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沥青路面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沥青道路路面设计毕业设计

沥青道路路面设计毕业设计

3、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设计路段土质为液限粘性土,土基处于过湿状态,查表得土基回弹模量为38a MP4、拟定路面结构组合确定设计参数①初拟路面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粗粒式沥青混凝土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5+二灰土底基层,以二灰土为设计层。

②确定设计参数查表确定沥青混合料和其他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

沥青混合料和其他结构层材料的弯拉回弹模量值,以及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和半刚性材料的弯拉强度值,列于下表5、路面结构厚度设计 1)计算确定设计弯沉d l根据公式b s c ed A A A N l 2.0600-= (2)计算结果如下:(0.01mm)05.220.10.11.1)1000.2401(6002.04=⨯⨯⨯⨯⨯=-d l2)计算确定容许弯拉应力 根据公式:sR K sσσ=及 c e s A N K /09.02.0= (用于沥青层)c e s A N K /35.011.0= (用于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砂粒)c e s A N K /45.011.0= (用于二灰土)计算结果列于下表3)计算待求层厚度①、根据d s l l =,求理论弯沉系数c α由 36.0038.0200063.1⎪⎪⎭⎫ ⎝⎛⎪⎭⎫⎝⎛=p E l F s δ (3)F E p l c s αδ12=(4) 代入数据:36.038.07.03865.10200005.2263.1⎪⎭⎫⎝⎛⎪⎭⎫ ⎝⎛⨯=F66.465.107.02158902205.021=⨯⨯⨯⨯==FF p E l s c δα②、计算基层高度5h下图为换算当量三层体系图: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h1=3cm E1=1589MPa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h2=4cm E2=1215MPa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h3=5cm E3=868 MPa 水泥稳定碎石 h4=25cm E4=1624MPa 二灰土 h5待求 E5=715 MPa E0=38MPa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h1=3cm E1y=1589MPa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H未知 E2y=1215MPa E0=38MPa换算图4-1 换算当量三层体系图21k k c αα=282.065.103==δh 765.01589121512==y y E E 查图12-6得 α=7.4 282.0=δh03.012153820==y E E 查图12-6得 1k =1.45 434.045.14.766.412=⨯==k k c αα 由2k =0.434y E E 20=0.03 282.0=δh查图12-6得 80.5=δH5.80×10.65=61.77 4.22554.22444.22332E E h E Eh E E h h H ⨯+⨯+⨯+= (4) 解得:5h =32 因此其厚度满足施工 4)、验算整体材料层底部最大弯拉应力 ①、确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的弯拉应力1m σ9.02559.02449.02332E E h E Eh E E h h H +++= cm 70.59= 将多层体系换算成当量三层体系,如下图: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h1=3cm E1=3000MPa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h2=4cm E2=1215MPa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h3=5cm E3=868 MPa 水泥稳定碎石 h4=25cm E4=1624MPa 二灰土 h5=32cm E5=715 MPa E0=38MPa h1=3cm E1y=3000MPa H? E2Y=1215MPa E0=38MPa计算得出 h1=3cm E1y=3000MPaH=59.70cm E2Y=1215MPa E0=38MPa换算图4-2 多层体系换算成当量三层体系计算图282.0=δh 405.03000121512==y y E E 03.012153820==y E E 查图12-7得 σ < 0表明该层层底受弯曲应力,1m σ满足要求。

毕业设计--沥青路面破损调查表

毕业设计--沥青路面破损调查表

路基损坏调查表表2-19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基损坏调查表表2-19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基损坏调查表表2-19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基损坏调查表表2-19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基损坏调查表表2-19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路基损坏调查汇总表表2-11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表2-17路线名称:调查方向:调查时间:调查人员:沥青路面损坏调查汇总表负责人:记录人:桥隧构造物损坏调查汇总表表2-25沿线设施损坏调查汇总表表2-14公路道路平整度表表2-21公路路面车辙表2-22公路横向力系数表表2-23路线名称:方向:其它表A--9 养护单位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汇总表2、MQI、PQI、SCI、BCI、TCI的计算及等级评定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的规定执行。

