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寒假读书笔记《赏识你学生》读书笔记

寒假读书笔记《赏识你学生》读书笔记
寒假读书笔记《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
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
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
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
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
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
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2 】念书笔记新英才中英文黉舍---冯蓉蓉暑假我读了孟繁荣传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范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导的奥妙地点,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活泼而又惹人入胜,故工作节又往往出人料想,处处闪烁着聪明的火花.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以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导者的启发.赞美.鼓励下,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我想:这应当是我们进修的优良范例.他们的业绩赐与我许很多多宝贵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天天面临几十名孩子,面临几十双充满盼望和等待的眼睛,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感立场,无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佳的时刻,严格的批驳,大声的斥责,换来的是孩子临时的屈服,表面的听话,但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起义和怨恨.先生不仅没有改变孩子,实现本身的工作目的,反而损害了孩子的心灵,损害了师生情感,给往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全新的时期须要失去全新不雅念的先生,全新的时期付与"敬业"和"专业"全新的寄义.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尴尬刁难象是固然年幼蒙昧,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惟,有情感,有奇特共性的孩子.这就加倍请求我们存眷孩子的心坎世界和精力需求,激发他们对常识的酷爱和渴求,造就他们积极朝上进步发奋向上的意志品德远比传授常识更主要.我们要不时刻刻提示本身,不时刻刻历练本身,用我们无穷的爱心.耐烦.仔细和关怀,尽可能应用勉励或鼓励的的说话,为孩子也为本身创造美妙的教导境界.摘录:“黉舍啊,当我把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如何的教导?我给你一个欢欣说谎又颖慧的小男孩,多年今后,你将还我一个如何的青年?”“社会的影响太大了,我们就失望先生了”.思虑:这些话语无一不表现出家长对教师的期盼.当家长把孩子交到黉舍时,他们对孩子充满了欲望,对教师充满了感激,而我们会让走出校门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又让家长们担忧不已,教导的庞杂性和丰硕性请求教师富有很高的灵性和悟性.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劲.欲望.任务感.义务感,才能失去豪情的教导生涯.有母亲般的襟怀胸襟,关怀爱护我们的学生,才能让他们自立地去想.去学.去创造.故在教授教养中“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主要得多.小道格拉斯画下先生的手,他要感激这只经常拉着他的手,这只手给他自负.自负和关爱.作为教师,也许不经意地对学生轻描淡写的一句勉励.简略的一个爱抚.随便的一个暗示,都邑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记.教导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导是人与人心灵最奥妙的互相接触.”“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的情感魅力,是教导成功的一个主要身分.一个孩子衷心爱戴的先生,必定是一位最富有情面味的人,分开了情感,一切教导都无从谈起.故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反思,反思然后善教.当我们把这么一个心健.体健.脑健的学生,交给家长,奉上社会,我们才无愧于人平易近教师的称号.教师应当是襟怀胸襟幻想,充满豪情和母爱般的慈爱,可以或许循循学生,教予他们丰硕学识及做人的道理的人. 反思:新课程改造,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产生了新的意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长处,确定他成长进程中的细微提高,让他不断有成功的体验.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该咋做才能用爱心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呢?一.教师应当是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人爱的教导,是教导力气的源泉,是教导成功的基本.教师要擅长发明教导的乐趣.因为教师天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天天面临的都是一些共性迥异的学生.教导是一个能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体能量.聪明施展到极限的,永久没有尽头的事业;教师爱教导事业,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一)赏识学生,信赖他们能行.我国最早的教导专著《学记》指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掉者也”.所谓“长善”,就是勉励学生发扬长处,从而激发他内涵的潜能.“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于充分应用了教师的等待和赏识.只有独具慧眼,发明每个学生的潜能,勉励学生不断地自立摸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极尽描摹的施展.教师爱学生,还表如今教导的平易近主性中,教师应多听学生讲,多发明学生的长处,多对学生进行勉励.恰是鼓励的感化,女孩斯蒂芬这一名被中国教师以为“没稀有学头脑……”的学生,在美国教师眼中倒是“我以生命担保她能行”“一个优良的进修数学的学生,失去极高的数学技巧……”的学生,并能最后取得了成功.斯蒂芬成功的原动力,等于美国教师的鼓励促使她自负念得以成长.事实证实教导是没有国界的,谁尊敬学生,擅长鼓励学生,谁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谁就能为他铺设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二)要给“差生”多一点爱.“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导.”“没有最差的学生,只有最差的教师.”教授教养工作中,常常听到有的教师说“这学生笨逝世了”,“这学生是癌症晚期,谁也救不了”.听了如许的话,真令人痛心,教导永久不要轻言“废弃”.当我们把眼力过多地放在那些所谓的“优良生”的身上时,我们是否该设身处地地为“差生”们想想,他们同样也须要教师的存眷,甚至渴求.《赏识你的学生》中的“这条小鱼也在乎”的故事,使我面前始终显现干涸水洼里正无奈地垂逝世挣扎的小鱼的情景,因为小鱼的无奈又逐渐地演化成像小鱼一样的“差生”们.教室上,当我们的眼力注目“优等生”时也应当赐与“差生”们同样的关爱,甚至更偏心“差生”,充分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平等待之,充满等待.耐烦引诱,那么就能使那些“浅水里的小鱼”欣然地游回大海深处.“差生”同样有他可取的长处,充分施展他的长处,可使他成为有效的人才.世界上没有两片完整雷同的树叶,况且是学生.只要我们尊敬差异.承认学生成长的差异性.不均衡性及学生成长的奇特征,用成长的眼力对待他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经由过程准确的教导引诱和因材施教,使他们往后都可以或许成为自负.自负.自强.自立的堂堂正正的人.二.教师应当是个积极创造协调.平等师生关系的人.酷爱学生,具备优越“学生不雅”是赏识教导的前提前提.赏识学生,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症结在教师.传统教授教养中,教师的脚色一向是居高临下的常识威望,扮演着教授教养进程的掌握者.安排者.教授教养改造请求我们改变不雅念,不然即使面临新课程, 仍会“穿新鞋走老路.”(一)新课程请求我们形成准确的“学生”不雅.在教室教授教养中让学生自负地想.大胆地说,付与他们思惟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二)尊敬学生的人格庄严.在教室上,教师的微笑能带给学生优越的进修心情和积极的进修情感,进而产生奥妙的效应.有的教师不论是在教室上照样在日常平凡的相处中,老是不苟谈笑,一脸对待阶层敌人的表情,对学活泼辄训斥.责骂,学生在先生面前噤若寒蝉,甚至小心翼翼.达到汗不敢出的地步,如许对待学生既不公平也不道德.新课程理念请求我们教师对学生要用爱.信赖和赏识.赏识.信赖永久比批驳有效;即使批驳,也要公平客不雅,带着善意.带着微笑,无论是如何的生命,自负是无价的.总之,赏识你的学生,用爱心托起欲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尽力寻求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导境界,让我们在教导生涯顶用“爱学生”来行为吧!。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5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5篇)第1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优秀典范。
他们的事迹给予我许许多多宝贵的启示。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孩子,面对几十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睛,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感态度,无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孩子。
