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基本地形山地.

合集下载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我国幅员广大,地形类别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在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别中,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一)高寒多雨的山地山是指有顶峰、山坡和山麓三部分的高地。

高度一般高出当地平原500米以上,一般比高(即相对高度)大于300米。

山地是山分布的地区,如果山地呈带状分布时,称为“山带”。

山脉则是具有明显走向的山地;如果山地具有明显走向的峰线时,称为“山岭”。

所以,山岭可以是不长的,因而山岭和山脉不同。

几条走向相同的山脉组成一个山系。

这样,山带和山系之内就可以有丘陵、盆地、河谷间杂其间。

例如长白山是一条山脉,而南岭就不能称为山脉,而只能称为山地,这是因为南岭没有明显的走向。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达33%,因此,山地开发是我国科学研究上一个主要课题。

山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多雨和寒冷。

一般来说,地势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

因此,高山上终年有冰雪,每形成冰川地形。

中等山地(中山)又每成为雨量中心地区。

例如安徽黄山就是长江中游的雨量中心区之一。

这是因为山下气流沿山坡上升时,气温变冷,相对湿度变大,终至成云致雨。

因此,山地上一般具有多云雾和多雨的特点。

这也是河流多发源于山地的原因。

人们按照山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就可以把山地再分出高山、中山和低山来。

一般把在雪线(终年积雪的界线)以上的山地称为高山;雪线以下,高寒多雨,林木草坡茂盛地区称为中山,也是河源地点;山地气候和平原区或丘陵区差别不大的,多雨的不高山地称为低山。

由于山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山地雪线、林木上限线、截留雨量高度线都有很大不同。

所以,我国各地的高山、中山、低山标准也不相同。

例如在南方山地上,600米高处即可截留雨量,在300米处的气温已下降,因此,低山可用比高300米来确定;中山可用600米以上,即800米处确定。

在北方则截留雨量线上升到800~900米山地,故1,000米以上才能定为中山。

世界地形

世界地形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喜马拉雅山 东南丘陵 刚果盆地
海拔高,坡陡谷深
丘陵
盆地
海拔较低,起伏较小
四周高,中间低
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高度 地面起伏
共同点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低(200米以下)
较高 较高(500米以上) 较低 四周高中间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 坡度和缓 地面平坦
(1)龙岭与云岭的图上直线距离为3.5厘米,两岭之间的实地距离 为___________ 35千米 。 山脊 ;b_______ 山脊 ; (2)图中a、b、c、d是山脊还是山谷?a_______ 山谷 ;d________ 山谷 。 c_________ 陡崖 ;乙_______ 鞍部 。 (3)图中甲、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形?甲_______ 自北向南 (4)若d处有一小河,则该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 。 西北 (5)A点在B点的__________ 方向。 17米 (6)龙岭与云岭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 。
世界的地形
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成各种形态:
五种基本的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什么是相对高 度?B点相对 于A点的高度 是多少?
什么是海拔? A点、B点、C 点的海拔分别 是多少?
一、陆地地形
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
地形特点
海拔低,起伏小,200米以下 海拔较高,面平边陡,500米以
主要地形区之最
世界地形区之最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地理教学材料-五种基本地形

地理教学材料-五种基本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丘陵(Qiuling)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的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顶部浑圆,连续分布的圆丘状地貌集群。

丘陵是山地久经侵蚀的结果。

在地貌演化过程中,丘陵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中间阶段。

从构造上看丘陵所在地区一般地壳抬升缓慢,从气候条件上看,一般在温暖湿润地区丘陵分布较多。

根据起伏高度,相对高度小于100米者为低丘陵,100—200米者为高丘陵。

丘陵地貌在陆地上分布很广,我国是个多丘陵的国家,全国丘陵面积约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十分之一还多。

如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等。

在我国这些丘陵地区,气候条件较好,人口稠密,经济比较发达,适合农耕,林业等多种经济综合发展。

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丘陵分布地区,连同山地和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从这个概念理解的山区,我国的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从发展经济、建设开发山区的角度上看,山地、丘陵及部分高原具有共性。

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山地(Shandi)由许多山岭和山谷组成的群山称为山地。

