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史(上下)__朱铭版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设计史论知识点总结

设计史论知识点总结

设计史论知识点总结设计史论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设计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研究。

通过对设计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质和意义,探究设计与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为当前设计实践和未来设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设计史论涉及的知识点涵盖了设计的起源、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和流派、设计师的作品与理念、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结合设计史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设计史论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设计史的起源和发展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的设计主要以工艺品、建筑物、器具等物品的制作和装饰为主,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

随着生产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活动和专业领域。

工业革命的到来,为设计史的演进注入了新的动力,风格、材料、技术、功能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涌现,推动了设计实践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20世纪以来,设计史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时期和风格的变迁,设计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和流派设计风格和流派是设计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的设计特色和审美趣味。

古代的设计风格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代、印度古代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为现代设计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出现,丰富了设计史的内涵和外延,成为后世设计师借鉴和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

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出现,为设计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视野。

现代主义强调功能主义、科技性和简约性,推动了工业化生产和现代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代表人物有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路易·康等人;后现代主义则强调文化多元、批判理性和超验现实,代表人物有维特格斯坦、萨特、巴特、德里达等人。

设计简史必背知识点

设计简史必背知识点

设计简史必背知识点设计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设计,我们可以改善生活、解决问题、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设计行业的发展历程漫长而丰富,其中涌现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设计理念和作品。

本文将介绍设计简史中必背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设计的演变和重要里程碑。

1. 古代设计:从实用到装饰古代设计最早起源于人们对实用性和功能性的追求。

原始人类在居住、打猎和工具使用等方面逐渐探索并形成了原始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追求美感和装饰,艺术元素开始融入设计中。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等都是古代设计的杰作。

2.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设计理念文艺复兴时期是设计发展的重要分水岭,人们重新审视古希腊罗马文化,并注重个体的人文精神。

此时期设计师追求对称、比例和空间感,刻意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特点。

3. 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对设计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设计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大规模生产使得设计注重效率和标准化,工业产品的外观和功能日益精益求精。

比如,美国设计师亨利·福特引入流水线生产模式,大幅提高汽车制造效率。

4. 包豪斯学派: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包豪斯学派在20世纪初崛起,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包豪斯的设计师们主张“形式服从功能”,注重简洁、实用和工业化生产。

他们的设计影响了现代建筑、家具和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5. 平面设计的兴起:从传统到数字化平面设计是一种以平面媒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设计领域,它起源于印刷术的发明。

随着技术的进步,从传统的印刷到数字化媒介的发展,平面设计逐渐走向多元化和综合化。

当代平面设计常运用于品牌标识、海报设计和网页界面等领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6. 用户体验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用户体验设计(UX设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设计方法,强调人们与产品或服务的交互体验。

设计史论知识点总结

设计史论知识点总结

设计史论知识点总结设计史是关于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记录和学科研究。

设计史既是追溯设计发展的历史线索,也是研究设计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技术因素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设计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设计领域的历史。

一、设计史概述设计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设计史研究的范围涉及建筑、艺术、产品、通信等各个领域。

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考古学、艺术史研究等。

通过对设计活动的历史记录和相关文化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二、设计史的重要时期1. 古代设计史古代设计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罗马时期。

这些文明为现代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等建筑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技术手法,影响了后世的建筑设计。

2. 文艺复兴时期设计史文艺复兴时期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的设计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追求和模仿,同时也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绘画和雕塑作品呈现出对比例、对称和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经典作品。

3. 工业革命时期设计史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史标志着现代设计的兴起。

随着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设计开始注重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功能性。

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密切相关,如工业机械、交通工具和家居用品等。

4. 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涵盖了20世纪以来的设计发展历程。

在现代设计史中,出现了诸多设计流派和风格,如包豪斯学派、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现代设计强调功能性、简约和创新,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如苹果公司的设计理念和产品设计都是现代设计的代表。

三、著名设计师与作品1. 弗朗茨·冯·斯图克(Franz von Stuck)弗朗茨·冯·斯图克是德国艺术家,他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和建筑设计等领域。

