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幽默
鲁迅的幽默语录

1.买书的快乐,如同绿林好汉买进了盒子炮一样快乐。
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不但唱工,单是黑头涎脸扮丑角,丑角挺胸学黑头,戏场上只见白鼻子的和
黑脸孔的丑角多起来,也就滑天下之大稽。
4.凡对于以真话为笑话的,以笑话为真话的,以笑话为笑的,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不说话。
5.只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不要整天抱怨生活,生活根本就不会知道你是谁,更别说它会听你的抱怨。
8.哈哈爱兮爱乎爱乎!爱青剑兮一个仇人自屠。
伙颐联翩兮多少一夫。
一
夫爱青剑兮呜呼不孤。
透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
一夫则无兮爱乎呜呼!爱乎呜呼兮呜呼阿呼,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
9.哈哈爱兮爱乎爱乎!爱兮血兮兮谁乎独无。
民萌冥行兮一夫壶卢。
彼用
百头颅,千头颅兮用万头颅!我用一头颅兮而无万夫。
爱一头颅兮血乎呜呼!血乎呜呼兮呜呼阿呼,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
10.英雄的血永远是无味国土上人生的盐。
11.用玩笑来应付敌人,自然也是一种好战法,但触着之处,须是对手的致命伤,
否则,玩笑终不过是一种单单的玩笑而已。
12.喜剧就是把没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
裂给人看。
13.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讽刺不过是喜剧变简的一流
14.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
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鲁迅搞笑故事

鲁迅搞笑故事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然而,除了严肃的文学作品外,鲁迅也有一些搞笑的故事,让人在读完后忍俊不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有趣的故事。
1. 鲁迅和南京阴阳先生在战乱年代,鲁迅去找南京的阴阳先生算命,想知道自己的命运。
阴阳先生拿起他的生辰八字,仔细观察了一会儿。
然后,他对鲁迅说:"你的面相不一般,将来一定会取得伟大的成就!"鲁迅感到有点意外,他问阴阳先生:"那我应该做什么才能实现这个预言呢?"阴阳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成为一个阴阳先生!"2. 鲁迅的晚饭问题有一天晚上,鲁迅和几位朋友一起在家里吃饭。
鲁迅突然对众人说:"我来问一个问题,如果你一个人在家只有一个鸡蛋,面前分别有一个糖和一个盐,你会选哪个?"朋友们纷纷表示选择糖,认为糖更好吃。
只有鲁迅自己选了盐。
大家惊讶地问他为什么。
鲁迅回答:"一个鸡蛋能撑得了多久?盐可以长久地增添美味,而糖只是一时的享受。
"3. 鲁迅和哑巴对话有一次,鲁迅在大街上遇到一个哑巴。
哑巴看见鲁迅后,非常激动,向他做了一个手势。
鲁迅理解到对方是在问路,于是他用手不停地指向一个方向。
于是,哑巴高兴地走了。
一个路人看到后,对鲁迅说:"你真厉害,怎么能用手指出来他要去哪里呢?"鲁迅笑着回答:"其实我只是随便指了一个方向,他自己觉得对了。
"4. 鲁迅与乞丐的对话有一天,鲁迅在街上逛着,突然有一个乞丐过来向他乞讨。
鲁迅看着他破烂的衣服和饥饿的样子,心生怜悯。
于是,他掏出一角钱给了乞丐。
乞丐接过钱后,疑惑地问鲁迅:"这是谁给我的?"鲁迅很睿智地回答:"这是傻瓜给的。
"5. 鲁迅和菜园鲁迅有一次在家中兴致勃勃地种起了菜园。
但是菜园里的一只兔子总是闯进来吃菜。
鲁迅的幽默故事

鲁迅的幽默故事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幽默的元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鲁迅的幽默故事:1. 标点稿费:鲁迅早年经常给报社投稿,赚点稿费,可是稿子投上去了,编辑按字数算稿费时,却不给算标点符号的钱。
后来,报社再索稿时,鲁迅就送过去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稿件。
编辑表示很郁闷,请鲁迅补上标点再发稿。
鲁迅却说:“标点就不需要吧?为什么不给算稿费呢?”于是,编辑乖乖地给补上了标点符号的钱。
2. 有钱人的发言权:鲁迅曾在厦门大学任教,当时的校长林文庆很抠门,有一次开会,林文庆提出要把办学经费再砍掉一半,教授们都反对。
林文庆用手指点着桌子说:“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给出的,所以,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
