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_文件书写规范标准
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规规范

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规范中医整体护理病历的特点和要求中医整体护理病历是在现代护理观及辨证观的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行辨证施护全过程的完整记录。
护理病历以蓝钢笔书写,字迹清楚,页面整洁,各项填写齐全,不任意用符号代替文字,符合护理文件书写的一般规则。
一、入院评估表(一)眉栏:1.职业:如“医师",不能写“医务”;工人应写“煤炭工人”、“纺织工人”等。
2·婚否:按患者实际情况填写,如“未”,“离异"等。
3.发病节气:在节气发病或节气前后3天发病者可填某节气,如“冬至”,“立春”等,也可填发病季节,如“春季"、“夏季”等。
4.入院诊断:中西医诊断可选填各主要诊断1~2个.(二)主诉及简要病情:l.主诉:为首行,简明扼要地用一两句话叙述患者最主要的痛苦及持续时间。
如:①上腹部疼痛1月余,加重3天。
②发热,咳嗽,头身痛1天。
③右下腹疼痛伴呕吐发热十二小时等。
2.简要病情:另起一行。
①本次发病的原因(诱因):如感受风寒,饮食不节。
②主要症状:如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腹痛,腰痛,纳呆等.(三)既往史。
包括诊断十时间十是否治愈.(四)过敏史:包括药物和食物,如对青霉素过敏.(五)四诊检查:在望、闻、问、切的理论指导下,全面评估患者整体情况,重点要了解与主证有关的情况,以利辨证分析和提出护理诊断。
各项内容,可选择打勾,若无合适的选择,请在其它栏内描述清楚。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应填写人院时数据,因病重体重不能测量者,可填“卧床”或“免测”。
(六)辨证:通过简要病史、四诊观察及检查,确定其病因、病位、病性(可在所列项目内选择打勾)。
二、住院评估表为了掌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估。
以利提出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一)记录时间:对于危重患者,ICU、CCU的患者必须每班进行评估,但有特护记录单的请注明,不需重复记录此表.新患者及术后患者连续评估记录3天。
中医护理病情描述书写规范

中医护理病情描述书写规范
中医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护理方法,旨在通过细致入微的
观察和准确的描述,帮助中医医师了解和判断患者的病情。
为了能
够提供准确、清晰的病情描述,以下是中医护理病情描述的规范:
1. 描述要详细
要对病情进行全面描述,包括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表现等。
描述时要注意事实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描述。
2. 使用客观的词汇
在描述病情时,应使用客观的词汇和专业术语,不使用模糊的
形容词和感性的词语。
例如,使用“头痛”代替“巨大的痛苦”,使用“发热”代替“非常烫”。
3. 描述顺序要有条理
描述病情时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先描述主诉和既往病史,再
描述当前的症状表现和体征,最后描述治疗情况和效果。
4. 描述要具体细致
尽量描述患者症状的具体表现,包括疼痛的程度、颜色的变化、出现的部位等。
例如,描述头痛时可以描述为“持续性跳痛,局限
于额部,伴有恶心”。
5. 使用量化指标
在描述病情时,可以使用一些量化指标来帮助医师了解病情的
变化。
例如,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的具体数值。
6. 避免主观评价
在描述病情时,应避免主观评价和臆断。
只描述病情的事实和
观察到的现象,并尽量不进行推测和解释。
中医护理的病情描述是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帮助医师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
遵循上述规范,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病情描述,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

各项记录应按照规定的内容和 格式填写完整,不得有空项或 遗漏。
对于特殊情况或异常情况,应 详细描述并分析原因,以便为 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及时性
护理文书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 变化、治疗措施和护理效果。
对于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应在 第一时间进行记录,并按照规定
及时报告。
对于需要定期记录的内容,应按 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记录,以 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信息化和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中医护理文书也在逐步实现电子化 、标准化和规范化,以适应现代医疗 管理的需要。
02
文书书写规范
书写格式
护理文书应使用中文书写,采用 国家正式颁布的规范汉字,字体
端正,不写简化字、草书。
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 或碳素墨水,一式两份,一份交 病案室存档,另一份随同病历保
制定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包括护理目标、措施、时 间安排等。
计划内容
护理计划应包括中医护理 操作、护理措施、病情观 察要点、饮食调护、情志 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计划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实 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 划,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 有效性。
护理记录
记录要求
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 准确、及时,记录内容包 括患者病情变化、护理措 施、效果评价等。