他的设计与装饰细节充满神秘主义色彩,对20世纪德国设计起到了重要影响。

设计概论笔记

设计概论笔记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
1
3、20 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 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 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 20 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 又从其他新兴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 年代,设计理论多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放在最为广 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三、论述艺术设计的原则。 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中, “趣味”这一概念与“美”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 设 计 学 研 究 的 现 状
2
: 设计批评的标准 设计批评的标准: 一、设计评价体系的参考标准 中国当今评价设计采用的参考坐标是从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及艺术性上去进行考察,这三个方面包括了技术评价、功能评价、材质评价、经济评价、安全评价等。 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沿用的评价标准及其量次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设计批评的标准在其自然状态下,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化着。批评标准根本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间,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意味着人们对设计要素 的不同理解。科技发展目睹了人类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政治结构等多方面的重大变化,设计批评在每一个时期对于设计诸要素都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功能本来是具有共性、相对稳定的标准。然而,设计品的功能可能发生转移,同一设计会因时代的不同而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首先将设计的批评标准问题推向前台的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标准后来让位于机器美学是时代所趋,大事必然。然而,设计在经历过现代主义运动以 后,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 60 年代又有了回归之势。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历史而演化,因时尚不同,而时尚又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循环性。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他们在不同的程度和不同方面为设计批评的新观点做出了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的信条在荷兰、德国、法国、新兴的苏联都确立起来。艺术的纯形式主义批评已为工业产品的几何形态进入美学范畴奠定了基础。 设计批评的标准又发生了重大转变。现代主义的( “生产”理想)转向了( “生活”理想) ;过去宣扬设计的广泛性,通过设计的理念引导消费者,而今转为尊重消费 者,尊重个性,使设计适应消费者情感上的要求。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将重点由机器和产品转移到了过程和人,消费者的反应成为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正如艺术批评被称为运动着的美学一样,设计批评也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更换着标准。标准总是很高的,是一个时代的理想,而整个地看来,标准又是运 动的,表现出明显的(历时性)和(相对性)。 解答题:为什么说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历史而演变? 设计批评的方式:设计批评有两种方式一一国际博览会和集团批评,国际博览会的方式典型代表是 1851 年“水晶宫”博览会;而集团批评的方式,则包括(审查批评) 与(集团购买)。 1851 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万国工业博览会, 在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暴露了新时代设计中的重大问题, 在致力于设计改革的人士中兴起了分析新的美学原则的活动, 起到了指导设计的作用。 无论博览会成功与否,其社会效应总是直接的、超国界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1853 年的纽约“水晶宫”博览会,由于施工不良和组织不善造成失败;1855 年、1867 年、1878 年的巴黎博览会赢得了建筑上的声誉;1889 年的巴黎博览会,为了纪 念法国革命 100 周年建造了艾菲尔铁塔。 自 1851 年开办以来,国际博览会这一批评形式对现代设计运动起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事实上,国际博览会本身就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 集团批评包括审查批评和集团购买。 审查批评指的是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团以及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与评估,以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谈判磋商的过程。 集团购买是消费者直接参与的设计批评。所谓集团购买是指消费者表现为不同的购买群体,而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 需求。 3

中国设计史笔记

中国设计史笔记

中国设计史笔记1、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是195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8000多年以前的陶器。

代表作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韵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 P9)2、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所需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韵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韵文化”。

作为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首先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设计制造的。

因此,器物的造型设计从实际使用的要求出发。

(9)3、商周时期的青铜日用器,常被用作祭祀和典礼的礼器,故成为青铜礼器。

其造型设计除实用外,还考虑放置祭坛上的陈列效果,因此日用器物的造型设计就有了不同因素的审美追求。

殷商时期,超出实用功能之上的审美追求表现得非常强烈,但缺乏统一标准,显得没有规律。

在同样表现威严的基础上,一部分作品给人以凝重、浑厚之感;另一部分作品造型和装饰被夸张到怪诞的程度,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

西周以后,日用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西周奴隶主为了加强统治,规定了一整套礼制,在从事祭祀和典礼活动时,使用礼器的数量和规格都做了严格限制,这就是所谓的藏礼与器。

(20)4、甘泽之战是世界上最早的车战。

(33)5、春秋时期,青铜器铸造相当发达,其规模已遍及各诸侯国。

与商周时期相比,主要表现在实用的目的性更明确。

商代的青铜器是酒器的组合,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

周代则重食器的组合,以礼器为主。

而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应用,则是一种“钟鸣鼎食”的组合,它已失去祭祀和礼器的特性,而向生活日用器物方面发展。

(42)6、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有:暗纹陶、彩绘陶、几何印纹陶、原始青瓷、建筑陶瓷。

(52)7、漆是一种抗蚀防腐性能很好的天然涂料,对竹木器尤为适用。

而且漆器体胎轻便,光泽美观,可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设计史知识点梳理

设计史知识点梳理

设计史知识点梳理设计史是指以设计为主题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的研究。

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本文将梳理设计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设计领域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设计历程1. 古代设计的起源古代设计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如生存、保护、装饰等。

