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做一道拿手菜》教案

合集下载

14 做一道拿手“菜” (教案) 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14 做一道拿手“菜” (教案)  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14 做一道拿手“菜”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菜肴的特点,学会用彩泥表现各种“菜肴”的形状和色彩。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学会用彩泥表现各种“菜肴”的形状和色彩。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表现各种“菜肴”的特点。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制作出独特的“菜肴”。

教学准备:1. 彩泥2. 画纸3. 画笔4. 水彩颜料5. 图片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美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美食的名称和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菜肴,并简单描述其外观和口感。

二、新授1. 教师展示用彩泥制作的“菜肴”,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色彩和纹理。

2. 教师示范制作彩泥“菜肴”的方法和步骤,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构思自己要制作的“菜肴”。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菜肴”进行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制作后,将作品放在展示区进行展示。

四、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

3.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制作彩泥“菜肴”的方法和技巧。

2. 强调观察、想象和表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3. 布置课后作业:用彩泥制作一道自己喜欢的“菜肴”,下节课带来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彩泥“菜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表现各种“菜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制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制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word教案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word教案 (3)
教學过程中,图片欣赏过程时,我应该边新让孩子欣赏边为孩子做简单介绍。
孩子作品别具一格,评价环节要注意面向全体。
教學过程:
一、导入风:
师:孩子们,它是谁?
生:海绵宝宝
师:那,它好朋友是谁呢?
生:派大星
师:孩子们,昨天呀,派大星去海绵宝宝家做客了,咱们现在一起来看看海绵宝宝为派大星准备了什么?
二、视频欣赏
师:孩子们,你们看,海绵宝宝准备美味菜肴丰盛吗?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呢我把海绵宝宝请到了咱们班来了,你们开不开心?那我们为了欢迎海绵宝宝啊,这节课咱每个小朋友做一道拿手菜好不好?
六、小结、这节课同學们表现很出色,大家能认真地完成作业。有同學想象力很丰富,大胆表现自己喜欢东西;让我们每天仔细地去体会每一寸阳光、每一缕微风,因为生活就这么美好!下课!
七、课后拓展
采用其他形式制作特色菜肴




做一道拿手“菜”




前部分教學环节孩子比较感兴趣,对于动画片里角色,孩子们积极性是极强。对于彩泥他们一点都不陌生,那对于彩泥技法他们也比较容易理解,熟悉,另外學生能够自主制作简单彩泥作品。
同盛學校教师教案
教學内容
做一道拿手“菜”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學目标
引导學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蔬菜。
教學重点
1.是否在课前准备充分工具。2.是否有机体合作精神。
教學难点
是否能在制作方法上创新
准备
美术用品
内容
教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程
教學过程
教學准备:
1、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泡泡、汽球、帽子、雨伞。

《做一道拿手菜》(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做一道拿手菜》(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做一道拿手菜》(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做一道拿手菜》,选自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菜肴,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一道自己喜欢的拿手菜。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菜肴的形状、颜色和质感,并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观察生活中的菜肴,了解菜肴的形状、颜色和质感,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一道自己喜欢的拿手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菜肴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2.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菜肴的立体感和质感。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范画等。

2.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彩铅、素描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美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美食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引导学生观察菜肴的形状、颜色和质感,了解菜肴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一道菜肴,讲解绘画技巧。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道自己喜欢的拿手菜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生活、发现美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做一道拿手菜——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 观察菜肴的形状、颜色和质感2.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菜肴3. 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七、作业设计1. 继续完善自己的拿手菜作品。

2. 观察家里的菜肴,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菜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菜肴的形状、颜色和质感,并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菜肴的特点,学会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菜肴。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增加学生对中华美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菜肴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2. 彩泥的基本技法。

3. 菜肴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彩泥制作菜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菜肴的特点,运用彩泥表现菜肴的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范画、教具展示台。

2. 学具:彩泥、牙签、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道精美的菜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菜肴的特点及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彩泥的基本技法,并通过示范展示菜肴的制作过程。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彩泥菜肴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完成的彩泥菜肴放在展示台上,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并进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2. 课题: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用彩泥制作一道自己喜欢的菜肴,下节课带来分享。

