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各地名的由来
探寻三镇历史追溯荆楚文化领略武汉精神

谢谢观赏
探寻三镇历史 追溯荆楚文化 领略武汉精神
三镇历史
武汉三镇位于中国湖北之长江汉江交会处,为武昌(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汉阳(长江以北、汉江以北市区部分)、汉口(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市区部分)三城镇的合称,范围即是今日的武汉市区。三城镇同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故通称“武汉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医学领域,宋代浠水人庞安时的医术医德驰名江淮,明代蕲春人李时珍写作的中医中药学宏篇巨著《本草纲目》,更把中国医学推向极致。
1
2
3
回眸历史 远古走来无数“第一”
回眸历史 远古走来无数“第一”
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湖北则是目前发现人类起源线索的极少数省份之一。最初的人类,经历了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而在我省各个时期的遗迹都有证见。郧县人和长阳人的发现,不仅给人类的分布与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证明长江流域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他们将湖北的人类发展史推至了五六十万年以前或更早,为早期人类史写下了光辉一页。
01
武汉精神在千万市民中从来不乏鲜活的投影。武汉有一代代站立潮头的城市英雄,他们的名字融入武汉的历史,他们的贡献构筑城市的根基。今天千万市民改革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更是武汉精神在这个时代波澜壮阔的现实体现。
02
武汉精神践行者
武汉精神践行者
我们这座城市,到处都有创业成事的人,到处都有创新图变的人,到处都有力着先鞭的人,到处都有争先弄潮的人。他们的实践,是武汉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市民品格的有力证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我们这座城市成就事业,实现理想,领略不断超越的人生境界,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武汉精神代言人”,事迹传遍江城,英名传诵三镇。 武汉精神的生命力在于群众性,更多的人就在我们身边践行着武汉精神。他们未必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未必有众所瞩目的光芒,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日拱一卒式的进取,在平常的社会生活中有着水滴石穿式的坚持。他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展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品质。
武汉这些地名的由来,你知道多少

武汉这些地名的由来,你知道多少水果湖武汉有许多有趣的地名,其中小编最喜欢的就是水果湖了~那么水果湖到底为什么叫水果湖?那里有没有水果呢?有一种说法是,当年水果湖相对比较荒凉,沟壑纵横,所有的水道最后都会在今天大概汉秀这个位置汇入东湖,所以会把这一小块湖面叫做水口湖,后来念多了就变成了水果湖!那么水果湖到底有没有水果呢?答案是曾经有,起码是有桃子的!现在的桃山邨,当年就是一座桃山,很多住在水果湖的老一辈人都去那里偷过桃子~六渡桥相传现在的六渡桥以前是个大水坑,有个人的孩子在这里溺水身亡后,怕还有人会吃亏,所以就带人一起筹款修桥,筹到了六斗米修了这个桥,所以就叫它“六斗桥”,即现在的“六渡桥”。
广埠屯在明太祖的时候,要求诸王护卫军都屯田护卫,明成祖的时候更是要发展农业。
楚王积极响应,命令东门外的护卫军置屯耕戍。
明太祖就赐了一个“广”字给诸王的仓库,而楚王的仓库名广埠,所以现在就变成了“广埠屯”。
宗关“宗关”其实就是“上关”,归江汉关管辖,属于过去的征税机构。
硚口硚口这个名字是在汉口出现的时候就有了。
硚口以前有大小两座石桥,一个是明崇祯八年修的玉带河高头的第一座桥,一个是清同治三年修的护城河高头的第一座桥。
“硚口”=“桥口”。
兰陵路现在的兰陵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属于俄国的租界,所以战争之后就把这些带有俄国色彩的街道名字都改了。
而当时的湖北督军和省长“萧耀南”,他的姓氏郡望是浙江兰陵的,所以就变成了“兰陵路”。
集家嘴/南岸嘴/鲍家巷/弹夹巷明武宗朱厚照归天之后,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可以继承皇位的只有在湖北钟祥的一个堂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新皇帝登基要经过汉阳,官员们和百姓都在汉水两岸争相一睹龙颜。
所以这个接驾的地方就被叫做“接驾嘴”,后来谐音就变成了”集家嘴“。
丹水池清朝末期有个老人在江边上舀水,有个人过来问此地地名,老人耳朵不好,以为问他在做什么,就说了一句“端水吃。
”别人听成了“丹水池”,然后就一直用到了现在。
武汉市汉阳区十景

汉阳区十景武汉市汉阳区是旧汉阳县的城区部分,精华所在,名胜风物,极为繁富。
历代汉阳府志及县志,多有汉阳十景之说,然年远时移,陵谷变迁,旧十景大都湮灭。