古人通过石器、陶器等物品的设计和制作,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需求的追求。

2. 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古代设计中的两个重要时期。

希腊设计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如希腊柱式建筑和雕塑。

罗马设计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实用主义,如罗马建筑中的拱门和穹顶。

二、中世纪设计发展1. 文艺复兴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设计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标志着人类开始对古代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从而引发了艺术和设计的革新。

文艺复兴设计强调对人体比例和透视的准确描绘,并提倡对古代艺术的模仿和学习。

2. 巴洛克设计巴洛克设计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设计风格,它以豪华、复杂和装饰性强为特点。

巴洛克设计运用了丰富的装饰元素,如曲线、对称性和浮雕等,让设计更加感性和夸张。

三、现代设计的兴起1. 工业革命与设计工业革命的兴起对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设计从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转变为机械化生产。

设计师开始更关注产品的性能、实用性和工艺等因素,并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包豪斯学派与功能主义设计包豪斯学派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学派之一,它致力于将艺术和工业设计相结合。

包豪斯学派倡导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追求功能、简洁和美学的统一。

3.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中期至末期的重要设计风格,它强调形式的简洁、无装饰和实用性的追求。

现代主义设计师追求简约和直观的设计语言,尝试摒弃过渡的装饰和华丽的手法。

四、当代设计和未来趋势1. 品牌设计的兴起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设计在当代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史 重点内容

设计史 重点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1.什么是彩陶?它是如何命名和分类的?原始社会的彩陶有哪些主要的类型?答:①彩陶,即彩色陶器,它系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经900~1050℃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

②命名——考古学上把新石器时代遗址按照地域的不同给以命名,其中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和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都出土了丰富的彩陶。

分类——每一种文化的彩陶又因时间的差异而被分成不同的类型。

③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公元前4800~前4300年庙底沟类型公元前3900年前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公元前3300~前2900年半山类型公元前2650~前2350年马厂类型公元前2350~前2050年2.实例分析——彩陶纹饰的种类人面鱼纹★鱼鸟纹★人物纹★漩涡纹★几何纹3.原始社会彩陶纹饰的特点是什么?①纹饰的题材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反映出原始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以狩猎为主——以农业为主写实、状物的图画——抽象、概括的图案★由直接摹写自然物到将其抽象化,用几何形线条来表示,反映出原始人类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飞跃。

②纹饰的艺术特色1 纹饰多位于器腹的内壁或外壁最为显著的地方,极富装饰效果。

2. 风格多样。

★半坡类型:朴实厚重★庙底沟类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马家窑类型:动感流畅★半山类型:丰富浑厚、稳重大方★马厂类型:粗犷简率3. 实用和审美的统一4. 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

但其数量、规模和艺术水平已与上述文化类型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论述题)•(一)、夏代青铜工艺:•种类不多、造型稚拙,体态较薄,很少有装饰花纹。

夏代晚期★连珠纹斝★镶嵌十字纹方钺★雷纹鼎★束腰爵(二)、商代青铜器:•品类丰富★装饰图案:多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几何纹风格:庄重、威严、华丽和神秘商代青铜器代表:★兽面乳丁纹方鼎——河南郑州★司母戊方鼎——河南安阳候家庄★长方扁足方鼎——安阳小屯村商代妇好墓★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卧虎夔足鼎(三)、西周青铜器铭文开始逐渐增多,酒器减少.★装饰纹样:环带纹,窃曲纹★风格:典雅和谐,洗练朴素西周青铜器代表:★大盂鼎——陕西歧山★大克鼎——陕西扶风县★虢季子白盘—陕西宝鸡★颂壶——陕西扶风县(四)、春秋时期青铜器★地域特色突出★铸造技术进步,制模印花,失蜡法★饰纹:细线刻纹,金银镶嵌★风格:繁缛精巧,华丽活泼★春秋时期青铜器代表:立鹤方壶(五)、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礼器减少,日常生活用品增多★锻造方法:鎏金和镶嵌工艺流行★装饰纹样:农桑,狩猎,宴饮,攻战及动物纹样★战国时期青铜器代表:★十五支连灯——河北平山★鸟兽龙纹壶——山西浑源2.青铜器上的纹路(填空题)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多分布于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等部位,大致可以分为:★动物纹——饕餮纹、夔纹、龙纹、鸟纹、象纹、鹿纹★几何纹——云雷纹、绳纹、环带纹★人物活动纹——流行于春秋战国之际,多反映宴乐、舞蹈、狩猎、水陆攻战等礼制生活情景。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原始时期:陶器、玉器的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模仿。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设计达到高峰,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体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3)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丝织品设计日益成熟,图案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秦汉时期:瓷器设计迅速发展,如秦砖汉瓦、画像石等,展现了大一统国家的风貌。

