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概要
《自动控制原理》考纲、试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考纲、试题、答案一、考试说明《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其它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充分理解自动控制系统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各种数学模型的建立及转换方法,掌握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各种经典方法及常用综合方法。
了解直流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调速方法,调速系统的静态动态性能指标。
掌握直流转速单闭自动控制系统和转速、电流双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的静、动态设计方法,深刻领会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能够熟练应用典型Ⅰ型、典型Ⅱ系统的设计和校正方法,了解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了解交流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调速方法,特别是重点了解和掌握笼型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原理、特点和设计方法,了解矢量控制技术在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了解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试题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一、单项选择题 (每空2分,共40分)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答题技巧:相关知识点要回答全面,因为都可能是采分点,涉及的基本概念要表述清楚,要点清晰,简明扼要,进行必要解释,切忌长篇大论。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答题技巧:第一,审题。
审题时需明确题目要求和给出的已知条件,注意各已知条件的单位,注意各因素比较的基准等,并注意所给条件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用来迷惑考试人员的,以防用错。
第二,确定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通过审题,明确了题目要求和已知条件,便可确定以哪种估价方法为主线,并根据该方法中用到的未知条件确定需借助的其他方法。
明确的解题思路,并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三,公式和计算步骤。
计算过程中,涉及的计算公式一定要列出,哪怕没有时间计算,列出需要的几个公式也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计算一定要分步计算,而且尽量细分。
并能对计算步骤作简要说明,答题时按顺序进行,避免跳步被扣分。
武汉科技大学827自动控制原理14-19年真题及答案

(1)分别确定当 n 2, 3, 4 时使闭环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15 分)
(2)解释上述计算结果。(5 分) 解答: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1 G(s) ( s 1)n k 0 (1)当 n 2 时,特征方程为 ( s 1)2 k 2s2 2 s 1 k 0 稳定条件为 k 0 当 n 3 时,特征方程为 3s3 3 2s2 3 s 1 k 0
G(s)
(
s
k
1)
n
,
0
(1)分别确定当 n 2, 3, 4 时使闭环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15 分)
(2)解释上述计算结果。(5 分)
第1页共3页
五、(30 分)已知某控制系统如图 2 所示,定义 e(t) r(t) c(t) ,
图2
(1)写出系统的输出表达式 C(s) 和误差表达式 E(s) ;(12 分) (2)当 r(t) 0, n(t) 1(t) 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 ;(6 分) (3)当 r(t) 1(t), n(t) 1(t) 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 ;(6 分) (4)要减少稳态误差 ess ,应如何调整系统中的参数?(6 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答:稳(稳定、平稳)、快(动态响应快)和准(稳态误差小)。
2、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答:离散系统闭环特征方程所有的特征根全部位于 z 平面单位圆内部,即
zi 1, i 1, 2,n
3、 函数 eat 1(t) 的拉氏变换和 z 变换分别为
。
答:
1 sa
1
三、试简化如图所示系统方框图,并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C(s) / R(s) (15 分)
解答: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1、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ABC )。
多选
A、加入给定信号
B、检测实际温度
C、产生控制信号
2、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ABC )。
多选
B、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3、按扰动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利用可测量的扰动量产生补偿作用,( C )动量对输出的影响。
A、减小
B、抵消
C、较小或抵消
4、( A )负反馈电动机调速系统
A、直流电机
B、测速发动机
C、电源和放大装置
5、自动控制是指脱离人的直接干预,利用控制装置(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的某一物理量( C )准确地按照预期的规律运行。
A、温度
B、压力
C、以上两个都是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1、自动调节系统是指利用自动化装置克服干扰,把偏离给定值的被调参数调回到给定值的系统。
2、开环控制: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只有顺向联系的控制过程,没有反馈环节,不能对控制结果加以修正、调节。
3、典型控制系统中的比较元件的作用:用来比较输入信号
与反馈信号。
4
、自动控制系统的特性:线性、非线性、离散。
5、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动态性能、稳态性能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
1、请简要画出调速系统结构图。
2、请简要画出反馈控制系统方框图。
输入量控制器执行器被控
对象
输出量变送器
e。
