目的标本收集方法等。
二、实验(实践)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三、实验(实践)内容和要求实验1: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身体评估基本方法及内容,心肺评估。
2、实验内容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皮肤、淋巴结的评估方法;正常头部和颈部评估;心、肺评估。
实验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身体的腹部评估、神经系统评估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腹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神经系统评估,神经反射评估方法。
实验3: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医院病房见习)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问诊方法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健康史、用药史、成长发展史、家庭健康史等。
熟悉患者阳性体征。
2、实验内容护理带教老师事先征得患者同意,学生分组到病房,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对患者独立问诊,观摩阳性体征,并简要记录。
实验4:心电图机操作与正常心电图读片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心电图机操作、记录方法。
熟悉正常心电图的图形特点和正常值范围。
了解心电图的阅读顺序、分析方法和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格式。
2、实验内容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的连接方法,包括3个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和6个胸导联。
《健康评估》教案 第一讲 健康评估概述

健康评估第一讲教案【讲授课题】健康评估概述;实验室检查概述;血液一般检查。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评估、整体护理、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健康评估的方法;掌握实验室检查的概念、熟悉实验室检查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及其意义。
掌握血液一般检查的参考值及常用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理论讲授,结合病例分析。
【教学手段】创造条件争取使用多媒体示教课件。
【课前检测】资格考试有关试题:1.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为A.100~140g/LB.140~170g/LC.110~150g/LD.170~200g/LE.120~160g/L2.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有意义的化验检查是A.血清胆红素B.血清总蛋白C.碱性磷酸酶D.血清转氨酶E.甲种胎儿球蛋白(3~4题共用备选答案)A.全血细胞减少B.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C.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D.血小板减少并有形态异常E.周围血大量原始和幼稚白细胞3.再生障碍性贫血――A全血细胞减少4.急性白血病――E周围血大量原始和幼稚白细胞5.下列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征的是A.白细胞异常增多B.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主C.网织红细胞数增加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E.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6~7题共用题干)患儿男,2岁。
家属主诉患儿持续食欲缺乏、口腔溃疡、活动无力,观察患儿面色苍白,消瘦,精神萎靡。
体检心率140次/分,心前区闻及11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3cm,脾可触及。
6.判断患儿有无贫血及其程度,首选检查为A.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血涂片B.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C.白细胞、血小板计数D.骨穿、骨髓涂片E.血胆红素测定7.如检查结果为:血红蛋白40g/L,红细胞2 ×1012/L,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
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均降低。
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活跃,各期红细胞均较小,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
患儿的诊断可明确为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讲授内容】绪论一、什么是健康评估?研究护理对象的主观和客观资料,以确定其护理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本科健康评估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授课班级:护理本科授课教师:X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2)掌握健康资料的采集方法、内容和分析技巧;(3)熟悉健康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健康资料的采集和分析;(2)能够运用健康评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临床护理实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的意识,树立健康观念;(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健康资料的采集方法、内容和分析技巧;2. 健康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健康资料的采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沟通技巧;2. 健康评估结果与临床护理实践的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健康评估?它在护理工作中有什么作用?2. 教师讲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二、健康资料的采集1. 讲解健康资料的采集方法,包括:(1)病史采集:询问病史、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2)体格检查: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 举例说明健康资料的采集过程。
三、健康资料的分析1. 讲解健康资料的分析技巧,包括:(1)归纳总结:对健康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主要问题;(2)比较分析:将健康资料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找出异常情况;(3)综合分析:将健康资料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2. 举例说明健康资料的分析过程。
