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设备的安装方法及曝气设备介绍.pptx
喷泉曝气机设备安装说明

喷泉曝气机设备安装说明喷泉曝气机设备的作用是用于喷泉、人工景观水体等场景的水体增氧。
在安装喷泉曝气机设备前,需要认真了解设备的相关信息以及操作方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本文将认真介绍喷泉曝气机设备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进行喷泉曝气机设备的安装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喷泉、人工景观水体等设备安装位置;2.准备电源接口;3.准备水源接口;4.检查喷泉曝气机设备的相关部件是否齐全;5.确认设备的安装方式。
安装步骤第一步:选择合适的设备安装位置在选择喷泉曝气机设备的安装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尽量选择设备距离水面较近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加添氧气的传递效率;2.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安全要求,避开因设备摆放不当而发生事故;3.考虑设备的美观度,避开影响景观效果。
第二步:固定设备将喷泉曝气机设备固定在所选好的位置,注意设备的稳定性,避开设备显现晃动等不稳定现象影响使用。
第三步:接通电源将喷泉曝气机设备与相应电源接口连接。
注意电源接头应尽量防水,避开发生短路等电器事故。
第四步:连接水源将喷泉曝气机设备与水源管道相连,确保水源畅通无阻。
引入的水源需要清洁,避开因污染污水对设备的损害。
第五步:安装掌控器依据喷泉曝气机设备的不同型号,安装相应的掌控器。
掌控器的功能包括开关掌控、调整气泡大小等。
安装后对掌控器进行测试,确保掌控器正常工作。
注意事项在进行喷泉曝气机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安装过程中,遵奉并服从设备安装说明,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2.确认设备的使用条件,如水温、水量等;3.定期清洁设备,避开因积累污垢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4.若设备显现异常,适时进行维护和修理保养。
结论喷泉曝气机设备的安装需要严格遵奉使用说明,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规范安装、适时进行维护和修理保养,都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增氧效果。
曝气原理与设备课件

曝气原理与设备课件
曝气原理与设备课件
一、曝气原理
——双膜理论
曝气原理与设备课件
氧的分压梯度 氧的浓度梯度
双膜理论:污水生物处理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气 体传递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可归纳如下: 在曝气过程中,氧分子通过气、液界面由气相 转移到液相的过程中 (1)在气、液两相接触 的界面两侧存在着处于层流的气膜和液膜,在 其外侧分别是气相和液相的主体(紊流)。(2) 在气、液两相中,不存在传质阻力,气体分子 从气相主体传递到液相主体的阻力,主要存在 于气膜和液膜中。(3)在气膜中存在氧的分压 梯度,液膜中存在氧的浓度梯度,都是氧转移 的推动力。(4)气膜中氧分子的传递动力很小, 界面处的溶解氧浓度值是氧分压为p条件下的饱 和浓度值。(5)氧难溶于水,因此氧转移主要 阻力主要来自液膜,O2通过液膜的转移速率是 氧扩散转移全过程的控制速率。
s(P)s(76 )10 .0P 1 13 50s(76 )•0
综合水质、水温以及分压因素的影响,氧转移速率的表 达式为:
d d 0 t K L2 a 0 (sT 0 0 ) 1 .02 T 2 4 0 曝气原理与设备课件
二、鼓风曝气系统的计算
➢ 氧的利用率(EA):又称氧转移效率,是指通过鼓风曝气系 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 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转移到混合液 中的氧量(kgO2/kw.h)。
曝气原理与设备课件
鼓风曝气装置组成及各组成作用
鼓风曝气
空气净化器的目的是改善整个曝气系统 的运行状态和防止扩散器阻塞。
空气净化器
鼓风机
空气输配 管系统