3、列养总里程=国道养护里程+省道养护里程+县道养护里程+乡道养护里程+专用公路养护里程+村道养护里程。

毕业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
2、重点开展工作要求:要求综合应用有关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所学的知识,依照部颁有关设计规范,独立完成本毕业设计中的各项设计任务。掌握公路勘测设计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过程中设计原始资料的采集方法与内容;掌握路面设计参数的测定、选用及计算;基本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达到熟练从事公路专业工作的能力。说明设计原则,考虑设计问题的条件与原因,说明材料规格、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程序、要求、质量控制标准等。设计图表中要有总说明和各篇的分说明。要求能独立的、认真的完成毕业设计的内容,设计思想正确、合理,图纸清晰、正确,设计计算无误,文理通顺,对设计中有些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Based on the given terrain conditions,the main considerationof te designis safety and comfort requirements.According to normsand terrain conditions, andconsider the level longitudinal linear combination, I dothe design of the highway routes.
毕业设(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备注
2009年6月15日
Subgrade Pavement Engineeringabout Xiping Nanyang Part of HuwuNational Road
by
Supervisor: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ayoutthe bridge and tunnel under the circumstancesprofile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n do the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bridgeandtunnel.

毕业设计(论文)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专业:交通土建助学站点:湖南交通工程职院考籍号: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3 月附件(封首):学生姓名:考籍号:站点:湖南交通工程职院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3月浅述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措施摘要目前,我国高等级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而且随着车流量不断增加及人们出行质量水平的提高,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

在保证沥青路面基本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要求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全面把握质量控制过程,有必要对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一步分析研究,优化控制方法。

本文针对施工现场管理与工艺控制两方面,从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实体工程,介绍了原材料、混合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实际质量控制,深入细节,对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表明,从原材料质量控制开始,正确的加工方式、合理的机械配置、成熟的施工工艺,结合良好的管理模式,是构筑高等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系统的必要元素。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1)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现状与前景 (1)三、工程概况 (2)四、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3)第二章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4)一、施工质量管理 (4)二、施工质量控制阶段分析 (4)(一)事前控制 (4)(二)事中控制 (4)(三)事后控制 (5)三、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控制对象 (5)(一)质量控制要点 (5)(二)质量控制对象 (6)四、质量保证体系 (6)第三章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因素 (7)一、影响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7)(一)原材料及管理 (7)(二)沥青混合料 (11)(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12)(四)生产配合比设计 (12)(五)生产配合比验证 (13)(六)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 (13)(七)人员 (14)(八)工程实体检测 (14)二、本工程沥青路面主要施工工艺 (14)(一)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14)(二)施工放样 (15)(三)沥青混合料运输质量控制 (16)(四)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17)第四章机械设备在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一、摊铺设备 (31)(一)基本分类 (31)(二)关键技术和结构 (31)(三)摊铺机的选型 (32)(四)摊铺机及摊铺作业对平整度的影响 (32)二、碾压设备 (33)三、施工机械组合 (34)(一)拌和设备与摊铺机组合 (34)(二)摊铺机与压路机组合 (35)(三)机械组合实例 (35)第五章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36)一、一般要求 (36)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36)第六章结论 (38)参考文献 (39)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我国从1988年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到2007年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万多公里,短短20年走完了西方国家40年才走完的发展路程。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沥青路面毕业论文引言:沥青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其优点在于施工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

然而,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多和道路负荷的增加,沥青路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论文旨在探讨沥青路面的特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期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沥青路面的特点沥青路面是由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的道路表面,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简便:相比于其他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快速完成。

2. 耐久性强: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交通负荷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 维修便捷:沥青路面的维修相对容易,可以通过补丁修复或覆盖新的沥青混合料来修复损坏的路面。

二、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尽管沥青路面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车辆噪音:沥青路面对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吸收较差,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污染问题。

2. 耐久性问题:长期使用后,沥青路面易出现龟裂、坑洞等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新。

3. 抗水性差:沥青路面容易受到雨水侵蚀,导致路面表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三、沥青路面的解决方案针对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噪音减少:通过在路面上铺设降噪材料,如橡胶沥青混合料,可以有效减少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

2. 耐久性提升:采用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如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可以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3. 抗水性改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添加防水剂或改良剂,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水性能,减少积水问题。

4. 定期维护:对已铺设的沥青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龟裂和坑洞,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完好。

结论: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结构,具有施工简单、维修便捷等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采取噪音减少、耐久性提升、抗水性改善和定期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今后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应注重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升沥青路面的性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沥青路面的简介及优缺点分析毕业论文

沥青路面的简介及优缺点分析毕业论文

摘要公路高速发展,必推动其公路机械的发展。

本论文讲述了沥青路面的简介及优缺点,以及路面施工使用机械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构造、用途、功用。

重点讲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使用管理、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

论文前五部分对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做介绍,作为对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使用管理、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做进一步的了解和引导作用。

