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找准“充分、必要”很必要
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母题”致胜,以不变应万变的逻辑解题秘宝

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母题”致胜,以不变应万变的逻辑解题秘宝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之“母题”致胜,以不变应万变的逻辑解题秘宝。
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题目看上去特别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也记不住具体的解题方法,只能当成新题来处理。
我相信,同样的情况不只是遇到过一两次,遇到类似情况的人也绝对不只一两个。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完全就是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单纯的做题,而不知道思考题目,积累“母题”。
所谓“母题”,就是作为模型,衍生出新题目的题干信息。
那些看着眼熟的题目,就是由某一“母题”衍生而来,所以我们只要有积累“母题”的意识,就能在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事半功倍。
那什么样的题才是“母题”呢?不是所有的题都能成为“母题”。
假如不知道什么样的题目能成为“母题”,那只会使得我们漫无目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实,最简单的确认方法就是出现频率高的题目。
哪怕这个题目只是出现过两次,你都可以把它积累下来,弄清楚它的题干及选项设置,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快速下手,抢占先机。
当然,“母题”也不是只有一种衍生“子题”的形式。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母题”带着大家来认识认识它是如何变化的。
例:张、王、李三人,一个是广州人,一个是北京人,一个是天津人,李的年龄比天津人大,张和北京人不同岁,北京人比王的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出:A.张——天津人,王——北京人,李——广州人B.张——天津人,王——广州人,李——北京人C.张——广州人,王——天津人,李——北京人D.张——北京人,王——广州人,李——天津人【解析】通过“张和北京人不同岁,北京人比王的年龄小”可知,李是北京人,排除A、D两项;再根据“李的年龄比天津人大”和“北京人比王的年龄小”可知,王不可能是天津人,而是广州人,排除C项,故选B。
这是比较简单的一道“母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由它产生的第一种“子题”,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考试练习题(807)

言语理解考试练习题(807)1.对一个组织来说,各个组成部分往往是________的,而劣质的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为了发挥组织的________作用,释放它的潜力,就必须弥补薄弱环节,使组织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参差不齐整体B.优劣参半积极C.休戚与共核心D.一脉相承凝聚2.我们鼓励社会阶层自然分化,让不同阶层________。
我们也鼓励鲤鱼跳龙门,但也应该看到能跃过龙门的“鲤鱼”毕竟是少数。
这就需要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选择机制、甄别机制。
只要是锥子,就可以冒出头,当然你也可以________,让自己冒出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各得其所毛遂自荐B.各行其是脱颖而出C.各取所需首当其冲D.各司其职锋芒毕露3.做学问,“要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由博入专,不可急功近利。
能大处着眼,为学方不致流于________,而有裨益于世;能小处下手,方不致流于________。
所以做学问千万不要求速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狭隘口号B.烦琐空谈C.表面形式D.平庸俗套4.当下,媒介发展一日千里,如何认识媒体、对待媒体,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素养________的部分。
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跨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与性、互动性的增强,极大地________了媒体环境。
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理应成为必备的执政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迫在眉睫异化B.至关重要丰富C.举足轻重强化D.不可或缺改变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劣质的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必须弥补薄弱环节”可知,空缺处所填成语应表达组织内各个组成部分优劣不齐,“参差不齐”“优劣参半”符合句意,排除C、D。
第二空,“弥补薄弱环节”是为了发挥组织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作用,“积极”填入不当,排除B。
本题选A。
2.【答案】A。
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命题矛盾关系解题技巧分析

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矛盾命题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之事业单位考试直言命题矛盾关系解题技巧分析。
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一、理论学习在判断推理考试的过程中,矛盾命题的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也是出题者容易挖坑的知识点,常考察的形式为真假话问题,故在此也为大家介绍下真假话问题具体怎么考(真假话问题的考察通常都是题干当中给我们几句话,并且告诉我们其中有一句、两句话为真、假,让我们选出正确选项,拿到这种题的解题思路遵循一找二绕三返回”的解题原则。
“一找”即找矛盾,矛盾双方一定是一真一假,若题干当中有四句话且只有一句话为真,那么这句真话一定是在这对矛盾当中。
“二绕”即绕开矛盾,绕开矛盾去看到另外两句话,题干当中的一句真话一定的在矛盾当中,那么,非矛盾双方的这两句话一定循“是假话。
“三返回”即返回到矛盾中去,当我们利用前面分析的非矛盾双方的两句话一定为假,利用这两句话为假推理出的信息再返回带入到矛盾当中)所以这一块的知识点学习对考生而言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在学习直言命题矛盾之前先了解下什么是矛盾以及矛盾的查找。
1.矛盾的定义: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永不相交,非此即彼,永远一真一假的情况。
