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

合集下载

贵州煤矿资源

贵州煤矿资源

第二章煤炭资源现状与形势一、煤炭资源现状一、煤炭资源禀赋情形贵州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极丰硕的省份之一,煤炭是贵州省最重要的能源矿产,散布较广,全省88个县、市、区中,产煤县、市、区是75个,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以上。

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2419亿吨,居全国第五位。

截止2005年末,全省共发觉煤矿区或井田331处,累计保有资源储量万吨,其中:储量万吨,基础储量万吨,资源量万吨。

贵州省是一个多时期的聚煤区,煤炭资源产出地质层位多,有下石炭统旧司组、下二迭统梁山组、上二迭统龙潭组(吴家坪组、宣威组)、长兴组、上三迭统把南组、火炬冲组、二桥组及上第三系等,其中以晚二叠世龙潭期-长兴期的煤最为重要,其散布广,大致在桐梓—遵义—安顺—兴义连线之西为省内的富煤区,该线以东为我省少煤区或缺煤区。

全省共划分为九个煤田,即六盘水煤田、兴义煤田、织纳煤田、贵阳煤田、黔西北煤田、黔北煤田、黔东北煤田、黔东南煤田、黔南煤田,煤炭资源要紧散布在六盘水、织纳和黔北三大煤田中(约占86%以上)。

贵州为国家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云贵川基地的组成部份,有盘县矿区、水城矿区、织纳矿区、黔北矿区、普兴矿区、六枝矿区等6个矿区。

2006年1月17日,国土资源部、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2006年第1号“关于设立第二批煤炭国家计划区的公告”,设立盘县矿区、水城矿区、织纳矿区、黔北矿区为煤炭国家计划矿区。

二、煤炭资源特点(1)散布相对集中全省煤炭资源散布相对集中,90%以上的资源散布于桐梓-遵义-安顺-兴义连线以西地域,烟煤散布在六盘水市及黔西南州普安等地,无烟煤要紧散布在毕节地域及遵义市桐梓仁怀习水等地,形成优质煤炭资源集中连片散布,大中型矿床也相对集中的地域优势,而省的其他地域那么为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少,为煤质欠佳的少煤区或缺煤区(表2-1)。

表2-1 贵州省煤炭资源地域分布(2)煤层埋藏较浅贵州含煤地层多为袒露型和半袒露型,氧化带浅,地下水要紧为裂隙水型,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中等,顶板稳固性中等,利于勘查开发。

贵州煤炭资源

贵州煤炭资源

黔西北优质无烟煤产区 该产区是贵州低硫优质无烟煤炭最为丰富的集中产地,也是未 来开发潜力大的区域之一。产区位处贵州西北部,优质煤炭主要分 布于金沙、黔西、大方、仁怀、习水等县市。煤层主要产于上二叠 统龙潭组上部或长兴组下部地层中。低硫可采煤层一般2 ~ 4层, 可采厚度多为2 ~ 7.5m。经勘查与研究,产区探明储量加预测资源 量合计可达295.9亿吨。其中含硫小于或等于0.5%的为61亿吨, 0.51 ~ 1.0%的达167.3亿吨,1.01 ~ 1.50%的有67.6亿吨。探明的 储量已达76.9亿吨,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 量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以煤质优为特点,兼以交通方便和电力供应 充足、水资源较为丰富等有利条件,该区已成为贵州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采掘煤炭的重点区域。现今正在金沙、习水、黔西等地兴建 大中型火电厂用煤炭以及其它用途的矿井,不仅使产区成为"西电 东送"的又一新能源基地,并将成为化工、冶金等用煤炭和优质无 烟煤炭出口的重要基地。
织纳煤田 织纳煤田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位于省西部,主要分布于 织金与纳雍两县地域,包括织金县的文家坝,大冲头,肥田一、二、 三井田和纳雍县的中岭、戴家田等35处探明资源储量的井田(测区 或煤矿)。该区是贵州发现最早的煤田之一,在前清时期已有文字 记载。经不断勘查,尤其是1969年以来的大量普查-勘探,不仅基 本查明了煤炭的赋存状况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 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该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的海陆 交互相沉积矿床。煤田产出均为无烟煤。煤层多,厚度大,煤质较 好。可采煤层2 ~ 16层,可采总厚度多在3 ~ 23m间。煤的可选性 较好,精煤灰份一般6 ~ 12%,全硫多在0.3 ~ 1.5%间。历年累计 探明资源储量逾165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31%。以丰富的资源为依 托,在纳雍中岭等地,正兴建"西电东送"大型火电厂用煤矿。该煤 田将成为贵州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化工用煤炭产区。