重点讲解其在使用管理中的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

使用制度包括:a.“三定”制度 b.交换班制度c.操作证制度。

操作规程包括:a.工作前的检查b.作业中的要求c.作业后注意事项,及动力装置和工作装置的各项操作规程。

在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以CAT AP755摊铺机为例)讲解了磨合期保养,包括使用前的保养、作业过程保养、作业完成后的保养,以及磨合期结束后保养、日常工作保养、定期保养、停机封存保养。

关键词:摊铺机管理保养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沥青路面的简介及沥青摊铺所用的机械 (3)(一)沥青路面的简介 (3)(二)沥青摊铺所用机械 (3)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简介 (3)三、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用途和分类 (4)(一)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用途 (4)(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分类 (4)四、沥青摊铺机的主要结构与系统 (6)(一)总体结构 (6)(二)供料及分料装置 (6)(三)熨平—振捣装置 (7)(四)摊铺厚度调节与调平系统 (7)(五)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简介 (8)五、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生产率计算 (8)六、摊铺机使用管理 (9)(一)摊铺机使用制度 (9)(二)摊铺机操作规程 (10)七、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以CAT AP755摊铺机为例) (15)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本论文是根据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论文编写大纲的要求编写的,论问为公路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使用管理、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

主要是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快捷、具体的对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使用管理、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

南贵二级公路设计沥青路面毕业设计

南贵二级公路设计沥青路面毕业设计

南贵二级公路设计沥青路面毕业设计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1.2 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 (1)1.2.1 主要内容 (1)1.2.2 技术要求 (1)1.3 技术等级和技术指标 (2)1.3.1 平面线形指标 (2)1.3.2 路线纵断面设计指标 (2)1.3.3 路基横断面设计指标 (3)2 纸上定线 (4)2.1 定线要点 (4)2.2 定线 (4)2.3 预选路线方案的计算与比选 (4)2.3.1 方案Ⅰ(ACEFB)计算 (4)2.3.2 方案Ⅱ(AGHB)计算 (7)2.3.3 方案技术指标比选 (8)3 平面定线设计 (10)3.1 交点坐标确定 (10)3.2 方位角和转角计算 (10)3.3 平曲线设计(精算) (10)3.3.1平曲线1设计 (10)3.3.2平曲线2设计 (11)3.3.3 平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12)3.4 平曲线切线支距计算 (12)3.4.1 切线支距坐标计算公式 (12)3.4.2 各桩的切线支距坐标计算 (13)3.5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1)4、路线纵断面设计 (22)4.1 内差法读取各中桩地面高程 (22)4.2 拉坡设计 (22)4.3 竖曲线要素计算 (23)4.4 各中桩设计高程计算 (25)4.4.1 竖曲线上设计高程计算 (25)4.4.2 直坡段上设计高程计算 (30)4.5 竖曲线计算表 (33)5 路基横断面设计 (34)5.1 横断面组成 (34)5.2 加宽、超高计算 (34)5.2.1 加宽计算 (34)5.2.2 超高值计算 (34)5.2.3 合成坡度校核 (35)5.2.4 超高过渡段长度确定 (35)5.2.5 超高计算 (36)5.3 横断面方向地面高程 (43)5.4 路基设计表 (44)5.5 土石方调配 (44)5.6 视距验算 (44)5.6.1 平曲线1处视距验算 (45)5.6.2 平曲线2处视距验算 (45)6 路基设计 (47)6.1 路基横断面布置 (47)6.2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47)6.2.1 路基处理 (47)6.2.2 路床处理 (47)6.2.3 路基防护 (48)6.3 路基稳定性验算 (48)6.3.1 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 (48)6.3.2 路堑边坡稳定性验算 (50)6.4 路基排水设计 (51)6.4.1 设计路基排水设施 (51)6.4.2 路面排水设计 (51)7 路面结构设计 (52)7.1 公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52)7.2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52)7.2.1 轴载换算 (52)7.2.2 累计当量轴次 (58)7.3 路面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59)7.3.1 初拟路面结构 (59)7.3.2 路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59)7.3.3 路面结构厚度设计 (59)8 施工组织设计 (66)8.1 编制依据和程序 (66)8.1.1 本路段编制依据 (66)8.1.2 编制程序 (66)8.1.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66)8.2 工程概况 (67)8.2.1 工程地质及自然地理概况 (67)8.2.2 工程概况 (67)8.3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68)8.3.1 施工前的准备 (68)8.3.2 填实路堤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68)8.3.3 路堑开挖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69)8.3.4 排水及防护工程 (69)8.3.5 路面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72)8.4 安全保证体系 (75)8.4.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管理 (75)8.4.2运输、机械操作的安全保护 (76)8.4.3职工、民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76)8.5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77)8.5.1文明施工保护措施 (77)8.5.2环境保护施工保证措施 (78)8.5.3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80)8.6雨季施工措施 (80)8.7施工总体布置 (81)8.7.1计算主要工程量 (81)8.7.2劳动力资源计划 (83)8.7.3工程进度图 (83)8.8主要材料、机械设备计划 (84)8.9 施工总平面图 (87)8.9.1 布置说明 (87)8.9.2 施工总平面图 (87)8.10 临时设施组织 (87)8.10.1 布置原则 (87)8.10.2 布置安排 (87)8.11 工地运输组织 (88)结束语 (89)参考文献 (89)附录 (90)致谢 (91)1 绪论1.1 选题的目的、意义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顺利向工作岗位过渡。

