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课窦娥冤节选电子课文
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9课《窦娥冤(选场)》ppt课件2

2.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孔雀 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这在现实生活中 都是不可能的。试就这种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①三桩誓愿,不仅表明窦娥的冤屈深重、反抗强烈,而且显 示她愤怒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当时人民 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②《孔雀东南飞》写刘 兰芝和焦仲卿殉情后合葬,墓上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他 们的精魂化为鸳鸯,生时离散,死后团聚,朝夕相伴,情意缠绵。委婉地 表达了对二人忠贞爱情的赞颂和对他们被迫害而死的无限同情,反 映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爱情幸福的美好愿望。③两篇作品通 过想象和夸张,以超现实的情节,让美好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以 寄寓作者的爱憎,反映人民的情绪和理想。并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 喜爱“大团圆”结局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以及传统的文学作品奖 善惩恶的教化功能。
借指天斥地,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最猛烈、最尖锐的抨击,对包 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封建王权作了大胆指责与否定,因而反抗精神 最强烈。⑤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做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 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 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当窦娥唱出“……怎不 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1.注字音
加点字
桃杌. 盗跖. 瀽.不了
读音 wù zhí jiǎn
加点字
罪愆. 尸骸. 苌.弘
读音 qiān hái cháng
2.识通假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纽”通“扭”,束缚)
3.解多义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负(蒙受)ຫໍສະໝຸດ 决负约而不偿赵城(违背,背弃)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
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
誓愿顺序 誓愿内容 所用典故
第一桩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誓愿实质
希望刑场上人了解 她的冤屈
第二桩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 因邹衍 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桩
亢旱三年
东海曾经 孝妇冤
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 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 天能够惩治邪恶。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 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 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 事的结局。
本文选的是前三折,其中第三折是戏剧矛 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 部分。
试概括楔子及前三折的故事情节
1、楔子:二人亮相,悲剧开始; 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2、第一折:婆婆索债,险些丧命; 窦娥争理,张生歹念。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地被 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 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 窦娥能幸福地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 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 成《金锁记》。
《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 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 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 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 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 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 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 妻母子重相会”。
基础字音
Zhí kān
yǎn
háng hái
1.盗跖 2.错勘 3.前合后偃 4.哥哥行 5.尸骸
guì
jiǎn qiān zhàn cháng
6.刽子手 7.瀽 8.罪愆 9.湛湛 10.苌弘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其中,
《窦娥冤》是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被誉为“曲家圣
人”,简称“曲圣”。此外,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关汉卿享有
“
”之称。
一、了解作者——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 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 称为“元曲四大家”。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 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 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古代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 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 词中的插话。
你认为那种结局最好,并说出你的理由?
正义灭亡,引人深思
鲁迅指出“大团圆”模式本质上是“瞒和骗”,是中 国国民性弱点在艺术上的反映,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历史, 妥协平和中庸的思想已成为浸透中国传统文化骨髓的一种 主导性精神倾向,它禁锢和束缚着人们的心灵。窦娥冤的 结局也正是作者关汉卿对时代因惑无能为力的表现。
米开朗琪罗说,“我恨那怯懦的理想主义,它只叫人 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弱点。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 高、最深刻的一种。”悲剧的主人公承受着超出常人的 苦难,坚持斗争也不免受难,受难中还要继续斗争,显 示出崇高的激情力量。所以悲剧目的不是使人悲观失望, 而是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产生产生谋财害命的想法) 封建女德的迫害(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夫) …… 错不在她,她却承受了所有错的结果
《窦娥冤(节选)》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第三折〔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曲词 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由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用以 展示人物心理、抒发情感,有时也用来交代剧情,具有抒情 兼叙事的双重功能。因为曲词采用的是曲牌体,即由一个个 固定的曲调连缀成的组歌,而且在剧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 可以以此指代元杂剧,称之为北曲、元曲等。 杂剧剧曲的编排有一定的程式,四折戏用四个套数,每 个套数都有固定的宫调。每个宫调下都统率着若干曲牌,每 个曲牌都有一定的音乐旋律,与之配合的文词也有一定的格 式,即格律。
