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窦娥冤节选电子课文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拓 展 探 讨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 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 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 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 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窦娥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 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 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导
入
其中,那出悲剧浓郁、质
新
问天地的《窦娥冤》,被认
课
为是中国古代悲剧成熟的标
志和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
品。
THE PART 04
导
入
新
课
元杂剧
文体知识
元杂剧: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 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 的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 ,并形成了韵散结合 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分为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 插话。
文体知识—拓展
宫调与曲牌
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zhǐ)、羽、变宫、 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曲调。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 合称“宫调”。
课 外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负屈衔冤:即含冤,承受委屈。 杳无音信: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
知 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
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
誓愿顺序 誓愿内容 所用典故
第一桩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誓愿实质
希望刑场上人了解 她的冤屈
第二桩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 因邹衍 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桩
亢旱三年
东海曾经 孝妇冤
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 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 天能够惩治邪恶。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 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 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 事的结局。
本文选的是前三折,其中第三折是戏剧矛 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 部分。
试概括楔子及前三折的故事情节
1、楔子:二人亮相,悲剧开始; 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2、第一折:婆婆索债,险些丧命; 窦娥争理,张生歹念。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地被 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 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 窦娥能幸福地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 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 成《金锁记》。
《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 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 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 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 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 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 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 妻母子重相会”。
基础字音
Zhí kān
yǎn
háng hái
1.盗跖 2.错勘 3.前合后偃 4.哥哥行 5.尸骸
guì
jiǎn qiān zhàn cháng
6.刽子手 7.瀽 8.罪愆 9.湛湛 10.苌弘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思考:
这支曲子里“没来由”“不提 防”“动地惊天”三个词有什么样的 表达效果?
第一层:押赴刑场,指天斥地
“没来由”
更能突出窦娥的大屈大冤,表现出窦娥的清白无辜; 对于官府,实则讽刺其诬陷得逞。
“不提防” 显出世道、人心的险恶。
①典故、反问: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②对比、对偶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③呼告、对偶: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④反复:
天地也(两次),窦娥指斥天地,否定鬼神。质问,慨叹, 对黑暗现实猛烈尖锐的抨击。
第一层:押赴刑场,指天斥地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反映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反抗
2. 结合选文的三段情节,谈谈窦娥在以什么样的生命姿态面对 命运给她的痛?
誓愿 顺序
誓愿 内容
第一桩 血溅白练
所用 典故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应验 时间
瞬间
应验 地点
法场之上
第二桩 六月飘雪 六月飞霜 一段时间 古陌荒阡
誓言 目的 了解
回应
监斩官 态度 答应
不信
第三桩 亢旱三年 东海孝妇
三年 楚州全境 惩罚
【元】 关汉卿
元曲
元曲
散曲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唱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定义: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在宋杂剧
和金院本的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
元
样式。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为主,创作上现
9课窦娥冤节选电子课文.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
《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该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这里选的是第三折(相当于第三出),或名“法场”。
古代戏曲的人民性和悲剧精神充分体现在其中。
童养媳出身的孝妇窦娥被冤判斩刑,在法场上,她发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
她的行为感动了天地,誓愿果然灵验。
元杂剧“本色”(自然)的语言,“当行”(符合人物身份)的性格刻画也由此可见。
9、窦娥冤①元·关汉卿〔外②扮监斩官上,云③〕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Array④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⑤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⑥、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①窦娥冤(节选)选自《窦娥冤》(《关汉卿戏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
生卒年不详。
②[外]戏曲脚色名,扮演次要的男角。