鼓风机 供应压 缩空气
罗茨鼓风机:适用于中小型 污水厂,噪声大,必须采取 消音、隔音措施。
曝气系统安装方法

曝气系统安装方法一、安装程序基础复验→定位放线→材料检验→曝气主干管安装找平→曝气主干管压缩空气吹扫→气密试验→曝气管安装精平→曝气头安装精平→曝气管注水试漏→曝气头试漏→曝气系统、曝气均匀度及曝气能力试验。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图纸与随机文件。
2、进行所有部件实地清点。
三、曝气系统安装1、反应池内曝气系统的安装依据图纸及产品说明进行。
反应池底将安装微孔曝气系统。
2、依据设计进行放线工作,反复校核对角线偏差及平行度偏差,不得超出工艺设计的规定值,并应横平竖直。
3、主管安装:安装平面坐标允差±5mm,其标高应以底部主管中心为准全池内高低差≤6mm。
4、管道空气吹扫应在出口处用白布板检测,5min内无任何灰尘、油污等杂质为合格。
5、池内曝气管安装应保证全池内高低差≤6mm。
6、曝气头安装高低差≤6mm,水平度偏差≤1/1000,曝气头与预留孔间应密封严密,曝气头安装应牢固,并用塑料布包盖好,防止杂物堵塞。
四、曝气系统调试1、曝气系统安装后,进行最后一次整体检查,查看是否有松动的螺母,遗漏或不正确放置的五金件,遗漏的固定环,未连接的接头等。
2、向曝气池注入清水到水位达到曝气头顶部之下25mm处。
3、当水位达到空气分配管的顶部时,以约0.85m3/h曝气头的低空气流率通入空气。
4、检查所有浸没的固定接头,法兰接头如有气泡,这表示有泄漏.根据需要加以修理。
5、当水位达到曝气头顶部之下25mm时关闭供水。
在供水关闭时检查曝气系统的水位。
从曝气头顶部量到静水位的距离,对所有曝气头而言应相对稳定在正负6mm。
根据需要将空气分配管管段抬高,放下或转动,以便将曝气系统调平。
6、将空气流通率提高到约1.7-2.6m3/h曝气头,然后接通水源。
7、将水槽注水到曝气头之上最高水位50-75mm。
8、检查所有曝气头单元是否空气分布均匀。
空气应通过曝气头表面均匀的排出。
《曝气和曝气池》课件

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公园景观水体采用曝气生态浮床工艺,通过在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并曝气, 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案例二
某河流生态修复工程采用曝气增氧技术,通过曝气机向水体中充入空气,增加 溶解氧含量,促进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水体自净能力的提升。
THANKS。
分析曝气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 施。
技术经济分析
结合曝气池的运行效果、能耗、环境 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工艺优 化提供依据。
04
曝气池的优化与改造
曝气池的优化策略
提高充氧效率
通过改进曝气装置,降低能耗,提高氧的利 用率。
优化池型设计
根据处理工艺要求,合理设计曝气池的池型 、尺寸、深度等参数,提高处理效率。
可靠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曝气池的稳定性和 耐冲击性,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
环保性原则
设计应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减少噪音、减少污水泄漏
等。
曝气池的运行管理
监测与控制
对曝气池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 实时监测,如溶解氧、pH值、 温度等,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
施。
污泥管理
定期监测和调整污泥的沉降性 、活性及数量,确保微生物的 活性及降解效率。
处理;循环混合式则介于两者之间。
此外,按照是否需要压缩空气,曝气池又可以分为鼓风式和自然曝气式 两种类型。鼓风式曝气池需要鼓风机提供压缩空气,而自然曝气式则利 用水力或机械搅拌等方式实现曝气。
02
曝气原理及设备
曝气原理
01
曝气原理总结
曝气是使空气与水在池内充分混合,从而使池内的好氧微生物充分接触
的污水处理需求。
曝气设备的安装

15~23%
15~23%
15~23%
23~32%
23~32%
23~32%
34~39.5%
34~39.5%
34~39.5%
31~45%
31~45%
31~45%
1.7~6.8
3.4~13.6
3.4~17.0
4 m3/h.