例:“生”与“死”(不是生就是死,两者永远一真一假,永不相交)2、怎么找矛盾:命题前面+“并非”对原命题P的整体否定,即并非P.例:①“所有的大妈都爱跳广场舞”找矛盾即“并非所有的大妈都爱跳广场舞”。
②并非所有的大妈都爱跳广场舞等同至少有一个大妈不爱跳广场舞。
③至少有一个大妈不爱跳广场舞等同于有些大妈不爱跳广场舞。
综上所述“所有的大妈都爱跳广场舞”的矛盾为“有些大妈不爱跳广场舞”观察两个命题得出结论,直言命题找矛盾,“所有”变“有些”,“有些”变“所有”,“是”变“非”,“非”变“是”。
即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如下3、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①“所有A是B”的矛盾是“有些A非B”②“所有A非B”的矛盾是“有些A是B”③“某个A是B”的矛盾是“某个A非B”例:“所有运动员在有的时候不吃肉”的矛盾为“有些运动员在所有时候都吃肉”二、例题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2019福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判断推理:磨刀不误砍柴工,朴素逻辑找准突破口

判断推理:磨刀不误砍柴工,朴素逻辑找准突破口【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之磨刀不误砍柴工,朴素逻辑找准突破口。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朴素逻辑是考试中一种常考的和必考的类型题,在考场上不是说你能做出题目就是王道,而是要快准,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是可以做出这种朴素逻辑的。
但是,考场如战场,不可能给你那么多时间考虑。
难道就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快速做出题目吗?今天就告诉你个好消息,有!在做朴素逻辑的时候,可以时刻谨记突破口思维。
突破口思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找确定项,一个是找关联项。
第一、确定项。
其特点是情况越少越确定。
比如,老王和老张分别住在一字排开的六栋房子里,老王不在一号和六号,老张在二号和三号,此时老王的情况就有四种,即二号、三号、四号和五号;老张只有两种情况,所以老张就是确定项,如果再来个老李在一号就更确定了,我们就以这些确定项为突破口去解题。
第二、关联项。
关联项指的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和跨维度最广的元素。
比如,小张、小王和小李三个人分别是英语教师、数学老师和律师,小张经常去英语老师家请教英语问题,小李和小张有一次打官司请律师朋友写了一个方案。
请问这三个人的职业分别是什么?这里小张的次数最多,他肯定不是律师和英语老师,他肯定是数学老师,小李就是英语老师,小张就是律师。
这就是元素次数最多的运用。
还有一个是跨维度最广的,维度指的就是人名、职业、地区等等这些元素。
比如说小王、小张、小李分别是厨师、牧师和律师,分别来自上海、武汉和广州,小王来自武汉,又不会做饭,此时小王跨了人名、地名和职业三个维度,他就是跨维度最广的元素,以他为突破口做题即可。
以上是关于技巧的讲解,那我们就利用其中的一个技巧--抓关联项来做一道题:甲、乙、丙三个人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律师,一个当上了法官,还有一个当上了检察官,但究竟每个人担任什么工作,人们开始并不清楚。
因此,就有了如下猜测:(1)甲当上了检察官,乙当上了律师(2)甲当上了律师,乙当上了法官(3)甲当上了法官,丙当上了律师后来证实,上述猜测都只是对了一半。
2019年3月福建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9年3月福建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标准答案2019年3月福建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24.00)1.2019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6次深入团组同代表委员,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聚焦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为推进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分数:0.80)A.强国强军B.脱贫攻坚√C.乡村振新D.创新创业2.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对该地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
这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省开放新格局的新,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分数:0.80)A.《珠三角区协调发展纲要》B.《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C.《长三角区发展规划纲要》D.《国际化实施纲亚》3.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改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时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更需要灵魂,灵魂凝铸于历史。
这说明()。
(分数:0.80)A.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必然推动社会进步B.社会时代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C.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4.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湾大桥——港珠澳大桥已正式通车,全长55公里,是中国桥梁在设计、施工、材料研发等各方面成果的集中,体现了大国工匠对国家重要工程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精神理念,这说明()。
(分数:0.80)A.创新更新生产工具,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华。
√B.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突破条件的限制,造福人类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和前提D.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5.从古代的监察御史体制到近代监察院体制再到强国以来的得改监察体制,都是设置专门的监察机构到举官员的追法关取和贪腐行为。
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

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之事业单位必然性推理三段论。
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判断推理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其中的逻辑判断,更是因为其涉及了许多大家未曾接触过的逻辑学知识而令广大考生头疼。