③[云]说。
即“道白”。
④[做公的]公差。
⑤[净]元杂剧中的角色名称,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
净的次要脚色称副净。
⑥[磨旗]摇旗。
⑦[正旦]戏曲脚色名,主要女演员,扮演正面女角。
这里指窦娥。
⑧[正宫]音乐术语,传统音乐的宫调名称。
按元杂剧常规,每一折在开唱时注明宫调。
“正宫”意味着本折所有的曲子全部唱“正宫”调。
⑨[端正好]曲牌名,即曲子的名称。
以下“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等也都是曲牌名。
⑩[盗跖、颜渊]古代春秋时期两个道德对立的人物,一个是强盗,一个是贤人。
第4课《窦娥冤(节选)》课件

第一折
作者简介
第二幕 输入你的标题
元代剧坛领袖 ——关汉卿
关汉卿, 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 (今北京)人,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曲家, 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 袖”、“杂剧班头”,1956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名人之列。被称为“中国的 莎士比亚”。
他一生创作的杂剧多达六十余种, 约占元人杂剧总数的十分之一。关汉 卿最杰出的杂剧首推《窦娥冤》,是 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元曲
“元曲”是一个总称,包括杂剧和散曲。
第一幕
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
输入你的标题
元曲
散曲
小令 (一宫调(散曲+“科”+“白”)
唱 唱+演
元曲发展
初期:
元朝立国到南宋灭亡。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 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狂放爽朗、质朴自然 第的一情幕 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等人的成就最高。
中国古典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 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和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
元曲
第一幕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 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 “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其先 输入后你的在标题大都和临安(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 大地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 一曲牌名的句式、字数、平仄等有固定的格 式要求。
输入你的时标作题的自我介绍,一般用韵语。冲场白是角色再次上场的说白。 背白是角色背着同台其他角色向观众的独白。带白是插在曲词 中的道白。
科又叫科范,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等舞台指示。 如“笑科”、“把盏科”。
元曲
角色特点:
《窦娥冤(节选)》ppt课件

课前导读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
古 代 元散曲、明清传奇。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
戏 白和科介。
曲
常
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
识 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
果的简要说明。
课前导读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长生殿》-清·洪 昇
剧情介绍:
前半部分写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盟誓,安史乱起,马嵬之变,杨贵妃命殒黄沙的 经过。 后半部分大都采自野史传闻,写安史乱后玄宗思念贵妃,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觅她 的灵魂;杨贵妃也深深想念唐明皇,并为自己生前的罪孽忏悔。他们的精诚感动了上 天。在织女星等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中团圆。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剧情介绍:戏剧情节叙述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 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赵氏孤儿》生动展现了晋灵公时期统治阶 级内部的政治斗争,歌颂了正义,鞭挞了奸佞,塑造了一群为了维护正义而英勇献身的 英雄群像。为了赵氏孤儿的安全,一批舍生取义的壮士牺牲了。先是赵氏孤儿的妈妈(晋 灵公的女儿)把孤儿托付给一位经常出入驸马府的民间医生程婴,为了消除程婴对于泄密 的担忧,自己立即自缢身死;程婴把赵氏孤儿藏在药箱里,企图带出宫外,被守门将军 韩厥搜出,没料到韩厥也深明大义,在韩厥迟疑当中,他指挥程婴把婴儿带了出去,为 赵氏留下唯一的血脉放走了程婴和赵氏孤儿,自己拔剑自刎;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逃出, 竟然下令杀光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违抗者杀全家诛九族;程婴为了拯救赵 氏孤儿,决定献出自己的独子,以代替赵氏孤儿,并由自己承担“窝藏”的罪名,一起 赴死;原晋国大夫公孙杵臼硬要以年迈之躯代替程婴承担隐藏赵氏孤儿的罪名,然后撞 阶而死……20年后,程婴告诉了赵氏孤儿这一切,他就把复仇的烈火射向了血债累累的屠 岸贾。
课件7:第4课 窦娥冤(节选)

5.第一折中【油葫芦】和【天下乐】两支曲子的内容 是什么? 答:【油葫芦】和【天下乐】两曲是窦娥对自己悲苦命 运的质问: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还是“前世里 烧香不到头”。“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 词须应口”,是窦娥认命之后,尽责尽孝的心迹表白。 6.怎样看待张驴儿父子的救人之举? 答:张驴儿父子救人纯属巧合,绝对不是见义勇为之举, 所以才有后文的流氓无耻之举。
4.第一折中【点绛唇】和【混江龙】两支曲子的内容 是什么?
答:【点绛唇】和【混江龙】两曲,诉的是二十岁年轻 寡妇窦娥因无依无靠,孤独寂寞,没有生活奔头而产生 的悲凉心绪。“锦烂熳”之时,圆月挂楼头之时,更是 烦恼愁煞人,“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 尖皱”,“情怀冗冗,心绪悠悠”这两段唱词,对表现 窦娥忠贞不嫁是一个铺垫,也是一个衬托。守寡苦,但 宁苦也要保持贞节。
•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 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 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 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学习楔子
学习探究
这一部分写穷书生窦天章为进京赶考,将七岁的女儿 端云卖给蔡婆做童养媳。交代窦娥苦命的缘由。
1.开头蔡婆念的诗和独白的作用是什么?
10.朗读【端正好】【滚绣球】,找出本段的修辞 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对比、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不仅使主人公的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地抒发,而 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这 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 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
11.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 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答: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控 诉与抗议,对当时社会法制和统治秩序的否定。总 之,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 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抒情性。
课件8:第4课 窦娥冤(节选)

1.张驴儿父子逼婚,窦娥处境孤立,她的表现如何? 2.张驴儿进而要挟窦娥,她又是怎样应对的? 3.对簿公堂,窦娥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三次, 她是用什么的行为来回敬张驴儿的?