存。
护理文书书写应当按照规定的格 式和要求,做到内容完整、准确、 真实,字迹工整、清晰,不得随
意涂改。
书写内容
护理文书应当包括患者入院评估表、护理计划单、护理记录单、出院评估表等内容。
护理文书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 疗提供依据。
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6、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
7、班班小结、24h总结(7:00),具体 时间、病情、生命体征、出入量等准确记 录在相应栏内,并签全名。记录均使用蓝 黑或黑水笔。
8、转科或转院记录相应时间;停重症护理 后,写清楚停止时间;死亡患者记录死亡 时间。
7、T、P、R:一级护理测4/日至停止,其 余当日测3/日后改为1/日。术前1日起3/ 日测试连续3日正常改为1/日;发热 (37.5℃以上)4/日或39°以上6/日, 至体温持续正常三日后改为1/日;危重测 4/日体温。高热采取降温措施后半小时 体温用红○表示,用红虚线相与降温前体 温连接;降温措施后体温上升,以蓝×划 在两格之间竖线上,并与前后体温相连。
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抚宁县中医院
基本要求
1、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签名 完整、规范。 2、统一使用兰黑或黑水笔书写。 3、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 在错字上用同颜色笔在适当位置上正确书 写,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签全名。不得 采用涂改、刀刮、胶粘、涂黑等方法掩盖 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重症护理记录及术后护理记录单
1、随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日间至少每2小 时记录一次,夜间至少每4小时记录一 次。 2、客观真实的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无缺漏 项。
3、病情变化、采取治疗护理措施时随时记 录。 4、采取护理措施后要有护理效果记录。
5、抢救患者记录抢救时间、经过、结果; 患者死亡除抢救记录外,应记录死亡时 间。
医嘱单
1、所有医嘱均由医师直接书写在医嘱单上, 护士不得代写或重整医嘱。 2、医嘱如有疑问,询问主管大夫或上级医 师,确认后方可执行。 医嘱每班核对,每周大士,护 士执行后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常规 情况下即刻医嘱10分钟内执行。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评估内容
评估结果
护理建议
记录评估的日期和时间。
包括患者的生理、心理、 社会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评估内容,给出相 应的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 对性的护理建议。
护理计划单
护理目标
明确本次护理计划的目标和期 望结果。
护理措施
列出实现护理目标所需采取的 具体护理措施。
护理时间
规划护理措施的执行时间和频 率。
基本信息
同针灸治疗记录单,包括患者 姓名、性别、年龄等。
推拿手法
详细记录使用的推拿手法,如 滚法、揉法、推法等。
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诊断,记 录推拿治疗的效果和评估。
中药熏洗治疗记录单
基本信息
同针灸和推拿治疗记录单,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
龄等。
中药配方
详细记录使用的中药配方, 包括药物名称、用量等。
书写原则与要求
书写原则
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确保文书的 可信度和有效性。
书写要求
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应符合医疗文件的书写规范,包括字迹清晰、用语准确、内 容完整、格式规范等要求。同时,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还应注重体现中医特色, 如运用中医术语、描述中医症状等。
02
明确护理人员书写责任,加强监督 和考核。
04
05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价 标准
评价目的和原则
评价目的
通过对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进行评价,提高护理文书的规范 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保障医疗 安全和患者权益。
评价原则
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实用可行 、持续改进。
评价内容和方法
评价内容
包括护理记录、护理计划、护理评估 、健康教育等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质 量。
骨伤科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单
• 护理记录内容要有中医证型及中医护理内 容。(见各种疾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单) • 第一诊断为骨痹的患者应启用骨痹临床护 理路径,并根据护理路径给予患者护理, 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及时评估。骨痹护 理效果评价于出院时进行评价。
护理记录单(通用格式)
1)出入量:可不必书写具体药物名称。如静 滴5%葡萄糖500ml+10%KCl10ml,在“入” 的“内容”栏内记录“静滴”即可,特殊 液体如输全血、血小板等则写“输全血、 血小板”等描述 2)出入量统计:根据医嘱,总量统计应固 定时间点,一般可以在每天7:00,在相应文 字下用红笔双线标识。
专科护理单
9.外固定(牵引、石膏、夹板、外固定架)护理记录单 评估时机:行外固定当天须评估,外固定期间至少 每周评估1~2纹变浅; Ⅱ °:皮纹消失 Ⅲ °:出现水泡
骨科专科护理
肌力分级:分六级
0级:肌力完全消失 1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无肢体活动。 2级:肢体可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做对抗阻力运动,但有不同程度减弱。 5级:完全正常。