自控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控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是指:A. 系统有反馈回路B. 系统没有反馈回路C. 系统有前馈回路D. 系统有控制回路2. 系统稳定性分析中,根轨迹法的基本原理是:A. 系统根随参数变化的轨迹B. 系统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C. 参数随系统根变化的轨迹D. 时间随参数变化的轨迹3. PID控制器中,P代表: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比例-积分4. 以下哪个不是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A. 稳态误差B. 响应速度C. 稳定性D. 系统成本5. 状态空间法中,状态变量的选取原则是:A. 系统输入B. 系统输出C. 系统内部变量D. 系统外部变量6.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是指:A.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误差B.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大偏差C. 系统响应时间D. 系统稳态误差7. 闭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 G(s)H(s)B. G(s)/[1+G(s)H(s)]C. 1/[1+G(s)H(s)]D. G(s)*[1+H(s)]8. 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中,奈奎斯特判据的主要用途是:A. 确定系统稳定性B. 确定系统性能C. 确定系统响应速度D. 确定系统超调量9. 以下哪个不是控制系统的类型:A. 线性系统B. 非线性系统C. 离散系统D. 随机系统10. 系统设计中,最小相位系统是指:A. 系统相位随频率增加而增加B. 系统相位随频率增加而减少C. 系统相位为零D. 系统相位为常数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系统的时间响应,并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时间响应类型。
2. 描述PID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解释各部分的作用。
3. 阐述状态空间法与传递函数法在控制系统分析中的不同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个二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G(s) = (2s + 1) / (s^2 +3s + 2)。
计算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并画出其响应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复习题整理1.开环、闭环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
A.反馈 B.输入信号C.被控对象 D.干扰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系统属于()。
A.恒值控制系统 B.开环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 D.随动系统参考答案:D3.系统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参考答案:D4.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C.执行元件 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C5.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B.随动系统C.连续控制系统D.数字控制系统参考答案:B6.随动系统对()要求较高。
A.快速性B.稳定性C.准确性D.振荡次数参考答案:A7.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B8.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A.在结构上具有反馈装置并按负反馈组成系统,以求得偏差信号B.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以便纠正偏差C.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偏差D.系统开环参考答案:ABC9.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信号特征可分为()。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随动系统参考答案:ABD10.自动控制系统按描述元件的动态方程分()。
A.随动系统 B.恒值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参考答案:CD1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A.稳定性 B.快速性C.准确性 D.安全性参考答案:ABC12.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过程中是否有人参与。
()参考答案:√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1.下图所示电路的微分方程是()。
A.B.C.D.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是()。
A.B.C.D.参考答案:A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自动控制系统考试试题

自动控制系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的作用是()A 消除偏差B 减小偏差C 增大偏差D 维持偏差2、以下属于随动控制系统的是()A 恒温控制系统B 液位控制系统C 雷达跟踪系统D 压力控制系统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 K /(s(s + 1)),则其型别为()A 0 型B I 型C II 型D III 型4、对于一个稳定的系统,其相角裕度应该()A 大于 0B 小于 0C 等于 0D 不确定5、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A 开环极点的个数B 开环零点的个数C 开环极点数与零点数之差D 开环极点数与零点数之和6、频率特性的对数幅频特性图中,纵坐标表示()A 幅值B 幅值的对数C 相角D 频率7、下列哪种校正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A 超前校正B 滞后校正C 滞后超前校正D 都不能8、采样系统中,采样周期 T 越大,则()A 系统稳定性越好B 系统稳定性越差C 对系统稳定性无影响D 不确定9、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定义为()A 输出脉冲序列与输入脉冲序列之比B 输出采样信号与输入采样信号之比C 输出离散信号与输入离散信号之比D 以上都不对10、状态空间表达式中,状态变量的个数等于()A 系统的阶数B 系统的输入量个数C 系统的输出量个数D 系统的零极点个数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自动控制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部分组成。
2、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闭环特征根都具有_____。
4、根轨迹起始于_____,终止于_____。
5、频率特性可以由_____、_____和_____三种图形来表示。
6、系统的校正方式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7、采样定理指出,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_____倍。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2012学年秋季期末考试
试题(A 卷)
班级: 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共20个空)
(1)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着三个基本的职能元件,即( )、( )和( )。
(2)对自动控制系统一般应从( )、( )和( )等三个方面来评价系统的总体性能。
(3)在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 )、( )、( )、( )等性能指标来比较和说明系统对单位阶跃信号的暂态性能。
(4)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分别是( )、( )和( )。
(5)结构图主要包含( )、( )、( )、( )四个基本单元。
(6)频域特性的图形表示形式主要有( )、( )和( )等频率特性图。
二、简答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6分,共5道题)
1、 什么是自动控制?什么是开环控制?什么是闭环控制?