”鲁迅听后随即站了起来,用怀里掏出两枚银元,“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很牛气地说:“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鲁迅话音一落,全场愕然。
3. 创刊号稿子:鲁迅在中山大学当教授的时候,有进步学生创办了一个“新中国”文学社,请鲁迅给他们“创刊号”写几篇稿子,好有卖点。
但鲁迅不肯给他们供稿,而是让他们自己创作,找销路。
学生们很悲观,说那样的话估计第一期就卖不动,更别说以后再出刊了。
鲁迅却给他们出了个点子,说:“要大卖也很容易呀,你们可以写文章来骂我,肯定很畅销!”。
4. 《红楼梦》课堂:鲁迅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评《红楼梦》时,突然向男同学发出提问:“你们爱不爱林黛玉?”台下学生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有一个学生反戈一击问鲁迅:“先生,您爱不爱呢?”鲁迅笑了笑,认真答道:“我不爱她哭哭啼啼。
”。
5. 油条与手稿:鲁迅对手稿的保存并不在意,常常乱丢手稿,有时还分发给来访的客人擦手,甚至当废品卖掉。
有一次,萧红在上海拉都路买油条吃,无意之中却发现那张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翻译《死魂灵》的手稿,萧红大为吃惊,当她告诉鲁迅后,鲁迅却不以为稀奇。
萧红无奈只得把这件事告诉了许广平,许广平听后为此狠狠地批评了鲁迅一顿。
鲁迅的幽默风趣的事例

鲁迅的幽默风趣事例(8则)生活中的鲁迅,幽默、风趣,幽默中又带着一种大气、智慧、乐观和风度。
①有次鲁迅去理发店,当时他穿得很寒酸。
理发师看他一身穷酸,就对他很冷漠,理头的时候也只是随便糊弄下完事,但没想到鲁迅很大方的顺手付了许多钱(大概是理发费用的几十倍)。
后来鲁迅又去那家店理发,理发师对他恭恭敬敬,客客气气,一丝不苟的给他理发,理完发鲁迅只给了他正常的费用,理发师有些诧异,心想不是挺阔的么?怎么今天没小费啊?鲁迅察觉到,对他说:“上回你给我胡乱理发,我就给你胡乱付钱;今天你给我好好理发,我就给你好好付钱。
”②有一次,鲁迅的侄女问他:“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周建人)矮一点,扁一点呢?”鲁迅笑了笑,说:“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③名流免不了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一次,鲁迅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鲁迅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
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④上世纪二十年代,北大教授川岛大部分时间用在谈情说爱上,他留了个学生头,绰号“一撮毛”。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送给川岛,鲁迅在扉页上这样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
/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⑤在北京女师大任教时,一次一个学生未经家长允许,和别校一男生去逛公园。
她父母发现后,跑到学校大吵大闹,咒骂校方管教不严.封建死板的校长也像泼妇一样斥责女学生“太不像话了”。
鲁迅先生正好经过那里,得知原委后诙谐地说:“现在风和日丽,有两位青年一块逛公园,有何不好?那些公园年青人都不准去逛,非得成了老头子老太婆才能去逛吗?!”⑥鲁迅家里有两个保姆,不知何故,经常发生口角。
鲁迅很皮的话

鲁迅很皮的话
1.买书的快乐,如同绿林好汉买进了盒子炮一样快乐。
2.鲁迅说:“希望所有事,都像长胖一样简单。
”
3.原想嬉皮笑脸,而仍剑拔弩张,倘不洗心,殊难革面,真是呜呼噫嘻,
如何是好。
4.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我总算明白了,人之所以被叫做高等动
物,就因为他会吹牛。
”这句话幽默地揭示了人类虚伪和自大的本质,讽刺了人类对于自身地位的盲目崇拜。
5.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
残到这地步。
6.鲁迅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问他要不要修一下胡须。
鲁迅回答说:“如
果你的剪刀不够快,就拿去找铁匠铺吧。
”
7.鲁迅先生曾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然而我至今
还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能像猪一样任人宰割,却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这句话讽刺了国人麻木不仁,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只能任人宰割。
8.只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的黑色幽默