贵州煤炭资源

贵州煤炭资源

贵州煤炭资源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除东部有的属少煤、缺煤区外,省内各地多有产出。

86个县(市)中有74个产煤。

相对集中于西部的盘县、水城、六枝和织金、纳雍、大方等县,其次在黔北的桐梓、仁怀、习水、遵义与中部的贵阳-安顺一带和黔西南地区也有较多产出分布。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历年勘查探明的资源储量达535亿吨,经长年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529亿吨,其中炼焦用煤106亿吨,无烟煤354亿吨。

保有资源储量仅少于山西、内蒙、陕西、新疆,排列全国第五,系江南之首,是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储量总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尤其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占全省总量的1/3左右。

而且潜力大,现开采占用不足保有资源储量总数的12%,丰富的资源可以保证贵州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长期需要。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不仅充分满足本省对煤炭的大量需要,而且为支持江南缺煤、少煤省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盘水煤田六盘水是贵州最大的炼焦煤资源产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用煤生产基地。

煤田位处省的西部,主要分布于盘县、水城、六枝地域,包括80余处探明储量的井田或煤矿。

该煤田早有发现,明代已有发现和采掘利用的文字记载。

通过长期的勘查与研究,尤其是经1964年以来的大规模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

六盘水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贵州省煤炭资源详情

贵州省煤炭资源详情

贵州煤炭资源织纳煤田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

位于省西部,主要分布于织金与纳雍两县地域,包括织金县的文家坝,大冲头,肥田一、二、三井田和纳雍县的中岭、戴家田等35处探明资源储量的井田(测区或煤矿)。

该区是贵州发现最早的煤田之一,在前清时期已有文字记载。

经不断勘查,尤其是1969年以来的大量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状况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

该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煤田产出均为无烟煤。

煤层多,厚度大,煤质较好。

可采煤层2-16层,可采总厚度多在3-23m间。

煤的可选性较好,精煤灰份一般6-12%,全硫多在0.3-1.5%间。

历年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逾165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31%。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在纳雍中岭等地,正兴建"西电东送"大型火电厂用煤矿井,该煤田将成为贵州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化工用煤产区。

黔西北优质无烟煤产区该产区是贵州低硫优质无烟煤最为丰富的集中产地,也是未来开发潜力大的区域之一。

产区位处贵州西北部,优质煤主要分布于金沙、黔西、大方、仁怀、习水等县市。

煤层主要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上部或长兴组下部地层中。

低硫可采煤层一般2-4层,可采厚度多为2-7.5m。

经勘查与研究,产区探明储量加预测资源量合计可达295.9亿吨。

其中含硫小于或等于0.5%的为61亿吨,0.51-1.0%的达167.3亿吨,1.01-1.50%的有67.6亿吨。

探明的储量已达76.9亿吨,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以煤质优为特点,兼以交通方便和电力供应充足、水资源较为丰富等有利条件,该区已成为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掘煤炭的重点区域。

现今正在金沙、习水、黔西等地兴建大中型火电厂用煤以及其它用途的矿井,不仅使产区成为"西电东送"的又一新能源基地,并将成为化工、冶金等用煤和优质无烟煤出口的重要基地。

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

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

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一、概况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地理座标:东经104°-109°北纬25°-29°,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

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分属长江、珠江水系。

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

含煤地层在全省分布广泛,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划分为20个煤田。

黔西、黔中及铁路沿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

至一九九三年底止全省保有储量:4983017万吨;预测储量(可靠级)864亿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一、下古生界含石煤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最主要的是寒武系牛蹄塘组。

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东南等地,总厚26-313米,平均170米左右。

含石煤总厚10-20余米,发热量400-800卡/克,个别高达3000卡/克。

常伴生磷块岩及钒、钛、钼、镍、铀等稀散放射性元素。

二、下石炭统大塘组:总厚19—992米,一般200-500米。

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威宁、毕节、纳雍和黔东南贵定、龙里、都匀、荔波等地。

由页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地煤组成。

威宁、荔波、都匀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含煤1—10层,可采1—2层,厚1.2—1.5米。