——以上表现了窦娥有主见、刚强 但支撑其意志的是封建天命观和“一女不嫁二 夫”的封建戒律。
课文分析
1.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又是如何造成 的?
第二折: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 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 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 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 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 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第三折: 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 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 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 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 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
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 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 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窦娥的性格特征
分析讨论:
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我们接触 到了一位受冤枉的女性 窦娥,那么窦娥到 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窦娥被父抵债做蔡婆婆的儿媳,却丧夫早寡,她 与婆婆的关系怎样? 2.窦娥为什么会被屈打成招? 3.窦娥与婆婆诀别的场景表现了她什么性格?
——以上几处表现了窦娥善良、孝顺、安分守己
3.本剧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归纳概括主旨。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是主人公认识的结晶,是剧本的点睛之笔,一语 道破造成窦娥冤案的社会根源,揭示了封建官吏压 迫人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腐朽黑暗本质。表 明,窦娥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
《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该剧全名《感天动地
窦娥冤》,这里选的是第三折(相当于第三出),或名“法场”。
古代戏曲的人民性和悲剧精
神充分体现在其中。
童养媳出身的孝妇窦娥被冤判斩刑,在法场上,她发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
雪;大旱三年。
她的行为感动了天地,誓愿果然灵验。
元杂剧“本色”(自然)的语言,“当行”(符合人物身份)的性格刻画也由此可见。
9、窦娥冤①
元·关汉卿
决犯人,着做公的④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⑤
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⑥、提刀,押正
旦○7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
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
【正宫○8·端正好○9】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
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
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
10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了盗跖颜渊○
11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却元来○
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Array【倘秀才】则被这枷纽①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
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②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什
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
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
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
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
①窦娥冤(节选)选自《窦娥冤》(《关汉卿戏曲集》,
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
角。
③[云]说。
即“道白”
调名称。
按元杂剧常规,每一折在开唱时注明宫调。
原来。
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③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④,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⑤哭上科,云〕天那,兀的⑥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他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⑦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⑧。
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唱〕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⑨ ,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⑩;婆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
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①,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②。
〔卜儿哭科,
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
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
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
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①[纽]同“扭”。
②[哥哥行(hánɡ)]哥哥那边。
[兀的]相当于“这”,有语助色彩。
⑦[瀽(jiǎn)
陌儿”,这里指一百个纸钱。
⑨[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qiān)
〔刽子做喝科③,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④上。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⑤ 。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⑥,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⑦,望帝啼鹃⑧。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⑨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10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
11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12,断送出古陌荒阡
①[烈些纸钱]烧些纸钱。
②[荐]祭,超度亡灵。
③[科]科介,戏曲术语,指舞台表演动作。
④[旗枪]带枪头的旗杆。
⑤[打甚么不紧]没什么要紧。
⑥[无头愿]没根据、没来头的誓愿。
⑦[苌(ch án ɡ)弘化碧]典故。
传说苌弘是周朝忠臣,死后三年,血化为碧玉。
见《庄子·外物》。
⑧[望帝啼鹃]典故。
传说望帝是古代蜀王,被篡位后化作杜鹃鸟,日夜悲啼,口中出血。
见《华阳国志·蜀志》。
⑨[三伏]初伏,中伏,末伏,夏季最热的日子。
⑩[飞霜六月因邹衍]典故。
传说春秋时期燕惠王之忠臣邹衍蒙冤入狱时,仰天大
哭,当时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见《太平御览》十四引《淮南子》。
○
11[六出冰花]六角的冰花、雪花。
○
12[素车白马]白车白马,送葬用的孝服车马。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
今以后,着这楚州① 亢旱②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
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
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
孝妇冤③。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④。
这都是官吏每⑤无心正
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
⑥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
题遍。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
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
〔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
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
〔众应科,抬尸下〕
①[楚州]今江苏淮阴地区。
②[亢旱]大旱,久旱。
③[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刘向《说苑》、干宝《搜神记》中都有关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④[山阳县]古楚州(淮阴)治所,今淮安。
⑤[每]元代口语,同“们”。
⑥[内]指后台。
[思考·练习]
一、有表情地诵读【端正好】与【滚绣球】两支曲子中的唱词,准确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
感情。
诵读时应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合理变化。
二、有人说,【滚绣球】在《窦娥冤·第三折》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请你思考这种评价
的理由,然后就这支曲子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试写一段赏析文字。
三、【耍孩儿】与【二煞】【一煞】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创作色彩。
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
对这种创作手法及其效果的理解。
四、讨论:文章在第一部分描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和控诉,否定了天地对现实社会的主
宰,在最后一部分中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有点前后矛盾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