鲁迅的黑色幽默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有许多作品都带有黑色幽默的元素。
黑色幽默是指以悲剧或不幸为基础,以一种讽刺、讥讽的方式来表达,并在其中暗含荒诞、荒谬的幽默感。
鲁迅的文字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尖锐批评和挖苦讽刺,其中多处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
以下是一些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幽默的例子:
1.《狂人日记》:故事以主人公的疯狂行为和言论展现出社会的疯狂和黑暗面,通过夸张的描写和荒诞的情节来渲染黑色幽默的氛围。
2.《阿Q正传》:描写了一个底层人物阿Q无限次地重复着失败、挫折和羞辱的命运,通过对阿Q的揭示,讽刺了社会中的伪善、虚伪和不公。
3.《孔乙己》:通过描绘一个憔悴、贫穷的酒保孔乙己的悲剧经历,让读者感受到社会对弱势者的冷漠和残酷,从而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4.《社戏》:在描述一个小县城上演的社戏时,鲁迅利用讽刺的手法暗示社会中官僚主义和虚伪现象,以及人性的丑陋面。
通过这些作品,鲁迅从个体的悲惨命运中抽象出社会的黑暗和荒谬,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让读者思考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的阴暗面。
这也是他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和重视的原因之一。
鲁迅的幽默、小故事

鲁迅的幽默史飞翔生活中的鲁迅不乏幽默、风趣,有时还很时髦。
鲁迅不太讲究穿着。
他爱穿长袍,经常不修边幅,穿着一件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有点像他笔下的孔乙己。
鲁迅不爱理发,一忙起来数月不理。
朋友开玩笑道:“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回答:“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鲁迅爱吃零食,比如糖和小花生,他也常拿这些东西招待客人。
夫人许广平提到鲁迅的嗜好时说:“糖也喜欢吃,但是总爱买三四角钱一磅的廉价糖。
”一次,有朋友从河南给鲁迅带来两包柿霜糖,许广平告诉鲁迅,这糖用柿霜做成,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疮之类,用柿霜糖一搽就好。
鲁迅已经吃了一大半,听说后赶紧把剩下的糖收好,以备将来药用。
不料到了晚上,鲁迅又觉得生疮的时候毕竟很少,不如趁新鲜吃一点受用。
鲁迅在广州期间,寓所里备有两种烟,给自己备的是“彩凤”之类的次等货,给朋友或学生抽的却往往是“美丽”牌之类较好的香烟。
鲁迅经常请友人吃饭,且从不吝啬,他不看菜单一口气就点出“木樨肉”、“酸辣肚丝”、“炸核桃腰”、“三鲜铁锅蛋”、“糖醋软溜鲤鱼陪面”之类好几道菜来!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兼职讲师,主讲“中国小说史”,后来根据讲义编成《中国小说史略》。
书出版后,鲁迅特地送给同在北大任教的友人川岛(章廷谦)一本,并在扉页上这样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
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川岛留了个学生头,所以人称“一撮毛”。
当时,川岛正在热恋中,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谈情说爱上,没心思搞教学和研究。
所以,鲁迅有这样的赠书题词,寥寥数语,诗情与友情、诙谐与雅趣以及鲁迅的才思与可爱,跃然纸上。
“女师大风潮”后,鲁迅在皮库胡同给离校的学生上课。
时逢女师大校庆日,这些被扫地出门的师生不肯示弱地聚集一堂庆祝,不擅长文艺的鲁迅被大家强迫表演节目。
鲁迅的幽默名言名句大全

鲁迅的幽默名言名句大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
下面是一些鲁迅的幽默名言名句,让我们一起欣赏鲁迅的幽默才思。
1.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出自《野草》中的《自序》,反映了社会变革和个人创新的必然性。
鲁迅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追求新路的人的鼓励。
2. “中学就是中等的学校,大学就是大而全的学校,后来又有了小学。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对于教育现状的嘲讽,幽默地指出了人们对于教育层次的划分的荒谬性。
3. “儿童对于生活有无数的好奇之处,只是大人给答案,把他们的好奇冲动浸泡死了。