现收集当代名胜,重立新十景,每景一诗,并附简单介绍,以资传远。
一、龟山春色江汉神龟万年雄,下瞰江流日夜东。
雷转春阴楚雨下,练澄寒色月湖空。
石梁欲接潼关隘,铁锁终销战炬红。
极目晴川鸿去远,游人常醉白云中。
龟山古名翼际山,又名大别山、鲁山。
龟山公园位于汉阳城北,东临长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南濒莲花湖,威武盘踞,和武昌蛇山夹江对峙。
山上名胜有向警予墓、鲁肃墓、祢衡墓、黄兴铜像,另建有湖北电视塔、群英道、三国全景画馆、计谋殿、汉江索道。
二、江汉朝宗晴川街市拥湍流,奔入长江去不收。
玉笛一声梧桐冷,残红返照鹦鹉洲。
即汉阳区南岸嘴,号称"中国第一角"。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和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交汇处。
南岸嘴,这是观赏江汉汇流的最佳地点,江浊汉清,历历分明。
这里风景宜人,春日绿树成荫,秋日枫叶如火。
龟山电视塔、晴川饭店、晴川桥与其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三、晴川杰构层楼雕宇峙江干,汀芷沙兰秋色寒。
窗雨乍收风浪急,矶头潮落水漫漫。
晴川阁位于汉阳区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547年-1549年),为汉阳府知府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
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有"三楚胜镜"之称。
曾多次被毁,现阁系按清光绪年间式样于1985年重建。
禹稷行宫并立于晴川阁西南侧,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也曾数度毁坏。
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
四、归元梵钟黄叶随风下莲塘,梵钟声杂桂花香。
寺缘翠微名偏重,缁衣何虑别冠裳。
归元寺位于汉阳区翠微街西端。
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15年(公元1658年)兴建,得名于佛经"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之语意。
终于知道武汉34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太涨知识了!

终于知道武汉34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太涨知识了!【火炉之成因】为什么夏天的武汉,给人的感觉十分难熬?这是因为武汉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大,白天太阳暴晒,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团团热气像一个巨大的罩子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减慢,室内气温持续不降;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浆,闷热难耐,号称“火炉”。
【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
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
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
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
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
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速。
【汉阳】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
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
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三层楼】三层楼位于武昌城区的北部,泛指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汇的地带。
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
清末,新河洲渐有居民,逐步形成武昌城外的集市贸易场所。
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底层开杂货锦、棺材铺,二楼开茶馆,三楼为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生意兴隆,远近闻名。
这座三层楼房高踞于四周平房草棚之上,非常突出,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
解放后扩建和平大道时,原楼己经拆除,但三层楼仍为这一带的区片名称。
湖北省各县市区地名的由来