2. 中古设计(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设计产生影响,石窟、壁画等设计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2)隋唐时期:瓷器设计进入黄金时期,如唐三彩、越窑青瓷等,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3)宋元时期:家具、建筑、园林设计取得显著成就,如宋代家具简约实用,元代园林注重自然和谐。

3. 近现代设计(1)明清时期:瓷器、家具、建筑等领域的设计达到极致,如明式家具、故宫建筑群等。

(2)近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传入,我国设计开始融合中西文化,如海派家具、月份牌广告等。

二、外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古埃及:金字塔、神庙、法老陵墓等建筑设计,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2)古希腊:帕台农神庙、雕塑等设计,强调人体美和比例关系。

(3)古罗马:输水道、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建筑设计,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 中世纪设计(1)拜占庭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

(2)哥特时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和光影效果。

3. 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2)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建筑设计,体现宫廷奢华风格。

4. 近现代设计(1)工业革命:建筑设计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回归历史、地域特色,如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三、中国设计史(续)4. 当代设计(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史(上下)第一章:设计史的对象——设计(3课时)一:设计的故事起源于人类诞生。

人类的设计史就是支持人类进化史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什么叫设计。

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设计以前本来是动词,后来被名词用。

英语中设计长期作为动词。

一战后。

特别是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立,设计被用于某些课程名字(印刷设计、工业设计、金属设计)。

成为名词。

设计包括创造产品、产品为人类服务的双向过程。

所牵涉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创造性操作实践的总合。

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定义虽然西方有关设计的著作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但没有一致的观点。

但设计的主体是人,面对的题目主要是:材料。

技术。

结构。

功能。

审美。

评价技术美也正是:材料美,功能美。

形式美。

设计的内涵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的产品的前期构想,以及使这种构想实现为产品的整个过程。

(即:观念与操作)三:设计史的五个时期:萌芽时期(新旧石器时代)、手工业(奴隶和原始社会)、前工业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后工业时期。

第二章:萌芽时期:造物的起源与设计的萌生(公元前200万年----前3000年)(6课时)艺术起源:劳动为前提(生理基础),情感为动力(冲动使艺术变为活动),巫术为中心(图腾),模仿为手段(自然和现实是艺术之源泉),集体为纽带(交流)。

新旧石器时代。

设计的初始形态的造物活动伴着人类意识的产生。

旧时期. 人类制造器物已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但是器物带上美的要素,则是旧石器时代以候的事。

自从公元前两万年以后,人类便开始在石、土、木、骨、角的器物上作了精细的加工,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不像历史文化,具有继承的累积性,随着各个时期的结束,文化活动亦随之消逝。

[ 生活方式]当时的人类主要以狩猎来维持生命,居住于洞窟(?)之中,且不定居于固定的地方,过着寻求住处与猎物的游牧生活。

[ 艺术造形] 雕刻表现人类的作品全为女性雕像,其裸体为一大特色,一般把这种女性雕刻像称为「石头的维纳斯」绘画绘动物和女性图像,形体以侧面方式绘出,而脚以正面角度画出。

旧石器时代又称为洞窟壁画文化,壁画颜料成份为红土、木炭、脂肪、百奎土,且以西班牙的Altamira和法国Lascaux最有名。

1、洞穴壁画---生存愿望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描绘大量的公牛,线条洗练,造型精细,用巫术操纵现实2、雕刻艺术---生殖崇拜女性生育与生殖(法国劳塞尔浮雕。

奥地利维林道夫母神雕像高11CM丰乳肥臀)3、打造石器-----最早造物活动之代表.4、装饰品----独立精神生活产品.新石器[ 时间] 约五千年前。

[ 生活方式] 渐渐变成集团定居,栽培谷物、饲养家畜,对于这种生活而言平地优于山地,在平地上选择有水利之便的土地,居住也走出洞窟而在地上盖起房屋似的东西。

[ 绘画造形] 新石器时代又称为「巨石文化」,以英国Salisbury石柱群、法国Carnac等遗迹最有名。

绘画─洞窟绘画以将复数的形式,化为形象安排在壁画的构图上,所以绘画技术高于旧石器时代。

陶器─陶器以手拉胚制作为主,用于贮藏烹调,美索不达米亚已有辘轳的使用。

纹样多属于线条图案。

注:现代人们认为英国威德郡(Wiltshire)的Slisbury平原上,那些围成圆圈的巨形方石柱,是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开始建造的,约在大金字塔兴建后八百年。