2、 什么是传递函数,有哪些结构特征?
3、 请列出五种典型输入信号名称及数学表达式?
4、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5、 PID 控制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三、写出由RLC 网络电路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15分)
四、化简下面结构图,要求列写详细步骤。
(15分)
五、系统特征方程为s 6+s 5-2s 4-3s 3-7s 2-4s-4=0,利用劳斯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0分)
i u 输入 o u 输出
o u。
自动化考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类:填空题一.填空题1.自动化控制系统按被控量的时间特性分为(连续量)和(离散量)。
2.PLC 全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DCS全称为( 集散控制系统)。
3.输入输出单元是(PLC)与工业过程控制现场之间的连接部件。
4.PLC的工作方式是(周期扫描方式)。
5. 冗余设计可采用(热备份)或(冷备份)。
6.MPI 接口一般的默认传输速率(187.5 )kbps,PROFIBUS-DP接口主要用于连接(分布式)I/O,传输速率(12)Mbps.7.(授权)是使用软件的“钥匙”,只用将他安装好,软件才能正常使用。
8.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系统按结构分类,有(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
9.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闭环数目分类(单回路)控制系统(多回路)控制系统。
10.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由串联、(并联)、(反馈)三种基本形式组成。
11.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12. 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其中,前者是同一时间同时传送多路信号,而后者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13. 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和(UDP),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14.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是(总线型)、(环形网)、(星型网)。
15.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共分七个层次,其中最下面的三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16、每台PLC至少有一个(CPU ),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
17、PLC的对外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I/O接口模块)与外界联系的。
18、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之间、PLC与上位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系统》考试试题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 2007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共3页,六个大题。
一、填空题1、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案有、和三种。
2、对于改变电枢回路电阻的调速方法,当负载大小不变时,总电阻越大,转速就越,通过控制,可使转速上升,实现有级调速。
3、由机械特性方程式可知,Φ减小,n增大,特性线的斜率。
4、目前调速系统采用的主要方案是。
5、改变电动机端电压调速的特性曲线是。
6、针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转速控制要求的调速、稳速的静态性能指标是和。
7、静差率是,用表示。
8、调速系统静差率指标应以为准。
9、对调速系统,希望转速降n∆。
10、从n∆的表达式可知,当负载一定时,R阻值越小,n∆也就。
11、调速范围一定时,n∆小则静差率s也,静差率一定时,n∆小则调速范围。
12、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K值越大,则静特性的硬度越。
13、调速系统的转速检测一般采用。
14、无静差系统多采用调节器。
15、单闭环调速系统采用PI调节器可实现转速是无静差调节,采用可以限制动态过程中的最大电流。
16、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外环是,内环是。
外环中控制转速的调节器称为,用表示,内环中控制电流的调节器称为,用表示。
17、PMW是的英文缩写。
18、工程上主要从、、这三方面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19、稳态误差对调速系统来说就是转速的。
20、典型的跟随过程指的是在系统输出量对的响应过程。
21、描述系统跟随性能的指标是和。
22、描述系统抗扰性的指标是和。
二、选择题1、对于变电阻调速,当总电阻R越大,特性线的斜率越,或称之为机械特性越。
A、小,软B、大,硬C、大,软D、小,硬2、只能在额定转速以上作小范围升速调速的方案是。
A、变电阻调速B、变励磁磁通调速C 、变电动机端电压调速D 、变电流调速 3、目前调速系统采用的主要方案是 。
