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煤炭资源简介

合集下载

德清资源分析报告

德清资源分析报告

德清资源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德清县的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德清县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为德清县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自然资源分析1.地理位置:德清县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东南部,东南濒临太湖,地理坐标为北纬30°34′-30°03′,东经119°27′-120°16′。

2.气候条件:德清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约为17摄氏度。

3.水资源:德清县地处太湖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包括太湖湖泊和河流水资源。

4.农业资源:德清县农业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水稻、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作物。

5.矿产资源:德清县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

三、人力资源分析1.人口状况:截至目前,德清县总人口约为1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

2.劳动力资源:德清县劳动力资源充沛,劳动力素质较高,适宜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3.教育资源:德清县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中小学和大学。

4.技能人才:德清县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涵盖了各个行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人力资源政策:德清县对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留在当地就业和创业。

四、经济资源分析1.产业结构:德清县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其中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

2.旅游资源:德清县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如西栅古镇、木格温泉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3.城市规划:德清县城市规划科学合理,交通便利,有助于各类产业的发展。

4.投资环境:德清县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积极鼓励外来投资,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5.创新资源:德清县注重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五、发展建议1.充分利用水资源:鼓励开展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加大太湖保护力度,促进水产养殖和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省份:
1. 山西省: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该省的煤炭产业历史悠久,是中国的煤炭基地之一。

2.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中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煤炭生产区,尤其以大庆煤田、乌兰察布煤田等为代表。

3. 陕西省:陕西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煤炭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4. 河北省:河北省也是中国的煤炭产区之一,尤其以磁县、邯郸等地的煤田比较富集。

5. 安徽省:安徽省的煤炭产区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在西部地区也有一些煤炭产区。

这些省市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基础。

然而,由于煤炭开采和使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减缓对煤炭的依赖。

1/ 1。

初二地理知识点:浙江矿产资源

初二地理知识点:浙江矿产资源

初二地理知识点:浙江矿产资源
初二地理知识点:浙江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指通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

浙江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有铁、铜、铅、锌、金、钼、铝、锑、钨、锰等,以及明矾石,萤石、叶蜡石、石灰石、煤、大理石、膨润土、砩石等。

明矾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萤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二。

截至2021年底,已发觉固体矿产113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7种(油气未列入),矿产地4730处(其中一般建筑用石、砂、粘土矿产3510处)。

叶蜡石、明矾石探明资源储量居全国之冠,分别占全国的53%、52%。

萤石、伊利石居第二位,分别占20%、39%。

硅藻土名列第三,占11%。

沸石第四,占10%。

排列第五到第十位的有硅灰石、高岭土、珍宝岩、大理石、花岗石、膨润土等。

能够满足省内需求的矿产有叶蜡石、硅藻土、水泥灰岩、熔剂灰岩、萤石、硅灰石、膨润土、明矾石、沸石、电石灰岩和建筑石料等矿产。

截止2021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4606个,开发利用矿产共7 1种。

全省各类矿山企业采掘矿石总量3.93亿吨,年产量列前五位的矿产分别为建筑用凝灰岩、水泥用灰岩、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岩和建筑用安山岩。

总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进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

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_

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_

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_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视。

富阳煤矿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基地,一直在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富阳煤矿积极探索接轨国际市场的发展道路,通过提高效率,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措施不断推进创新发展。

为了更好的提高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效率,富阳煤矿进行了联合试运转,本文将围绕此次运转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一、运转的背景和意义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是在国家政策和行业环境的推动下,煤炭企业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途径,探索煤炭产业生产方式转型、优化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尝试。

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具体目的是:一是实现煤炭产能的快速提升;二是提高开采效率,增加资源输出;三是确保煤炭运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意义在于推动煤炭行业的创新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另外,通过对煤炭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升级和改造,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设备直接连接问题在联合试运转过程中,由于设备之间连接不完善,使得部分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工作效率。

2、安全问题在运转过程中,由于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未能完全遵守安全标准和规定,导致设备损坏,严重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3、能源占用问题由于设备运作时需占用较大的能源,且无法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耗费大量能源,成本居高不下。

三、效果分析和结论1、设备运行效率、产能提高通过富阳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尝试,煤炭开采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在运转过程中实现更高的产出率和生产效率。

2、生产成本降低通过联合试运转,能够通过升级设备、降低能耗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024年浙江省能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浙江省能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浙江省能源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本文旨在对浙江省能源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

