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资源简介
广西能源发展现状分析

广西能源发展现状分析广西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水电资源,并且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以下是对广西能源发展现状的分析:首先,广西的煤炭资源丰富。
广西煤炭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玉林等地,储量较大。
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新建了一批大型煤矿,并提升了采煤技术水平,实现了煤炭产能的快速增长。
然而,由于煤炭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它的开采和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其次,广西的天然气资源也十分丰富。
广西是中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重要区域,拥有多个大型天然气项目。
近年来,广西加快了天然气管网的建设,提高了城市燃气供应的覆盖率。
此外,广西还通过天然气发电,实现了清洁能源在电力生产中的比重提升。
除了传统能源,广西还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广西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水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
近年来,广西加大了对水电的开发利用力度,修建了一批大型水电站,提升了水电发电的能力。
同时,广西还建设了一批太阳能发电项目,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的风能和生物能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在开发利用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挑战。
然而,广西的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广西的经济相对欠发达,能源消费规模相对较小,与资源丰富度不成正比,导致能源资源利用的不充分。
其次,广西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导,清洁能源比重较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同时,广西的能源供给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水电和太阳能发电方面,受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最后,能源输配设施滞后也是广西能源发展的一个瓶颈,需要加快相关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总之,广西的能源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广西应继续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广西还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升。
右江矿务局塘内矿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

右江矿务局塘内矿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右江矿务局塘内煤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大塘镇,是一座大型煤矿,已有近30年的历史。
本文主要介绍右江矿务局塘内矿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包括矿井的基本情况、矿井资源现状和采矿权价值评估等方面。
一、矿井的基本情况右江矿务局塘内煤矿的矿井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约为60万吨。
矿井的煤层厚度在20-45米之间,煤质为优质烟煤,主要适用于发电厂和化工企业。
矿井内设有井下工作面、配电、通风、水文等配套设施,其中井下工作面有4个,配电、通风、水文等设施均配备完善,并拥有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和安全管理团队,对矿井的生产安全和环保保障有着充分的机制保障。
二、矿井资源现状右江矿务局塘内矿的矿井资源储量估计约为7000万吨。
煤层少见地表悬露,煤质优良,蕴藏量巨大,且煤层分布广泛,开采空间大,未来有着广阔的资源开发前景。
目前,矿井内的储量主要分布在井下工作面4号到8号,前几年的采矿生产已经基本消耗干净。
透过目前的采矿工艺和技术,我们发现后面的煤层储量仍然十分丰富,完全可以进一步开发,扩大采掘规模,利用资源和环境的优势,不断壮大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三、采矿权价值评估根据矿井的基本情况和资源现状,我们可以初步估计右江矿务局塘内煤矿的采矿权价值。
首先,考虑到矿井的基础装备和配套设施十分完善,以及煤矿的生产能力和储量十分丰富,采矿权的价值很高。
其次,右江矿务局塘内煤矿所在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而且煤矿山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因此政策对煤矿的扶持力度较大,采矿权还具备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矿权的特殊性质,其价值估算不仅取决于煤矿本身的技术水平和资源储量,而且还与采矿权契约条款、政策法规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煤矿采矿权的真实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右江矿务局塘内煤矿的采矿权价值较高,可以视为优质的投资机会。
对于未来的投资者来说,可以按照上述评估结果进行采矿权的价值评估,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实现盈利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收益。
广西煤炭资源开发情况调查及前景分析-综合新能源论文(1).doc