A 、变电阻调速B 、变励磁磁通调速 C 、变电动机端电压调速D 、变电流调速4、在保证调速精度(s 不变)条件下扩大调速范围(D 增大),则必须设法 系统的速降(nom n ∆)。
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无法实现5、当系统的nom n ∆一定时,若对静差率s 的要求越严(即s 值越小),则允许的调速范围就 。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实现6、直流调速系统中常用的检测装置不包括以下哪种 。
A 、转速检测B 、电流检测 C 、电阻检测D 、电压检测三、判断题1、直流电动机最早被采用的调速方案是变电阻调速。
( )2、弱磁调速方案的调速范围小,特性较硬。
( )3、变电动机端电压调速可实现额定转速一下大范围平滑调速,并且在整个调速范围内机械特性的硬度会改变。
( )4、静差率表征负载变化引起调速系统的转速偏离原定转速的程度。
( )5、系统的调速特性越硬,n ∆越小,则s 就越大,系统的稳速性越差。
( )6、开环系统能够实现平滑无级调速,其机械特性比较软,稳速能力好。
( )7、当生产机械对调速系统静差率有一定要求时,开环控制系统可实现的调速范围是不大的。
( )8、电流负反馈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都可以对被控量其反馈调节作用,可以抑制负反馈环内的各种扰动作用。
( )9、调节时间小,过渡过程越小。
( )10、调节时间衡量的是过渡过程的快速性。
( ) 11、%σ衡量的是系统过渡过程的快速性。
( )12、在实际中不同的生产机械对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是不同的。
( )四、简答题1、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2、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的实质是什么?3、晶闸管变流装置有什么优缺点?4、调速系统的静态指标是什么?各项指标之间有何联系?5、什么是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6、在单闭环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中,若引入电流负反馈环节,对系统的静特性有何影响?7、具有PI调节器的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在动态调节过程中比例、积分两部分各起什么作用?8、为充分利用设备的过电流能力,又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调速系统应具备什么条件?9、直流拖动系统起、制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是什么?10、双闭环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恒流升速阶段,两个调节器各起什么作用?11、带电压调节器的三环调速系统,电压调机器主要起什么作用?12、独立励磁控制的调压调磁的调速系统的特点是什么?13、什么是校正?什么是调节器?14、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进行动态校正设计的步骤是什么?15、什么叫minrM准则?什么叫最佳频比?16、如何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上求取系统的开环增益?17、在什么条件下可利用表3-4确定转速闭环的跟随动态性能。
18、什么叫环流?说明环流产生的条件与环流的利弊。
不同的可逆系统式怎样处理环流的?19、什么样的波形称为PWM波形?怎样产生这种波形?20、H型电流是如何实现系统可逆的?四、计算题1.电动机额定转速min1500rnomn=,在额定励磁条件下,由晶闸管变流装置供给可调直流围?如果调速范围增加1倍,能满足静差率为多少?若调速范围增加1倍,而静差率s=0.5要求不变,则系统的静态速降应为多少?2、某一V-M 开环调速系统,电动机额定电流A I nom 3.41=,额定转速min1000r nom n =,电枢电阻Ω=1.00R ,电势系数2.0=e C ,整流装置等效电阻Ω=25.0rec R ,当要求静差率s=0.3时,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为多少?3、某调速系统,D=10,电动机额定转速min1000r nom n =,若要求s=5%,则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为多少?如果系统开环时的静态速降为63r/min ,则闭环后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应为多少?4、采用线性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为电压放大器的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如图1-22所示。
系统的已知数据如下: 电动机kW P M nom 5.7:=,V U nom 220=,A I nom 1.41=,m in /1500r n nom =,Ω=5.0a R 。
5、设典型Ⅰ型系统的参数sK 110=,T=0.1s ,当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于系统时,求动态响应的超调量%σ,调节时间s t ,相角裕量()c r ω。
如果要求限制系统超调量%σ不大于5%,则应该如何重新设计参数?这时系统阻尼比ξ、相角裕量()c r ω、调节时间s t 各为多少?6、推导用min r M 法设计的典型Ⅱ型系统且h=5时的闭环传递函数。
7、在可控环流可逆系统中,若预置nom r I I %8=,且设环流抑制环节中02R R =,计算负载电流多大时给定环流r I 完全消失?8、画出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大范围降速调速时电枢电流波形图()t I a 。
