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的尾巴》教案设计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动物的尾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形态和功能,培养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常见动物的尾巴特征及其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尾巴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及其作用。
难点:描述动物尾巴的能力,理解动物与尾巴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尾巴模型、动物卡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动物尾巴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尾巴都是哪些动物的?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PPT,讲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及其作用。
(2)通过视频,让幼儿观察动物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动物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动物尾巴进行匹配。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尾巴知识。
4. 动手操作(1)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动物尾巴。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提问:“你们觉得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尾巴》2. 内容:(1)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2)动物尾巴的作用(3)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动物尾巴,并记录下来。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尾巴。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记录动物名称、尾巴特征、生活环境等。
(2)绘画作品:展示动物及其尾巴的形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幼儿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动物的尾巴》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课程第四章《动物世界》,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了解动物尾巴的功能,探索动物尾巴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使幼儿理解动物尾巴的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了解其功能。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动物尾巴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动物尾巴模型、动物卡片、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关注图中的动物尾巴,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动物尾巴模型,讲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及其功能,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动物尾巴的多样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动物卡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将卡片上的动物与相应的尾巴配对。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你最喜欢哪个动物的尾巴?为什么?b. 动物尾巴有哪些功能?5.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尾巴。
6. 展示与分享(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物尾巴,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的尾巴》2. 板书内容:a. 不同动物的尾巴图片b. 动物尾巴的功能c. 幼儿制作的动物尾巴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尾巴,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尾巴是孔雀的尾巴。
因为孔雀的尾巴非常漂亮,开屏时像一把五彩斑斓的大扇子,让人赏心悦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带领幼儿去动物园观察真实动物的尾巴,加深他们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2. 开展“动物尾巴功能大揭秘”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尾巴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动物的尾巴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动物的尾巴科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对动物的尾巴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动物尾巴的多样性。
2. 动物尾巴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故事讲述法:通过故事讲解动物尾巴的功能。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幼儿是否见过动物的尾巴,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展示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3. 讲述故事:讲解动物尾巴的功能,如鱼尾巴的游泳作用,狗尾巴的表达情感等。
4. 互动环节:让幼儿模仿动物尾巴的动作,增强幼儿对尾巴功能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评估幼儿对动物尾巴特征和功能的认知程度。
第二章:动物尾巴的多样性1. 帮助幼儿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特征。
2. 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不同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特征。
2. 动物尾巴的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特征。
四、教学步骤:1. 展示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特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3. 互动环节: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势模仿不同动物尾巴的形状,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不同动物尾巴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评估幼儿对动物尾巴适应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动物尾巴的功能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 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和用途。
2. 动物尾巴的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通过故事讲解动物尾巴的功能和用途。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和用途。
动物的尾巴中班教案(精选10篇)

动物的尾巴中班教案动物的尾巴中班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动物的尾巴中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动物的尾巴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动物的尾巴,并了解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妙用。
2、在活动过程中交流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活动准备1、课件:动物的尾巴。
2、彩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参观动物园,了解常见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师:动物园里又来了许多小动物,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猜猜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处?二、展开课件:动物的尾巴1、观察动物,思考问题。
看看这些动物都有谁?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猜猜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允许幼儿自由交流)2、交流:你看到的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教师: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各不相同。
那么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呢?3、教师结合课件重点讲解:(1)老虎的尾巴。
(2)豹子。
(3)狮子。
(4)骆驼。
(5)袋鼠。
(6)猴子。
(7)松树。
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处,教师回答幼儿的自由提问。
4、欢迎小小讲解员来介绍动物尾巴的用处。
老师有意识地提醒幼儿结合图片来介绍。
5、再次观赏,巩固对常见动物尾巴用处的认识。
小朋友知道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用处。
请小朋友再去参观一下动物尾巴展览,想一想,如果动物的尾巴互相交换,行不行?为什么?(1)自由参观,互相交流,教师个别询问,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2)结束后交流:动物的尾巴互相交换行不行?为什么?每个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有的尾巴能使自己平衡,有的尾巴能掌握前进的方向,有的尾巴能驱赶蚊虫等等。
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教师以问答歌《小朋友想一想》,幼儿所探索到的动物尾巴的妙用。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把伞?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钩子?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板凳?三、结束1、请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动物的尾巴》。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及其功能,培养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及其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动物尾巴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动物玩具、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动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尾巴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拿出动物玩具,让幼儿通过观察,找出它们的尾巴特点。
(2)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尾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的尾巴》2. 板书内容:(1)动物尾巴的特点(2)动物尾巴的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标注其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2. 答案:例:小猴子的尾巴长长的,可以用来勾住树枝,帮助它稳定身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功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的尾巴特点。
