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赏识孩子,更让孩子赏识自己

合集下载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真是让我感触良多。

在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充满智慧和爱心的老师,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命运。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一个叫李圣珍的老师,她接收的学生都是让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

这些孩子打架、逃课、偷窃,甚至自残,几乎所有人都对他们失去了信心。

但李圣珍老师却没有放弃,她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

有一个叫小新的孩子,曾经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捣蛋鬼。

他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作业也从不完成,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避之不及。

当小新被送到李圣珍老师这里时,李老师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他进行批评和指责,而是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李老师发现,小新虽然调皮捣蛋,但他特别有正义感。

有一次,班级里的一个同学被高年级的学生欺负,小新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帮忙,尽管自己也受了伤,但他却没有丝毫退缩。

李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小新的勇敢和正义。

小新听到老师的表扬,脸上露出了惊讶和羞涩的表情,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会被老师夸奖。

从那以后,小新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故意捣乱,上课的时候也能安静地坐一会儿了。

李老师趁热打铁,经常找小新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

小新的作业虽然还是做得不太好,但李老师总是能从里面找到一些做得不错的地方,然后在旁边写上鼓励的话语。

有一次,小新写了一篇作文,虽然语句不太通顺,还有很多错别字,但李老师却从中看到了小新的用心。

她在作文后面写道:“小新,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这篇作文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相信你下次会写得更好!”小新看到老师的评语后,眼里闪烁着光芒,他开始主动找老师请教如何修改作文。

在李老师的不断赏识和鼓励下,小新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他也不再是那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了。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读完《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内心深受触动。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仿佛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真谛和希望。

赏识,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却蕴含着无尽的教育力量。

书中提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更关注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习惯于批评和指责,却忽略了他们身上那些值得称赞和鼓励的地方。

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还可能让他们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曾因为老师的一句赞扬而欣喜若狂,也曾因为老师的一次批评而沮丧不已。

那些被赏识的瞬间,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更加努力地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而那些批评的话语,虽然当时让我感到难过,但也让我学会了反思和改进。

在书中的案例中,有一个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被老师和同学忽视,甚至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然而,当新的老师发现了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开始对学习充满热情,不仅在绘画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逐渐提高。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赏识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扬,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

它要求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用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

当学生犯错时,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指责,而是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解释,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信任,从而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同时,赏识也需要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他们。

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能会让他们打开心扉;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可能会让他们更加积极;对于有特长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可能会让他们大放异彩。

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赏识发挥最大的作用。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读完《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内心深受触动。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仿佛就是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那些被赏识的学生所展现出的自信与成长,让我深刻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巨大力量。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比如总是看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指责,而忽略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也曾经因为过于关注学生的错误而忽视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我们总是习惯用成绩和表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却很少去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需求。

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赏识,并非简单的表扬和鼓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

它要求我们以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那些不易被察觉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肯定。

比如,有的学生成绩可能不太好,但他非常热心助人,经常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虽然调皮捣蛋,但在体育方面却有着出色的天赋。

这些优点,如果我们不去细心观察和发现,很可能就会被埋没。

书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问题学生”,成绩差,纪律差,几乎没有人看好他。

然而,新换的班主任却发现了他在绘画方面的才华,并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这个学生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仅在绘画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这个案例让我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潜能,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

赏识学生,还需要我们有耐心和宽容心。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这时候,我们不能急于批评和指责,而是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宽容他们的错误,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要知道,一次错误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他们一定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篇一: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当第一次拿到《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时,就被这本书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棵嫩绿的幼苗在努力地生长,是那么的渴望让人发现,渴望得到路人的肯定…… 翻开书后,细心品读,更沉浸在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中,和书中发出感慨的教师一起思考,更折服于教育专家的专业点评,为我指点迷津。

认真拜读此书后,确然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面对同一束玫瑰花,有人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刺。

世界需要用一颗闪亮的心去欣赏,而不是用忙碌的眼睛去观看。

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或许是一种不幸和悲哀。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又笨又丑,脾气倔强,性格孤僻的小女孩被当成差生而年年坐在最后一排。

