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客流统计
2010上海世博会调查报告

世博会——我们共同的关注调查时间: 2010年7月—8月调查方式:旅行、上网、书籍调查人员: 081711班郜家瑞调查目的:1、了解有关20101世博会的相关情况;2、搜集有关世博会的材料,以加深对世博会的理解;3、认识2010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影响。
调查步骤:1、拟定大纲2、搜集材料3整理并是材料书面化正文:一.2010世博会概况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政府曾就举办世博会向国际展览局作出郑重承诺,全力支持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国各地也以各种方式给予积极支持。
2003年,上海正式启动世博会的筹备工作,由于“非典”,等客观原因筹备工作一度受到影响。
经过调整,开展了组织构建、调研、举办或参与相关活动等工作。
在办博组织机构尚未正式建立的情况下,由原来的申博机构组织召开各类国际性研讨会和论坛,参加与世博会相关的国际会议,举办大型纪念性活动,接待国内、国外访团的参观和学习。
广大群众对世博会的认知和了解度不断提升。
二.历届世博会开办情况调查(表格)三、2010世博会有关资料调查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是自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首次设定主题以来,世博会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
这一主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人类文明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紧紧抓住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最热点问题。
这一反映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富有创意,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特点。
世博会徽标:申博徽标是两个互动的、色彩斑斓的圆组成的图样。
这是两个圆,世博会是展示各国经济、科技、文化成果的窗口,探讨人类普遍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讲坛,这里汇集着人类的勇气和智慧;这是两个互相交融的圆,世博会是交流的大舞台,形如流水的互动,体现了人类与城市和谐共存的愿望;这是两个色彩斑斓的圆,变幻的色块给人以遐想:绿色象征着生命和自然,紫色流旋象征着时空、科技和探索,两者有机的结合是城市的内涵;这是两个开放的圆,没有边界,意味着城市交融无极限、城市发展无极限,这是人类千百年来对城市的梦想与憧憬;两个圆飞速旋转,逐渐聚焦,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城市正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地走向未来。
世博期间上海地铁运送乘客逾10亿人次

6 4 项 目管 理 .
1 )推 行 运 营介 入 理 念 , 营 部 门从 项 目规 划 阶段 运
开 始 , 过 程 参 与城 市 轨 道交 通 项 目建 设 , 足 运 营功 全 满 能 和服 务 需 要 , 免 投 资 浪费 。 避
2 )推 行设 计 施 工 总 承包 机 制 。
都 市快 轨 交通 ・ 2 第 3卷 第 6期 2 1 0 0年 1 2月
点 , 立 系统化 的运 营仿 真分 析验 证体 系 和手段 。 建
6 7 项 目后 评 价 .
研 究 并 建 立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项 目后 评 价 的 科 学 、 系
统 、 范 的标 准 和 方 法 体 系 , 极 开 展 项 目建 设 后 评 规 积
辆 。 联 合 团 队 经 过 1年 多 的 开 发 历 程 , 套 完 全 自 主 知 识 产 这 权的 网络控 制 系统瓜 熟蒂 落 。装备 “中 国脑 ” 地 铁 车 辆将 的
摘 编 自 w w.hnmer.e 0 0一 l- 4 w cia t n t 1 l o o 2
奔驰在 2 1 0 0年 年底 前开 通的 北京 l 5号线上 。 在成 功应 用 于北 京 1 5号 线 的 同时 , 一 列车 网络控 制 系 这 统也批 量应 用于长春轻轨 、 朗马沙德 轻轨 、 伊 重庆 单轨 车辆 , 这 标 志着“ 国脑 ” 仅 成 功 武 装 了 国 内地 铁 , 将 成 功 走 出 中 不 还
21 0 0年 1 1月 1日 5 日广 州地铁 免 费乘 车 , - 5天共 运 送
8 U BNR PDR IT A S R A A I AL 右。 单 2
摘 编 自南 方 网 2 1 l —1 0 0一 1 O
国人观世博当尽主人的礼数