广西煤炭资源开发情况调查及前景分析-综合新能源(1)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疆,长期以来,煤炭工业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其他省份相比,尽管广西煤炭资源量不多,但资源分布还是比较广泛,在全区90个市县中,就有71个市县含有煤炭,煤炭资源在本省区内的能源结构中仍占有较大的份额。
近几年广西工业增长一路高歌,为此能源供应问题成为广西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如不能解决好适当勘查、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问题,则将危及当地工业安全。
文章结合广西煤炭地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源的勘查开发现状,并提出了今后地质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一、广西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一)勘查现状。
据有关统计资料,从1956年以来,广西各地质部门共提交煤炭资源的各类地质报告500多件,各系统累计完成机械岩心钻探近200万m,硐探8万m,槽探27万m3,井探5万余米,l:5千地形测量3000多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大量的物探、矿区水文地质勘探以及岩矿、化石、孢粉样的采取和测试工作。
保有资源储量20多亿t,在煤炭资源较少的江南ll个省、市、区(沪、江、浙、闽、赣、湘、粤、桂、琼、鄂、皖南,不含皖北、苏北)中,仅次于湖南,居第2位。
探明有储量的勘探区(井田)181处,其中勘探为100处,提交资源储量l4.1亿t,占总资源储量的57.8%:详查38处,提交资源储量8.2亿t,占总资源储量的33.6%;普查39处,提交资源储量l.5亿t,占总资源储量的601%;找煤4处,提交资源储量0.6亿t,占总资源储量的2.4%。
各煤种资源量为:褐煤8.7亿t,长焰煤1.7亿t,贫煤8.O亿t,瘦煤1.5亿t,无烟煤4.1亿t,肥焦煤0.4亿t 。
(二)开发现状。
广西煤矿原有红茂、罗城、东罗、合山、百色等一批骨干矿务局,其矿井设计能力600~800多万吨。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详细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详细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消耗煤炭最大的国家之一。
由于煤炭资源的广泛分布和资源量的丰富,我国煤炭开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南和华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主要煤种为焦煤和烟煤,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山西、内蒙古是华北地区煤炭开采的重要省份,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量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等地,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区之一。
华东地区的主要煤种为长焰煤和无烟煤,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5%。
山东、安徽、江苏是华东地区煤炭开采的主要省份。
其中山东省的煤炭储量最大,占全国总量的17%,是全国第一大煤炭生产省份。
西南地区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
华南地区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广西、广东等省份是该地区的主要煤炭生产区。
煤炭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是地质构造。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类型不同,对煤炭储量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是地层时代。
不同时代地层的成因、构成、孔隙度、热史等因素的不同,对煤炭形成和分布产生了影响。
第三是沉积环境。
影响煤炭形成的沉积环境包括水动力条件、泥质含量、植被和气候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对煤炭分布的影响也不同。
此外,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地区和行业政策的制定也会对煤炭资源分布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内陆地区。
煤炭资源的丰富及其开采产生的环境影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应当通过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来保障煤炭开采的可持续性。
广西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广西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矿产资源的概况、开采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矿产资源概况
广西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以及能源矿产。
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锡矿、锌矿、铅矿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岩、石膏、磷矿等;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天然气等。
二、矿产资源开采现状
广西的矿产资源开采较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能。
焦煤、铅锌矿、石灰石等产能居全国前列,其中以煤炭和铅锌矿开采规模最大。
三、存在问题
尽管广西矿产资源丰富,但在开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很多矿山的开采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和废水,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其次,矿产资源低效利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矿山存在开采浪费和资源损失的情况。