湖北省各县市区地名的由来湖北省各县市区地名的由来以水得名利川市:因清江为境内大川且富水利,故名.长阳县:隋以内长杨溪即今南汉溪设长杨县,唐改长杨县为长阳县故名.枝江市:以蜀江至此分枝为诸洲而得名.南漳县:因其境有古南漳水即今漳水,故名.浠水县:以境内浠水得名.竹溪县:以境内竹溪河得名.丹江口市:以境内丹江入汉水处得名.老河口市:因处汉江故道之口得名.襄阳市:因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潜江市:因境内有古潜江河为地下河得名.汉川市:因汉江流经市境得名.广水市:因境内有广水河得名而广水河则来源于:因其河床浅宽,每当山洪汇集导致河面宽广,故各广水.洪湖市;以境内洪湖得名.以山得名京山县;因县境东部有京源山,故名.天门市;因境内天门山得名.石首市;因境内石首山得名.大悟县;因境内大悟山得名.英山县;因境内英山得名.阳新县;因境内阳新山得名.神农架林区;因境内神农山得名.赤壁市;因境内赤壁山得名.夷陵区;因境内有夷山得名,一说因""江水至此而夷,高山至此而陵""得名.郧县;因境内有郧山,故名.竹山县;因境内有黄竹山,故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因境内五峰山得名.黄梅县;因境内黄梅山得名.荆门市;因境内荆门山得名.黄冈市;因境内黄冈山得名.以历史人物得名罗田县:取巴蛮酋长文小罗.田光兴2人名姓称罗田;一说系安置<罗>巴水蛮酋长田氏得名.秭归县:据<<水经注>>云:屈原有贤秭,闻原放逐亦来归,故名.公安县:因蜀刘备屯兵油口,称左将军,取左公之所安,名其城为公安.麻城市:因后赵将麻秋筑此城,得名.以民间传说得名来凤县:传县境翔凤山有凤凰飞临得名。
鹤峰县:传其境山峰形似鹤凌空得名。
神农架林区:传神农氏曾在此搭架采药得名。
孝感市:以董永孝感行天得名。
后避讳改称孝昌县以古代封国、村镇得名房县:因春秋时其地为防渚得名。
谷城县:以古谷国即西周谷伯绥封地得名。
汉阳各地名的由来

琴断口
• 琴断口在汉阳城区西北的米粮山下,东邻武汉市 第一砖瓦厂,西接武汉市第四砖瓦厂,南近湖北省新 生消防器材厂,北临汉水,是一个人口近万名的小集 镇。现在什么砖瓦厂都没有了..那里现在是百威啤酒 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琴断口之名源于春秋时音乐大师俞伯牙摔琴谢 知音的历史故事。当时俞伯牙是晋国大夫,奉命使楚, 途经汉水,在汉阳岸边鼓琴,樵夫钟子期善识音律, 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两人成为知音,相约一年后再见。 时过一年,俞伯牙乘船来寻钟子期,但是钟子期已亡 故。俞伯牙十分悲痛,来到钟子期坟前悼念,认为天 下只有钟子期是他的知音,而今世上再无知音,留琴 何用?于是在钟子期坟前将琴摔断,书中有“钟子期 死,伯牙终身不复琴鼓”的句子。此地遂名为琴断口。 (题外话汉阳的钟家村据说就是当年钟子期居住的地 方,但遗迹无法可考了。就是琴断口钟子期墓也已无 法找到了。。只留下了这两个路名而已) 琴断口在清代为平塘渡口,以"平塘古渡"列入 汉阳十景。现在设有多处轮渡、轮船码头
放鹰台
• 通过考古发掘的研 究表明:位于今天洪 山礼堂和水果湖游泳 池之间的土台地带, 是迄今为止 发现最早 的武汉人的先祖劳动 和生活的地方,时间 为6000年前。因相传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 放鹰,故名放鹰台。
谢谢大家
汉阳各地区的由来
汉阳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 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 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 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 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 迅速发展起来。 •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 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 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 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 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 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古朝鲜首都汉阳

古朝鲜首都汉阳汉阳因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山水资源、鲜明的产业特色、便捷的水陆交通和巨大的开发潜力等有利条件,今天本人给大家整理了古朝鲜首都汉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朝鲜首都汉阳汉阳乃韩国古代地名,朝鲜王朝都城,现为韩国首都所在地。
又称作汉城,后改为首尔。
14-15世纪,高丽政权更迭,李成桂为首的豪族势力取代了王氏高丽,建立了新兴的王朝。
根据新王朝的要求和中原明朝皇帝的认可,新兴的王朝使用了古代半岛上第一个成型国家的名字——朝鲜,意思是“朝日鲜明之地”。
1392年李氏朝鲜王朝建立,1394年即迁都至扬州。
为了表示对于中原汉王朝(不是汉朝)的仰慕和自己的“一心向汉”的决心....李成桂上书朱元璋,请求将扬州改名为“汉城”,即英语的“hansung”。
由于汉城位于汉江北岸,根据“河北为阳”的风水道理,这座城市又被成为“汉阳”。
韩国有个大学叫“ 汉阳大学”起名也源于此。
古朝鲜首都汉阳历史沿革汉阳在汉代属县境,隶江夏郡,郡治在安陆。
沙羡县原治金口,东晋时迁鲁山(今龟山)却月城。
却月城是汉阳县境内的第一座城堡。
在月湖附近,今汉水人江所经之地,东汉戴监军所筑。
周回180步,高6尺,形如却月,故名,亦名偃月垒。
黄祖为江夏太守时,治石阳,别屯却月城,守沔口。