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佳的时候,严厉的批评,大声的斥责,换来的是孩子暂时的服从,表面的听话,但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
老师不仅没有转变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了师生感情,给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全新的时代需要拥有全新观念的老师,全新的时代赋予“敬业”和“专业”全新的含义。
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
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的的语言,为孩子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教育境界。
第2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教育也可以是这样的。
书中写的是关于周婷婷和她爸爸的事情,具体地例举了很多的例子说明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当然赏识教育是成功的,如果不成功,那么也不会有周婷婷的今天。
书中介绍了什么是赏识,也说了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老师都用过的,而有在无意中被忘记的教育,是让奖章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
赏识你的孩子,赏识你的学生,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现在很多的家长会恨铁不成刚,常常会用一些泄气的话来教育孩子。
其实,这是在扼杀孩子的信心,如果你能多给他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相信他会做的更好。
如果周弘当初对周婷婷没有信心,那么现在的周婷婷也可能会和其他耳聋孩子一样,也不会讲话,更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精选8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精选8篇)《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篇1我读完《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它使我心里受到很大的感触,它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没有太多教学经验,正处于一团迷雾中,不知何去何从的我,犹如迷失在海洋中的渔船找到了灯塔,黑暗中燃起了火把。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赏识就是爱的体现,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心存妒嫉,我发现这一现象后,让她当了我的英语科代表,经常让她为我送作业,每次去办公事她都非常的高兴,后来,我在她的语文作文中发现了这样的一句话:老师很赏识我,让我当科代表了。
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其实,这本书中感动人的故事真是太多太多,面对一个个被很多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学生,却在有的教师手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刮目相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
“我们的校领导也这样说过。
当我们在一个劲地埋怨学生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得当?赏识学生就要理解学生、相信学生。
有了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才可能产生心灵的感应、情感的交融,也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我始终相信,一个教师能赏识学生,他也会为学生所赏识的。
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
那么,你的宽容、关爱与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正所谓:育人之道,爱心为先。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篇2闲暇时间,我常常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不是用心在教育学生?我有没有做到善待每一个学生?我能不能让每一个家长都安心把孩子交在我的手上?这样想着,《赏识你的学生》中的一个个典型案例,引领我渐渐悟到了一些“赏识学生”的真谛:1、平等之爱——是赏识教育的根源。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篇一: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当第一次拿到《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时,就被这本书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棵嫩绿的幼苗在努力地生长,是那么的渴望让人发现,渴望得到路人的肯定…… 翻开书后,细心品读,更沉浸在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中,和书中发出感慨的教师一起思考,更折服于教育专家的专业点评,为我指点迷津。
认真拜读此书后,确然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面对同一束玫瑰花,有人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刺。
世界需要用一颗闪亮的心去欣赏,而不是用忙碌的眼睛去观看。
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或许是一种不幸和悲哀。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又笨又丑,脾气倔强,性格孤僻的小女孩被当成差生而年年坐在最后一排。
老师不喜欢她,对她不屑一顾。
孩子很自卑,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直到一位新来的年轻老师改变了她……那是一堂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小女孩对那些机械的抄写很是头疼,唯独对造句和写话有兴趣,正当她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文字世界中时,不知什么时候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抽走了她的练习册,小女孩很惶恐,有点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又犯了错,头埋的低低的,如临大敌。
老师没有对小女孩大片的空白作业大发雷霆,而是把小女孩的造句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花骨朵儿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读完后不由得夸赞:“写得真美!很有想象力,你是个有灵性的孩子。
”小女孩心头一震,被欣赏的感觉真好。
从此她有了向上的动力,总想写出点好文章让老师欣赏。
故事中的小女孩便是当代作家乔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还能给人鞭策,使得人的潜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孟繁华教授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收获颇丰。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让我感受到了赏识教育的魅力,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本书通过众多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赏识教育的力量。
书中的教育故事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教育者对学生深深的理解和关爱。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都值得被发现和赏识。
在书中,我看到了许多原本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的孩子,在老师的赏识和鼓励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比如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经常调皮捣蛋,几乎被所有老师放弃。
但是,一位新老师却发现了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并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从此,这个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在绘画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逐渐提高。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并激发他们的潜力。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优点的赞扬,更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
书中提到一位老师,在面对一个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错题,找到问题所在,并鼓励他说:“这次虽然没考好,但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行!”这种温暖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信任,从而激发了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同时,赏识教育也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可能是学习成绩好,可能是体育出色,可能是有艺术天赋,也可能是品德高尚。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应该全面地看待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他们乐于助人,关心集体,这些品质同样值得我们赏识和赞扬。
