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煤炭资源简介
安徽省能源分布情况

课程助教:XX 指导教师:XXX老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几个方面
• 安徽省地理位置 • 矿产资源
—安徽省煤炭能源分布情况 • 安徽省新能源分布 • 新能源汽车
安徽省地理位置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省份,位 于中部地区东部,与长江三角洲毗邻, 交通便利。地理坐标为东114°45′~ 119°45′ , 北 纬 29°24′ ~ 34°38′ 。 全 省 总 面 积 13.96 万 平 方 公 里 。 人 口 6593万人。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 大水系,处在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 地貌特征多样。大别山山脉耸立于西部, 南部为皖南山区,中部为江淮丘陵,北 部为淮北平原。
安徽省全国重点17 个矿种分布情况
• 煤矿:集中分布于我省北部,其中淮南市(资
源储量占全省资源储量总量的49%)、淮北市 (17%)、阜阳市(12%)、宿州市(11%)、 亳州市(10%)合计占全省煤矿资源储量的99%, 其余1%分布于沿江、江南地区。
• 铁矿:主要分布在六安市(占39%)、马鞍山
安徽省新能源产业总体来看正呈现加速发展 态势。其中,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生物质能 产业发展较为平稳,风电产业有所突破、蓄 势待发,核电利用也正在积极推进。
新能源汽车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早在2000年,奇瑞汽车即开始着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也是国内最早开发新能源汽 车的公司。经过15年的发展,奇瑞已建立起系统的“全系列+四五七”新能源技术规划: 涵盖全系列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新能源乘用车研发体系和集成平台,拥有小 型纯电动、中型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和电四驱四大新能源整车平台,以及动力电池系统、 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PHEV动力总成、电驱动后桥五大通用子系统。
了解安徽省的优势资源

玛伊努尔
7101010112
了解安徽省的优势资源,各资源所占比重的大小
丰富的资源优势
安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安徽是中国矿产资源大省,其中煤、铁、铜、硫铁矿等二十多种重要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发展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马鞍山为重点的钢铁工业,以安庆为基地的石油化工工业,以铜陵为中心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淮南、淮北两大煤炭基地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
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公告
(截至2004年底)
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发现矿产118种(如计算到亚矿种为138)种,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种76种(如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03种)。
查明有资源储量(以办理储量登记为准)的亚矿种84种。
本年列入矿产资源储量统计的矿区(含小矿)4582个。
安徽主要要矿产资源储量及其排序
安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
有耕地433万公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加上多样的地貌形态和区域类型,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粮食、棉花、油料、茶叶、水果、药材和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十位。
安徽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有世界级的旅游胜地黄山、佛教圣地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及天柱山、琅琊山、太平湖、巢湖等名山秀水,其中,黄山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安徽省人力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
省会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全国闻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等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
每千名职工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安徽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23年安徽省煤炭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安徽省煤炭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背景安徽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省份之一,全省共有31座大型煤矿和近百座小型煤矿。
煤炭行业作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对全省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安徽省煤炭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市场现状1. 总体情况安徽省煤炭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但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
据统计,2019年安徽省煤炭产量达到1.2亿吨,其中70%以上被用于发电、钢铁和化工等工业领域。
目前,省内外的多家煤炭企业参与了该市场的竞争,如中煤集团、华能集团、绿色动力等。
2. 价格水平近年来,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和推进清洁能源,加大了煤炭生产和使用的环保和安全监管力度,导致煤炭供应收紧,价格大幅上涨。
据悉,目前安徽省煤炭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其中动力煤价格已接近每吨800元,高于去年同期50%以上。
3. 市场需求安徽省煤炭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建筑和居民等领域。
其中,工业是最大的消费者,大量消耗煤炭进行生产和加工。
其次是建筑行业,建筑用煤主要用于供暖和蒸汽发生。
居民部分主要是夏季烧烤和冬季民用取暖。
三、市场问题1. 环保问题煤炭作为传统的化石能源,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排放物,严重影响着环境和健康。
为此,国家在近年来加强了环保监管,要求煤炭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保设施和治理水平。
然而,安徽省部分煤炭企业仍存在环保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2. 产能过剩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煤炭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悉,近年来,安徽省煤炭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为此,需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步减少过剩产能。
3. 安全问题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煤层顶板坍塌等事故。
特别是在井下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四、发展建议1. 提高环保水平为解决环保问题,需要在政策法规指导下,实行严格的环保监管,对不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引导企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提高环保水平。
安徽省煤炭资源数量、勘查利用现状及勘查建议