山是与平原相对的地形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山的概念并不严格。

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有时把不高的丘陵也称为山,在丘陵地区有时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都不太高的丘陵也被称为山。

通常人们把山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三部分,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孤立的山顶称为山峰。

沿着山的走向延伸,山顶和山峰的连线称为山脊,两条山脊之间为山谷,山脊和山谷大致平行延伸,沿一定构造线延伸岭谷相间的山体称为山脉,如燕山山脉、太行山脉等。

通常将有成因联系的并按一定方向延伸的一组山脉称为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祁连山系等。

在地貌划分上通常用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来区分山脉和丘陵,一般将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的称为山脉。

小于1000米者为低山,1500—3500米为中山,3500—5000米为高山,大于5000米为极高山。

课堂探究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及特征精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

课堂探究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及特征精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

课堂探究一、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及特征精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地面的高低一般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大小一般用相对高度来表示。

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可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类型。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解析: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特点。

地面起伏小、广阔平坦的有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不平的有山地和丘陵;高原的相对高度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答案:D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析:1.根据等高线上的数值可判断海拔高低: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值都是海拔,数值越高,该地的海拔越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之差是等高距。

2.根据等高线疏密可以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3.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如下图所示。

【例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山峰海拔为________米,乙山峰海拔为________米,这指________高度。

甲比乙高________米,这是甲对乙的________高度。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B、D两处的坡度相比,________坡陡峻,________坡平缓。

(4)河流F的流向是________。

解析:在等高线上标注的高度为海拔,即绝对高度,指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两地海拔的差,表示一点比另一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闭合,外低内高表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表示鞍部;多条等高线重叠表示陡崖;等高线若向海拔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反之则为山谷。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缓。

本图有指向标,要判断河流流向,只需将指向标平移,结合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即可判断。

地形地貌的种类、特征及主要代表地区

地形地貌的种类、特征及主要代表地区

地形地貌的种类、特征及主要代表地区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km 的巨大球状行星,这个星球的表面积达5.1亿km2,其中有1.49亿km2的陆地。

从海拔最高8844.43m的珠穆朗玛峰到最低的-392m的约旦死海(不是海,是一个内陆湖泊),陆地表面的形态极其复杂。

一般可以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即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各自的特征大致如下。

山地和丘陵是一组具有相似特征的地貌形态,它们都是以一定的高度凸起于地表之上。

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坡度、高度不尽相同。

山地高耸、陡峭,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

丘陵低矮、平缓,起伏不大,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0m。

山地多呈线状延伸,故称山脉。

我国就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大约占我们国土面积的1/3。

有世界上较为著名的山脉,如,位于我国西南边境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平均海拔高度超过6000m。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在这里。

再如,纵贯整个南美洲的、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它南北绵延,长达9000余km。

丘陵多成片分布。

比较有名的,如我国的江南丘陵和四川丘陵都以其各自所在地区的特殊土壤而被分别称作“红色丘陵”和“紫色丘陵”。

高原和平原又是另一组具有相似特征的地貌形态。

它们的共同特征在“原”这个字上,“原”字在这里的大意为辽阔、平坦。

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海拔高度不同。

高原的海拔高度一般大于500m,平原则多小于200m。

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号称“世界屋脊”,自然风光极为独特。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则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面积达500余万 km2。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面积有560万km2。