再次,矿产资源开采的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和装备,制约了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四、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对广西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
策。
首先,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污染,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工作。
其次,加大矿产资源的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
再次,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发展。
总之,广西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潜力。
但是,在开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科技创新和优化资源开发布局等对策来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资源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资源简介一、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边疆,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
含煤地层主要有下石炭统寺门组、上二叠统合山组、下侏罗统大岭组及第三系。
煤系地层分布总面积为19259平方公里,截至1992年底,全区探明储量238809.8万吨,保有储量218464.1万吨。
预测储量176111.9万吨,其中预测可靠级储量44218.1万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一)下石炭统大塘阶寺门段:主要为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硅质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和煤层组成。
地层厚度7~700米。
本段含煤0~22层,一般1~6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3层,可采总厚0.5~4.11米,一般0.6~2.00米。
单层以薄煤层为主,结构简单至复杂,稳定性以较稳定~不稳定居多。
自北而南、自西而东,含煤性变差,层数减少,厚度变薄,煤层层位也自西往东逐渐抬高。
煤种以无烟煤为主。
灰分西部为15~20%,东部为20~35%,硫分2~8%,一般为2~5%。
(二)上叠统合山组(龙潭组):分布于桂东北者为过渡相碎屑岩、硅质岩,含极薄煤层,分布于桂东南者为粗粒碎屑岩,局部含煤线,二者统称龙潭组,地层统称龙潭组,地层厚220~5044米,所含煤层一般不具工业价值;分布于桂北、桂中、桂西南者以潮间~浅海碳酸教育界岩为主,夹煤层、泥岩、局部夹凝灰岩,称合山组。
根据古生物特征结合层序地层,上二叠统划分为早期吴家坪阶,晚期长兴阶。
吴家坪阶含煤六层(K1…K6)其中K4K5K6仅个别矿区存在,大部分矿区仅含K1煤层,桂西南及桂一些地区缺失;长兴阶含煤三层(K7 K 8 、K 9)K7、K8常分2~3个分层,是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与主要勘探对象。
合山组地层厚25~400米,含煤0~9层,可采0~4层,可采总厚0.83~4.3米,一般1.5~2.5米,单层多为贫煤,桂西及桂北为无烟煤,桂西南及桂北局部有肥煤、焦煤、焦瘦煤和瘦煤,但难于作炼焦或配煤使用。
(三)下侏罗统大岭组:分布在桂北及桂东南,但仅桂北的钟山西湾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广西煤田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 作者简 介 】 王立德 (98 , , 15 一)男 广西柳城县人 ,90 19 年毕业 于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地质矿产勘查专业 , 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工
维普资讯
◆ke j u n e i uo l i
湾海域。 地层发育齐全 , 为山麓相 、 河流相 、 湖相和部分 2 . % , 份 ( 54 6 硫 以有 机 硫 为 主 ).0 ~ . % , 热 量 5 % 80 8 o 发 海相 的碎屑岩 、 泥质岩及少量碳酸盐岩沉积 , 68 厚 6~ 49 m, 80 化石丰富, 是广西重要 的含煤层位之一。 该含煤层位可分为下第 三系的始新统一渐新统那 1. ~2. /g 无粘结性 , 7 4 8 3J 。 7 0 k 为贫煤。 东矿 、 王所、 中岭
泥岩 、 页岩 、 砂岩 夹 煤 层 , 度 1 厚 4~70 含 煤 层最 多 0 m,
该组以钟山县西湾盆地含煤最好 ,厚 9 ~19 8 2 m,
~1 层 达 2 层, 2 可采或局部可采 1 3 , ~ 层 总厚 O O 4 l 含煤 2 1 ,分上 、下两个煤组 ,主煤层最厚达 . ~ . m, 5 1 . m,平 均厚 1 0 0 . m。煤质牌 号 主要 为 气肥煤 一焦 瘦 2 般为 0 0 2 0 。煤层结构简单一复杂。煤质牌号 7 0 . ~.m 6 0
21 罗城 煤 田 .
田东 、 田阳、 保群等探区( 区) 矿 组成 。主要含煤地层 位于罗城 仫佬 族 自治县及融 水苗族 自治 县交界 坡 、 处 。由四把 一 号 、 号 、 二 三号 , 老浦 村 、 塘底 、 贯 、 塘 、 为下第三系始新一渐新统那读组 和百岗组 。含煤最多 北 藕
等探区探明储量达中型矿床 , 余为小型矿床 。 广西探 明该层位 的煤 矿还 有扶绥煤 田 ,武 鸣 、 横
广西省百色市矿产资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广西省百色市矿产资源百色市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煤、石油、金、铜、锑等查明资源储量在广西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发现矿床及重要矿点共158 处,达小型规模以上97 处。
目前发现57 种矿产,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有31 种,主要矿种资源储量见表2-1。
表2-1百色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一览以金、锑、水晶为主。