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赏识不能盲目,要有针对性和真实性。
不能为了赏识而赏识,让学生觉得虚假。
比如,当学生在某方面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具体地指出他的进步之处,让他明白自己为什么得到赏识,从而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让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赏识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在书中,我看到了许多教师因为赏识而改变了学生的命运。
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差,经常调皮捣蛋,被老师和同学视为“问题学生”。
但是,一位新老师却发现了他的闪光点,赏识他的绘画天赋,并给予他鼓励和指导。
最终,这个学生在绘画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重拾了自信。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赏识,不仅仅是对学生优点的肯定,更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当我们用赏识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时,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更加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比如,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沉默寡言,不敢发言。
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在课后与他交流,了解到他是因为害怕答错而不敢开口。
于是,老师鼓励他说:“即使答错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敢于尝试。
”在老师的赏识下,这个学生逐渐克服了恐惧,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这种赏识,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从而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赏识也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潜力,可能是学习成绩优秀,可能是体育特长突出,可能是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也可能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我们不能仅仅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比如,有个学生虽然成绩一般,但是他非常热心班级事务,经常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整理书桌。
老师及时发现了他的这一优点,并在班会上表扬了他,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从此以后,他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努力,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赏识还需要我们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有时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赏识。
教师念书笔记3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教师念书笔记3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一)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微妙所在,每一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情形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聪慧的火花。
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以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鼓励下,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赏识是沟通、平等,是交往的桥梁。
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小孩,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的地方。
爱是尊重。
作为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最大体的师德的表现。
尊重学生确实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个性、情感、乃至隐私。
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更要爱惜勤学生的自尊心。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一)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微妙所在,每一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情形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聪慧的火花。
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以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鼓励下,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赏识是沟通、平等,是交往的桥梁。
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小孩,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的地方。
爱是尊重。
作为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最大体的师德的表现。
尊重学生确实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个性、情感、乃至隐私。
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更要爱惜勤学生的自尊心。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一)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微妙所在,每一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情形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聪慧的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
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
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
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
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
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
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
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
教育。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
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
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
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
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
“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
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
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接近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
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
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
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
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
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
是真诚而不是伪善。
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
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
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
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卢俊珍
二〇一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