四、健康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1. 讲解健康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包括:(1)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2)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3)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举例说明健康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健康资料的采集和分析练习;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很久没有上传文档,最近发现了几个好文档,上传上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健康评估》本科教学大纲一、前言:1、《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对护理对象从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社会方面、实验室及其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学习专科护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教学内容:绪论、健康评估方法、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化验诊断、影像学总学时:114h 理论104h、实践10h3、教学方法总体要求: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CIA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小组讨论、小讲课、病例介绍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和自学、实践能力二、具体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和健康资料目的要求:一、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二、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三、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史的收集教学内容:一、健康评估的内容二、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三、健康资料的来源四、健康资料的类型五、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一)会谈(二)身体评估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方法与内容六、健康史的内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第三章、常见症状的评估第一节发热目的要求:一、掌握发热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度、评估二、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分型教学内容:一、正常体温二、发生机制三、病因四、临床表现(一)临床过程(二)发热的分度和热期(三)热型五、护理评估要点六、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二节水肿目的要求:一、熟悉水肿的发病机制、相关护理诊断二、掌握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与临床表现(一)全身性水肿(二)局部性水肿三、护理评估要点三、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三节咳嗽与咳痰目的要求:一、了解咳嗽、咳痰的发病机制二、熟悉咳嗽、咳痰的病因三、掌握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四节咯血目的要求:一、熟悉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二、掌握咯血的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五节发绀目的要求:一、掌握发绀的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评估要点二、熟悉发绀的发生机制教学内容:一、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六节呼吸困难目的要求:一、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二、熟悉呼吸困难的五种发病机制三、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三、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和病例介绍第七节心悸目的要求:一、了解心悸病因、发生机制二、熟悉心悸的临床表现、定义教学内容:一、定义、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八节恶心与呕吐目的要求:一、掌握恶心与呕吐的病因、评估二、了解恶心与呕吐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九节呕血与黑便目的要求:一、熟悉呕血与黑粪的病因、临床表现二、掌握呕血与黑粪的病因、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节便血目的要求:一、了解便血的发病机制二、熟悉便血的病因三、掌握便血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一节腹泻目的要求:一、熟悉腹泻的发生机制、病因二、掌握腹泻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定义、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二节便秘目的要求:一、了解便秘的发生机制二、熟悉便秘的病因三、掌握便秘的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一)病因(二)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三节黄疸目的要求:一、熟悉黄疸的定义、发生机制二、掌握黄疸的病因与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四节抽搐与惊厥目的要求:一、掌握抽搐与惊厥的定义、临床表现、评估要点二、了解抽搐与惊厥的病因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五节意识障碍目的要求:一、了解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二、熟悉意识障碍的病因三、掌握意识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四章身体评估第一节全身状态目的要求:一、掌握全身状态的评估内容与方法二、掌握全身状态异常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性别二、年龄三、生命体征四、发育与体型五、营养状态六、意识状态七、面容与表情八、体位九、步态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浅表淋巴结目的要求:一、掌握皮肤的评估内容、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二、掌握浅表淋巴结的评估方法、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皮肤评估(一)颜色(二)湿度(三)温度(四)弹性(五)皮疹(六)压疮(七)皮肤、粘膜出血(八)蜘蛛痣(九)水肿二、浅表淋巴结评估(一)淋巴结分布(二)评估方法(三)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四节头面部和颈部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头面部、颈部的检查内容与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部二、面部(一)眼: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眼球、瞳孔、视力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意义(二)耳(三)鼻(四)口:口唇、口腔粘膜、牙齿及牙龈、舌的检查、扁桃体肿大的检查三、颈部(一)颈部外形与活动(二)颈部血管(三)甲状腺(四)气管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五节胸部评估目的要求:一、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一、熟悉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检查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二、掌握肺和心脏检查的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胸部的体表标志(一)骨骼标志(二)自然陷窝(三)人工划线和分区二、胸壁、胸廓与乳房(一)胸壁(二)胸廓:桶状胸、佝偻病胸的概念(三)乳房