物。 他的戏曲作品题 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 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 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 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 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 结构完整,情节生动,
王国维:《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 亦无愧色。
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 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 有很大影响。
知识引 领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精忠旗》-明·冯梦龙 《桃花扇》-清·孔尚任 《琵琶记》-明·高则诚 《长生殿》-清·洪 昇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 人看。
——鲁迅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作者简介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 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 卿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不屑于做官,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 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他 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 演出。自称:“通五音六律滑熟。”又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 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和个性。
适值张驴儿父子两个问病,道:‘将汤来我尝一尝。’说:‘汤便好,只少些盐醋。’
赚的我去取盐醋,他就暗地里下了毒药,实指望药杀俺婆婆,要强逼我成亲。不想俺婆
高一窦娥冤课文原文

高一窦娥冤课文原文高一窦娥冤课文原文《窦娥冤》是中国明代戏曲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传奇剧。
故事源自于古代典籍《世说新语》中的一则真实事件,被关汉卿改编成剧本,并成为中国戏曲传统的经典之一。
正文:《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唐朝,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窦娥身上的冤案。
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嫁给了唐朝官员裴元贞。
然而,裴元贞因为与其他女子有染而被贬为狱吏。
在狱中,窦娥为了救夫,不惜极力辩诉自己的冤情,但却被控告谋杀和通奸。
无论窦娥如何辩护,她都无法改变命运,最终被判处死刑。
在被处死前的最后时刻,窦娥向哭泣的亲友们讲述了自己的冤屈,并发誓要为自己申冤。
她深情地告诉家人和朋友们,她的死不是因为她犯了杀人罪和通奸罪,而是裴元贞的背叛和官员的冤假错案导致的。
窦娥的遗言引起了众人的同情和愤怒,大家纷纷表示要为她申冤。
经过调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窦娥的丈夫裴元贞与她结婚时就已经有婚姻隐情,他原本就是一个不忠诚的丈夫。
而窦娥的冤案是控告她的人故意陷害的结果。
当真相大白之后,窦娥的冤案得到了昭雪。
裴元贞和控告窦娥的人都被追究责任,而窦娥也被追认为冤魂,得到了公正的对待。
通过《窦娥冤》这个故事,关汉卿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冤狱和女性受压迫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
这个故事让人们反思社会不公,并呼吁人们要勇敢地为自己和他人申冤,追求真正的正义。
拓展:《窦娥冤》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剧情上引人入胜,还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描绘,展示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这部作品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也被翻译为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窦娥冤》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戏曲舞台上得到了广泛演绎,还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和文学作品。
这个故事通过对窦娥命运的描绘,展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和受压迫的处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窦娥冤》的故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不公,并为自己和他人争取正义。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思考:
这支曲子里“没来由”“不提 防”“动地惊天”三个词有什么样的 表达效果?
第一层:押赴刑场,指天斥地
“没来由”
更能突出窦娥的大屈大冤,表现出窦娥的清白无辜; 对于官府,实则讽刺其诬陷得逞。
“不提防” 显出世道、人心的险恶。
①典故、反问: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②对比、对偶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③呼告、对偶: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④反复:
天地也(两次),窦娥指斥天地,否定鬼神。质问,慨叹, 对黑暗现实猛烈尖锐的抨击。
第一层:押赴刑场,指天斥地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反映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反抗
2. 结合选文的三段情节,谈谈窦娥在以什么样的生命姿态面对 命运给她的痛?
誓愿 顺序
誓愿 内容
第一桩 血溅白练
所用 典故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应验 时间
瞬间
应验 地点
法场之上
第二桩 六月飘雪 六月飞霜 一段时间 古陌荒阡
誓言 目的 了解
回应
监斩官 态度 答应
不信
第三桩 亢旱三年 东海孝妇
三年 楚州全境 惩罚
【元】 关汉卿
元曲
元曲
散曲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唱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定义: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在宋杂剧
和金院本的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
元
样式。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为主,创作上现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本单元所选三篇戏剧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 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 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 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
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 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 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 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 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 的独特艺术创造。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 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日子。贪污横行,冤案不计其数。 元世祖死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就是元成宗。元成宗时期,贪赃枉法的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 多件。《窦娥冤》的冤案就发生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
窦天章一举及第,官授两淮提
刑肃政廉访使,终为窦娥洗涮冤屈,
报仇雪恨。
窦娥雪
整体感知
一.节选部分中共出现多少曲牌?属什么宫调?