在凌云、乐业有小型煤矿。
二、右江河谷矿带包括百色、田阳、田东、平果所辖大部分区域,主要有煤、铝、石油、膨润土等。
百色盆地控制着这些矿产的分布。
在盆地的南侧分布有许多的石灰岩矿床。
三、德保-靖西-那坡矿带包括德保、靖西、那坡等三县所辖区域,主要有铝、铜、硫、铁、锰、重晶石等。
在那坡县的西南部分布有果提等6 个金矿床(矿点)。
百色市矿产资源现状和潜力1、铝土矿百色市铝土矿资源丰富,分布在北纬23°00′-23°40′、东经105°30′- 108°00′范围内,计有那豆、太平、教美、古美、隆华、禄垌和新圩等7 个大型矿床,大邦、登贡、龙合、游昌和八秀等5 个中型矿床,魁圩、陇兰、大禄等3 个小型矿床,累计查明铝土矿资源储量58238.4 万吨,占广西99%,保有57755.8 万吨。
在探明铝土矿资源储量中,平果县境内占全市的40%左右;其余分布于田东、田阳、德保、靖西及那坡等五县。
在所探明的资源储量中,目前可以开发利用的堆积型铝土矿有50400.7 万吨,占96%;其中平果县16460.4 万吨;田东、田阳、德保、靖西、那坡五县铝土矿资源储量33940.3 万吨。
百色市铝土矿区除以上一水铝石外,矿床中还含三水铝石,但未作铝的溶出试验,有待今后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资源简介
一、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边疆,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
含煤地层主要有下石炭统寺门组、上二叠统合山组、下侏罗统大岭组及第三系。
煤系地层分布总面积为19259平方公里,截至1992年底,全区探明储量238809.8万吨,保有储量218464.1万吨。
预测储量176111.9万吨,其中预测可靠级储量44218.1万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
(一)下石炭统大塘阶寺门段:主要为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硅质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和煤层组成。
地层厚度7~700米。
本段含煤0~22层,一般1~6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3层,可采总厚0.5~4.11米,一般0.6~2.00米。
单层以薄煤层为主,结构简单至复杂,稳定性以较稳定~不稳定居多。
自北而南、自西而东,含煤性变差,层数减少,厚度变薄,煤层层位也自西往东逐渐抬高。
煤种以无烟煤为主。
灰分西部为15~20%,东部为20~35%,硫分2~8%,一般为2~5%。
(二)上叠统合山组(龙潭组):分布于桂东北者为过渡相碎屑岩、硅质岩,含极薄煤层,分布于桂东南者为粗粒碎屑岩,局部含煤线,二者统称龙潭组,地层统称龙潭组,地层厚220~5044米,所含煤层一般不具工业价值;分布于桂北、桂中、桂西南者以潮间~浅海碳酸教育界岩为主,夹煤层、泥岩、局部夹凝灰岩,称合山组。
根据古生物特征结合层序地层,上二叠统划分为早期吴家坪阶,晚期长兴阶。
吴家坪阶含煤六层(K1…K6)其中K4K5K6仅个别矿区存在,大部分矿区仅含K1煤层,桂西南及桂一些地区缺失;长兴阶含煤三层(K7 K 8 、K 9)K7、K8常分2~3个分层,是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与主要勘探对象。
合山组地层厚25~400米,含煤0~9层,可采0~4层,可采总厚0.83~4.3米,一般1.5~2.5米,单层多为贫煤,桂西及桂北为无烟煤,桂西南及桂北局部有肥煤、焦煤、焦瘦煤和瘦煤,但难于作炼焦或配煤使用。
(三)下侏罗统大岭组:分布在桂北及桂东南,但仅桂北的钟山西湾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分三段:下段为灰岩、泥岩、粉砂岩和糨层。
中段为石灰岩。
上段为此红色碎屑岩。
厚11~355米。
西湾含煤2~13层,可采或局部1~8层,可采总厚0.77~13.1米,不稳定,结构复杂。
煤种为焦~焦瘦煤,杰分25~56%,硫分1.2~4.2%。
属高灰、中~高硫煤。
(四)下第三系始新统~渐新统:主要分布于南宁、百色、明江等盆地。
属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与勘探对象之一。
始新统那读组的段和新洲段为主要含煤段。
那读下段为泥灰岩、泥岩、粉砂岩和煤组成。
地层厚度0~398米。
含煤0~39层,可采或局部可采1~7层,可采总厚4.91米;那读上段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含煤0~43层,可采或局部可采1~7层,可采总厚4.91米;新洲段为泥岩、泥质砂岩、炭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和煤层组成。
地层厚度96~650米。
含煤1~40余层,可采或局部可采1~9层,一般可采厚0.6~1.19米,最厚可达2.49米。
煤种为长焰煤和褐煤。
平均灰分18~38%,平均全硫1.1~4.72%,属高灰中硫煤。
(五)上第三系中、上新统:分布在桂东南钦州专区。
下段紫红色粗粒碎屑岩,中段为泥岩、粘土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煤层、油页岩,上段泥质砂岩及砂砾岩。
厚113~538米。
中段含煤1~8层,可采及局部可采0~6层,可采总厚0.6~11.5米,一般0.8~5米。
煤种为褐煤,灰分25~40%,硫分1~4%。
三、构造特征
广西在大地构造上的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的东南端,南华褶皱系的西南部,滇藏褶皱系右江褶皱带的东部,三者共同构成了广西区哉地质构造景观。
所以广西地哉属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和中国古大陆三大构造哉的结合部位,北部与扬子准地台过度。
广西境内哉构造划分为2个一级构造区(单元),即扬子准地台(桂北古董隆起)和南华褶皱系(南华准地台);5个二级构造区,即桂北加里东古隆起区、桂东南加里东—海西隆起区、桂东海—印支褶皱区、桂西南印支—燕山褶皱区、北部湾喜马拉雅坳陷区;6个三级构造区,即桂东北凹陷、桂东凸起、桂中凹陷、十万大山坳陷、桂西南隆起、桂西坳陷。
石炭纪煤系聚在桂东凹陷和桂中凹陷的北部古隆起区边斜坡带上;二叠纪煤系集中在桂中凹陷、桂西南隆起和桂西坳陷区的北部等地区,即分布在碳酸盐台地相区;中生代煤系聚集桂西坳陷等地区第三纪断陷盆地中。
它们都以同沉积断裂、坳陷和隆起控制着含煤盆地的形态及分布方向。
广西的后期控制构造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类型:即褶皱控制构造、逆复控煤构造、堑垒式控煤构造、走滑断裂控断构造和滑脱控煤构造。
四、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