”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的《故乡》一文,鲁迅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成人对于儿童的束缚和扼杀。
4. “相信谎言的人,没有骗子的存在。
”这句话出自《鲁迅杂文选》中的《不值得》一文,通过幽默的说辞,表达了对于相信谎言的人的讽刺和警示。
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话出自《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故事》一文,是对于现实生活中追求享乐的幽默揭示,呼吁人们要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个美好时刻。
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句话出自《鲁迅杂文选》中的《自诩与正直者》一文,以夸张和幽默的形式,表达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7. “我虽然没有钱,但是我有梦想;我虽然没有别的,但是我有时间。
”这句话出自《华盖集》中的《草根笔记》一文,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即使条件艰苦,但仍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8.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对错,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
”这句话出自《鲁迅杂文选》中的《纯种畜牲》一文,通过嘲讽和幽默,表达了对于绝对真理的怀疑和对于多元观点的尊重。
9. “倒不如一边讥刺,一边将就地说好话。
”这句话出自《华盖集》中的《二心记》一文,以讽刺的方式讲述了为了应付社交场合而说假话的现象。
10. “好人并不因为坏人的可怕而可怕,而因为坏人的可笑而可笑。
”这句话出自《鲁迅杂文选》中的《各位朋友》一文,通过幽默的表达,指出了坏人往往因为其可笑的行为而成为笑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的幽默一鲁迅是一个不太讲究穿着的人。
他爱穿长袍,相对他瘦弱的身材来说,似乎袍子比西装合适。
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经常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感觉竟有点像他笔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于是便闹出了笑话:在电梯里经常被认为是可疑人物;许多人见到他以为是有幸发现了鸦片鬼;有时去买药,竟然连药房里小伙计都鄙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鲁迅是义无返顾把辫子剪了的人。
这在当时就像男人穿裙子一样不可思议。
但他面对嘲笑、讥讽、辱骂,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他基本上留平头(相当于现在的板寸),他的发质坚硬,根根迎风翘立,铁刷一般,简直酷毙帅呆了。
现在的俊男靓女们热衷的染发、烫发等等,和鲁迅比可就小巫见大巫啦。
看过鲁迅年轻时的照片,觉得并不是很帅,起码和现在韩国、日本的所谓“第一美男”有段距离。
但鲁迅对自己却信心有加,一次英国作家萧伯纳见到他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
听了这样的溢美之言,鲁迅不但没有谦卑之词,还竟然说:“我老了会更漂亮!”这个老头真是有意思极了。
二鲁迅有很多嗜好。
比如爱给人起绰号这个从小养成的习性,至老都未能改。
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有一项功课叫“对课”,他的成绩不错,屡受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称赞。
有一回,一个同学偷看了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问他对什么好,鲁迅说:“对‘四眼狗’好了。
”孰料那人竟真以此回答寿先生,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而他则在一旁以书遮眼,憋不住笑出声来。
鲁迅的观察力可谓尖锐,他把女生的哭状起了个惟妙惟肖的称呼——“四条”,因为女生一哭,眼泪、鼻涕齐下也!不是四条吗他在北大讲课,当时北大有位青年教授叫川岛,留了个学生头,他便给人家起了个绰号“一撮毛”,见面时还亲切地叫他“一撮毛哥哥”,真是搞笑的能手!而且他竟把爱人许广平叫做“害马”,甚至在给母亲写信时也派上用场,说:母亲放心,害马现在很好……吸烟、喝酒、饮茶可谓是鲁迅的“三瘾”。
他的烟瘾一向很大,在北京的时候,他吸的总是哈德门牌的拾支装包。
他夹烟的姿势很特别:用大拇指和四个手指拿香烟,而不是夹在食指和中指中间(窃以为有现代黑社会老大的风范)。
还有一点很有趣,在人前吸烟的时候,他总是从他那件灰布棉衫里去摸出一支来吸,他似乎不喜欢将烟包先拿出来,然后再从烟包抽出一支,而再将烟包塞回袋里去。
他这脾气,一直到了上海,仍没有改过。