7.0 m3/h.
10.0 m3/h.
0.82~1.26
0.98~2.11
0.98~2.35
ASJ型射流曝气机
概述
概述
ASJ型射流曝气机主要由循环水泵,曝气管、机座、吸气管 及其它附件等组成。其原理由循环水泵压送污水经过喷嘴混合室,
由于负压吸入空气,与污水混合后到扩散管水平喷射而出, 充分起到既充氧又搅拌的作用。广泛适用于调节池曝气,曝气池、 接触氧化池充氧等场合。喷嘴及混合结构独特,气流粉碎彻底, 有效提高了氧的利用率,通常氧的利用率达15~20%,是鼓风曝
可概张述微孔曝气器安装要求:
• 可张微孔曝气器底盘与布气支管连接后其底盘平面与管 轴线水平误差不超过5mm。
• 布气支管允许水平高度误差值±10mm • 布气干管为钢管,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池底干管需设排
规格 参数
外形尺寸Φ×Lmm
1.5m
氧的 转移 率
3.0m 5.0m 6.0m7.0m通气量 Nhomakorabeam3/h)
设计通气量
服务面积
开孔数
气泡直径
压力损失
充氧能力
延伸能力
张力强度
●技术参数表
Φ67×500
Φ67×750
Φ67×1000
67×500
67×750
67×1000
《曝气原理与设备》课件

曝气原理
溶氧原理
通过曝气设备将氧气传递到水 中,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促进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
气液传递原理
气体在曝气设备中与液体接触, 气体中的溶解氧向液体中传递, 实现氧气的溶解。
液体工程学原理
曝气过程中液体的运动和液体 的流动状态对氧气传递效果有 一定影响。
曝气设备
气力喷射式曝气器
通过高压气体将氧气喷射入液体中,增加液体中的 溶解氧浓度。
针对曝气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3
维护保养
定期对曝气设备进行清洗、更换部件等维护工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性能。
结束语
1 曝气技术的发展
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曝气技术在净化水体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方面发挥着关 键作用。
2 应用前景
曝气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曝气原理与设备
本PPT课件将介绍曝气的原理、设备和操作步骤。通过精彩图片和详细说明, 带您深入了解曝气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简介
曝气定义
曝气是将气体通过特定设备进入液体中的过程,提高液体中的溶解氧浓度。
曝气作用
曝气能够促进生物氧化及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曝气分类
常见的曝气方式包括气力喷射式、微孔曝气器、磁悬浮式曝气机和喷射式曝气器等。
3 发展方向
未来的曝气设备将更加高效、节能,并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和优化控制。
微孔曝气器
通过微孔板产生细小气泡,提高气液接触面积,增 加氧气传递效率。
磁悬浮式曝气机
利用磁悬浮技术实现氧气的传递,降低曝气设备的 能耗。
喷涌曝气池
通过高速喷射液体产生喷涌,增加气液接触面积, 提高氧气传递效果。
曝气原理与设备41页PPT

§曝气原理与设备
复习上节课重点
1
活性污泥法
2 活性污泥法净化过程与机理
3
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Click to add Title
本次课主要内容
1
曝气原理与定义
2
曝气设备种类