DOSSIER DE PRENSACobertura Expo Shanghai 201024 a 30 de mayoMayo 2010Medio: Hubei Nes, /chino Fecha: 24 y 26 de mayo de 2010Tema: Artículo de opinión sobre visitar la Expo – Pabellón de México国人观世博当尽主人的礼数数据显示,截至23日晚19时30分,经票检入园参观者达30.62万人,较上周同期增长约28%,累计入园人数已达505.51万。
当日团队客流依然延续近期占三至四成的特点。
连日来,世博会客流量稳定增长,已连续三日突破30万。
(5月24日人民网)上海世博会开幕20多天来,参观世博园人数稳步攀升,累计接待参观者已突破500万人次,连续3天接待参观者突破30万,说明世博会的人气指数在继续上升。
人气能说明世博的精彩,世博的成功,但从新华社记者报道的情况来看,人气里面也有隐忧。
世博开园20多天来,中国馆、沙特馆、法国馆、德国馆等热门场馆深受欢迎,每天参观的人群都排成长龙。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部分场馆受到了冷落。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参观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参观者来自国内。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在中国举办,国人观世博就成了双重身份,一是游客,二是主人。
主人就应当尽主人之责。
来上海参展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组织,都是中国的客人,都是中国人民的客人。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号为文明之邦,就应该有文明待客之道,那就是先客后主。
进世博园先到客人的场馆学习请教,才不辜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风范。
不要认为非洲国家、太平洋诸岛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等国家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墨西哥馆出口处挂着一幅墨西哥女画家里达?卡罗的自画像,其艺术价值极高,在欧美相当有名气。
可惜很多人进去后对此画视若无睹,却不知此画的价值无法简单用金钱进行衡量,如果硬要估算,价值在上亿元以上,是墨西哥人民心中至尊的国宝。
2010年上海世博会入园客流总体特征分析

e hbt np r d a l a fe n fr n ef r ii rf w r a iainf rsmi g —c ee hbto satr r s x i io e o , s i i wel so r gar e e c o st o og nz t o i l l esa x ii n f wad . i e v o l o r r a a l i e
2 0 1 0年上海 世博会入园客流总 体特征分析
口 刘 淼’ 、朱 伟 蔡逸峰 ’
202 ) 015 (. 1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 0 ̄ ; . 0 01 2 上海世博会 事务协调局,上海
摘
要:2 1 年上海世博会客流规模创造 了大型会 展 的新 纪录,主要从 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入 00
手,结合天气、票务政策、游客心理等 因素来分析 ,并与往届世博会进行对 比,总结上海世博会 的入 园客流特征 ,为未来大型会展的规划与组织提供参考。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主要分析了入园客流的月 变、 周变、时辰变化等特征 , 探讨了影响时间分布的原因及大客流形成 的规律和特征 ; 客流的空问分布 ,
大关注和参与热情。从 申办成功开始便频频被媒体拿来 及 8 .万 人次 并尘封 了 4 3 6 0年 的世界纪 录 。
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大客流预警

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大客流状态下园外交通系统预警及应对方案李 彬1.2(1.上海市公用事业研究所2.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上海 200025)摘要:为应对园区大客流状态下的特殊情况,结合园外交通系统的特点,编制园外交通系统的截流方案十分必要。
在园区可能出现的各种客流预警状况下,立足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科学合理的编制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流、限流和截流方案,保证世博参观客流的安全、有序、可控。
关键词:世博会,大客流,预警1研究背景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迎来海内外7000万人次的参观客流,为应对由此带来的巨大交通需求,需要构筑“畅达、舒适、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世博交通服务体系,实现“安全可靠、便捷有序、导向明确”的世博会交通服务目标。
为了实现“世博因交通而更精彩”,将在“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的日常公共交通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世博专线、世博水上巴士、省际包车、世博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基础,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园外交通运输网络。
表1 园外交通系统构成交通方式 交通工具轨道交通 包括4、6、7、8、9、13号线世博专线 44条地面公交线路公共交通省际包车 包括本市、外地包车大巴水上交通 4个水门和水上巴士线路出租车 世博出租车队从“条线”角度,交通系统的截流方案将遵循“预判-预警-应对”的思路展开;从“板块”角度,截流方案将涵盖轨道交通、世博专线、出租汽车、公路运输、水上交通五大系统。
2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2.1大客流预警机制大客流预警状态的界定遵循“点面结合、入场离场兼顾、动态调整”的原则,对可能发生大客流的各种状态制定预警预案。
入场总客流预警状态界定:统筹考虑园内滞园、出入口广场、途中世博游客总规模,将预警状态分为III、II、I三级(对应黄色、橙色、红色)。
III级黄色预警状态对于超过40万的客流规模,II级橙色预警状态对于超过50万的客流规模,I级红色预警状态对应超过60万的客流规模。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投入情况分析(推荐文档)

