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共26页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缓解城市拥堵,改善城市出行环境,摆脱汽车依赖……似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远不能止步于建立地铁、规划公交、加强交通管理。
那么,城市慢行交通呢?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
一、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与形式城市慢行交通,依托人力交通工具与电动交通工具,以速度较慢、创造活力、环保、绿色出行方式为特点,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城市慢行交通工具有人力自行车、步行等,新兴的则包括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
城市慢行交通的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城市慢行交通路网可以通过设计完善的步道与自行车道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慢行交通路网必须与公共交通路网、行人路网无缝连接,简单易懂的路牌系统与线条系统也必不可少。
其次,城市慢行交通的服务点和配套设施同样重要。
从单车共享到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城市慢行交通配套设施的适用性和配套性非常重要。
最后,城市慢行交通的管理也必不可少。
城市当局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慢行交通规则和流程,确保沿途设施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包括慢行交通路网、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管理与协调、示范区。
首先,慢行交通路网的规划与设计决定城市慢行交通的可达性。
它应该将城市的重要景点、商业区、学校、住宅区、运动场、公共场所等重点地域覆盖,优先考虑城市热门区域的交通状况,并在其周边安排足够的停车位。
其次,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强大的基础。
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必须在适当的位置配置足够数量的停车架、充电桩、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以确保可持续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运作。
这里还必须强调一个概念,例如在城市慢行交通的路网规划和设计中,停车位应该考虑到人们停车时间和停放载重(例如共享幼儿车)。
因此,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者和规划者需要仔细地考虑到潜在用户的用车需求,添加适当的功能和服务,通过不断提升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浅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产能经济浅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陆丹丹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和车辆都在与日俱增。
主要的行车道都是为机动车设计的,然而道路的增速却远赶不上机动车增加的速度。
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塞车、城市噪音、环境污染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以其他方法来方便自己的生活,比如慢行交通。
本文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出发,分析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慢行交通在城市中展开的脉络给出建议,提出结构布局,以期为城市慢性交通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规划;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6-0343-02城市慢行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系统主要由步行和自行车等环保交通方式组成[1]。
虽然,机动车的数量仍然呈递增趋势,但是在城市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在中短途出行中会选择非机动车或以步行的方式到达目的地。
部分人已经意识到环保出行的便利性和重要性,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意到慢行系统在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必要性,但这些设想还处于起步阶段[2]。
现有的慢行交通系统又因为诸如道路抢占、路面状况差、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不能很好的完成交通运行的任务给青睐环保出行的人们带来许多烦恼。
总之,环保出行不仅仅对于城市污染治理来说是一大助力,它还能帮助人们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同时还能缓解城市的交通、噪音等问题[3]。
未来交通发展,必将是由“快+慢”两种交通方式组成,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更宜居。
一、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步行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是人行道规划不足,步行交通过去的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需求,在目前城市规划或道路交通规划中不重视,主要表现在部分道路缺少人行道或宽度太窄;缺乏对道路两侧严格地管制,一些不法商贩占据人行道经营,违停车辆对道路的占用现象严重;人行道的质量普遍不高,缺少无障碍设置和盲道[4]。
慢行交通系统