五、问答题1、在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中,当电网电压、电枢电阻、负载转矩、电动机励磁电流、测速机磁场各量发生变化时,对系统有何影响?系统对它们有无抑制能力?为什么?如果是开环调速系统,以上诸因素对转速影响又如何?2、当改变直流调速系统给定电压时能否改变电动机转速?为什么?若给定电压不变,改变反馈系数的大小,能否改变转速?为什么?3、如果转速负反馈系统的反馈信号线断线(或者反馈信号的极性接反),在系统运行中或起动时会有什么后果?试分析说明。
4、给定电源和反馈检测元件的精度是否对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精度有影响?为什么?5、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如果电流截止比较电压com U 发生变化,对系统的静特性有何影响?如果电流信号的采样电阻c R 大小变化,对系统的静特性又有何影响?6、在电压负反馈系统中,当电网电压、电枢电阻、负载转矩、电动机励磁电流、测速机磁场各量发生变化时,对系统产生扰动作用,问系统对这些扰动有无抑制调节能力?为什么?引入电流正反馈后,抗扰能力有何变化?7、PI 调节器与I 调节器在电路上有何差异?它们的输出特性有何不同?为什么用PI 调节器或I 调节器构成的系统能成为无静差系统?8、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机器在动态调节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9、若要改变双闭环系统的转速应调节什么参数?若要改变系统起动电流应调节什么参数?10、双闭环系统在起动过程的转速调节器饱和阶段,电流反馈信号iU是否与igmU相等?为什么?如果转速调节器采用比例调节器,系统的起动过程会如何?11、晶闸管整流装置电流断续时系统的参数会有何变化?电流自适应调节器是怎么样解决电流断续问题?在三环调速系统中采用电流自适应调节器是否必要?为什么?12、为何要限制电流的变化率?带电流变化率调节器的三环调速系统如何取得电流变化率反馈信号?改变什么参数可以调节电流变化率的大小?13、恒转矩和恒功率负载各采用什么调速方案?为什么?14、什么叫系统的预期频率特性和系统固有频率特性?预期对数幅频特性在低、中、高三个频段的形状对系统的性能各有何影响?15、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图说明典型Ⅰ型系统与典型Ⅱ型系统的特征。
为什么它们能成为现代直流调速系统的预期特性?16、典型Ⅰ型系统的待设计参数是什么?典型Ⅱ型系统的待设计参数是什么?结合电流闭环与转速闭环的校正过程予以说明。
17、结合电流闭环或转速闭环的动态校正,说明串联PI调节器的比例系数与积分时间常数的大小分别对系统的跟随性能与抗扰性能的影响?18、说明双变流器反并联电枢可逆系统四象限运行时,各象限中触发脉冲相位、变流器工作状态、电动机运行状态、能量转换关系。
19、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可逆系统带动一起重设备,需完成上升与下降重物两种任务,问是否一定需要采用双变流器反并联可逆线路?20、自然环流可逆系统中存在的是直流环流还是脉动环流?在反并联线路与交叉线路中是怎样分别予以限制的?21、可控环流可逆系统的零位应该小于、等于或大于90?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其移相触发特性大致应如何变化?22、为什么在逻辑无环流切换装置中必须设置封锁延时和触发延时?延时过短或过长将产生什么后果?24、比较各类可逆系统的移相触发特性。
怎样在工程上实现?23、错位的含义是什么?错位无环流可逆系统中用什么办法消除直流环流、脉冲环流和动态环流?25、比较逻辑控制装置与选触单元的功用与结构。
26、从系统组成、功用、工作原理、特性等方面比较直流PWM调速系统与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间的异同点。
27、异步电动机改变定子调速和直流电动机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是不是性质相同的两种调速方式?为什么?28、采用调压调速的异步电动机带恒转矩负载时,在不同稳定运行速度下,转子电流的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29、晶闸管直流调压电流(整流电路)希望输出电流最好是连续的,而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则要求输出电流必须是断续的,为什么?30、如何实现滑差电机的反转?改变电磁转差离合器磁极的励磁电流方向是否可以实现反转?31、在串级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空载时,运行速度与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有何不同?为什么?32、串级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与电动机的运行速度和负载大小是否有关系?若有,大致是什么关系?33、试对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和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运行性能(调速性质、机械特性形状、运行效率等)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4、电压源变频器由于滤波电容的存在,加大了电压调节回路的时间常数,不适宜作为伺服系统中的变频器,但SPWM变频器同样属于电压电源变频器,却广泛地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中,原因何在?35、为什么说转差频率控制型的矢量变换控制系统比普通的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要好得多?能否从电动机定子电流发生阶跃变化的动态过程来说明此问题?2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