煤种:厚煤—无烟煤。

三、下二叠统梁山组:除黔东北思南等地缺失外,其余地区普遍沉积。

总厚0—300余米。

为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和煤层组成的滨海相沉积。

黔西北水城、毕节以西,黔东南凯里、从江、黎平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地层一般厚10—50米,含煤0—7层,一般可采1层,厚0.63—1.0米,煤层呈透境状、串珠状。

为气煤—无烟煤。

四、上二叠统龙潭、长兴组:总厚53—852米,一般213米(修文)—439米(格目底)。

除黔东南—隅外均有分布,为一套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地含煤地层。

由北向南厚度为:桐梓113米,息峰229米,贵阳320米,紫云852米,册享332米;大致有薄—厚—薄的变化。

2023年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贵州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贵州省煤炭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一、贵州省煤炭资源概况贵州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贵阳、安顺、遵义等地,以贵阳煤田和遵义煤田最为丰富。

贵州省的煤炭储量约为600亿吨,占全国的约2%。

煤炭品种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

二、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现状1. 供需情况贵州省煤炭行业供需形势较好,市场需求较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对煤炭的需求将会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贵州省的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也较大。

2. 产能和产量贵州省的煤炭产能和产量在过去几年有所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省的煤炭产量为2.5亿吨左右,产能较为充裕。

但是,由于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以及贵州省的煤矿资源质量相对较差,煤炭产量增长受到一定的限制。

3. 价格走势贵州省煤炭价格受到供需关系、行业政策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贵州省煤炭价格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但是,在国家对煤炭产能进行整顿和减少的背景下,煤炭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

4. 市场竞争格局贵州省煤炭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

国有企业在煤炭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拥有较大的产能和销售网络,同时也受到行业政策的支持。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煤炭行业中不断崛起,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三、贵州省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1. 变革与调整随着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贵州省煤炭行业将面临产能减少和结构调整的压力。

煤电联营、煤电分离等政策将推动贵州省煤炭行业向清洁化、高效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 新能源发展贵州省煤炭行业将积极发展新能源,如煤制油、煤制气、煤制乙烯等。

利用贵州省丰富的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3. 优化营销网络贵州省煤炭行业需要优化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2023年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贵州省作为一个多山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也是贵州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贵州省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煤炭行业市场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预测贵州省煤炭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

一、煤炭资源丰富贵州省煤炭储量丰富,煤种主要为无烟煤和褐煤,占据全国无烟煤储量的6%和褐煤储量的2%。

其中,无烟煤储量为49.1亿吨,褐煤储量为8.6亿吨。

煤质优良,无烟煤低灰低硫,适合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褐煤也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此外,贵州省的煤炭还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煤炭资源分布较为集中,开发利用较为便捷,也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发展。

二、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尤其是在环保政策和清洁能源政策的影响下,无烟煤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而贵州省煤炭的质量优良,能够满足清洁能源政策的要求,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此外,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煤化工等相关行业也将对煤炭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为贵州省煤炭产业开拓新市场提供了契机。

三、政策支持力度大贵州省煤炭行业获得了政策支持,政府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大,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发展。

例如国家提出的“煤改气”政策,将促进大气污染治理,从而提高贵州省无烟煤的市场需求。

此外,贵州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煤炭行业的扶持政策,如加大煤炭采掘力度、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设煤炭加工项目等,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综上所述,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前景看好。

煤炭资源丰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政策支持力度大,这些都为贵州省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景。

随着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贵州省煤炭行业市场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除东部有的‎属少煤、缺煤区外,省内各地多‎有产出。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加大‎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力度,新发现一批‎大中型矿产‎地,全省查明保‎有资源量5‎49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50亿‎吨、资源量39‎9亿吨。

煤炭生产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1.5亿吨,“十一五”原煤总产量‎超过6.3亿吨,比“十五”期间增长7‎0.3%。

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70%,比“十五”初期提高2‎2.6个百分点‎。

贵州省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

2011年‎,贵州省原煤‎产量累计完‎成1.56亿吨,累计销售煤‎炭1.52亿吨。

其中省内销‎量煤炭总计‎12434‎.12万吨,省外销量为‎2814.8万吨。

今后几年,贵州省将大‎力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大‎型骨干煤矿‎建设,着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大力推进推‎广先进的采‎掘技术、安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机‎械化综采设‎备,促进煤炭工‎业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预计到20‎15年,贵州省原煤‎产量有望突‎破2亿吨。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贵州省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八章。

首先介绍了‎中国煤炭工‎业的总体概‎况,接着分析了‎贵州省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并对贵州省‎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
一、概况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地理座标:东经104°-109°北纬25°-29°,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