4、慢行系统在各类规划中的运用
4.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体现
4.2、在城市设计和控规中的体现
4.3、在详规中的体现
5、慢行系统在生活中的落实
5.1、昆明的慢行系统起步 焦点一:位于弥勒寺公园的公共自行车租凭点 2012年01月19日 “市民只要凭个人身份证到服务点填表办理租赁手续,并交纳 200元的押金、20元租金,即可拥有公共自行车租赁卡。市民 可以自行刷卡使用自行车。” 一小时之内免费,超出一小时收费一元,单日最高收费20元。 昆明今后将设2000多个租赁点。
城市人口剧增,机动车辆迅猛增长,导致城市交通现状日益严峻。发展基于慢行系统建设的城市 低碳交通迫在眉睫。
2、慢行系统的相关概念
2.1、慢行系统的概念 慢行交通( slow traffic) ,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慢
行交通是出行速度在5-15 km/h的交通方式。
2.2、慢行系统的特点
A、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满足 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
B、短距离出行有明显优势。慢行交通以人 力为空间移动的动力,行进速度低,步行速度在 0.5-2 m/s,自行车速度一般在10 km/h 左右; 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小于3 km;
C、绿色环保健康,不带来环境污染,还兼 有锻炼身体的功效;
根据自行车廊道标准断面可分为5 级,右图所示。 A级、B 级廊道机非间设物理隔离,单向车道宽分 别为4-6 m,2.5-4 m; C 级廊道机非间标线隔离,单向车道宽2.5-4 m; D级廊道机非混行但有独立人行道,路宽6-9 m; E级廊道机非人混行,路宽窄于6 m。 廊道建设时应结合自行车流量选择较高等级断面标 准。对D~E级路段,可实行高峰期小汽车动态管理。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开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给城市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车辆事故频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慢交通系统被提出并逐渐引入。
什么是慢交通系统?慢交通系统是一种以非机动交通工具为主的城市交通系统。
它包括步行、自行车、轮滑、滑板等慢速交通工具,以及相应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措施。
慢交通系统的目标是提供便利、平安、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规划原那么综合考虑城市特点和需求规划慢交通系统时,需要仔细考虑城市的地形、人口分布、出行需求等特点。
不同城市的规划方案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提供便利的慢交通设施慢交通系统需要提供便利的设施,包括行人和自行车道、停车设施、交通广场等。
这些设施应该布局合理,连接方便,使行人和自行车能够平安、便捷地通行。
提倡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共享慢交通系统不仅仅是规划自行车道,还应该考虑其他非机动交通工具的需求,如行人、轮滑、滑板等。
系统设计时应该鼓励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共享,提供适用于多种交通工具的设施。
加强交通管理和宣传教育为了保证慢交通系统的顺利运行,需要加强交通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包括交通组织、交通信号设置、平安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平安性和效率。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管理措施制定详细的交通规划制定详细的交通规划是慢交通系统管理的根底。
规划应该包括慢交通设施的布局、交通组织原那么、交通信号设置等内容。
规划要兼顾城市的开展需求、人口分布和出行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完善相关的交通设施慢交通系统管理需要完善相关的交通设施,如行人步道、自行车道、停车设施等。
这些设施应该便捷、平安,并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配套设施,如换乘设施、效劳设施等。
引入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慢交通系统的管理效率和平安性。
建设杭州特色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建设杭州特色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杨军
【期刊名称】《杭州:生活品质》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正>慢行交通通常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它的行进或行驶速度一般在每小时5-15公里之间。
从杭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显示,约60%的人以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方式为主,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杨军
【作者单位】杭州市建设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2
【相关文献】
1.提升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舒适性的规划建设思考——从纽约、芝加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学习心得 [J], 王黎
2.日常生活视角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一环核心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为例 [J], 吕慧芬;杨永胜;韩凤伟;张志丹
3.谈城市交通现状及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城市活动系统新动力 [J], 卢欣
4.打造杭州模式建设森林城市——“杭州城市森林建设模式”再解读 [J],
5.公园城市视角下兰州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探讨 [J], 李小春;王天鹏;赵立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

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慢行系统是指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的一种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理念。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慢行系统规划的意义、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慢行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以机动车为中心,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而慢行系统规划则以人为本,强调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慢行系统规划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为行人和骑行者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交通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景观设施,使城市更加宜居。
其次,慢行系统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步行和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降低患病风险。
同时,步行和骑行也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最后,慢行系统规划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社交互动。
步行和骑行是一种缓慢的交通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环境,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促进社区的凝聚力。
二、慢行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慢行系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以确保其实施效果的有效性。
首先,慢行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交通网络。
慢行系统应与公共交通系统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出行。
其次,慢行系统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
城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交通需求和空间特点,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再次,慢行系统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
步行和骑行是相对较为脆弱的交通方式,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注重交通安全,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人行道隔离设施等,确保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最后,慢行系统规划需要考虑环境保护。
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编制要点

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编制要点
顾志法;郭雪斌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09(000)017
【摘要】@@ 国内外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在过去几十年中,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
的交通发展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汽车的普及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
城市问题的出现,包括尾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顾志法;郭雪斌
【作者单位】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规划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J], 王昭娜;郭芳华
2.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引 [J], 余伟;钱科烽;高奖;钱建华
3.基于慢生活理念的慢行交通系统研究——以《河源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为例 [J], 李丹丹
4.基于慢生活理念的慢行交通系统研究——以《河源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为例 [J], 李丹丹
5.日常生活视角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一环核心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为例 [J], 吕慧芬;杨永胜;韩凤伟;张志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的交通规划是能够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
但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不单单需要考虑汽车交通,还应考虑慢速交通(如骑自行车与步行),以免给人们增添出行的困扰。
在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过程中,应在相关证据的基础上使其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并且对相应的项目设计进行审查。
只有这样,市民才能更加多样化地出行。
本文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0引言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形式,也是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能够提升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并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进而会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宁,整洁美好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已成为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方向。
比如北京,上海,杭州与济南等大中城市已经开始陆续建设慢行交通系统,随之而来的就是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该系统的建立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市民的生活中。
建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的是有效地将机动车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有效区分开来,并且尽量避免相互干扰,使出行者能够享受高效,舒适和便捷的交通环境。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新型的慢行交通系统,该系统与城市发展兼容并且与城市公共交通完美结合,它将引导公民形成一个全新的出行概念。
1慢行交通的概述1.1慢行交通的特征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形式,也是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相比与机动车交通,慢行系统在出行效率与交通安全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的机动性,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广泛存在。
(2)距离较短的优势显而易见。
(3)节约土地。
(4)提高效率。
(5)在城市交通安全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