在逻辑判断中,我们将其分为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三段论。
它不仅是必然性推理中的考点,更是解决可能性推理的强有力的辅助性“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三段论的基本问题。
一、概念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
它包含两个直言命题构成的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构成的结论。
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词项,其中联系大小前提的词项叫中项,在前提中出现两次;出现在大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出现在小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主项的词项叫小项。
二、本质三段论的本质是传递,A传递给B,B传递给C,B作为过渡给A C之间建立联系。
例如:所有男生都是体育系的,体育系男生身材都很棒,因此所有男生身材都很棒。
第一个前提给“男生”和“体育系”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第二个前提给“体育系”和“身材”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联系,“体育系”作为媒介给“男生”和“身材”建立了联系。
三、四种标准形式(一)所有 A 是B+ 所有B是 C→所有A 是C例如:1、爱因斯坦是人,所有的人都会死,所以爱因斯坦会死。
2、艾利斯大学的所有学生都爱吃奶油冰淇淋,所有爱吃奶油冰淇淋的人都嫌自己胖,所以艾利斯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嫌自己胖(二)所有 A 是B+ 所有B非 C→所有 A非C例如:所有的鲨鱼是鱼,所有的鱼不是哺乳动物,所以所有的鲨鱼不是哺乳动物。
(三)有些 A 是B+ 所有B是 C→有些 A是C例如:有些植物喜光,所有喜光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有些植物进行有氧呼吸。
(四)有些 A 是B+ 所有B不是 C→有些 A不是C例如:有些明星是演员,所有演员都不会唱歌,所以有些明星不会唱歌。
2019福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判断推理:加强题型有办法

判断推理:加强题型有办法【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之加强题型有办法。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在近年的省考及事业单位考试中,逻辑判断一直是热门考查题型,其中可能性推理题目每年必考,而且题量每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这类分为加强型,削弱型三大类。
我们今天就来练习一下加强型题目。
加强型题目分为最能加强型和不能加强型两类。
最能加强型题目需要我们在选项中找出最能支持题干论点的选项,那么如何比较各个选项的加强力度呢?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方法一:直接间接法。
1.选项涉及全部要点:最能加强,2.选项涉及部分要点:次能加强,3.选项没有涉及要点:无关项。
方法二:力度标准1、事实强于推测,2、本质强于现象。
熟练掌握两种方法,就能够顺利解决最能加强型题目,下面我们一起练习几道题目。
1.某研究机构调查分析了208名有心痛和心律不齐等症状的病人,在开始接受手术治疗时,通过问卷报告了自己对病情的看法,其中约20%的人非常担忧病情会恶化,有的人甚至还害怕因此死亡,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多担忧。
后来随后调查表明,那些手术前有严重担忧情绪的人术后半年复发率高于其他人。
研究人员认为担忧情绪不利于心脏病的康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有研究表明担忧情绪会抑制大脑前额叶皮层活动,使人更抑郁B.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有严重担忧情绪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C.那些有严重担忧情绪的人血液中含有加重心脏病风险的化学物质D.担忧情绪对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会导致癌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解析】C选项在担忧情绪和心脏病之间建立了联系,属于典型的搭桥,其他三项跟题干观点的关系都不大,力度较弱,所以当选C项。
2.研究人员在正常的海水和包含两倍二氧化碳浓度的海水中分别培育了某种鱼苗。
鱼苗长大后被放入一个迷宫。
每当遇到障碍物时,在正常海水中孵化的鱼都会选择正确的方向避开。
然而那些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孵化的鱼却会随机地选择向左转或向右转,这样,这种鱼遇到天敌时生存机会减少。
(完整版)2019年春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春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12019012019019 1 1 1 年年年年 4 4 4 4 月月月月 24242424 日公务员联考日公务员联考日公务员联考日公务员联考《行测》试卷《行测》试卷《行测》试卷《行测》试卷(贵州、四川、福建、黑龙江、湖北、山西、重庆、辽宁、海南、江西、天津、陕西、云南、广西、山东、湖南、江苏)十七省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1.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都是不相容的,创造性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才会使文化丰富多彩和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而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拘一格B.独树一帜C.推陈出新D.别出心裁2.近年来志愿者活动,说明我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之后,已经有了推行志愿者运动的,尽管初始稚步,但既然开始了,且方向是正确的,总会逐渐成熟。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是()A.悄然兴起条件B.方兴未艾机制C.欣欣向荣实力D.如火如荼资本3.卡夫卡生活在世界形势激烈动荡的时期,他看到西方社会的内在危机,但无法找到解决这些危机的出路。
他孤独、苦恼,,心情矛盾,他的小说大多描写人的孤独和犯罪心理,或人在重重压迫下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内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自怨自艾怪诞离奇B.垂1/ 3头丧气荒谬绝伦C.怨天尤人光怪陆离D.愤世嫉俗荒诞不经4.事业的成败往往不只取决于人才的,还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界上只有的人,而没有无用的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人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多寡失意B.得失错位C.优劣失败D.高低误用5.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说:税收这种技术,就是拔最高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