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分属长江、珠江水系。

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

含煤地层在全省分布广泛,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划分为20个煤田。

黔西、黔中及铁路沿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

至一九九三年底止全省保有储量:4983017万吨;预测储量(可靠级)864亿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
一、下古生界含石煤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最主要的是寒武系牛蹄塘组。

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东南等地,总厚26-313米,平均170米左右。

含石煤总厚10-20余米,发热量400-800卡/克,个别高达3000卡/克。

常伴生磷块岩及钒、钛、钼、镍、铀等稀散放射性元素。

二、下石炭统大塘组:总厚19—992米,一般200-500米。

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威宁、毕节、纳雍和黔东南贵定、龙里、都匀、荔波等地。

由页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地煤组成。

威宁、荔波、都匀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含煤1—10层,可采1—2层,厚1.2—1.5米。

煤种:厚煤—无烟煤。

三、下二叠统梁山组:除黔东北思南等地缺失外,其余地区普遍沉积。

总厚0—300余米。

为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和煤层组成的滨海相沉积。

黔西北水城、毕节以西,黔东南凯里、从江、黎平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地层一般厚10—50米,含煤0—7层,一般可采1层,厚0.63—1.0米,煤层呈透境状、串珠状。

为气煤—无烟煤。

四、上二叠统龙潭、长兴组:总厚53—852米,一般213米(修文)—439米(格目底)。

除黔东南—隅外均有分布,为一套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地含煤地层。

由北向南厚度为:桐梓113米,息峰229米,贵阳320米,紫云852米,册享332米;大致有薄—厚—薄的变化。

自西向东分为三个相区,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

含煤0—60余层,一般可采1层(天柱)—41层(格目底),煤厚0.5—34.1米。

(一)过渡相区:分布于毕节、水城、盘县一线以西,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偶夹泥灰岩和透镜状菱铁岩。

一般含煤40—50余层,可采十余层,多分布于煤组中上部,厚5.16—32米。

煤质:中灰、低硫—中硫。

煤种:气煤—无烟煤。

(二)海陆交互相区:位于过渡相区以东,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西。

由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灰岩层数、厚度自西向东递增。

煤组厚度、煤层层数变化较大,六枝矿区煤组一般厚360米,含煤8—32层,可采一般6层,厚12米左右。

多为中灰、中—高硫煤。

以无烟煤为多,也有部分烟煤。

(三)海相区: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东地区,自西向东龙潭组逐渐过渡为吴家坪组,以灰岩为主,夹碎屑岩、煤层。

含煤1—数层,可采1层,厚约1米。

为中灰、富—高硫煤。

煤种:肥—贫煤。

五、上三叠统二桥组:总厚70—1460米,分布于黔北、黔西北及贵阳地区。

分贞丰型和郎岱型。

(一)贞丰型: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灰岩、泥灰岩,含煤2—80层,可采0—4层,厚0—5米。

中灰、富—高硫;气—肥煤。

龙头山向斜本组厚1389米,含煤22层,可采4层,厚约5米。

(二)郎岱型:碎屑岩夹煤线、薄煤、炭质页岩,一般无可采煤层。

六枝郎岱本组厚334
米。

六、新第三系翁哨组:保存不全,可见厚度60-212米。

分布于旋秉翁哨、盘县平关、威宁水中等地,陆相含煤沉积,含褐煤1-11层,可采1-8层,最厚达30余米。

灰分39.91,硫分3.21%
三、构造特征
贵州省地处新华夏系第三褶皱带与沉降带的南部和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褶曲、断裂均较发育。

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为省内重要含煤地层,其沉积发育受下述几组构造带的影响较为明显:(一)展布于纳雍至黄平一带的东西向构造带,其南北地层发育不同。

(二)南北向构造体系,尤其是展布于遵义、贵阳、罗甸的黔中构造带。

(三)华夏、新华夏系全省均较发育,多展布于黔东地区。

对各煤田影响较大。

(四)北西向构造带主要展布于黔西水城~~望谟地区。

北西向复式褶皱、断裂对黔西煤田的发育、改造影响较大,受其影响水城煤田南、北含煤地层的厚度、含煤性等差异较大。

由于几组构造带(体系)相互切割、联合、改造的影响,使各煤田小断层比较发育,构造更加复杂化。

四、全省煤炭储量汇总表
贵州储量表
来源:中原煤炭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