1 煤 炭 资 源 总 量 及 分 类
被生产井 、 在建井开发利用的资源储 量 。包 括 尚未利用 的勘 探资源储量 、
保有资源, 储量 : 是指探获资源 源/ 储量 8 0 3 7 0 5 . 4 9  ̄ 1 0 ' t 。在 尚未 利 用资源/ 储量 中, 勘探阶段资源/ 储量 南、 淮北煤 田内的煤炭资源 占全省 量减去煤炭生产消耗的资源量。 煤 炭资 源 的 9 9 %以上 。摸 清 省 内煤 已利用资源/ 储量: 是指生产矿 4 1 9 1 5 7 . 1 3  ̄ 1 0 t , 详查阶段资源/ 储量 在建矿井 已利用 ( 已占用) 的资 2 0 3 8 5 4 . 9 2 ×1 0 4 t , 普 查 阶 段 资 源 量 炭资源勘查 、 利用现状 , 有利于制定 井 、
第2 3 卷第 3 期
2 0 1 3 年9 月
安 徽地 质
Ge o l o g y o f An h u i
V0 1 . 2 3 No . 3 S e p t e mb e r 2 01 3
文章编号: 1 0 0 5—6 1 5 7( 2 0 1 3 )0 3~2 0 8—3
安徽省煤炭资源数量 勘查利用现状及勘查建议
苏永荣 ,刘琰
( 安徽省煤 田地质局 ,安徽合肥 摘 2 3 0 0 8 8 ) 要 :以反 映煤炭资源 的勘 查、利用状况为依 据 ,将安徽省煤炭 资源进行 了分类统计 ;介绍 了煤质
总体特征及煤 类;分析 了煤炭资源勘 查、利用现状 ;并提 出了煤炭资源勘 查建议 。
处, 普 查程 度 的 1 2 处。
积 5 1 2 6 . 5 4 k m ,预 测 资 源 量 在 一 5 0 0 m水 平 以浅 , 少 数在 … 6 0 0 皖南地区各煤田查明煤炭资源涵 4 4 6 1 9 0 7 . 2 5 × 1 0 4 t , 其 中预测 可靠 的 6 5 0 m水 平 。 自上 世 纪 9 0 年 代 初 以 盖面积 1 3 2 . 6 k n i , 勘查深度一般也仅 3 3 4 — 1 资源量3 4 5 2 0 1 1 . 3 7  ̄ 1 0 4 t , 预测 来 , 国家对 皖南地 区的煤炭资源基 在一 5 0 0 m水平 以浅 , 其勘 查程度大多 可 能的 3 3 4 — 2 资源量 8 2 9 5 0 . 7 3 x 1 0 4 t , 本 未 再 投入 勘 查 工 作 , 将 皖南 地 区 只达到普查程度 , 截至2 0 1 1 年底查明 预 测 推 测 的 3 3 4 —3 资 源 量 作 为煤 炭 限制勘查 区域 。皖南 地 区 矿产地 8 9 处, 8 8 处供开采利 用。 自上 1 8 0 3 9 0. 1 5x1 0 t 。 煤 炭 资 源 条件 同我 国南 方 的 重 庆 、 世纪9 O 年 代以 来勘查工 作 已俜 。 由于受 到勘查 设备 能力 的限 广西 、 浙江等省市一样 , 同属煤炭资
淮北矿业_精品文档

淮北矿业淮北矿业:中国资源领域的瑰宝引言:淮北矿业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北矿业一直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支柱之一,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淮北矿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历史回顾淮北矿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煤炭资源。
淮北地区的丰富煤炭资源引起了国家的注意,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矿产调查和勘探工作。
于是,在1958年,淮北矿业公司成立,标志着淮北矿业的正式开始。
上世纪60年代是淮北矿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大型煤矿相继投产,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淮北矿业在当时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能源支持。
然而,淮北矿业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煤炭市场的变化和技术设备的老化,淮北矿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的变化,淮北矿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二、现状分析目前,淮北矿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煤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淮北矿业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淮北矿业的主要煤炭矿井分布在淮北市和宿州市。
其中,淮北市的鹰手营子矿区是淮北矿业的核心区域,拥有大量的高品质煤炭资源。
宿州市的淮矿煤矿也是淮北矿业的重要产煤区之一。
近年来,淮北矿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先进的采矿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引进,大大提高了煤炭开采和生产的效率。
此外,淮北矿业还加大了对矿产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力度,努力实现煤炭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淮北矿业也不断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国际先进的矿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为淮北矿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淮北矿业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了出口业务,使淮北煤炭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认可。
三、未来展望未来,淮北矿业将更加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淮北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安徽淮北简介概况