:乳房检查的方法:视诊、触诊的内容异常情况的临床意义三、肺和胸膜(一)视诊:呼吸运动的类型、呼吸困难的类型、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节律改变的类型(二)触诊:1、胸廓扩张度、2、触觉语颤的形成机制、3、评估方法、生理变异及异常4、胸膜摩擦感(三)叩诊:叩诊方法、影响叩诊音的因素、胸部叩诊音的分类、正常肺部叩诊音的分类、异常肺部叩诊音的分类及意义(四)听诊:正常肺部呼吸音的分类、异常肺部呼吸音的分类、啰音的分类及意义、语音共振、胸膜摩擦感四、心脏评估(一)视诊:心前区外形、正常心尖搏动及改变、心前区异常搏动(二)触诊:心前区搏动、震颤及意义、心包摩擦感(三)叩诊:心脏叩诊方法、正常心浊音界、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四)听诊:1、心脏瓣膜听诊区、2、听诊内容:心率、异常心律、正常心音及心音改变的意义3、额外心音、心脏杂音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五、周围血管检查(一)视诊: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征(二)触诊:异常脉搏及意义(三)听诊:动脉杂音、射枪音等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六节腹部评估目的要求:一、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二、掌握腹部评估的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二、腹部评估方法(一)视诊:1、腹部外形异常的意义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曲张的类型及原因4、胃肠蠕动波(二)触诊1、腹部紧张度增加和减低的意义2、常见的压痛点、反跳痛的临床意义3、肝脏触诊的方法、注意事项、常见疾病肝脏触诊的特征4、脾脏触诊的方法、脾肿大的测量方法、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5、胆囊触诊的方法胆囊压痛点的触诊6、膀胱触诊(三)叩诊1、腹部叩诊音2、肝脏叩诊、病理改变、肝区叩击痛3、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4、肋脊角叩击痛5、膀胱叩诊(四)听诊1、肠鸣音异常的意义2、振水音3、血管杂音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六节、神经系统评估目的要求:一、熟悉12对脑神经的评估二、掌握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的评估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12对脑神经的评估二、运动功能评估1、瘫痪的概念及分类、肌力的概念及分级、肌张力的概念及异常的分类2、不随意运动的概念及分类3、共济运动的评估方法三、感觉功能评估: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检查的内容及方法四、神经反射评估: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内容与方法五、自主神经功能评估(自学)1、一般检查的内容2、自主神经反射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自学等第五章心理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心理评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教学内容:一、心理评估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二、自我概念评估认知评估情绪和情感评估个性评估压力与压力应对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第六章社会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社会评估的内容、方法教学内容:一、社会评估的内容、目的、方法二、角色与角色适应评估三、文化评估四、家庭评估五、环境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第七章心电图目的要求:一、了解心电图导联体系并能正确应用二、正常心电图各种波形状况三、描述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四、会对心电图进行诊断教学内容:一、心电图的导联二、正常心电图三、异常心电图四、心电图诊断步骤教学时数:20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八章影像学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影像学检查原理二、熟悉X线检查前的有关护理三、掌握各系统常见X线表现教学内容:一、放射学检查二、核医学检查三、超声检查教学时数1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第九章实验室检查目的要求:一、熟悉实验室检查的内容二、掌握各项检查的内容与临床意义三、掌握各种化验检查前的有关护理教学内容:一、血液检查二、尿液检查三、粪便检查四、肾功能检查五、肝脏病常用检查六、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七、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实验课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一般状况的评估目的要求: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检查方法学会皮肤、粘膜、淋巴结的检查内容和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基本检查方法: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及皮肤、粘膜、淋巴结的检查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二.头颈部检查目的要求:学会头颈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部检查:头颅、眼睛、耳、鼻、口腔、腮腺二、颈部检查:外形、颈部活动、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三.肺部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肺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四.心脏检查目的要求:掌握心脏检查的方法、内容、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五.腹部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腹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腹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六.神经反射检查目的要求掌握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三、教学时数分配序号内容理论课实验课合计1 第一章11 2 第二章3 第三章4 第四章5 第五章6 第六章7 第七章8 第八章9 第九章合计健康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11818662016181041010 1182866201618104四、实验内容实验名称内容学时实验一一般状况的评估 1实验二头颈部评估 1实验三肺部评估 2实验四心脏评估 2实验五腹部评估 2实验六神经系统评估 2五、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及要求理论考试:试卷考试占70%实验课考试:在实验室学生随机抽取一项教师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考核该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内容为身体评估部分包括:一、皮肤黏膜淋巴结的检查二、头部评估三、颈部评估四、肺部评估五心脏评估六、腹部评估七、神经系统评估1。
《健康评估》教案

《健康评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运用健康评估结果来制定护理计划。
二、教学内容1. 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健康评估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健康评估的方法:观察、访谈、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3. 健康评估的技巧:倾听、提问、记录和分析。