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基本地形中的第五类是盆地,这个名称非常直观。

顾名思义,其形状就像一个盆,周围比较高,而中间地势低平。

非洲西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位于该盆地中。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白令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
空间定位方法
5. 世界主要岛屿及主要半岛
冰岛 纽芬兰岛
伊比里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巴尔干半岛
加里曼丹岛
阿拉伯半岛
日本群岛
古巴岛 海地岛
印度半岛 菲律宾群岛 中南半岛
斯里兰卡 苏门答腊岛 马达加斯加岛 新几亚岛(伊里安岛) 火地岛 塔斯马尼亚岛
3.七大洲地形特点
(1)亚洲:地形复杂. 中 高周低.起伏大.山地广 大占3/4.平原分布在大 陆周围. (2)非洲:地形较 单一.高原为主.” 高原大陆”.
3.七大洲地形特点 (3)北美洲:西部山 地.中部平原.东部 山地高原.
(4)南美洲:西部 山地.东部高原 平原南北相间.
(5)南极洲:地形 较单一.冰雪大 陆.平均海拔(超 过2000米)最高 的一洲.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一.陆地地形
1.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总称. 2.五种基本地形: (1)山地:海拔较高.一 般在500M以上.起伏较 大.坡度较陡.
注意:地面高低一般用海拔表示. 地面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示. 山地组成山脉.山脉组成山系.
(2)丘陵:海拔较低.一 般在500M以下.起伏较 小.坡度较缓.
2.五种基本地形:
(3)高原:表面较 平坦.边缘较陡.
(4)平原:平坦. 海拔较低一般 在200M以下.
(5)盆地:中 间低四周高
世界最高高原为 青藏高原.最大高 原为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平 原为亚马孙 平原
世界最大的盆 地为刚果盆地
2005年10月9日中国测绘局公布世界最高山为珠穆朗玛峰 海拔为8844.43M.1975年公布的8848.13M废止. (海拔都为基岩高度.雪厚3.5M不算).

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五类地貌形态

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五类地貌形态

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五类地貌形态以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五类地貌形态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山地景观山地景观是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一类地貌形态,指的是由山脉、山岭和山峰等地形构成的景观。

这些山地景观常常被用来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给人以壮丽、雄伟的感觉。

在山地景观中,常见的植被有松树、柏树等,这些植被与山地地貌相得益彰,增加了山地景观的美感。

二、水体景观水体景观是我国园林中另一类常见的地貌形态,指的是以水为主要元素的景观。

水体景观可以包括湖泊、河流、池塘等。

在园林设计中,常常利用水体景观来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水体景观中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莲藕等,它们与水体相互映衬,增添了水体景观的美丽。

三、平原景观平原景观是我国园林中另一常见的地貌形态,指的是平整的地面景观。

在平原景观中,常见的植被有草坪、花坛等,这些植被可以营造出开阔、明亮的氛围。

平原景观往往被用作公园、广场等场所的设计,给人以宽广、舒适的感觉。

四、丘陵景观丘陵景观是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一类地貌形态,指的是由丘陵地貌构成的景观。

丘陵景观通常具有起伏的地势,给人以变化多样的感觉。

在丘陵景观中,常见的植被有山楂、山杏等,它们与丘陵地貌相得益彰,增添了丘陵景观的美感。

五、洞穴景观洞穴景观是我国园林中另一常见的地貌形态,指的是由洞穴构成的景观。

洞穴景观常常给人以神秘、幽深的感觉。

在洞穴景观中,常见的植被有蕨类植物、藤蔓等,它们在洞穴中生长,为洞穴景观增添了生机。

总结起来,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五类地貌形态分别是山地景观、水体景观、平原景观、丘陵景观和洞穴景观。

每一类地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感,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中。

通过合理的搭配和设计,这些地貌形态可以为园林增添魅力,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宜人的休闲场所。

高中地理地貌类型整理

高中地理地貌类型整理

高中地理地貌类型整理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物理面貌,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地貌类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高中地理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一类地貌类型:高原高原是指海拔较高的,表面相对平坦而坡度较小的地形。