下肢长度测量方法:皮尺测量髂前上棘到内踝的
直线距离
术前准备单
“执行者“是执行护士,“核对者”是护理组长及 核对护士。择期手术9:00前由N班总核对,9:00 后由护理组长总核对。 N班要核对有无手术同意书, 麻醉同意书及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等。
药物过敏试验:皮试结果在相应的栏目内用(-) (+)(×)表示。
带入手术室的物品可在相应的栏目内(√) 。 手术科室和手术室护士交接后双方要签名。
压疮风险护理单
急性病人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48h评估一次 长期护理的病人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一个4 周内每周评估一次,之后每月评估一次 Norton量表评分总分20分, 若<14分为中度风险,<12分时 则视为高度风险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中医护理文书是中医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内容,书写规范与准确是确保中医护理质量的基础。
下面我将介绍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
一、纸张格式中医护理文书一般采用A4纸,字体一般选用宋体,字号一般选用小四号(12号),保持文书整齐清晰。
二、标题格式每个文书应有明确的标题,标题应居中书写,字体一般使用三号或四号加粗字体,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使用小五号字体。
标题要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三、页眉页脚中医护理文书的页眉一般为医疗机构名称或标志,页码一般位于页脚右侧,并以阿拉伯数字表示,页眉页脚可以用宋体小四号字。
四、文书编号中医护理文书一般需要编号,编号方式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设定。
编号一般渐进式,并在文书的右上角标明。
五、文书抬头文书抬头一般由医疗机构名称、文书名称、医疗机构地址、电话等要素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书内容灵活调整。
六、填写要求1.横线填写:文书中的关键信息填写时一般采用横线填写,字迹要清晰,书写要规范。
填写时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2.单位换行:对于长名称的医疗诊疗项目,可以适当进行单位换行,以便整齐。
3.规范写法:数字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避免使用汉字书写数字,比如0、1、2…… 简便表达时可以使用简写。
4.备注填写:备注要简明扼要,不得出现模糊、难以辨认的字句,避免出现不规范、敷衍的填写。
七、签名盖章每份中医护理文书都需要有医务人员的签名和医疗机构的公章。
医务人员的签名可以是真实姓名或者医务人员的工号。
签名要用钢笔或者签字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可辨。
八、保密措施中医护理文书涉及患者的个人隐私,需要按照医疗机构规定的保密措施进行管理。
在填写文书时要尽量避免患者的个人信息被泄漏,确保患者的隐私安全。
九、修订与废止中医护理文书如需进行修订或废止,应在文书上注明修订或废止的日期及原因。
对于废止的文书,应予以注销,并书写新的文书,废止文书不得继续使用。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精讲

(8)空格栏 可填写需要增加的观察内容和项目,如记录管路情况等。使用HIS系统等医院, 可在系统中建立可供选择项,在相应空格栏中予以体现。
三、 医嘱单记录要求
1. 护士过长期医嘱应在医嘱单上签全名,执行临时医嘱后及时签上全名及时间。 2.医嘱有药物过敏试验者,应将药物过敏试验的结果填写在医嘱单上,执行者 在医嘱单上签名。 3.抢救结束后医生补记的口头医嘱执行护士应及时签全名和执行时间。
【填写说明】
1.楣栏项目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 入院日期,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2.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7 -29)。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8-01),其余只填 写日期。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五、手术清点记录单填写要求
1.手术清点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 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输血情况、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 对、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等。 2. 手术清点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由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全 名。 3. 表格内的清点数必须用数字说明,不得用“√”表示。表格内的清点数目必 须清晰,数字书写错误时应由当事人即时重新书写,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 涂改。 4. 空格处可以填写其他手术物品。
【填写说明】
(一)楣栏:包括患者科室、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住院病历号、入院日期、 诊断。 (二)项目内容: 1.出、入量,单位为毫升(ml)。入量项目包括:使用静脉输注的各种药物、口 服的各种食物(折算成含水量ml)和饮料以及经鼻胃管、肠管输注的营养液等。 出量项目包括:尿、便、呕吐物、引流物等,需要时,写明颜色、性状。按医嘱 要求及时、准确、详细记录,注明出、入量的具体时间,每班小结一次,记录在 病情观察栏内。出量下的空格栏可填写需要增加的观察项目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
1.护理文件书写要求
1.1一般要求
护理文件是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病情观察及各项护理活动等的客观资料,是医疗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应严肃对待,认真保管.