道路沥青路面毕业设计

道路沥青路面毕业设计

湖南某山岭区一级SBS沥青路面北线设计目录1 绪论 (1)1.1拟建项目地区概述 (1)1.2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1)1.3沿线地形地质及自然环境 (2)2 路线设计 (4)2.1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4)2.2路线方案设计 (6)2.3路线平面设计 (9)2.4纵断面设计 (18)2.5路线比选 (25)2.6横断面设计..............................................273 路基路面设计 (39)3.1概述 (39)3.2路基设计 (41)3.3路基稳定性分析验算 (44)3.4边坡防护与加固 (45)3.5路面结构设计 (48)4、排水设计 (59)4.1路基地面排水设计 (59)4.2路基地下排水 (59)4.3路面排水 (60)4.4中央分隔带排水 (60)5 桥涵设计 (62)5.1桥涵设计的一般规定 (62)5.2位置及尺寸 (62)6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英文翻译 (66)附录.............................................791 绪论1.1拟建项目地区概述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

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

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

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共有136个县(县级市、市辖区)以上行政单位,省会为长沙市。

湖南省河网密布,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河17条。

全省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35万亩,其中51%为山地, 7%为盆地,13%为平原,15.4%为丘陵,全省有水面135.3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

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l000米以上的占总面积的4.3%,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至800米之间。

湖南民族及人口众多,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工业、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交通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某山岭区一级SBS沥青路面北线设计目录1 绪论............................................ 11.1拟建项目地区概述 ...................................... 11.2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 (1)1.3沿线地形地质及自然环境 (2)2路线设计ﻩ42.1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ﻩ42.2路线方案设计 (6)2.3路线平面设计 (9)2.4纵断面设计ﻩ182.5路线比选 (25)2.6横断面设计..............................................27 3路基路面设计................................. 39393.1概述ﻩ3.2路基设计 (41)443.3路基稳定性分析验算ﻩ3.4边坡防护与加固 (45)3.5路面结构设计 (48)4、排水设计....................................... 59 4.1路基地面排水设计 ....................................... 59 4.2路基地下排水. (59)4.3路面排水 ............................................... 604.4中央分隔带排水 (60)5 桥涵设计ﻩ625.1桥涵设计的一般规定 (62)625.2位置及尺寸ﻩ636结论ﻩ参考文献ﻩ64致谢ﻩ65英文翻译ﻩ66附录.......................................... (79)1 绪论1.1拟建项目地区概述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

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

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

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共有136个县(县级市、市辖区)以上行政单位,省会为长沙市。

湖南省河网密布,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河17条。

全省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35万亩,其中51%为山地, 7%为盆地,13%为平原,15.4%为丘陵,全省有水面135.3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

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l000米以上的占总面积的4.3%,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至800米之间。

湖南民族及人口众多,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工业、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交通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性能的不断改善,再加上高新技术在公路运输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公路运输越来越快捷、安全、舒适、方便,公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

到2009年底,全省已有公路总里程1914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已达2227公里,进入全国十强。

省会长沙与全省13个市州全部实现高速公路相连,洞庭湖区国省道主要渡口一律改渡为桥,形成了以长沙、岳阳、常德、湘潭、衡阳等地为中心,联络全省各地99%以上的乡镇公路网。

(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在建里程4064公里,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建和通车总里程达6450公里,居全国第三。

)拟建公路对于拉动沿线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公路的建成可以改善沿线城镇的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可以加快这些城镇的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可以有效地促进公路沿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

1.3沿线地形地质及自然环境湖南省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

在地质构造上,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南部则属华南褶皱系赣湘桂粤褶皱带,志留纪末的晚加里东运动使之转化为地台,并与扬子准地台合并,然后沉积了与扬子准地台大致类似的泥盆系到中三叠统地台盖层。

在强烈的中生代燕山运动影响下,北部的江汉断拗形成,从白垩纪开始发育为陆相断陷盆地;南部的赣湘桂粤褶皱带使泥盆系至中三叠统沉积盖层全面褶皱,并伴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浆侵入,奠定全省现代地貌的轮廓基础。