不晓得是怕麻烦呢,抑或怕人家看见他所吸的烟低劣,觉得没面子除了三瘾之外,他还喜欢吃糕饼糖果等甜食,这是在日本留学时养成的习惯。
有一回,人家送了柿饼给他,他喜欢得不行,藏起来自己偷偷享用,还舍不得给别人吃呢!只有在女士来做客时,才“大方”地拿出来,因为女士们胃口小,只能吃个一两片而已!他还能吃辣椒。
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有一次他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牌,却懂得实惠,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买一大串红辣椒回来。
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只辣椒来,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嘘唏不已。
只觉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现在看来除了可笑之外,也生出几分感动。
他的胃口很特别,喜食蛇肉、龙虱、梅干菜。
而且从不吝惜money,经常请友人吃饭,且不看菜单一口气就能点出“木樨肉”、“酸辣肚丝”、“炸核桃腰”、“三鲜铁锅蛋”、“糖醋软溜鲤鱼陪面”等好几道菜来!他爱看电影,几乎可从影迷升格为影狂。
鲁迅到43岁时才首次观看影片,但一看而不可收。
鲁迅后期(46-55岁)在上海生活的9年内,共观看电影142场。
其中1934年37场,1935年36场,1936年秋季病危前19场。
这三年平均起来几乎每周一场。
好电影不轻易错过,甚至一看再看;而且大都是率领家小、呼亲唤友,数人驱车同去!有趣的是,在国外引进的电影里面,他最爱看的是大自然丛林草莽的野兽影片(相当于近来的“动物世界”。
鲁迅今若健在,定是赵忠详的fans。
鲁迅还喜欢习武,他曾在留学日本时学过柔道,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
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跄踉倒地,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鲁迅虽瘦削,但功力略见一斑。
三生活中的鲁迅,幽默、风趣,幽默中又带着一种大气、智慧、乐观和风度。
有一次他的侄女问他:“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周建人)矮一点,扁一点呢”鲁迅笑了笑:“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广州一些进步青年创办“南中国”文学社,怕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希望鲁迅给创刊号撰稿。
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名流免不了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在北京女师大任教时,一次一个学生未经家长允许,和别校一男生去逛公园。
她父母发现后,跑到学校大吵大闹,咒骂校方管教不严.封建死板的校长也像泼妇一样斥责女学生“太不像话了”。
鲁迅先生正好经过那里,得知原委后诙谐地说:“现在风和日丽,有两位青年一块逛公园,有何不好那些公园年青人都不准去逛,非得成了老头子老太婆才能去逛吗!”鲁迅家里有两个保姆,不知何故,经常发生口角。
他受不了整天的吵闹,竟病倒了。
隔壁一个小姑娘问道:“大先生,你为什么不喝止她们”鲁迅微笑着说:“她们闹口角是因为彼此心里都有气,即使暂时压下去了,心里那股气也是压不下去的,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或两个人失眠,还不如让我一个人失眠算了。
”他说话向来无所顾忌,敢想敢说。
比如他对人们遮遮掩掩的“性”发表看法: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的事。
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
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
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惟独对孩子威严十足。
这种行径,简直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他为了说明看人不能片面,风趣地说:英雄是厉害的,但不能因为英雄也性交,就称得上“性交大师”!鲁迅虽然胸襟宽广,但决不适用于对待丑陋的社会现象上。
一切假恶丑的东西在鲁迅面前都无以遁形。
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同泳。
鲁迅看不惯:“同学同泳,偶尔皮肉相触,有碍男女大防。
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同吸着天地间的空气。
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简直淆乱乾坤。