高原常见于大陆的内部地带,常见于中国西北地区。

中国的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都是高原地貌。

高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抬升和侵蚀作用。

第二类地貌类型:山地山地是指海拔较高,地面坡度大,地势陡峭的地形。

山地通常是由地壳的运动和构造变革而形成的,在地球上广泛存在。

中国的山地有长江中下游地带、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等。

山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的构造运动、侵蚀作用和火山活动。

第三类地貌类型:平原平原是指海拔相对较低、横断山脉的东部等频繁受到河流冲刷的广袤低地地形。

平原地区盆地平原众多,河流众多,居民很多,交通方便,便于农业生产。

中国的河南、江苏等地都是典型的平原区,以及缅甸,南部措伦伽属于世界最大平原。

平原的形成与侵蚀、河流、海洋和风力等有关。

第四类地貌类型:丘陵丘陵是指高度不高,是由地表物质的堆积和侵蚀作用所形成的起伏地形。

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山地和平原之间,也可以坐落在海岸平原上。

中国的广东、福建等南部地区都是丘陵地貌。

丘陵的形成与风化、土壤发育等因素有关。

第五类地貌类型:海岸地貌海岸地貌是指海岸线沿着海洋、海湾或河口的形态。

海岸地貌中包括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海湾、海角、沙滩、海蚀洞、礁石、海堤等。

中国的海岸线很长,包括黄海、东海、南海等地。

海岸地貌的形成与海水侵蚀、搬运、海流及沉积作用等有关。

这些是常见的高中地理地貌类型,每种地貌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通过学习不同地貌类型,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变化和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我国幅员广大,地形类别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在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别中,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一)高寒多雨的山地
山是指有顶峰、山坡和山麓三部分的高地。

高度一般高出当地平原500米以上,一般比高(即相对高度)大于300米。

山地是山分布的地区,如果山地呈带状分布时,称为“山带”。

山脉则是具有明显走向的山地;如果山地具有明显走向的峰线时,称为“山岭”。

所以,山岭可以是不长的,因而山岭和山脉不同。

几条走向相同的山脉组成一个山系。

这样,山带和山系之内就可以有丘陵、盆地、河谷间杂其间。

例如长白山是一条山脉,而南岭就不能称为山脉,而只能称为山地,这是因为南岭没有明显的走向。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达33%,因此,山地开发是我国科学研究上一个主要课题。

山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多雨和寒冷。

一般来说,地势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

因此,高山上终年有冰雪,每形成冰川地形。

中等山地(中山)又每成为雨量中心地区。

例如安徽黄山就是长江中游的雨量中心区之一。

这是因为山下气流沿山坡上升时,气温变冷,相对湿度变大,终至成云致雨。

因此,山地上一般具有多云雾和多雨的特点。

这也是河流多发源于山地的原因。

人们按照山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就可以把山地再分出高山、中山和低山来。

一般把在雪线(终年积雪的界线)以上的山地称为高山;雪线以下,高寒多雨,林木草坡茂盛地区称为中山,也是河源地点;山地气候和平原区或丘陵区差别不大的,多雨的不高山地称为低山。

由于山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山地雪线、林木上限线、截留雨量高度线都有很大不同。

所以,我国各地的高山、中山、低山标准也不相同。

例如在南方山地上,600米高处即可截留
雨量,在300米处的气温已下降,因此,低山可用比高300米来确定;中山可用600米以上,即800米处确定。

在北方则截留雨量线上升到800~900米山地,故1,000米以上才能定为中山。

又如雪线在我国东南部最低可降至4,000米,而在我国西北部却高达5,000米以上,所以说,高山的划分各地不尽相同。

总之,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全国各地的山地,而应该因地制宜。

但是,为了方便统计起见,我国通行标准是1,000米为中山和低山分界;3,500米为中山和高山的分界。

(二)低矮的山地——丘陵
高出海平面500米以下的山地,或比高在300米以内的山地,称为丘陵。

丘陵分布地区称为丘陵地。

丘陵地之内可以有山地、谷地和盆地分布。

从地理环境看,丘陵是起伏不平的高地,但是地势的隆起还未能使丘陵地的气候变化。

所以在生产布局上,对丘陵区应看作跟平原区气候差别不大。

我国丘陵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季风区。

这里气候温和多雨,是我国主要农业地区。

因此,对丘陵地的改造和利用要特别重视。

我国丘陵地约占总面积的10% ,这个数字未计算混在山地的局部丘陵地。

丘陵地一般是由岩性软弱的地层组成。

例如在我国广泛分布的红色地层(侏罗纪到老第三纪)每成为红色丘陵地区,例如四川盆地内的广大丘陵地。

因此,丘陵地中的河谷、沟谷都容易形成。

地面在受到暴流和散流冲蚀后,每容易成为水土流失区,对农业发展不利。

但是只要管理良好,丘陵地也是农业发展的地区。

例如在丘陵区中,坑田、垌田的水稻产量,每与平原产量相等。

(三)平顶的高地——高原
顾名思义,高原是地势高的平原,它是一片平坦的高地,有坡,有麓。

比高一般有300
米。

有些高原顶部表面很平,如蒙古高原那样,可称为“高平原”。

如果高原面呈起伏的丘陵状,就被称为“山原”。

例如被称为“地无三尺平”的贵州高原,就被叫做“山原”。

这种高原面上,有山有谷。

如果高原被河谷深深切割下去,高原面显得破碎,那又被叫做“切割高原”了。

例如在西藏高原的南部、东南部已被雅鲁藏布、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切成深深的峡谷,高原面只有在峡谷顶上,才见得到。