安徽淮北简介概况
淮北,位于中国安徽省中北部,是该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它地处淮河流域,北临黄山,南接长江,东临徐州,西邻安庆,地理位置优越。
淮北市下辖6个区和3个县,总面积约为1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0万。
淮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古代,淮北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汇点,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商埠。
如今,在淮北市区内,仍能看到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古城墙、古寺庙等,这些都是淮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淮北的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
这里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淮北的煤炭工业发达,煤矿、电厂、化工厂等相关企业林立,为淮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淮北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机械制造和化工等。
淮北市的交通便利,公路和铁路网络发达。
市内有多个客运站和火车站,可以方便地前往全国各地。
此外,淮北还拥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场,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出行。
淮北的教育事业也相当发达。
这里有多所高等学府,如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
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淮北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淮北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市区内有多个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如淮北市公园、明湖风景区等,供人们休闲娱乐。
周边地区还有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等著名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淮北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发展迅速的城市。
它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达的工业为骄傲,同时也重视文化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
淮北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索和发展。
安徽省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分析

全省煤炭产量已由 “ 九五”末期的 4 7 0t . 8X1s 6 上升 到“ 十五” 末期的近 8×1s 预测 2 1 年和 22 年 0, t 00 00
全省的煤炭生产量将分别达到 1 5×1。和 1 5X . 0 0t . 2 19 0 。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 t 也暴露出一些深层 次的问题 , 现有部分生产矿井已经进入老龄化开采阶 段, 面临资源枯竭的局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分生产矿井受制于采区
进入新世纪以来 , 煤炭仍然作为主要能源 , 为我 国的国民经济持续 、 健康发展提供 了保证。 安徽省的 煤炭工业随着 “ 安徽省 8 6 行动计划 ” 1 打造亿 吨级煤
炭基地 目 的实施 , 标 近些年来也取得了较快 的发展 ,
约型产业 , 这不仅是 因为在 目 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 矿 产资源的数量已不再是唯一的 , 也不再是首要 的关注 对象 ,矿产资源的地质赋存条件及其各项质量指标 ,
安徽雀煤炭黉濠有效供绘能力评价分析
朱文伟 ,孙 贵 ,叶诗忠
208 ) 308 ( 安徽省煤 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安徽 合肥
摘 要 :后备煤 炭资源储量的规模直接 决定着宏观煤 炭工业 的规划和 发展。“ 炭资源有效供给 能力”是近年 来煤 炭 煤
地质 经济研 究工作提 出的一个新 的概念 ,本文尝试应 用煤 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概略 评价方法,结合我省 实际, 订适 制
类评价。
技术经济评价的内容 ,是地质条件决定生产成 本, 煤类 、 煤质决定煤炭售价。 由此派生的影响因素 较多, 但又客观具体 , 因而便于评价时定量 , 具可操
作性。
2111 .. 生产 成本 .
( 分等评价是按井 田 ( 2 ) 勘查 区 ) 以煤层为对象 , 对其预期开采效率所进行的评价 , 并依开采效率的高 低 ,将其划分为 I Ⅱ、m、Ⅳ 、V等共 5 、 个等别,
安徽省煤炭资源可利用性和保障程度分析