2. 拓展活动:收集我国各地的特色菜肴图片,办一期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涵盖了从课堂导入到学生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等环节。

一个合理、高效的教学过程能够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道精美的菜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菜肴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做一道拿手“菜”》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做一道拿手“菜”》教案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目标:1、了解“菜肴”的制作方法,运用团、搓、压、切等彩泥的制作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各式菜肴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彩泥制作“菜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3、通过彩泥制作,感受彩泥带来的创作乐趣,养成作业时细致耐心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用彩泥把自己想象或记忆中的菜肴的造型和色彩大胆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作品是否有创新。

教学过程:1、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想不想猜一猜?生:想!师:那你们可听好了:身穿白褂子,头戴白帽子,手拿大勺子,炒菜装盘子。

(打一人物)谁来猜?(谁还想猜?)生:厨师师:厨师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为我们提供精美的食物。

今天,咱们的好朋友—小厨师明明也来到了咱们中间。

不过最近他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听:(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厨师明明,一年一度的美食节就要来了,可是我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好用什么样的作品来参加这次盛大的节日。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我吗?)生:愿意!师:乐于助人的孩子最美丽!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美食,做一道自己的拿手菜来帮帮明明,好吗?张贴课题:做一道拿手菜2、新授:师: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穿插提问:为什么呀?那你知道这道菜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仿佛闻到了那诱人的香气,看到了一盘盘精美的菜肴。

今天呀,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组菜肴图片,大家想不想再来过过眼瘾?生:想!师:好,那坐直了,我要开始报菜名了!四喜丸子、剁椒鱼头、五彩金丝卷、肉夹馍、枸杞木耳冬瓜汤、百合南瓜、香菇炖牛肉、水煮鱼片、麻辣肉片、韭菜鸡蛋芙蓉卷。

师:怎么样?看了这么多的菜肴,你想说点什么?生:我想吃。

师:是什么勾起了你吃的欲望?(味道很鲜,引导:除了味道,还有没有其他吸引你眼球的地方?)板书:色彩丰富形状多样摆放美观总结:看来色彩丰富、形状多样,摆放美观的菜会更受到大家的欢迎。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菜”的基本画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和美感的“菜”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菜的画法: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了解菜的基本画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 菜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和美感的“菜”的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菜”的基本画法,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菜的照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学习新知:讲解“菜”的基本画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做一道拿手“菜”2. 内容:菜的基本画法、创作要点、作品展示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菜”的画作。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菜,尝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新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了“菜”的基本画法,并能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蔬菜的形状、色彩,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蔬菜的认识:了解各种蔬菜的形状、色彩、纹理等特征。

2. 泥塑技法: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如揉、捏、搓、切等。

3.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拿手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拿手菜”。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蔬菜特征运用到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生动性和艺术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示范作品、泥塑工具等。

2. 学具:彩泥、牙签、蔬菜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蔬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形状、色彩等特征,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泥塑的基本技法,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蔬菜的细节,如纹理、色彩变化等。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拿手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做一道拿手“菜”》2. 教学目标:了解蔬菜的形状、色彩;掌握泥塑基本技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教学重点:泥塑技法和创意表现。

4. 教学难点:观察力运用和作品生动性。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创作一道独具特色的“拿手菜”。

2. 家庭作业:观察家里的蔬菜,尝试用泥塑技法制作出它们的模型。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泥塑技法掌握程度较好,作品创意丰富,观察力得到锻炼。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观察蔬菜细节方面仍有待提高,个别学生创作过程中缺乏耐心。

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菜肴的特点,掌握绘画菜肴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创作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菜肴的特点及绘画技巧。

2.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培养。

3. 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创作的情感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菜肴的特点及绘画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绘画工具。

2. 学具:绘画纸、绘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菜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菜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菜肴的特点及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菜肴的美感。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做一道拿手“菜“2. 内容:菜肴的特点、绘画技巧、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家后画一道自己喜欢的菜肴。