首先将介绍浙江省的能源产量和消费情况,然后对浙江省主要能源市场的发展进行详细描述,并综合浙江省的能源需求和供应,对浙江省能源市场的规模给出具体分析。

浙江省的能源产量和消费情况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发达地区,能源产量和消费规模较大。

根据相关数据,浙江省的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

1.煤炭:浙江省虽无煤矿,但依然是煤炭的主要消费地之一。

浙江省通过进口煤炭满足其能源需求,煤炭的消耗量较大。

2.石油和天然气:浙江省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是浙江省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可再生能源:浙江省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浙江省主要能源市场的发展浙江省的能源市场发展迅速,包括煤炭市场、石油市场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等。

1.煤炭市场:浙江省的煤炭市场是一个主要的进口市场。

浙江省通过港口和贸易渠道进口大量的煤炭,满足了本地的能源需求。

2.石油市场:浙江省的石油市场也比较活跃。

根据数据,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石油消费地之一,石油进口量较大。

3.可再生能源市场:浙江省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方面表现出色。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领域的项目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市场不断扩大。

浙江省能源市场的规模分析根据浙江省的能源消耗情况和市场发展情况,可以对浙江省能源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

1.能源需求: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其能源需求量较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浙江省对能源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工业和交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

2.能源供应:浙江省主要通过进口满足能源需求。

煤炭和石油的进口量较大,能源供应相对充足。

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也在不断增加,占浙江省能源结构的比重逐渐提高。

3.市场规模: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浙江省能源市场规模较大。

浙江省能源概况

浙江省能源概况

第一篇基本情况一、浙江省基本概况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又称浙江)江流曲折而得名。

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全省现辖2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36个县、22县级市和32个市属城区。

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万。

山海并利,物产丰富。

浙江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全省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内有耕地面积161.38万公顷,人均0.55亩,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

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 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

岸长水深,为港口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省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深水岸线105.8公里。

目前全省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5座,已初步建成宁波、舟山、温州、海门、乍浦五大港口为主体的港口群,其中宁波北仑港是中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可停靠30万吨级货轮,年吞吐量居全国第2位。

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2008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省全民生产总值为21486.9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3 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3 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16 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5.3:54:40.7 调整为5.1:53.9:41。

中国煤炭概况

中国煤炭概况

中国煤炭概况中国煤炭概况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牛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

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严煤国家之前列。

中国聚煤期的地质时代由老到新主要是:早古生代的早寒武世:晚古生代的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中生代的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株罗世—早白垩世和新生代的第三纪。

其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四个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强。

中国含煤地层遍布全国,包括元古界、早古牛界、晚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各省(区)都有大小小一、经济价值不等的煤田。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

在华北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石炭二叠纪.其次为侏罗纪,第三纪也有煤聚集,震旦—寒武纪石煤也有零星分布。

石炭二叠纪的含煤地层分布最广,储量最多,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和二叠统的山西组、石盒子组;主要煤田有山西的沁水、霍西、河东、大同、宁武,山东的淄博、肥城、新汶、枣滕、眼、兖州、济宁,陕西的渭北,内蒙古的准格尔,宁夏的贺兰山—桌子山、为、韦州,辽宁的本溪、沈南,吉林的通化,河北的开滦、兴隆、井陉、峰峰、邯郸,北京的京西,河南的鹤壁、焦作、平顶山,江苏的徐洲—贾汪.安徽的淮南、淮北等;侏罗纪的含煤地区主要集中在本区的西部和东部,主要有京西门头沟群,山西大同群,内蒙古石拐子群等;主要煤田有京西、大同、宁武、大青山(石拐子)、鄂尔多斯及坊子等;第三纪的含煤地层丰要分布于山东的临朐、昌乐、黄县—带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震旦—寒武纪石煤主要分布在山西五台山,河南内乡、淅川及河北燕辽等地。

在华南聚煤区,聚煤期多、时间延续长、分布广泛.有震旦纪到早古生代的石煤,晚古生代、中生代与第三纪都有煤的集聚积,另外还有第四纪泥炭沉积;主要聚煤期有早石碳世,早、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株罗世及第三纪,其中以晚二叠世为主;古生代的主要含煤地层为早石炭统大圹阶,广泛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在上、下二叠统含煤;主要煤田主要行宣威、富源、六枝、盘县、水城、南桐、中梁山、天府、合山,扶绥、涟邵、彬耒、兴梅、天湖山、龙永、长广、苏南、皖南、萍乐等;中生代主要含煤地层晚三叠统的安源组及早侏罗统的金鸡组;主要的煤田有一平浪、渡口、西湾、浙西、萍乐、资宣、秭归、荆当等.新生代早第三系含煤地层在南岭以南,滇西也有分布;新第三系含煤地层主要集中于南方,尤其是云南,典型地层是小龙潭组;第三纪的煤田主要有小龙潭、宜良、昭通、百色、长昌、茂名等。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精选五篇)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精选五篇)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源消耗总量大。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仍占50%以上。