体,平 均 煤 层 总 厚 度 43 m, 累 计 查 明 资 源 量
228
53 亿t,保有资源储量 210
81 亿t,占全省保
有总量的 62
1% .淮南煤田 矿 产 地 30 处, 基 本 为
大型矿产地;压覆资源量 11
96 亿t.
皖南煤田位于长江沿岸和皖南山区,含煤地层
开展安徽省煤炭资源可利用性和保障程度等综合研
het
o
t
a
lr
e
t
a
i
nedr
e
s
ou
r
c
er
e
s
e
r
ve
s,andt
hee
s
t
ima
t
edgua
r
an
t
e
epe
r
i
odi
s94ye
a
r
s
unde
rno
rma
lmi
n
i
ngc
ond
i
t
i
ons,i
nd
i
c
a
t
i
ngagooddeg
r
e
eo
fr
e
s
ou
r
c
egua
r
an
t
e
e;t
hegua
r
an
t
潘集外围深部、八里桥 4 处勘查区,新增煤炭资源
资源量72
92 亿t,控制资源量76
58 亿t,推断资
型规模,累计查明资源量2
44 亿t,保有资源储量
截至 2020 年底,两淮煤田未上表矿产地 7 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煤炭资源简介
一、概况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理位置是:东经115°~119°40′,北纬29°26′~34°40′。
全省面积139000余平方公里。
省内交通方便,铁路有津浦、陇海京九、符夹、淮南、濉阜、宁铜等线连接主要城镇与矿区;航运以长江、淮河为主干,其它涡河、颖河、巢湖等均可通轮;公路以市县为枢纽,构成全省公路网。
全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淮北煤田和淮南煤田,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其次为皖南煤田,分布在沿江江南一带,为华南型上二叠统龙潭组、下二叠统梁山组及下侏罗统昆山组的含煤地层。
现有巢湖、安庆贵池、芜铜和宣泾五个矿区。
全省含煤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9%。
截止1992年底,全省煤炭保有储量2735856.56万吨,其中生产井和在建井储量874662.89万吨,供进一步勘探的储量1158919.87万吨。
预测储量6115551万吨,其中预测可靠3218962万吨,皖南下寒武统石煤,计划处至300米储量构80亿吨。
二、含煤地层及煤质特征
(一)含煤地层特征
(1)华北型含煤地层,自下而上有:
中石炭统本溪组:由风化赤铁矿、铁铝质粘土岩、薄层灰岩组成,局部夹薄煤。
上石炭统太原组:由灰岩8~14层,含煤1~11层及砂泥岩组成。
下二叠统山西组:岩性由泥岩、粉砂岩、砂岩与煤层组成,含水量煤1~3层,煤厚1.65~7.00米。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岩性由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含煤2~20层,煤厚5.50~18.73米。
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岩性由粉砂岩、泥岩、花斑状鲕状泥岩及沙岩组成,含煤1~19层,煤厚1.95~13.09米。
(2)华南型含煤地层,下下而上有:
下二叠统栖霞组:由灰岩、粉砂岩及炭质泥岩组成。
底部梁山组(仅贵池矿区出露),厚度小于20米,岩性为灰黑色泥质页岩、炭质页岩、粉涛岩、顶部含泥质灰岩,夹透镜状、鸡窝状煤一层。
煤层为局部可采,平均厚0.5米。
下二叠统孤峰组:由万南页岩、炭质页岩及沥青质灰岩组成,不含煤。
上二叠统龙潭组:岩性由页岩、砂质页岩、含菱铁及遂石结核的泥质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组成。
上部含煤3~7层,煤厚0~7.4米,可采1~2层,厚0.34~4.8米。
上二叠统大隆组:由硅质页岩、硅质岩、硅质粉砂岩、炭质面岩及灰岩组成,厚10~71米。
下侏罗统昆山组:由砂砾岩、砂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
岩性、岩相及含煤性变化很大。
含煤3~12层,可采或局部可采2~4层。
本组地层仅在安庆、巢湖矿区发育。
中侏罗统自流井组:由粉砂岩、石黄钙砂岩及花斑状页岩组成,不含煤。
上侏罗统:为一套巨厚火山碎悄岩沉积,下部夹砾岩、粉砂岩、煤线及泥灰岩。
(二)煤质特征
本省煤类齐全,各矿区及不同时代煤的煤质特征,均具明显的差异性。
煤
类从低变质的气煤到高变质的无烟煤均有。
现将不同时代煤的煤质特征简述如下:
(1)二叠纪:淮北二叠纪煤层,煤质牌号齐全。
淮南煤种单一,以气煤为主。
个别地区为贫煤或天然焦。
皖南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煤种分带明显,以贫煤、无烟煤为主,少数为气煤、肥煤、焦煤等。
皖北二叠纪煤层原煤灰份由下而上逐渐增高,一般为低一中灰煤。
硫份以低硫煤为主,中硫工业区次之,磷的含量比较低,一般为0.0003~0.071%。
皖南各矿区灰份一般为22.29%,硫份为3.23~3.93%。
(2)侏罗纪:主要为下侏罗统昆山组的煤层,一般为灰黑、黑色、玻璃、沥青、金钢光泽,粉末状及块状构造为主,棉絮状及条带状结构。
煤类为无烟煤。
三、构造特征
本省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位于昆仑一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的东段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第二沉九还交接复合部位,并受淮阳山字型构造干扰。
皖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受东西向古构造控制,聚煤方向和富煤带近东西向分布。
肥中断裂和郯庐断裂是淮南煤田和淮北煤田(也是华北石炭二叠系)在南、东的控煤边界。
其中淮北煤田主要受新华夏系和徐宿弧形构造的影响,淮南煤田主要受东西向构造的控制。
皖南二叠纪煤系,受秦岭东西向构造带和华夏系构造的制约,而煤系的分布主要受后期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构造形态的控制,使皖南各矿区呈北东方向展布。
皖南侏罗纪煤系(昆山组),主要分布在长江北岩,含煤地层的沉积受华夏构造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