共出现10个曲牌,属于正宫宫调。
二、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课文分为三个场景 ,各个场景分别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
为第三折划分层次
第一层:[端正好] [滚绣球]两个曲牌
了解元曲
元曲
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的词。如马致远的《天净 散曲 沙·秋思》。
套数:即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 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 杂剧 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 ,并形成了韵 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
《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该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这里选的是第三折(相当于第三出),或名“法场”。
古代戏曲的人民性和悲剧精神充分体现在其中。
童养媳出身的孝妇窦娥被冤判斩刑,在法场上,她发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
她的行为感动了天地,誓愿果然灵验。
元杂剧“本色”(自然)的语言,“当行”(符合人物身份)的性格刻画也由此可见。
9、窦娥冤①元·关汉卿〔外②扮监斩官上,云③〕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Array④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⑤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⑥、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①窦娥冤(节选)选自《窦娥冤》(《关汉卿戏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
生卒年不详。
②[外]戏曲脚色名,扮演次要的男角。
③[云]说。
即“道白”。
④[做公的]公差。
⑤[净]元杂剧中的角色名称,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
净的次要脚色称副净。
⑥[磨旗]摇旗。
⑦[正旦]戏曲脚色名,主要女演员,扮演正面女角。
这里指窦娥。
⑧[正宫]音乐术语,传统音乐的宫调名称。
按元杂剧常规,每一折在开唱时注明宫调。
“正宫”意味着本折所有的曲子全部唱“正宫”调。
⑨[端正好]曲牌名,即曲子的名称。
以下“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等也都是曲牌名。
⑩[盗跖、颜渊]古代春秋时期两个道德对立的人物,一个是强盗,一个是贤人。
盗跖是当我窦娥向哥哥行②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什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③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④,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⑤哭上科,云〕天那,兀的⑥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他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⑦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⑧。
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唱〕【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⑨ ,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⑩;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①[纽]同“扭”。
②[哥哥行(hánɡ)]哥哥那边。
“行”表示处所。
③[餐刀]吃刀、挨刀,即砍头。
④[也么哥]语气助词,没有具体含义。
⑤[卜儿]元代俗语,老婆子。
⑥[兀的]相当于“这”,有语助色彩。
⑦[瀽(jiǎn)]倒。
⑧[一陌儿]古时一百钱称“一陌儿”,这里指一百个纸钱。
⑨[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qiān)]可怜我窦娥被糊里糊涂地判了死罪。
葫芦提,当时的口语,糊里糊涂。
愆,罪过。
⑩[干家尸骸上烈些纸钱①,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②。
〔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
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③,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④上。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⑤ 。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⑥,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⑦,望帝啼鹃⑧。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⑨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①[烈些纸钱]烧些纸钱。
②[荐]祭,超度亡灵。
③[科]科介,戏曲术语,指舞台表演动作。
④[旗枪]带枪头的旗杆。
⑤[打甚么不紧]没什么要紧。
⑥[无头愿]没根据、没来头的誓愿。
⑦[苌(chánɡ)弘化碧]典故。
传说苌弘是周朝忠臣,死后三年,血化为碧玉。
见《庄子·外物》。
⑧[望帝啼鹃]典故。
传说望帝是古代蜀王,被篡位后化作杜鹃鸟,日夜悲啼,口中出血。
见《华阳国志·蜀志》。
⑨[三伏]初伏,中伏,末伏,夏季最热的日子。
⑩[飞霜六月因邹衍]典故。
传说春秋时期燕惠王之忠臣邹衍蒙冤入狱时,仰天大哭,当时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见《太平御览》十四引《淮南子》。
○[六出冰花]六角的冰花、雪花。
○[素车白马]白车白马,送葬用的孝服车马。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① 亢旱②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③。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④。
这都是官吏每⑤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⑥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
〔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
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
〔众应科,抬尸下〕[思考·练习]一、有表情地诵读【端正好】与【滚绣球】两支曲子中的唱词,准确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诵读时应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合理变化。
二、有人说,【滚绣球】在《窦娥冤·第三折》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请你思考这种评价的理由,然后就这支曲子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试写一段赏析文字。
①[楚州]今江苏淮阴地区。
②[亢旱]大旱,久旱。
③[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刘向《说苑》、干宝《搜神记》中都有关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④[山阳县]古楚州(淮阴)治所,今淮安。
⑤[每]元代口语,同“们”。
⑥[内]指后台。
三、【耍孩儿】与【二煞】【一煞】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创作色彩。
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种创作手法及其效果的理解。
四、讨论:文章在第一部分描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和控诉,否定了天地对现实社会的主宰,在最后一部分中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有点前后矛盾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