为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1、我国的煤炭资源量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除台湾省外,我国垂深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吨,其中探明保有资源量10176.45亿吨,预测资源量45521.04亿吨。

在探明保有资源量中,生产、在建井占用资源量1916.04亿吨,尚未利用资源量8260.41亿吨。

2、我国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

大致以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我国北方省区煤炭资源量之和为51842.8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08%;其余各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854.67亿吨,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6.98%。

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而这一线以南探明保有资源量不足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0%。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北多南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地区。

大致这一线以西的内蒙古、山西、四川、贵州等11个省区,煤炭资源量为51145.71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1.83%。

这一线以西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89%;而这一线以东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仅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1%。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西多东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上的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基本生产格局。

3、我国主要省区煤炭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煤炭资源简介
2008-4-14 17:59:38
一、概况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海沿海,南与福建省相邻,北与江苏省接壤,东频大海,西与赣、皖毗连,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本省属海洋性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

水、陆交通均极为便利。

二、含煤地层
(一)上震量系西峰寺组:岩性为白云质灰岩、杰质白云岩及白云岩,局部夹硅质岩、含磷硅质岩和含钾粉砂岩。

在临安县太山和常山县东鲁、芳村含石煤一层,厚2~3米。

石煤灰分75~90%,全硫1~2%,发热量800~1200卡/克。

(二)下寒武统荷塘组:主要为硅质岩、硅质泥岩、含炭硅质泥岩和石煤,夹有含磷硅质岩、磷块岩和透镜状灰岩。

含石煤2~3层,总厚15~40米,局部可达50~60米。

在江山~绍兴一带仅含1~2层,厚3~10米。

石煤灰分75~88%,挥发份3~7%,全硫2~4%,发热量1000~1300卡/克(块状)和1500~2000卡/克(粉状、片状)。

个别地方在石煤下部有一层厚0.5~1米的腐泥焦,发热量高达3000~4000卡/克。

石煤中普遍含有五氧化二钒,含量为0.3~0.5%;部分地区尚有钼、镓,均有综合利用价值。

(三)下石炭统叶家塘组(高丽山组):浙西为海侵式沉积建造,叫叶家塘组,岩性为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炭质泥岩和煤层。

含局部可采煤一层,厚0.45~1.46米。

煤种为贫煤~无烟煤。

其灰分28~60%,挥发份7~10%,全硫2%,发热量3000~4503卡/克。

浙北为陆相含煤建造,名高丽山组。

岩性为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炭质泥岩;薄煤和黄铁矿层。

含1~2层炭质泥岩夹煤,煤层不稳定,仅局部可采,进取0.4~0.8米。

属贫煤,其灰分为47~57%,挥发份2.4~10.6%,全硫9~12%,发热量3700~5100卡/克。

(四)上二叠统龙潭组: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粉吵岩、泥岩、砂质灰岩和煤层。

在浙北含煤地层分四段,其中二、四段含煤,第四段在长兴东部和吴兴含3~5层不稳定煤(D5、D 4、D 3、D 2和D 1),其中D3煤可洒厚0.29~1.74米,其余小于0.4米;下部第二段含B、C煤组,以C煤组C2煤为主采层,厚1~2米;C1和C3煤大多为不可采之薄煤层;B灯组含2~5层薄煤层,局部可采,厚1~1.5米,但延伸百余米即尖灭。

C2煤属气肥煤,部分地区为贫~无烟煤,其灰份为11~15%,挥发份34~46%(部分为5~6%),全硫4~5%,发热量5100~6200卡/克。

在浙西本组含煤5~8层,均为薄煤层,仅为薄煤层,仅江山等地见可采层,厚1~2米,呈煤包状,数十米之内即行尖灭。

属瘦~贫煤,灰分20~36%,挥发分8~16%,全硫0.6~1.3%,发热量5300~6250卡/克。

(五)上三叠统乌灶组:岩性为砂砾岩、中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

含不稳定煤一层,厚0.3~0.5米。

在下呈矿呈煤包,厚1~2米,最厚达25米,但延伸50左右即变薄。

煤种为无烟煤,煤质:灰分4.57~32%,挥分4.59%,含硫0.17~2.84%,发热量3500~8200卡/克。

(六)下侏罗统马涧组:岩性为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夹煤。

含四层炭质泥岩夹煤,其中第二层厚0.23~1.22米,煤厚仅0.2~0.5米,局部达0.82米,极不稳定。

煤种为肥焦煤。

煤质灰分10~19%,挥发分14~25%,全硫0.4~0.5%,发热量5069~6226卡/克
(七)中侏罗统毛弄组:主要为含砾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炭质泥岩夹煤。