3
曝气池类型
Click to add Title
本节课重点
❖ 曝气装置的原理
▪ 双膜理论
课题结构
1
曝气原理与定义
2
曝气设备种类
中。
中气泡曝气器
网状膜曝气器
中气泡曝气器
动力效率为 2.7~3.7kg O2/(KW·h),
氧利用率 12%~15%
。
中气泡曝气器
分类
名称
技术特点和性能以及实际应用
中气泡 曝气器 网状膜曝气器 不易堵塞,布气均匀,构造简单,便于维
护管理,氧的利用率高。
曝气器
水力剪切式曝气器
倒伞式曝气器 固定螺旋曝气器
氧转移过程的控制步骤,通过液膜的转移速度是氧转移过程的控制速度。
课题结构
1
曝气原理与定义
2
曝气设备种类
3
曝气池类型
Click to add Title
曝气设备的效能指标
衡量曝气设备
效能的指标
动力 效率
氧的 利用率
曝气设备的任务是将空气中的
氧有效的转移到混合液中。
Text
氧的 转效率
曝气设备的效能指标
✓机械曝气:叶轮 的转动,剧烈地搅 动水面,使液体循 环流动,产生强烈 的水跃,使空气中 的氧与水跃界面充 分接触而转移到液 相中去。
曝气设备种类 ❖ 鼓风曝气
✓ 鼓风曝气系统由鼓风机、曝气装置和空气输送管道组成。
曝气设备的安装方法及曝气设备介绍共34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34
曝气设备的安装方法及曝气设备介绍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J型射流曝气机
概述
概述
ASJ型射流曝气机主要由循环水泵,曝气管、机座、吸气管 及其它附件等组成。其原理由循环水泵压送污水经过喷嘴混合室,
由于负压吸入空气,与污水混合后到扩散管水平喷射而出, 充分起到既充氧又搅拌的作用。广泛适用于调节池曝气,曝气池、 接触氧化池充氧等场合。喷嘴及混合结构独特,气流粉碎彻底, 有效提高了氧的利用率,通常氧的利用率达15~20%,是鼓风曝
规格 参数
外形尺寸Φ×Lmm
1.5m
氧的 转移 率
3.0m 5.0m 6.0m
7.0m
通气量(m3/h)
设计通气量
服务面积
开孔数
气泡直径
压力损失
充氧能力
延伸能力
张力强度
●技术参数表
Φ67×500
Φ67×750
Φ67×1000
67×500
67×750
67×1000
14~17%
14~17%
14~17%
●型号说明
TZD型转碟曝气机
概述 • 概主1、述要适技用术转性速能:56-65r/min
2、推荐浸人深度:400- 530mm 3、工作水深:5.2m 4、单片充氧能力: 1.58KgO2/h 5、充氧效率: 3.35KgO2/KWh
• 氧化沟中的配套设施 1、导流墙为使水流在 氧化沟转弯处保持平稳 状态,流速分布均匀、 能量损失少,需在转弯 处设置导流墙。 2、推流板推流板的设 计必不可少。不同工艺、 不同水深、不同水质影 响推流板安装位置。推 流板倾斜安装与水平面 夹角为60°,以便将经 过曝气的混合液引向池 底,从而加大了沟底的 流速,延长了气泡在混 合液中的停留时间,提 高充氧效率。
3、供氧由鼓风机提供气源,因此,溶解氧可通过供气量来调 节,且氧的利用率高,可达26-45%,该技术已在日本作为优秀新 技术推厂
DTA型导管式曝气机
概述
技术参数:
叶轮直径:1320mm 叶轮转度:136r/min 送水流量:≥2.0m3/s 送 气 量:≥5.5m3/s 配套功率:18.5KW
安装尺寸
可概张述微孔曝气器安装要求:
• 可张微孔曝气器底盘与布气支管连接后其底盘平面与管 轴线水平误差不超过5mm。
• 布气支管允许水平高度误差值±10mm • 布气干管为钢管,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池底干管需设排
气
的1.5~2倍。
●型号说明
设备结构及主要规格参数
外形结构
曝气器的安装
(一)常用的曝气器的认知
(二)曝气器安装及调试
概述
安装