高原多分布在我国西部,一共有四个,即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这四个大高原是构成我国西部“高原中国”的主体。

它占全国面积约26%。

比高低于300米的平顶高地,叫作台地。

台地象桌子一般,四周有坡有麓。

顶上每呈高平原地形或和缓起伏丘陵状。

雷州半岛就是一个高平原状的台地。

它是在第四纪才升出海面的。

因此地形平坦,未受暴流沟谷的切割。

几级台地一起分布时,呈阶梯状台地,可称为“阶地”或“梯地”。

一般在大河河谷里和海岸上都可见到。

(四)肥沃的平原
平原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

多数产生在堆积基面(如海面、湖面等)附近。

我国平原不多,约占全国面积12%。

它是被称为东部“低地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

自北而南主要有四片。

即: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平原地势低下,多为河流集中地点,又是山地、丘陵地冲蚀下来沙泥聚积地点,有机质在沙泥中有一定含量。

因此,平原上土壤肥沃,灌溉方便,是我国工农业建设中心地区,人口稠密。

大城市也多建立在平原上。

如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是。

(五)我国的聚宝盆——盆地
盆地是四面被高地包围的低地。

高地即指高原、山地、丘陵地等而言。

低地是指平原、丘陵、台地等而言。

所以,盆地内部不一定是平原,例如四川盆地的东半部基本上即以丘陵地为主。

我国不少红盆地(指由中生代红层所成的盆地)底部都是红色丘陵地,平原很少。

从习惯上,人们还每每把三面环山,一面外通的囊状谷地也叫做盆地。

巨大盆地之内,还可以包括着山地,例如四川盆地中,即有著名的老根据地华蓥山(1,800米),成为盆地中的最高点。

作者曾站在贵州高原边缘(温水一带)北望,华蓥山耸出,如在目前。

盆地分布集中在我国西部,如我国四大盆地都是分布在西边的。

它们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此外,还有不少次一级的盆地,如吐鲁番盆地、江汉盆地等等。

这些盆地都有长久的发育历史和形成过程。

它们把四周高地流下的矿物质积贮起来,形成各种有用矿床,如石油、天然气、钾盐、钠盐、煤层、砂矿等等。

地表还有不少河流和冲积平原,或者还保留着巨大的湖泊、沼泽地。

因而,成为人类早期活动的场所。

近代更成工矿业中心、农业中心地域。

盆地面积约占我国面积19%。

五类地形的成因也不尽相同。

山地和山脉一般都是由褶皱和断裂上升而成;高原是造陆运动抬升而成;盆地是地壳下凹和断裂陷落而成,平原多在地壳轻微下沉而堆积旺盛的地区形成;而丘陵则是在地壳比较安定,同时又受到长期剥蚀所成。

山地和高原多是强烈上升地区,因而引起外力作用强烈的侵蚀,如西藏高原上升,引起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河川的深切成峡,就是例子。

盆地和平原又往往是地壳下沉的地区。

如华北平原的沙泥层厚度可达1,00米,测定它沉积了一百万年,即每年要下沉1毫米了。

形成地形的各种外力和地理环境有关。

我国东南部是季风区,雨量多,地表就以流水作用为主要。

在西北部干旱区,雨量太少,故地表以风力作用为主,如且末一带,年中只有两天雨日,雨量只有15.6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2,52毫米。

地表基本上已没有流水作用了。

在高山上,由于气温低,冰川作用成为主要外力;在温带北部或高原上,地表上又以地下水的融冻作用为突出,即土层或地层中的水时而结冰,时而溶化,因而引起地形的变化。

沿海地方则以波浪的作用为主要外力。

因此,在我国广大的领土上,西北就以沙漠地形为主;东北或青藏高原上以冻土地形为主;在高山上以冰川地形为主;在东南部以流水地形为主;在海岸上以海岸地形为主。

这是我国地形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