1.1.1护理文件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保持动态连续性。
文字简明扼要,使用医学术语。
时间记录到分钟.
1.1.2因抢救急危重症,未能及时记录的,当班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及补记时间.
1.1.3护理文件应当版面整洁,书写清晰,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1.1.4表格眉栏及其他项目栏应逐项填写,无漏项,署名要签全名,盖章无效。
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采取以下方式署名:老师(注册护士)/学生。
1.1.5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国法定计量单位.
1.1.6书写过程中若需要修改时,应在需修改的原记录上用双线标识并签名,以保证原记录清晰可辨,不得采用涂改、刀刮、剪贴、涂黑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1.2体温单书写要求及容
1.2.1体温单为表格式.
1.2.2体温单容包括、科室、床号、住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住院周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特殊治疗等项.
1.2.3眉栏、表格栏均用蓝黑钢笔或碳素笔填写.
1.2.4“日期”栏第一项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从第二页注明月、日.
1.2.5手术当日用红笔在相应时间填写“手术”,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连续记录14天。
如在第一次手术后14天实施第二次手术,则第二次手术的日数作为分子,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连续记录至末次手术后的第14天.
1.2.6在40℃以上的相应时间格用红钢笔纵向顶格填写入院、出院、转科、手术、急诊手术、请假、分娩、呼吸心跳停止等项目,要求一字一格,竖破折号占用两个小格,除手术、请假不写时间,其他项均应写出相应时间,要求具体到分钟.
1.2.7体温用蓝铅笔绘制。
腋温以蓝×表示,口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两次体温之间以蓝线相连。
1.2.8 患者请假或因故离院,须经医师批准,履行相应手续后,护士方可在体温单相应时间上注明“请假”,前后均不连线。
若未请假离院或拒测体温时,则相应的体温不描绘,下次体温与上次体温不连线,护士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
1.2.9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加试体温,用红“○”表示,并用红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纵行相连,下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若降温后体温反而上升,则将蓝画在两格之间的线上,下一次体温与上升体温相连线。
若体温不升,则在35℃横线下相应时间栏用蓝笔纵向填写“体温不升”。
1.2.10 测量体温的频率,常规每日1次,新入院及手术后体温正常者每日3次、连测3天。
若体温在37.5-38.5℃之间者每日3次,大于38.5℃以上者每日4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1.2.11 脉搏用红铅笔“●”表示,相邻两次脉率以红线相连。
脉率与体温相遇时,在体温标记蓝“×”外划红“○”表示。
1.2.12 当脉率与心率不一致时,心率以红“○”表示,脉率以红“●”表示,并分别连线,两曲线之间用红斜线填满。
当脉率与心率一致后,则不画心率,继续绘制脉率曲线。
1.2.13 呼吸用红笔记录,相邻两次呼吸次数应上下错开、先上后下填写。
1.2.14 大便用蓝笔记录24小时大便次数,“0/E”表示灌肠1次无大便。
“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表示大便失禁并有假肛。
“*/E”表示清洁灌肠后大便多次。
若记录大便量时,以斜线区分,斜线上表示大便次数,斜线下表示大便量。
1.2.15 血压用蓝笔填写,采用分数式(收缩压/舒压)表示。
新入院当天应有血压记录,常规每周测量1次或根据医嘱进行测量并记录。
1.2.16 体重用蓝笔填写。
入院当天应有体重记录,常规每周测量1次。
病情危重或卧床不能测量者应填写“卧床”。
1.2.17 出入量用蓝笔填写,统计时间为24小时。
入量包括食物含水量、鼻饲量、每次饮水量、注入体的药物、液体量等。
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及各种引流液等。
1.2.18 其他栏应根据需要用蓝笔填写,如呕吐量、各种引流量、痰量、腹围等项目。
1.2.19 特殊治疗由医师用蓝钢笔填写,包括特殊药物与方法。
1.3 医嘱单书写要求及容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应由执业医师书写。
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1.3.1 长期医嘱单
长期医嘱单容包括患者、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医嘱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
1.3.1.1长期医嘱由医师下达后,将医嘱容分别记录在相应治疗单上,并
在长期医嘱单上签全名。
1.3.1.2医师下达停止医嘱,护士应在相应治疗单上注销,并在长期医嘱