还不如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说着还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状。
听讲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鲁迅对腐朽文人向来是不留情面的,这是个不怕得罪人的怪人。
似乎整个文化界知识界都是他的前世冤家。
徐志摩、胡适、郭沫若、林语堂、梁实秋、成仿吾等都曾经受过鲁迅的唾沫的“侵害”,常过骂的滋味;就连与文学不怎么搭界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竟也和他打过笔墨官!看来鲁迅真是汲取了孙中山“博爱”的精髓。
四鲁迅本身就是一个会说幽默和笑话的能手。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国民党反动政权依赖美国,宣传美国是如何地主持“公道”。
鲁迅先生为揭穿这一骗局,说了个小故事:“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同他谈过话为荣。
一天,一个要饭的喜形于色,说是阔佬同他讲话了。
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
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了。
他对我说:滚开去!’”听故事的人哈哈大笑。
国民党对美国主子摇尾乞怜的丑态被揭露无遗。
他为了说明反动派鱼肉百姓,把百姓当炮灰,举了一个寓言:某朝某帝的时候,许多宫女生了病,总是治不好。
最后来了一个名医,开了处神方:壮汉若干名。
皇帝没有法,只得照他办。
若干天之后,自去察看时,宫女们果然个个神采焕发了,却另有许多瘦得不像人样的男人,拜伏在地上。
皇帝吃了一惊,问:“这是什么”宫女们就嗫嚅地答道:“是药渣!”30年代,一些作家的主观主义毛病很厉害。
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没有多说只讲了两个故事:其一: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
一天,他忽然有所感悟道:皇帝用什么挑水吃的呢后又自言自语:一定用金扁担的!其二:有个农妇很想吃柿饼想,于是她就想:皇后娘娘是怎么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觉醒来就下令:快拿一个柿饼来吃吃!难能可贵的是,鲁迅对幽默和笑话理论还有独到的看法。
他在1934年4月1日给陶亢德信中说:“中国之所谓幽默,往往尚不脱《笑林广记》式,真是无可奈何。
”在鲁迅看来,《笑林广记》式的幽默,并非真正的幽默,只不过是轻松好懂、油滑庸俗的东西,用以娱己或朋友间玩笑罢了。
鲁迅坚决反对油腔滑调的打诨、装疯卖傻的逗笑、轻薄猥亵的奚落,讲求的是一种机警、深刻、余音绕梁的深意,欣赏水平是很高的。
而鲁迅也以自身演绎和证明了这一点。
五鲁迅的很多文字也是犀利幽默的。
他说: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真是另类极了!鲁迅很讨厌蚊子,受不了蚊子的叫声,于是蚊子在笔下很有笑意。
他说:“你只管叮我好了,但请不要叫!然而蚊子仍然呜呜地叫。
这时倘有人问我‘于蚊子跳蚤孰爱’,我一定毫不迟疑答曰‘爱跳蚤’!这理由很简单,就因为跳蚤是咬而不嚷的。
早上起来,但见三位得胜者拖着鲜红色的肚子站在帐子上;自己身上有些痒,且搔且数,一共五个疙瘩,是我在生物界里战败的标征。
我于是也便带了五个疙瘩,出门混饭去了……”然而他的文字终是战斗性的,是投枪,是匕首。
他的许多文章如《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至今读来,仍能感到一股凛然正气。
但现在,一些顽皮的孩子们却捣蛋地将鲁迅某些文字的本意曲解了,使庄严肃穆变成了滑稽搞笑,但也体现了智慧和生趣。
不妨引荐一则,姑且认为这是鲁迅以变相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幽默。
(下面是一名记者“采访”鲁迅的“实录”)鲁迅对早恋问题的精辟回答问:您对早恋者的评价是什幺答: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问:您对已经被老师和家长发现了的早恋学生有何建议呢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问:父母应该怎样看待早恋问题答: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问:你怎样评价那些排斥早恋的学生呢答:无情未必真豪杰。
问:您对早恋中的男女有何劝告呢答:不能只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忽略了。
问:您对早恋本身的看法是答:他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
问:请您将国内外同龄人的早恋问题做一个比较答: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问:您对教师干涉学生早恋抱什么态度答: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