4. 健康评估的结果应用: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干预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演示健康评估的过程和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学生分享练习心得,讨论健康评估的结果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2. 练习报告: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结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健康评估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幻灯片:制作健康评估的教学幻灯片。
3. 视频:播放健康评估的示范视频。
4. 练习材料:提供健康评估的练习案例和报告模板。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健康评估案例,让学生分析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评估。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健康评估的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评估结果,提出护理计划和建议。
4. 分享经验:邀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护士或医生分享健康评估的实际案例和经验。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护理计划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倾听、提问、记录和分析等技巧进行有效的健康评估。
八、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籍:准备健康评估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学生查阅和复习。
2. 教学幻灯片:制作并准备好健康评估的教学幻灯片,以便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3. 视频材料:收集或制作健康评估的示范视频,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评估过程。
4. 练习案例:准备一些健康评估的练习案例,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
《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 程 名 称:健康评估英 文 名 称:health assessment课 程 负 责 人:王玲玲开放实验项目数:9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60 实验学时:24 课程总学分:3 实验学分:1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护理学专业3年级第5学期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1.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够正确评估病人的基本需要,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3.掌握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基本技能,规范的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4.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5.对病人进行操作时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基本要求】 1.实验课每两人为一小组,课程开始前从实验室领取常规实验用具,自己保管至课程结束后清点交回,如有损坏,按要求赔偿。
2.实验课前做好预习,各组自己准备好用物。
3.实验课时态度认真,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
4.课后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试验目的、用物、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的分析或回答课后思考题。
5.教师要认真评阅实验报告,并在下次课时给予评析。
四、主要仪器设备 护理模型人、示教人、多媒体设备、心肺复苏人、ALS高级模型五、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 称实 验 内 容学时分配实验属性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要求指导教师已开/未开1一般状态评估1.观看录像2.教师演示1专业基本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2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1.皮肤、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2.正常特征及异常改变的护理评估2专业基本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3头、面部和颈部评估1.头、面和颈部检查方法2.正常特征及异常改变的护理评估3专业综合设计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4胸部评估1.胸部体表标志2.胸廓和乳房、肺脏的检查方法3.心脏和周围血管的检查方法4.正常特征及异常改变的护理评估6专业综合设计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5腹部评估1.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2.腹部检查的顺序和方法3.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的护理评估意义3专业综合设计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6肛门、直肠和生殖器评估1.肛门、直肠和生殖器的检查方法2.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的护理评估意义1专业基本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7脊柱和四肢评估1.脊柱、四肢与关节的检查方法2.正常特征及异常改变的护理评估1专业基本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8神经功能评估1.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2.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的护理评估1创新基本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9心电图1.心电图的描记方法、阅读和分析方法2.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象及正常值3.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特征3专业综合设计2-3必修王玲玲等已开综合性训练以上所有项目3六、考核方式 阶段性考试、综合性考试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一)教科书吕探云主编.健康评估.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二)参考书 1.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刘纯艳主编. 健康评估.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健康评估》教案

《健康评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运用健康评估的知识和技能,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状况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健康评估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健康评估的方法: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