曝气器一般均匀布于池底,根据安装数量进行合理布置,并在安 装时注意预留一定的维修空间(根据安装时间具体确定)。 曝气池底板在土建施工时要求做到水平,并在施工完毕扫除破碎 的水泥块和杂物,为安装曝气器创造良好的条件。微孔曝气器安 装前要把配气管安装固定好,配气支管上安装可调节可调节高度 的升降式管支座,配气和安装完毕后要用压缩空气反复吹扫数次, 将管内的尘土杂物吹净为止。对于推流式曝气池大多采用渐减曝 气方式,可分为 50% , 27% , 23% 三段布置,这种布置方式 能使曝气系统进一步达到优化运行。
曝气器安装及调试
概述 安装注意:
1、管道口需擦拭干净的将胶水均匀涂抹,确保连接牢固,不漏气。 2、微孔曝气器安装得是否水平,对均匀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要求全池曝气器表面的高差不超过± 3mm . 3、安装时需检验密封圈是否安装到位,避免漏气现象。
曝气器安装及调试
概述
调试:
曝气器安装完毕全,清扫池底,在池内放入清水。使水面升到曝 气器顶面以上 250mm -500mm ,进行如下三项检验: 1.调整曝气器的安装高度; 2.检查所有水下接口是否漏气; 3.检查所有曝气器上水面是否布满小气泡,调整各曝气器的供气 量到规定范围。
外形及主要规格尺寸
基础平面
相关尺寸
ZB型转刷曝气机
概述 概述
转刷曝气机是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必需的曝气设备。具有曝气、 推流、混合等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向污水中充氧,推动污水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循环流动以及防止活性污泥沉淀,使污水和氧充分混合接触, 完成生化过程。
●型号说明
结构示意图
●技术性能及参数
DTA型导管式曝气机
曝气 设备
曝气机的安装
(一)TZD型转碟曝气机
TZD型转碟曝气机属于机械曝气机中水平轴 盘式表面曝气机,该机主要由曝气转碟,水平轴、 轴承座,柔性联轴器,减速机构成。碟片由聚乙烯 加玻璃纤维及填充料次注塑而成,具有不变形、耐 高温、抗冲击、不易碎等特点。水平轴采用厚壁无 缝钢管制造,表面作特种玻璃钢防腐处理。
(三)两种常用曝气器的安装
●管式微孔曝气器的安装
• 曝气管在池底的安装,非常容易简单, 曝气管安装时不需考虑和地面的水平关 系,不管误差多少,均能发挥超高的曝 气传氧能力。本管式曝气器安装完毕即 进水试曝,曝气要求基本均匀。
• 使用及其它 1、本管式曝气器安装完毕即进水试曝, 曝气要求基本均匀。 2、重新运转时应打开每组的排水阀,利 用气压排出管内积水,然后调节气量至 最佳曝气状态。 3、本管式曝气器安装完毕后必须进污水 或清水淹没试曝气,切勿曝晒在阳光下, 避免重物锐器掉入池中损坏曝气管。 4、本管式曝气器不宜重压,不宜堆放在 室外,应远离火种及硬物,避免损坏。
概述
概述
八十年代初,美国首先推出导管式氧化沟污水处理新工艺,新 技术,从而诞生出导管式曝气机(简称DTA),其主要特点:
1、导管桨为垂直安装将水体往下推,碰池底后向前流动,可 避免底部污泥沉积,使氧化沟水深较少受到限制。
2、导管桨的浸没度可允许有较大变化,因此氧化沟的水位亦 可允许有较大幅度的调节。
8080个
10300个
13880个
0.8~2.0mm
0.8~2.0mm
0.8~2.0mm
17~42cm
17~41.5cm
17~40cm
微孔:7.5kgO2/KW.h(在5m水深下)、细孔:3.5~4.8kgO2/KW.h(在5m水深下)
>600%
>13.8×103kpa
管式微孔曝气器平面布置图
曝气器安装及调试
15~23%
15~23%
15~23%
23~32%
23~32%
23~32%
34~39.5%
34~39.5%
34~39.5%
31~45%
31~45%
31~45%
1.7~6.8
3.4~13.6
3.4~17.0
4 m3/h.
7.0 m3/h.
10.0 m3/h.
0.82~1.26
0.98~2.11
0.9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