含煤4~7层,其中仅B、D煤局部可采,了煤厚0.35~0.80米,D煤厚0.3~0.5米。

煤种为无烟煤。

其灰分为30.45%,挥发分7.47%,全硫0.71%,发热量5064卡/克。

(八)第三系嵊县组:为玄武岩喷发间歇期沉积,由砂岩、粉砂岩、粘土及褐煤组成。

含不稳定褐煤一层,厚1~2米。

煤质灰分60%,挥发份20%,发热量2634卡/克。

(九)康山型炭沥青煤:赋存于志留系地层断裂带中,煤层受断裂控制厚度差异大,最厚达4~20米,
最薄仅几十公分。

灰分20.01%,挥发份7.5%,含硫6.58%,发热量6297卡/克。

三、构造特征
(一)浙北煤田:主要含煤地层龙潭组主要受华夏系构造体系凹陷区,含煤地层和煤层发育较好,在其相对隆重起则较差。

区内沿北45~60o东方向展布的主干断裂控制着其两侧的含煤沉积,如晓墅~虹桥断裂,其东南侧D煤组发育较好,而C煤组较差;西北侧C煤组较发育,而D煤组则较差。

龙潭组在窨展布呈反“S”形,构造形态多为短轴向斜,西翼常被走向北45~60o东的逆掩断层所破坏。

吴兴一带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便煤变质程度增高。

(二)浙西煤田:浙西荷塘组、叶家塘组和龙潭组均受华布告系构造控制,在华夏系凹陷区沉积厚度大,如荷塘组在开化~肖山隆重起两侧有明显差异,西北侧含煤地层厚,具局部可采煤层;东南侧薄,无可采层。

矿区一般为倒转向斜,断列发育,煤层常呈煤包状。

岩浆活动强烈。

煤变质程度高。

(三)浙东、浙南煤田:在地壳活动频繁的中生界,岩相变化大,煤层枋不稳定,且多高变质煤。

而受化夏系和新华布告系所控制的新生界断陷盆地,含煤地层常呈宽缓的向斜或单斜构造,岩层倾角较小。

四、储量
全省除探明原煤储量1.68钇吨外,尚探险明石煤储量为16.1亿吨,石煤每年开采300~400万吨,保有储量为接近控明量。

浙江省储量
矿区或含煤区名称面积(平方公
里) 累计探明资源总量
(万吨)
91年底保有储量(万吨)
合计生产井和在建

合计97.8916872.512042.9
长广矿区71.42 13596.8 9544.9 长兴~吴兴矿区9.75 1137.8 1038.0 / 淅西下石炭统叶家塘煤系 2.48 681.7 379.4 290.9 淅西江山~桐庐上二叠统礼
贤煤系
11.79 596.8 526.7 376.2 淅西上三叠统乌灶煤系0.75 113.2 77.7 77.7 淅西侏罗纪煤系0.78 110.1 80.1 13.6 靖居煤矿0.31 47.5 19.9 19.9 浙东褐煤0.3 50.9 7.6 2.7 康山~横双(炭沥青) 0.31 189.5 20.4 11.1 其它另星矿区348.2 348.2
上二迭统龙潭组预测区预测储量
预测区面积(平方公
里) 预测级别预测储量(万
吨)
预测深度煤类
合计21.064459
长兴煤山矿区深部12.47 可靠2111 -1000~~--1500 气肥煤
广德新杭矿区深部8.59 可靠2348 -1000~~--1500 气肥煤
储量汇总表
含石煤条带
可靠级预测区可能级预测区推断级预测区合计


面积
(平方
公里)
预测

(亿吨)


面积
(平方公
里)
预测

(亿吨)


面积
(平方公
里)
预测

(亿吨)


面积
(平方公
里)
预测

(亿吨)
合计630.4510.999
92
2
76.236.381
1
416.35 6.34823
2
12353.729
2
北西带4 20.7 10.182
5
1
6
59.85 34.296
6
4 16.3
5 6.3482 2
4
96.9 50.827
3
中带 1 3.9 0.2877 1 3.9 0.2877 南东

2 9.75 0.8174 5 12.45 0.7960 7 22.2 2.6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