——找准“充分、必要”很必要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之找准“充分、必要”很必要。
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我们都知道,逻辑判断历来都是事业单位行测考试当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考点,而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其中的四大命题的题目常常在学生考试的过程中扮演着拦路虎的狠角色,令众多考生伤透了脑筋,导致逻辑部分的得分损失惨重。
而其中的假言命题又是难点中的难点,很多同学往往在解题过程中无法写出正确的推出关系,甚至写不出推出关系,导致最终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甚为可惜。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点才能真正掌握好假言命题呢?核心就在于我们需要做好第一步,即准确判断出谁是充分条件,谁是必要条件。
那么如何判断呢?需要基于我们对充分和必要的内涵的一个基本理解。
我们说A是B的充分条件,这话怎么理解呢?细想一下不难理解,它是指A对于来讲B很充分,很充足,有A就一定有B;而如果说C是D的必要条件,则指的是C对于D来讲必不可少,C是D的前提,C是D成立的基础,没有C能不能有D?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比如:男人和人,结合充分必要的含义我们就能很好理解了: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是男人,那么可以得知他一定是人,反过来,如果他连人都不是,那自然就不可能是男人,即作为人是其成为男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这两个对象中我们可以明白过来,男人是人的充分条件,人是男人的必要条件。
再比如前三名和前六名,如果一个人进了前三名,那么他必然进了前六名,但如果连前六名都没进,就不可能进入前三名,所以在这组对象中,结合含义同样可知,前三名是前六名的充分条件,前六名是前三名的必要条件。
那么,为什么找准充分必要如此重要呢?因为题干往往会以不同的表述形式来表达充分与必要间的关系,跟我们平时常见的表述形式并不一样,这个时候同学们往往会困惑,怎么办呢?很明显,这个时候核心需要我们在理解充分必要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对题干的理解,然后将其转换成常见的表示充分必要的逻辑语言,才能判断出谁是充分条件谁是必要条件。
而前提是我们还得牢记常见的表述形式。
比如,当我们看到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则B等表述形式的时候,我们需要马上反应过来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结合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含义,不难得出A均为充分条件,B均为必要条件。
而当题干出现除非A否则不B、只有A才、A是B的基础、前提、关键等表述的时候,回想所学,我们也就明白过来了,此时A是必要条件,B是充分条件。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充分必要怎么去判断,那么判断出来了对于解题有什么帮助呢?其重要性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
知道,假言命题是蕴含了推出关系的,而且是由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所以说如果充分必要找错了,那么很显然我们后面得出的所有推出关系将无一正确,最终答案自然也不可能选对。
因此不难发现,找准充分、必要对我们解决假言命题的很多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示例. 只有找准工作的短板,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
下列哪项推不出来?
A.如果找不准工作的短板,就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
B.除非找准工作的短板,否则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
C.只要找准了工作中的短板,就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
D如果补齐了工作中的短板,就能找准工作中的短板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假言命题的题,并且根据提问“哪项推不出来”可知考的是假言的推出关系及推理规则。
而题干要求找出推不出来的一项,显然要找出选项的充分和必要,写出推出关系,再看下哪个选项的充分和必要与题干的相反,自然可以得出答案。
由题可知,题干为只有A才B的形式,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故“补齐短板”为充分条件,
“找准短板”为必要条件,根据推出符号由充分指向必要,可得推出关系为:补齐的短板”推出“找准短板”,为前推后。
而A为“如果A,那么B”的形式,乃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后推前,可得“找不准”推出“不补齐”,否定了题干的后件,推出了否定的前件,根据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我们知道,否定后件可以必然推出否定的前件,故A正确。
B项为“除非A,否则不B”的形式,亦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后推前,故推出关系为“补齐短板”推出“找准短板”,与题干一致,故B正确。
C项为“只要A,就B”的形式,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前推后,推出关系为“找准短板”推出“补齐短板”,与题干对比,充分必要位置反了,与题干相反,故C项得不出来。
D项同样为“如果A,那么B”的形式,故同理推出关系为“补齐短板”推出“找准短板”,与题干一致,故D也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选C。
通过这道题我们发现,本题并不难,但却是十分典型的假言命题的题型,一方面考查学员对假言命题常见表述形式的掌握情况,根据表述形式准确判断出题干和选项中谁是充分条件谁是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推出符号由充分指向必要,写出题干和选项正确的推出关系,并根据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对比选项,最终锁定正确答案。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要快速准确地做出这类题目,首要的是熟练掌握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写出正确的推出关系,否则一旦充分必要判断错误,后面得出的所有推出关系必定全错。
因此,若要学好假言命题,走好第一步——找准充分、必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