208年(汉建安十三年)孙权派凌统、董袭破黄祖军,屠却月城,城废。
刘表之子刘琦以却月城被屠,又在鲁山之南,凤栖山西,月湖港之东筑鲁山城,并作为江夏郡治。
后吴江夏太守陆吴亦治此。
南朝时齐竟陵太守房僧寄曾守此。
齐张乐祖率数千人助房僧寄,据鲁山城东北近江岸处,以土筑城垒。
后房僧寄等投降梁,城为梁所废,故名梁废城。
梁武帝萧衍在黑山北筑城以守鲁山,名萧公城,系军8所用之版筑上城。
朱衣《萧公城》诗云:"鞭驱十万人,版筑飞尘埃。
"可见筑城工程之浩大。
606年(隋大业M年)改汉津为汉阳县。
621年(唐武德四年)设沔州,治汉阳,故李白有《沔州泛城南郎官湖》诗。
汉阳区十大景点

汉阳区十大景点汉阳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区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景点,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自一探究竟。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汉阳区十大景点。
1. 星海天池:星海天池是著名的城市湖泊,其清澈的湖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
湖边有广阔的草地和绿树成荫的小道,可以让人尽情散步和放松。
2. 东湖:作为汉阳区最大的湖泊,东湖是一个胜景无限的地方。
湖边有许多景点,如梨园、赤壁、雷神山等,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3. 汉阳江滩:汉阳江滩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和风情的地方。
这里曾是汉阳古城最繁华的贸易区,留下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
现在,江滩已经成为了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4. 汉阳古城:汉阳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古城里有众多古建筑、古迹和传统民居,每一处都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
5. 五世同堂:五世同堂是一处集中了五代名人故居的景点,这些名人包括唐伯虎、唐顺之、唐才子等。
这里展示了他们的生活、艺术和文化成就,是了解汉阳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6. 百里云霄:百里云霄是一座室内主题公园,里面有多种刺激的游乐项目,如过山车、旋转木马等。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是一个家庭游玩的好去处。
7. 武铁博物馆:武铁博物馆是专门展示中国铁路历史文化的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大量的铁路器物和历史文献。
参观者可以了解到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对于铁路爱好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8. 七彩花坛公园:七彩花坛公园是一个以彩色花坛为主题的公园,每年春天都会举办盛大的花卉展览。
这里的花坛设计精美,花朵种类繁多,给人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9. 汉阳藏经阁:汉阳藏经阁建于明代,是汉阳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图书馆。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古籍善本和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非常有价值。
10. 汉阳工艺美术博物馆:汉阳工艺美术博物馆是一个展示汉阳地区传统工艺和艺术作品的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古琴台
• • 古琴台:位于江汉一桥汉阳端,现是武汉的一处风景名胜。 传说,1000多年前的一天,在晋国做官的楚人俞伯牙行舟至汉阳大别山(今龟山) 尾,兴之所至,抚琴而弹。突然,鼓琴音戛然而止,弦断了!俞走出船舱,见一人正在 岸边聆听。此人正是钟子期。俞重整琴弦,与钟同赏高山流水曲,两人竟心心相通。俞 喜不自胜:“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结为兄弟,相约来年中秋在钟家再相会。 一年过去了,俞伯牙如期而至,不见故人,却见一座新坟,原来子期已故。俞伯牙悲痛 万分,割断琴弦,举琴摔碎,从此罢琴不抚,不久也郁郁而终。 为纪念这两位情谊之深的朋友,人们在俞伯牙鼓琴的地方修建了一个琴台,“古琴 台”由此而得名。
钟家村
• 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钟子期的 大音乐家,隐居汉阳古城市廛。一日, 钟音乐家在龟山之麓采樵毕,背捆柴 禾,在江边歇脚。忽然,一缕乐音袅 袅入耳,钟子期是个识货的,听着听 着,竟听出了高山流水的韵味,不禁 失声赞叹。这一叹不打紧,引出了奏 琴人俞伯牙。这伯牙本是个心高气傲 的人,倾盖一晤,竟视这樵夫为知音。 一年之后,伯牙到知音隐居地回访, 哪晓得,天不假人寿,钟知音已撒手 人寰。当时的情景应该是:悲情催激 情,伯牙于知音灵前奏了一曲,下船 解缆,橹声矣欠乃,洒泪而去。行至 一渡口,伯牙将那须臾不离的梧桐古 琴,摩挲良久,想,琴瑟和谐,当有 知音,世无知音,要琴作甚!叹息一 声,将琴摔碎在一嵯峨怪石上!