一、世博会经济理论1、世博经济的概念世博经济是指举办城市在筹办和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与世博会直接关联的系列经济活动,是以世博会为契机,推动举办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体。
从内涵上看,世博经济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直接为举办世博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会展展馆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世博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世博会资源市场开发、投融资改革的各项内容;三是举办城市借世博契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改革经济建设的各种相关经济活动。
2.世博经济价值分析世博会作为重大事件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因此有许多关于世博经济的理论。
其中有世博经济与经济增长理论较为受人关注: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的研究。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如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A t L K αβμ=式中Y 是工业总产值,()A t 是综合技术水平,L 是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单位是万人或人),K 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α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1μ≤3、世博经济的构成世博经济由世博会创造的直接经济收入与间接经济收入两部分组成。
(l)、世博会的直接经济收入世博会的直接经济收入主要是指世博会筹办到会展期间的各种收入。
主要包括: 门票收入;赞助和捐赠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权收入;纪念币、纪念邮品和纪念礼品收入;彩票收入;场地租赁收入。
(2)、世博会的间接经济收入世博会的间接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世博会相关支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所引发的增加值,以及来自于世博会所引发的就业的增长。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1、成本一收益分析原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通过权衡收益与成本来评价公共项目可行性的一种系统经济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估一个项目或方案的社会经济价值,比较几个方案的社会经济收益的差别,分析论证同一领域的不同项目或不同领域的各个项目的社会经济收益,为有效的决策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和参考性的意见。
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中国的会展旅游状况-最新文档

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中国的会展旅游状况-最新文档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中国的会展旅游状况笔者从我国会展旅游的现状,以及2010上海世博会对中国会展旅游的影响,为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会展旅游城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有利于我国会展旅游业跨越式升级。
同时面对我国会展旅游的现实问题和仍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采取的措施。
会展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旅游业皇冠上的宝石,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发和重视。
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会展旅游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水平最高、带动力最强、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综合会展活动,被誉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由中国举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的圆满成功,加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会展的举办,使中国的会展旅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
一、现今我国会展旅游的现状我国会展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总量还比较小。
我国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历史相对较短,真正开始主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中国会展旅游正在不平衡中的迅速发展,吸引着国外大量会展、游客的到来,带动着国内会展旅游经济的发展。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非常快,特别是会展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大有超前发展的态势。
虽然中国整体的会展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在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比较迅速。
二、2010上海世博会对中国会展旅游的影响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会展旅游城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有利于我国会展旅游业跨越式升级。
1、世博会的举办提升了上海会展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世博会为上海带来巨大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旅游酒店、旅行社、景区、交通、购物消费等产业发展,为我国大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做出贡献。
它也为我国提供了一次旅游资源、旅游产品集中展示的良机,对我国会展旅游品牌建设产生非凡的意义。
2010上海世博会交通管控模式与交通组织方案

散场接驳巴士环线规划:线路走向
三条短驳线
浦西出入口环线1:4.7km 浦东出入口环线2:12km 越江出入口环线3 :16.5km
西藏南路出入口
半淞园出入口
鲁班路出入口
白莲泾出入口
后滩出入口
长清路出入口
高科西路出入口
上南路出入口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过境交通组织:地面分流
浦东过境交通分流:通道分流 ➢通道1:浦东南路←→龙阳路←→东方
通道交通组织
通道名称
世专博通用道道路 使用对象 沿浦设路置位置
世博VIP车辆 西藏南路
专用道路 专线巴士
-
专用车道大巴
上南路
世博VIP车辆
专用车道 专 大线 巴巴士高科西路+杨路高中南路 瑞金路
优先车道
世博VIP车重辆庆南路-鲁班路
专线巴士 大巴 常规公交
路侧
河南路-南车站路
优先车道
中山南路
云锦路-龙华东路 浦明路
机动车停靠与停放
非机动车通行与停放
第十七页,共33页。
入场交通组织:人车分离
区域道路功能定位
半淞园出入口 西藏南路出入口 鲁班路出入口
白莲泾出入口
高科西路出入口
图例
集约化交通进出道路 游客步行道路 单行道 停车场出入口
后滩出入口
长清路出入口
第十八页,共33页。
上南路出入口
入场交通组织:通道-出入口-停车
路←→东明路(←→成山路) ➢通道2:杨高南路
流量单位:pcu/h
浦西过境交通分流:路网分流
➢线路1:中山南路内环高架
➢线路2:中山南路←→瑞金南路(鲁班 路)←→斜土路←→南车站路←→陆 家浜路←→中山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