老师不喜欢她,对她不屑一顾。

孩子很自卑,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直到一位新来的年轻老师改变了她……那是一堂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小女孩对那些机械的抄写很是头疼,唯独对造句和写话有兴趣,正当她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文字世界中时,不知什么时候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抽走了她的练习册,小女孩很惶恐,有点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又犯了错,头埋的低低的,如临大敌。

老师没有对小女孩大片的空白作业大发雷霆,而是把小女孩的造句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花骨朵儿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读完后不由得夸赞:“写得真美!很有想象力,你是个有灵性的孩子。

”小女孩心头一震,被欣赏的感觉真好。

从此她有了向上的动力,总想写出点好文章让老师欣赏。

故事中的小女孩便是当代作家乔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还能给人鞭策,使得人的潜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孟繁华教授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收获颇丰。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让我感受到了赏识教育的魅力,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本书通过众多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赏识教育的力量。

书中的教育故事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教育者对学生深深的理解和关爱。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都值得被发现和赏识。

在书中,我看到了许多原本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的孩子,在老师的赏识和鼓励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比如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经常调皮捣蛋,几乎被所有老师放弃。

但是,一位新老师却发现了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并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从此,这个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在绘画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逐渐提高。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并激发他们的潜力。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优点的赞扬,更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

书中提到一位老师,在面对一个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错题,找到问题所在,并鼓励他说:“这次虽然没考好,但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行!”这种温暖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信任,从而激发了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同时,赏识教育也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可能是学习成绩好,可能是体育出色,可能是有艺术天赋,也可能是品德高尚。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应该全面地看待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他们乐于助人,关心集体,这些品质同样值得我们赏识和赞扬。

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赏识不能盲目,要有针对性和真实性。

不能为了赏识而赏识,让学生觉得虚假。

比如,当学生在某方面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具体地指出他的进步之处,让他明白自己为什么得到赏识,从而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让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赏识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在书中,我看到了许多教师因为赏识而改变了学生的命运。

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差,经常调皮捣蛋,被老师和同学视为“问题学生”。

但是,一位新老师却发现了他的闪光点,赏识他的绘画天赋,并给予他鼓励和指导。

最终,这个学生在绘画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重拾了自信。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赏识,不仅仅是对学生优点的肯定,更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当我们用赏识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时,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更加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比如,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沉默寡言,不敢发言。

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在课后与他交流,了解到他是因为害怕答错而不敢开口。

于是,老师鼓励他说:“即使答错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敢于尝试。

”在老师的赏识下,这个学生逐渐克服了恐惧,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这种赏识,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从而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赏识也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潜力,可能是学习成绩优秀,可能是体育特长突出,可能是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也可能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我们不能仅仅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比如,有个学生虽然成绩一般,但是他非常热心班级事务,经常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整理书桌。

老师及时发现了他的这一优点,并在班会上表扬了他,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从此以后,他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努力,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赏识还需要我们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有时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赏识。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4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4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4篇《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1(714字)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感触颇深。

其中有一段,使我印象深刻:记得周老师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

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

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

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

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换了其他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早就雷霆大怒,也许两记耳光早就过去了。

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绝不可饶恕。

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什么也干不下去,更别说孩子会喜欢数学,成绩优异了。

孩子对数学的反感会与日俱增。

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孩子是使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

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经常忍不住说:你的课怎么上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孩子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

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

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

成为一种定势后,赏识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

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

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

这是不能含糊的。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2(2768字)1、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

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及时制止。

这是不能含糊的。

但是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尤其是不可只讲这一个片面。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1闲暇时间,我常常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不是用心在教育学生?我有没有做到善待每一个学生?我能不能让每一个家长都安心把孩子交在我的手上?这样想着,《赏识你的学生》中的一个个典型案例,引领我渐渐悟到了一些“赏识学生”的真谛:1、平等之爱——是赏识教育的根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赏识教育来说,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挚的、近乎本能的、一视同仁的,无排斥、无挑剔的……“赏识教育”它启发着我们“永不放弃”!教师永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2、尊重个性——是赏识教育的前提。

要非常了解学生,懂得因材施教。

赏识学生的一些基本理念: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呵护他们的自尊;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鼓励为主。