琴断口
• 琴断口在汉阳城区西北的米粮山下,东邻武汉市 第一砖瓦厂,西接武汉市第四砖瓦厂,南近湖北省新 生消防器材厂,北临汉水,是一个人口近万名的小集 镇。现在什么砖瓦厂都没有了..那里现在是百威啤酒 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琴断口之名源于春秋时音乐大师俞伯牙摔琴谢 知音的历史故事。当时俞伯牙是晋国大夫,奉命使楚, 途经汉水,在汉阳岸边鼓琴,樵夫钟子期善识音律, 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两人成为知音,相约一年后再见。 时过一年,俞伯牙乘船来寻钟子期,但是钟子期已亡 故。俞伯牙十分悲痛,来到钟子期坟前悼念,认为天 下只有钟子期是他的知音,而今世上再无知音,留琴 何用?于是在钟子期坟前将琴摔断,书中有“钟子期 死,伯牙终身不复琴鼓”的句子。此地遂名为琴断口。 (题外话汉阳的钟家村据说就是当年钟子期居住的地 方,但遗迹无法可考了。就是琴断口钟子期墓也已无 法找到了。。只留下了这两个路名而已) 琴断口在清代为平塘渡口,以"平塘古渡"列入 汉阳十景。现在设有多处轮渡、轮船码头。
•
腰路堤
1954年,武汉发大水, 遂在洲头街修了一条大堤起 到防洪的作用。1954年后, 钟家村一带逐渐繁荣起来, 像桥机厂、中南轧钢厂等一 批企业兴建在此。为了经济 发展的需要,就修建了鹦鹉 大道,把原来的堤岸在道路 经过的地方开了一道闸口, 看起来像是把鹦鹉大道一分 为二,遂把这条堤称为腰路 堤。因年久失修,现在这条 堤已经看不到痕迹了
汉阳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 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 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 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 故名汉阳。 •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 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 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 才迅速发展起来。 •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 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 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 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 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 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龟山
•
相传,大禹继承父亲的遗志,一 心治理洪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 去,长年在外搬山造海,要把大江开 通。他领着百姓一起肩挑背驮,挖河 挑堤,号子声惊动了玉皇大帝,他被 大禹的诚心感动了,就派龟、蛇二将 下凡,助大禹一臂之力。龟、蛇跟随 大禹和百姓治水,立了功,百姓们都 把它们当水神看待。哪儿发洪水,就 在哪儿修庙,立石碑,刻上龟、蛇的 像。龟、蛇的美名传开了。大江开到 了湖北境内,刚刚挖成,龟、蛇终因 出力过度,累得不能动了,大龟就趴 在汉阳,大蛇就躺在武昌,两神隔着 大江,你望着我,天长日久就变成了 两座山。两岸的百姓常来常往,看着 长江滔天的浊浪,回想着龟、蛇跟随 山还隔 江相望,保护着两岸百姓不受水害哩!
谢谢大家
升官渡
• 传说在清道光年间,蔡甸大集场 有一吴姓举人,进京赶考,走到汉阳 城西一渡口,因无渡船,万分焦急, 深恐误考。适逢一位渔翁在此收网, 见此情景即摇船送他到对岸,吴举人 正要付酬,渔翁不收,说:“这里虽 是南来北往要道,但战乱不断,没人 敢设渡,如他日金榜高中,若能架座 木桥,八方百姓定会感恩于你。”吴 举人听后连连称是。赶考完毕,吴举 人被钦点进士,后几经升迁,至汉阳 府县令。他没有忘记渔翁的话,在此 架了座木桥,百姓方便欢喜,称此地 为升官渡,以表示对吴举人的钦佩。
汉阳各地区的由来
有历史的大武汉
•
咱们美丽的大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 代中期,在离汉口仅30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遗址 在盘龙湖畔被发掘出来。可见,自商、周以来武汉地区即 是重要的古城镇。
• 武汉是武昌、汉阳、汉口的合称,即“武汉三镇”的合称。 武汉成为统一的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漫 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有历史故事的地名。今 天,就让我们第6小组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武汉三镇之汉 阳的一些有故事的地名。
放鹰台
• 通过考古发掘的研 究表明:位于今天洪 山礼堂和水果湖游泳 池之间的土台地带, 是迄今为止 发现最早 的武汉人的先祖劳动 和生活的地方,时间 为6000年前。因相传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 放鹰,故名放鹰台。
关于汉阳的一些地名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里, 身为大武汉的公民,我们应当多了解我们的 成长和生活的城市。 我们每个人以后都可以去寻找关于身边的地 名的历史故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