3. 健康评估的技巧:观察技巧、访谈技巧、问卷设计技巧、体格检查技巧等。
4. 健康评估的实践:个体健康评估、群体健康评估。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示范:展示健康评估的实际操作过程。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健康评估的实际操作练习。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健康评估的实践经验。
四、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
2. 健康评估问卷、体格检查表格。
3. 健康评估实践指导书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练习的情况。
2. 练习报告:学生分组进行健康评估练习的报告。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健康评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健康评估的实践应用。
2. 教学难点:健康评估方法的灵活运用。
健康评估技巧的精准掌握。
针对不同个体和群体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第5-8课时: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第9-12课时:健康评估的实践应用。
第13-16课时: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17-20课时:健康评估练习和反馈。
第25-28课时:期末考试准备和复习。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以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进展。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练习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健康评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健康教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 __1_____课程名称健康评估专业护理专业班级厚博2012-2班主讲教师李杨春计划时数 2 学时专业层次本科专业技2013 年 9 月 1 日术职称高级实验师编写时间章节名称实验(一)身体评估:全身体格检查使用时间2013.9.12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实验课教学,对身体评估检查的要求、方法及内容顺序有概括性的认识,能够运用此方法对病人进行身体评估。
教学目的实验教学要求:1、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与要求2、熟悉身体评估的基本内容及顺序;3、了解常见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教学手段基本教材和参考书集体备课重点: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视、触、叩、听、嗅。
难点: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优化体格检查教学的探索教学方法:演示法组织安排:引领全体学生熟悉并介绍实验室环境,然后观看身体评估示教片90 分钟,其中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占40 分钟,身体评估的基本内容及顺序占20 分钟,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占10 分钟;提问10 分钟,课后总结10 分钟。
多媒体电教片。
基本教材:《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主编:吕探云参考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主编:陈文彬《健康评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一版,主编:吴光熠《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三十卷,第五期2013.9. 6教研室集体备课研究授课内容及方法、重点、难点的讲解,集体备课主持人:李慧。
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熟悉身体评估的基本内容及顺序,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问并进行总结,由授课老师完成本章节教案的撰写。
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查意见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 __2_____课程名称健康评估专业护理专业班级厚博 2012-2 班主讲教师李杨春计划时数 2 学时专业层次本科专业技高级实验师编写时间2013 年 9 月 1 日术职称实验(二)身体评估章节名称一般状态检查、皮肤、淋巴结检查、头面使用时间2013.9.26颈部检查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实验课教学,对生命征、发育与体型、体位与步态等一般状态,皮肤、浅表淋巴结,头、面部和颈部进行正确的体检,且能发现、分析异常变化的教学目的临床意义。
实验教学要求:1、掌握一般状态,皮肤、浅表淋巴结,头、面部和颈部的正确体与要求检方法。
2、熟悉体检顺序及内容。
3、了解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教学手段基本教材和参考书集体备课教研室审查意见重点:一般状态,皮肤、浅表淋巴结,头、面部和颈部的正确体检方法。
难点:浅表淋巴结,头、面部和颈部的正确体检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图片保护和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教学方法:演示法与讲解示教法。
组织安排: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示教片25 分钟,然后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并示教 40 分钟,其中体检方法:目的和要求 5 分钟,一般状态、皮肤 5 分钟,浅表淋巴结 5 分钟,头、面部和颈部25 分钟;学生分组练习20 分钟,带教老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错误并给予纠正,教师抽查学生操作演示10 分钟,总结 5 分钟。
多媒体电教片。
示教仪器(听诊器、卷尺、手电筒、棉签、压舌板)基本教材:《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主编:吕探云参考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主编:陈文彬《健康评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一版,主编:吴光熠《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三十卷,第五期2013.9.22 教研室集体备课研究授课内容及方法、重点、难点的讲解,集体备课主持人:李慧。
确定重点为一般状态,皮肤、浅表淋巴结,头、面部和颈部的正确体检方法。
浅表淋巴结,头、面部和颈部的正确体检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观看视频后教师进行示教并讲解。
由授课老师完成本章节教案的撰写。
教研室主任签字:编号: __3_____课程名称健康评估专业护理专业班级厚博 2012-2 班主讲教师李杨春计划时数 2 学时专业层次本科专业技高级实验师编写时间2013 年 9 月 1 日术职称章节名称实验(三)身体评估使用时间2013.10.10肺部检查实验教学目的:通过示教,能够正确实施胸壁、胸廓、乳房、肺和胸膜的体检,且能发现、分析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教学目的实验教学要求:1、掌握胸壁、胸廓、乳房、肺和胸膜的正确规范的体检方法。
与要求2、熟悉体检顺序及内容。
3、了解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重点:胸壁、胸廓、乳房、肺和胸膜的正确规范的体检方法。
重点与难点难点:肺和胸膜的正确规范的体检方法。
教学内容肺部体格检查教学的一点改良实践更新情况教学方法:演示法与讲解示教法。