在湘西北地区,主要表现为褶皱运动,并伴有纵向断层,造成褶皱带和介于其间的山间洼地,在地貌上成为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背斜山地和向斜谷地;湘西、湘西南则构成弧形构造山地及小块山间盆地;在东部地区中北部表现为断块运动,形成一系列褶皱山、断块山和山间盆地;北部断陷成洞庭湖盆地;中部拗陷成众多红层盆地。

湘南地区主要为断裂运动,构成南岭主体。

第三纪以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省境边缘山地仍缓慢上升,北部洞庭湖区继续下陷,进一步显示出全省现代地貌轮廓的特色。

湖南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省境距海400公里,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密切。

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

湖南4-10月,总辐射量占全年总辐射量的70-76%,降水量则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8-84%。

第二,气候年内与年际的变化较大。

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

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地区差值比平均值的地区差值大1.29倍,雨量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1460毫米,最多年几乎为最少年的3倍。

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

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

湖南年日照时数为1300-1800小时,以洞庭湖为最多,岳阳可达1840小时。

湖南热量丰富。

年气温高,年平均温度在16-18℃之间。

湖南冬季处在冬季风控制下,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开的地貌特性,有利于冷空气的长驱直入,故一月平均温度多在4-7℃之间,湖南无霜期长达260-310天,大部分地区都在280-300天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雨量充沛,为我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一。

ﻩ2路线设计2.1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设计交通量、路网建设和功能的要求,公路必须分等级建设。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车辆分向、分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内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内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2.1.1设计车辆设计车辆是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车辆。

汽车的行驶性能、外廓尺寸以及不同种类车辆的组成对道路几何设计具有决定作用,对确定路幅组成、车道宽度、平曲线加宽、纵坡大小、行车视距等都与设计车辆有密切关系[1]。

按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鞍式列车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运输,可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大型集装箱运输公路的设计依据。

其车辆外形轮廓如下表2-1。

表2-1设计车辆外廓尺寸2.1.2设计交通量设计交通量: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

1)1(-+⨯=n ADT AADT λ (2.1) 式中: AAD T—设计交通量(辆/天);A DT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天);γ—交通量预计年增长率;n —设计年限将初始年日交通量换算成小汽车数量:562023205.15705.15105.14804402200=⨯+⨯+⨯+⨯++=ADT 辆/天。

各种车型换算系数见下表2-2,初始年交通量见下表2-3.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按20年预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取γ=8%。

计算24254)08.01(5620120=+⨯=-AADT 辆/天。

介于15000~30000之间,定此公路为一级四车道。

表2-2 各车型车型换算系数表2-3初始年交通量2.1.3、设计速度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如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的基本依据,同时还影响车道宽度、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

该一级公路交通量比较大,位于山岭地区,地势起伏较明显、高差大,选取设计速度为80km/h。

2.1.4、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到的质量量度。

一级公路按二级服务水平设计。

2.2路线方案设计2.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的前提下,使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2)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和经济林等。

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有利农田灌溉,尽可能少和农田溉管渠道相交,把路线布置在管道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管道的尾部,如果不能避免,要考虑路线开挖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

(3)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重视原有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4)对不良地质地段和特殊地区,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5)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因修建道路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等。

(6)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关系。

选线应以避为主,并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通过。

在避绕局部障碍时,要注意线形的连续舒顺。

国防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一般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

又要考虑便于支农运输,便利群众,便利与工矿的联系,做到“靠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

(7)处理好路线与桥位关系。

特大桥原则上要服从路线总方向并满足桥头接线要求,桥路综合考虑。

小桥涵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

(8)正确处理新旧路关系。

2.2.2选线过程从地形图上看到,根据起终点位置,路线总体成西南-东北走向,路线起终点高差高达70米,起点高终点低,路线较短有三千米左右,平均纵坡很大。

第一幅图,起始点处为一片花椒地,北侧为陡峭的山区,南侧稍缓有村庄。

第二幅图,中间为山谷较平坦,周围地势较高。

从南到北有一条引水渠道,南侧为暗渠,北侧为明渠。

与第三幅图连接处为山丘,其东侧山坡为苹果园。

第三幅图,南侧地势高且陡,北侧稍缓,偏北侧有一条低等级的沥青道路,路周围有较多的房屋建筑。

各幅图上都有较多的坟地。

在此地形图上道路选线最主要的问题为利用地形克服高差。

(1)正线选线过程1)所设计的道路为北线,选线时,使路线尽量靠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