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汇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1.先要确定最高计数单位,然后确定是几位数,再去对号入座。
2.让学生利用好手中的计数器,或自己画简易图的方式帮助理解数的组成。
3.练习:可以根据组成来做猜数游戏。
读法
写法
会读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中间有0和末位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可增加的练习形式:根据两条信息提出一个问题、根据问题说说需要哪两个条件。
连加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会用连加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单位名称。
连减(两种方法解决)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会用连减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正确应用小括号。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单位名称。
读数和写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完全分开。读数和写数都是建立在对数位意义正确理解之上的。
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关键与读法相同,也是理解数位的意义和熟记数位顺序的过程。
1.遇到不会读的数在计数器上拨,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协助读。
2.在掌握读法规则的前提下,变幻形式练习。
3.掌握写数的步骤。具体步骤是:
(1)读完汉字的数后,圈出计数单位。
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两种现象的不同特点。
在既有平移,又有旋转时,有些同学就不能很好的区分两种现象,出现了混淆。
1.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时,出示生活中的画面,从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教学要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收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写“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写“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以下5种重要题型需要掌握。
1.:2.3.4. 5.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平均分时有两种情况: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摆一摆、数一数。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时,要分清每份的个数和分成的份数。
所求问题要求求总数,用乘法计算。
所求问题要求求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读作除以,“=”读作等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的算式除外),其中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算式的乘数是除法算式的除数和商。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上下或者左右)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关键是能否找到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识点整理复习全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识点整理复习全面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填空题1. 我知道,也会填。
1.★÷5=3……□,余数最大是______,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______。
2.一个数除以3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2. 我知道,也会填。
1.姐姐买回4袋苹果,每袋6个。
我们家有6口人,每人吃一个后,还剩______个苹果。
2.学校春游要租7只游船,己租了5只,共用去120元。
共需要______元。
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到公园玩。
公园的门票是:成人每位28元,儿童每位14元,共需要花费______元。
3. 看图填一填。
现在是______时,过1小时后是______现在是______时,过1小时后是______4. 动动脑,填一填。
1.看我国部分省会地图,填空。
郑州的西边是______城市,它的南边是______城市。
这个城市在合肥的东北,也在上海的西北,还在郑州的东南它是______。
2.看图找一找,按要求在图上标注出来。
小强、小军、小林和小乐放学回家时,小强向西走,小军向东北走,小林和小乐一起向南走,小林和小乐分开后,小林向西走,小乐向东走。
请你根据回家的路线,从图中标出他们各自的家。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5. 想一下,填一填。
1.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慢要______时______分从家里出发。
2.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______。
3.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______分是8时整。
4.2:10再过30分钟后是______时______分。
5.早上上课的时间是______时______分;放学的时间是______时______分。
乘除法运算6. 想一想,连一连。
12只小熊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______只,连一连______。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识点整理复习考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识点整理复习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填空题1. 看一看,填一填。
1.我每天______上学,______放学2.现在是______时,过1小时后是______。
3.现在是______时,过1小时后是______。
2. 想一想,填一填。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10个______是一百,______个一百是一千,______个一千是一万。
3.7个一万,6个一千,5个一百组成的数是______。
4.6个一千是______,6个一百是______,6个一千和6个一百组成的数是______。
3.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
②看一场电影要2______。
③小刚跑100米用了19______。
④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4______。
⑤爸爸每天休息7______。
4. 看图填一填。
学校周边。
(1)书店在学校的______而,动物同在学校的______面。
(2)科技馆在学校的______面,超市存学校的______面。
(3)公同在学校的______方向,电影院在学校的______方向。
(4)医院在学校的______方向。
银行在学校的______方向。
5. 横线最大可以填几?①5小时______分<359分②15小时-______小时<8小时③80分+______分<3小时④______小时﹣9小时<16小时乘除法运算6. 横线上最大能填几?______×6<55 ______×7<47 ______×6<38______×4<29 ______× 8<27 ______×9<627. 选一选,填一填。
1.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2,3,4,5,6,7,8,9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算式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用画“正”字的方式。
2.统计图表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用表格来实现。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2.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3.除法算式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所得的数是商。
5.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是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
2.平移是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3.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3.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先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XXX和千克的认识1、克是重量单位,1克等于1千克的1000分之1.2、千克是重量单位,1千克等于1000克。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
二、XXX和千克的换算1、将克换算成千克,要将克数除以1000.2、将千克换算成克,要将千克数乘以1000.3、在换算时,可以画图帮助分析,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XXX和千克单位来称量物品的重量。
2、在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时,需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画图或列算式来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选择合适的单位和方法来求解。
XXX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资料重难点

期中考试复习资料(重难点)1、解决问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的,不能写成一个分步,一个综合。
而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算法。
例如:商店原来有100台电脑,上午卖了12台,下午卖了22台,还剩多少台?方法一:100-12-22 方法二:100-(12+22)=88-22 =100-34=66台 =66台答:还剩66台。
2、改变运算顺序要加小括号,没有改变运算顺序不能加小括号。
例:12+(2×3)应该写成12+2×3 12-2÷5=2应该写成(12-2)÷5=23、填表,“合计”就是指求总数。
4、列竖式计算,要列竖式,注意满十进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进位、退位都要写点。
看清数字和符号,确定做加法,还是减法。
熟练背诵11-18的分成。
例:竖式计算:56+19-28=47 脱式计算:56-19+285 6 7 5 =37+28+1 9 -2 8 =657 5 4 75、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含义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一个数,每几个一份,求份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如:判断:15÷3=5,表示把15分成3份,每份一定是5。
(×)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
(×)6、除法各部份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读作、算式、口诀要分清。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为1。
5÷5=1被除数和商相同时,除数为1。
5÷1=5除数和商相同时,被除数为几乘几。
25÷5=57、两个问题的要分步写,答两个问题。
例:白兔有16只,灰兔有4只,白兔是灰兔的几倍?一个笼子里可以装5只兔子,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16÷4=4 16+4=20只 20÷5=4个答:白兔是灰兔的4倍,一共需要4个笼子。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综合分类复习汇集部编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综合分类复习汇集部编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计算题1. 比一比,算一算。
6×3=______ 6×2=______ 4×6=______18÷6=______ 12÷6=______ 24÷4=______18÷3=______ 12÷2=______ 24÷6=______75-29-31=______ 32÷4÷2=______ 12÷6×2=______75-(29+31) =______ 32÷(4×2) =______ 12÷(6÷2) =______2. 用竖式计算。
346-97= 708-139= 600-425=802-198= 437-269= 621-143=534+76= 86+157= 629+296=125+687= 29+675= 407+98=3. 算一算,填一填。
1.用竖式计算。
784+169= 392+538=463+279= 198+264=2.击鼓传花。
4. 动动脑,填一填。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都要按______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义有乘除法,要先算______法,再算______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______的。
2.在41÷5中,余数是______,它比______小。
3.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______,余数是______。
5. 比一比,算一算。
25+34=______ 65-47=______ 34+29=______75-24= ______ 90-64=______ 47+32=______填空题6. 我知道,也会填。
1.横线上最大能填几?______×8<27 ______×4<17 26>______×47×______<57 5×______<31 50>______×9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2020精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篇一】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 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篇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篇三】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除法
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的方法:
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用乘法算式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解决问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