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教学手段基本教材和参考书组织安排: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示教片20 分钟,提问 5 分钟,然后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并示教35 分钟,其中胸壁 5 分钟,胸廓 5 分钟、乳房 10 分钟,练习 5分钟,肺和胸膜45 分钟;其中视诊触诊 10 分钟,叩诊 10 分钟,练习 5 分钟,学生应用心肺听诊仿真电子模拟人进行肺部听诊共20 分钟。
带教老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错误并给予纠正,最后老师抽查学生操作演示 5 分钟,老师总结 5 分钟。
多媒体设备,电教片,诊断床、治疗车。
模具(心肺听诊仿真电子模拟人)。
示教仪器(标记笔、笔记本、听诊器、直尺)基本教材:《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主编:吕探云参考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主编:陈文彬《健康评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一版,主编:吴光熠《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三十卷,第五期2013.10.10教研室集体备课研究授课内容及方法、重点、难点的讲解,集体备课主持人:李慧。
确定重点为胸壁、胸廓、乳房、肺和胸膜的正确规范的体检方法。
集体备课难点为肺和胸膜的体检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后教师进行示教并讲解。
由授课老师完成本章节教案的撰写。
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查意见编号: __4____课程名称健康评估专业护理专业班级厚博 2012-2 班主讲教师李杨春计划时数 2 学时专业层次本科专业技高级实验师编写时间2013 年 9 月 1 日术职称章节名称实验(四)身体评估使用时间2013.10.24心脏检查实验教学目的:通过示教,能够正确实施心脏和血管检查的体检,且能发现、分析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教学目的实验教学要求:1、掌握上述部位的正确体检方法。
与要求2、熟悉体检顺序及内容。
3、了解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教学手段基本教材和参考书集体备课重点:心脏的视、触、叩、听的体检方法。
难点:心脏的叩诊、听诊的体检方法。
心脏体格检查模拟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教学方法:演示法与讲解示教法、心肺模拟电子听诊法。
组织安排: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示教片 15 分钟,然后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并示教 30 分钟(其中心脏视诊 5 分钟、触诊 10 分钟,叩诊 15 分钟),学生互相练习15 分钟,听诊讲解和听诊练习30 分钟,带教老师进行巡视,最后老师抽查学生操作演示10 分钟。
多媒体电教片。
模具(心肺听诊仿真电子模拟人)。
示教仪器(笔、听诊器、直尺)。
基本教材:《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主编:吕探云参考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主编:陈文彬《健康评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一版,主编:吴光熠《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三十卷,第五期2013.4.7教研室集体备课研究授课内容及方法、重点、难点的讲解,集体备课主持人:李慧。
对讲解示教的时间安排进行统一,确定重点为心脏的视、触、叩、听体检方法。
难点为心脏的叩诊、听诊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后教师进行示教并讲解。
由授课老师完成本章节教案的撰写。
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查意见编号: __5____课程名称健康评估专业护理专业班级厚博 2012-2 班主讲教师麦热也木计划时数 2 学时专业层次本科专业技高级实验室编写时间2013 年 9 月 1 日术职称章节名称实验(五)身体评估使用时间2013.11.7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实验教学目的:通过示教,能够运用正确检查方法进行腹部、脊柱与四肢、神经系统的检查,发现异常变化并能够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学目的实验教学要求:1、掌握腹部、脊柱与四肢、神经系统检查的正确操作手法。
与要求2、熟悉检查内容。
3、了解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重点:腹部、脊柱与四肢、神经系统检查的正确操作手法。
重点与难点难点:神经系统检查的正确操作手法。
教学内容腹部触诊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的应用。
更新情况教学方法:演示法与讲解示教法,心肺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模拟人。
教学方法组织安排:组织学生观看示教片15分钟,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讲解示教及学生练与习 75 分钟,其中腹部视诊 10 分钟,听诊 5 分钟,触诊 30 分钟,叩诊 5 分钟。
脊组织安排柱与四肢 5 分钟;神经系统检查20分钟。
学生练习期间带教老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错误并给予纠正,最后老师抽查学生操作演示 5 分钟,老师总结 5 分钟。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片,模具(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模拟人)。
示教仪器(笔、手电筒、听诊器、叩诊锤、卷尺、棉签)。
基本教材:《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主编:吕探云基本教材参考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主编:陈文彬和参考书《健康评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一版,主编:吴光熠《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三十卷,第五期2013.4.19教研室集体备课研究授课内容及方法、重点、难点的讲解,集体备课主持人:李慧。
对讲解示教的时间安排进行统一,确定重点为腹部、脊柱与四肢、集体备课神经系统检查的正确操作手法。
难点为神经系统检查的正确操作手法。
通过观看视频后教师进行示教并讲解。
由授课老师完成本章节教案的撰写。
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查意见编号: __6____课程名称健康评估专业护理专业班级厚博 2012-2 班主讲教师李杨春计划时数 2 学时专业层次本科专业技高级实验室编写时间2013 年 9 月 1 日术职称章节名称实验(六)身体评估使用时间2013.11.21心电图描记与分析实验教学目的:通过示教,能够独立完成心电图描记操作,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阅读的顺序,识别简单的异常心电图如房室肥大等。
教学目的实验教学要求:1、掌握心电图导联连接与描记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的方法。
与要求2、熟悉正常心电图的表现。
3、了解异常心电图的发生机制。
重点:心电图导联连接与描记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难点:描记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实行病人 - 护士角色扮演,体现人文关怀。
更新情况教学方法:演示法与讲解示教法。
教学方法组织安排: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示教片20 分钟,提问 15 分钟,然后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并示教 30 分钟,其中:心电图描记的操作方法 10分钟,心电图的分析方与法与步骤 2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