(2)开展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2. 教学过程:随堂练习中,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动物尾巴。
3. 作业设计: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标注其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中班科学《动物的尾巴》教案优秀10篇

中班科学《动物的尾巴》教案优秀10篇中班科学《动物的尾巴》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一)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
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呀?听到了谁?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谁借尾巴的?它借到没有?那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三种不同的形式提问:一、听到了谁,问谁借?二、除了这个还有谁?三、出示图片再问)小兔需不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呢?为什么?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一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操作卡,上面有xxxx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一会请小朋友来匹配。
操作卡上的一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四)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除了故事里的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找找、看看。
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五)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动物的尾巴》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动物的尾巴展开,介绍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功能及其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使学生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和区分各种动物的尾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动物尾巴道具、PPT。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动物尾巴道具,邀请学生模仿动物尾巴的动作,猜猜是哪种动物的尾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各种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引导学生关注动物图片中的尾巴,让学生描述各种尾巴的特点。
(3)讲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动物与尾巴的密切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动物尾巴,如鱼、猴子、孔雀等,讲解它们的尾巴特点和作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尾巴的多样性。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两人一组,观察动物图片,描述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然后互相交流分享。
5. 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动物尾巴特点,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动物尾巴创意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的尾巴》2. 板书内容:(1)动物名称(2)动物尾巴特点(3)动物尾巴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画一幅动物尾巴创意画,并描述其特点和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学生对动物的尾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兴趣点以及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各种动物的尾巴。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动物的尾巴》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探索动物尾巴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动物尾巴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难点:描述和比较动物尾巴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探索欲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动物尾巴模型、动物卡片、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动物尾巴模型,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它们属于哪种动物,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2. 讲解动物尾巴的特点(10分钟)通过挂图、PPT等形式,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多样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几种典型动物的尾巴为例,讲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如:猫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松鼠的尾巴可以当被子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观察动物卡片,描述和比较它们的尾巴特点,然后进行分享。
5. 创作环节(15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在画纸上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尾巴。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尾巴》2. 内容: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动物尾巴的作用描述和比较动物尾巴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动物,记录下它们的尾巴特点,并尝试描述和比较。
2. 答案:根据观察,如实记录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具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动物尾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比较动物尾巴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动物园实地观察不同动物的尾巴,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的尾巴》教案设
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设计背景
星期一上午户外活动回来,刘启俊小朋友拿着一根断截的壁虎尾巴找到我,很得意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它是谁的尾巴,我妈妈还说它以后还会长出新的尾巴来,所以这根尾巴它不要了。
”我俩的谈话引来了许多孩子的关注,特别是刘启俊手里的那根壁虎尾巴更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我意识到此时绝大多数孩子的兴趣肯定在这根尾巴上,于是我就调整了活动计划,把本应安排在周五的科学活动课提前给上了,也就生成了这次活动——《动物的尾巴》。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增进对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提高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是:如何使幼儿记住并能说出一些动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活动准备
1.课前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动物图片、图书和玩具等,布置成动物知识角。
2.《小动物捉迷藏》图画1幅,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布尾巴若干。
3.每个幼儿《我爱学科学》(中班秋季)1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尾巴。
1.出示刘启俊小朋友捡回的壁虎尾巴,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出示《小动物捉迷藏》的图画说:“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
捉迷藏,它们说,我们都藏好了,请小朋友们来看看我们的尾巴,猜猜我们都是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动物的尾巴,大胆地说出动物的名字。
二、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用途。
1.教师问:“许多动物都有尾巴,你认识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自己的想象进行交流,再请幼儿翻看《我爱学科学》(中班秋季)第15页,教师将知识卡和书本上的有关内容读给幼儿听,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用途。
2. 教师小结:大多数动物都有尾巴,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缺少了可不行。
比如说,鱼儿、鸟儿的尾巴就像方向盘,可以保持它们身体的平衡;壁虎在遇到危险时,它的尾巴会自动脱落,用来迷惑敌人,自己却逃走了。
(教师再次出示那根壁虎尾巴)并且告诉幼儿,不久后,壁虎还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小朋友们不用为它担心;那些马、牛、羊、驴,它们的尾巴就是用来赶苍蝇、蚊虫用的;猴子的尾巴就是它的‘第五只手’,猴子利用尾巴在树上蹿来蹿去,有时还用尾巴摘取果子等食物……
3.教师依次出示几个动物头饰,分别请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尾
巴的特征和作用,最后请幼儿找出与动物相符合的尾巴。
三、户外游戏:揪尾巴。
请幼儿戴上动物头饰,找出与动物相符的尾巴,在教师帮助下塞进裤腰里。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相互追逐,互相揪下对方的尾巴。
活动延伸:
课后组织幼儿参观动物知识角,让幼儿选出小小讲解员,带领大家观看并讲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教学反思
1.充分认识和理解由孩子自主生成活动的教育价值。
此次由一根壁虎尾巴引起的一节科学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由孩子自主生成的活动是最受孩子欢迎、最能激发孩子积极性、求知欲的活动。
因为它是一种幼儿自主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积极探索及思考学习的过程,因此,这种学习能极大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过程孩子们都是那么的专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
2.处处留心、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本次活动前,如果我把那根壁虎尾巴收起来,按原计划进行其他
的活动也未必不可。
可是,当时我发现我和小启俊的谈话以及他手里的那根壁虎尾巴引起了那么多孩子的关注,我就意识到孩子们此时对动物的尾巴肯定感兴趣。
于是我就把本周的活动计划做了小小的调整,把本应安排在周五的这节科学活动提前给上了,并以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