单停止时间栏签全名。
1.3.1.3手术、转科的医嘱应在原长期医嘱下面划一条红线,在医嘱栏用
红笔写明写明“术后医嘱”或“转入医嘱”。
1.3.1.4重整医嘱由医师转抄并签名,护士核对后签名。
1.3.2临时医嘱单
临时医嘱单容包括患者、住院病历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医嘱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
1.3.
2.1每项临时医嘱执行后护士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名。
1.3.
2.2临时医嘱取消时医师须盖“取消”章并用红笔签名。
1.4长期医嘱执行单
长期医嘱执行单主要是护士执行长期注射给药后的记录。
记录方式可根据各省市、各医院的要求执行。
1.4.1粘贴式
1.4.1.1眉栏:患者、科室、床号、住院病历号、页数。
1.4.1.2护士操作时在每组治疗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必要时注明给药速
度。
1.4.1.3护士操作完毕后将治疗单及时粘贴于长期医嘱执行单上予以保
存。
1.4.1.4表格式:长期医嘱单(注射给药)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
医师开具注射药物的医嘱。
第二部分为操作护士执行医嘱后签署执行
时间和。
记录准确、及时,并签全名。
1.5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及容
护理记录单记录着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各项护理活动等客观资料,记录原则为病情变化随时记录,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应当体现辨证施护。
护理记录单分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
1.5.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根据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
容包括患者、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或病案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生命体征等病情记录、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危重护理记录单格式详见附表5)。
1.5.1.1眉栏包括患者、年龄、科室、住院病历号、记录日期(年—月—
日)页码等项目。
1.5.1.2出入量包括对患者24小时所有的入量和出量记录,应定时总结。
总结的出入量用红笔在文字下双线标识。
1.5.1.3生命体征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常规每4小时测量1次,其中
体温至少每日测量4次。
1.5.1.4病情记录栏主要记录患者在本班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
手
术患者海应重点记录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室状况、伤口状况、引流情况等。
1.5.1.5记录频次原则上随病情变化及时记录。
日间至少2小时记录1次,
夜间至少4小时记录1次。
1.5.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容包括患者、科别、床号、住院号(或病案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见附表6)、
1.5.
2.1眉栏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5.
2.2记录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等。
1.5.
2.3记录频次原则上随病情变化及时记录。
一般患者3~5天记录1次,
术后患者连续记录3天。
1.5.3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数量的记录,应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成。
用蓝黑笔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见附表7)。
1.5.3.1记录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中所用的器械、敷料的清点与核
对及护理情况。
1.5.3.2手术所用无菌包的灭菌指示卡及植入体医疗器具的标识,经核对
后粘于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背面。
1.5.3.3物品应及时清点,逐项准确填写。
1.5.3.4手术中需交接班时,对所用器械、敷料、手术情况,由巡回护士
如实记录。
1.5.3.5手术结束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台下的器械、
敷料,确认数量无误后告知医师,如发现器械、敷料的数量与术前不符,护士应及时与手术医师共同查找,经科主任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1.5.3.6“其他”栏记录术前访视主要容,术中、术毕的护理情况。
1.5.3.7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上签全名。
1.5.3.8手术护理记录单及时放于病历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