但是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正如“一粒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

3、关注弱势——是赏识教育的侧重点。

聪明的孩子人人爱,爱不聪明的、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赏识优等生是锦上添花,赏识弱势群体那才是雪中送炭。

因为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正如高尔基所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关键是如何教育孩子”,对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关爱孩子的最佳体现。

4、坚定信念——是赏识学生成功的保障。

人人能成材,人人都是有前途的,一个也不能少……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不是虚情假意的做作,而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修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的熔铸的合金。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止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更是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事理的洞见、用自己饱含的激情、用自己高尚的灵魂、坚定的信念在从事神圣的教育。

5、肯定优点——是赏识学生教育的切入点。

赏识学生的教育,其行为特征就者激励、赞赏、肯定学生,以学生的长处、优点、闪光点为教育的切入点,先带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自信和成长的自尊,进而让学生内心的这点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最后不断由小成功走向大成功,由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直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赏识孩子,更让孩子赏识自己
翻开《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书中那浓浓的爱心,崭新的理念,生动的教育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么样才能发现这些潜力,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本书作者周泓以他的实践从一个角度做了回答,期待每个老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孩子,进而享受每位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书中讲述的赏识教育的事例取得惊人的成效,从不同角度向我们揭示了“赞扬”“赏识”“暗示”所潜藏的教育魅力及其成功的依据。

这就是当前推广的赏识教育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好好地学习和应用这个理论。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巴甫里克,一个“差生”,在一次植物课上实行“把果树嫁接到野生砧木一”的试验时,提出“不经过嫁接就培育出树苗”,而后实行实验并成功,他“手指尖上的智慧”被发现,从此他的思维开始觉醒。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思维的觉醒、迅猛的智力发展、对知识的兴趣的增强,——这个切都是跟那位生物教师善于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有着直接联系的。

”书中花了很长的文字来记录这个学生的成长转变过程,这让我们眼前一亮,因为我们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抱怨,“后进生”让自己头疼。

或许,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通过你的赏识也能使他的思维觉醒。

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应该要经常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学生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

我们何不拿起它使用于我们的
教学之中呢?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经常忍不住说:你们上课都干什么去了?听课了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学生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

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委婉的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

比如在去年升学考试快要来临时,班里的有个男同学还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上课睡觉讲话,于是我就主动找到他,夸他在上次水平测试中,第一个快速而准确地完成了听算,说明计算水平很强。

同时也从班主任那里了解他英语成绩特别好,于是笑着对他说:“英语单词那么难记的,你都记得那么好,何况一些计算题的要点呢?”,他听后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增,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很自信。

当然,赏识教育是要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理应即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理应即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理应即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分寸理应适度。

正如书中谈到的:“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依靠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优点。

”那么对小学生来说,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调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呢,我们请教了一些前辈并阅读了相关书籍,提出以下几点做法,这也是我们以后教学的指路灯。

首先,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即时赞赏学生的进步。

平时利用活动时间,让学生自己比一比,近段时间与以前相比有什么进步,让他们自己感到微小的进步也是可喜的,从而使水平差的孩子摆脱总
比不过水平强的孩子的尴尬,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班干能够实行轮换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当班干的感受。

其次,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多以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毫不吝啬地称赞学生点点滴滴的小进步,为学生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加油鼓励。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应多用肯定口吻对他们说:“你一定行”,“我相信你能够做好”“你真棒”等等的话,不说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话。

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即时地在学生面前竖起大拇指,让“大拇指”成为学生们的朋友,让学生们在我们赞许的目光、爱抚的动作、鼓励的话语里获得前进的动力,从而信心十足地向成功迈进。

一句真诚的赞美,一语恰当的鼓励,一腔由衷的赏识,就能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了。

相信孩子是赏识的关键,更是一种教育艺术。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去发现孩子的禀赋、爱好、特长,给他们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准确的引导和尝试的机会,成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

就让我们当一名名副其实的伯乐,用一双慧眼去找出一匹匹千里马吧!
总来说之,教师应赏识孩子,而且让教育赏识自己,更让孩子赏识自己,这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使自己不至于成为平庸的教书匠,教师要构建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为之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