2. 作业要求:注意观察菜肴的特点,运用所学绘画技巧,表现菜肴的美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菜肴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表现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创作。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菜肴的特点,掌握绘画菜肴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菜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技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创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创作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
学校:教师: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菜肴”的制作方法,运用团、搓、切等彩泥制作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各式菜肴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利用彩泥制作“菜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3.通过彩泥制作,感受彩泥制作的创作乐趣,养成作业时细致耐心的态度和习惯。

重点:用彩泥把自己想象或记忆中的菜肴的造型和色彩大胆表现出来。

难点:作品是否有创新。

教具:课件、彩泥制作的“菜肴”、道具、彩泥等。

学具:彩泥、纸盘、剪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教师变身大厨师,展示自己做的美味佳肴,问同学们喜欢么?
2.这节课老师请全班同学一起体验一下当厨师的感觉。

3.教师揭示课题。

二、教授新知
1、同学们再来看这些“菜”,你喜欢哪些菜呢?它们哪些地方最吸引你?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颜色和形状,接着老师再问,要做好一道菜,颜色应该怎么样?形状应该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颜色丰富、鲜艳等词语,形状逼真、特别等词语。

教师板书总结:颜色鲜艳、造型别致。

2、欣赏生活中的美味佳肴(课件展示地方特色菜,还有本地特色菜)
黄河大鲤鱼——河南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杭州传统名菜。

水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面条——源自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3、这些菜是怎么制作的?用到了哪些方法呢?(图片展示黄瓜段、面条、汤圆等图片),教师边讲边带领学生一起制作。

黄瓜条——切,面条——搓,汤圆——团,大饼——压,莲藕的孔——挖,饺子——捏。

4.怎么制作一道完整的菜呢?学生打开课本看课本26页,鸡蛋面的制作步骤并讨论。

5.教师请学生说制作步骤并示范鸡蛋面的制作步骤(微视频展示)
6.欣赏学生作品。

7.小组讨论,自己小组要做什么菜?如何分工?
三、制作“菜肴”
1、作业要求:
①用彩泥制作一道颜色鲜艳、形状别致的拿手菜,并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②小组合作,合理分工。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前展示。

2、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大展厨艺
1、每组选出代表到讲台前展示。

2、各小组代表分别讲解自己小组的作品。

3、最后评出最佳小厨师奖。

五、拓展
教师展示自己做的“今日菜单”,告诉孩子们在课下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菜做成“菜单”,和同学们、爸爸妈妈们一起玩一玩,体会制作美食的快乐!另外我们学习了这一课,不仅学会了制作“菜肴”的方法,更应该懂得珍惜粮食和爱惜粮食,做“光盘小达人”。

六、板书设计
做一道拿手菜
色彩鲜艳
形状别致
教学中的突破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法: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优点,把教学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

例如本课中,我展示一些美食图片,学生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美食文化,再加上音乐,很快把孩子们带入情境中。

2、我首次使用了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同学们,我发现这样展示,学生们看的更清楚,对我自己来说更方便。

二、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
本次课堂上,孩子们进行了两次小组讨论,最后又一起合作参与到手工制作中。

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更体验到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成果,我觉得很有意义。

新的教学思路
1、在本课刚开始,我设计了展示中餐和西餐,在后面磨课的过程中,我改变了自己的思路,开始想凸显中国美食文化、地方美食的特色,就把西餐改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吃。

在学生制作的环节,刚开始我准备的是每组一个盘子,最后展示环节,每组代表端着盘子在投影仪下展示,试了几次,效果并不太好,
学生秩序也不好。

后来我把改成,每组端着一个版面,版面上放不同特色的盘子,竖起来展示效果更好,问题又来了,竖起来制作的美食会掉下来,我又试了好几种速干胶,把制作的美食都粘在盘子上,但是这个过程我得亲自完成,因为速干胶黏性比较大,学生用的不好会粘住手,这样就要求我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速度要快,心里要有数才行。

经过多次尝试,最后展示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

在录课之前我还没有想到用《舌尖上的中国》这一段音乐,这两天又有了新的想法,可以将学生制作环节的音乐改成《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配乐《冰菊物语》,效果可能更好。

2、在最后的拓展环节,还可以加上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中的农民画《厨房的一角》,告诉孩子们,表现美食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动手制作,还可以用画的形式来表现,就像这幅《厨房的一角》,最后再总结是不是会更好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