过去一般人认为这些巨形方石柱,是督伊德(Druid)教徒所造,用来作拜日教堂和用活人作牺牲祭神的神殿。

但是现代考古学的推断,认为这个神秘的建筑物,比督伊德教徒的时代早了一千多年。

它是分三个阶段建造的,历时共约三百年。

1963年,天文学家霍金斯(Gerald Hawkins)教授宣称,他已解开了巨形方石柱的谜。

那是一个史前的计算器。

它是推测日出和日落、月球的运转,以及日蚀和月蚀时,供作复杂计算之用1,壁画---叙事性美术萌芽2,陶器—原始装饰艺术诞生3,巨石建筑---书写原始宗教4,服饰设计---御寒安全图腾5,玉器与文身---原始宗教支配下的设计新旧石器时代设计的特点:(1)实用先于审美,功能早于形式。

原始设计的主导因素是功能要素。

(2)除陶艺外,设计的材料都是大自然早存在的现成材料。

(3)材料的加工过程主要体现在为简易的组合关系。

(4)审美的要素从胚芽中苏醒首先表现在形式美的认识。

(5)原始宗教在人的精神上有着一定地位。

(6)出设计和创造工具之外,对自然规律有一定认识。

第三章手工业时代的时代(上)(公元前3000年到500年)(6课时)概述:旧石器后期出现社会分工与城市的形成。

农业和手工业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分工。

导致部落间封闭状态被打破,出现阶级与宗教,也出现了最初的专门的“设计家”。

手工业时期在中国即奴隶社会。

中国最早的工艺理论著作《考工记》中分六职。

分别掌管国家事务(百工。

专职从事设计的匠师)这一时期青铜被使用(最早在西亚)。

之后出现铁。

铜铁这两种传统金属材料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青铜时代就是整个奴隶社会。

铁器时代代表了整个封建时代。

这一时期的艺术设计主要是青铜艺术。

1 两河流域的设计。

(注重现实生活的世俗特征)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的广大地区。

是人类最早进入奴隶制度的国家(大约公元前3400年,中国是公元前21世纪进入奴隶制度)西亚文明主要发源于此。

⑴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500到前2000)征服苏美尔人(发明契形文字),控制地中海到波斯湾整个地区,统一了两河流域。

神庙(吉库拉塔)-----苏美尔人生活以神庙展开。

⑵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894到前1600)汉谟拉比统一南部,阿摩利族人建立巴比伦王国。

统一200年。

尊重苏美尔人的文化。

《汉谟拉比法典》⑶亚述时期(公元前1000到前612)公元前16世纪,小亚西亚东部赫梯人袭击巴比伦,巴比伦灭亡。

但混战持续了几百年,又过了800年被两河上游居住的亚述人彻底摧毁。

亚述人崇尚武力。

不断扩张,艺术设计为了统治,充满战争血腥和暴力。

《猎狮图》⑷新巴比伦时期(公元前626到前530)迦勒底军队打着“巴比伦后裔”的旗号。

推翻亚述王朝。

大力扩张,掠夺居民和财宝,大兴土木,新巴比伦被建成西亚最壮丽辉煌的城市(公元前614年的空中花园)。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被波斯摧毁。

2地中海周围(罗马和希腊)的设计(1)希腊设计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

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希腊人注重人,,自然流露出健康、乐天和完美的特点,把神灵看成和凡人一样有血肉。

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前8世纪)希腊神话形成,几何风格的艺术。

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到前5世纪)“古风的微笑”“站歇式”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拘泥和装饰,产生了写实而理想化的人体雕塑,和谐美的范本。

(代表:米隆的《掷铁饼者》、维纳斯)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人表现形式的全音阶。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大了,公共建筑的类型增多了。

随着结构和施工技术的进步,艺术手法也逐渐丰富。

据记载当时已经有专门的建筑学著作,涉及建筑物的营造经验、构图法则、施工机械等等,可惜都已失传古希腊建筑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其建筑设计的艺术原则影响深远。

其建筑分①“多利安式”(奠定希腊神庙的基本格局:台阶、列柱和山墙三大部分,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帕提农神庙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宝。

)、②“爱奥尼亚式”(柱子修长、优美精巧,柱头上向外的大卷涡行装饰。

展示女人体美。

赫拉神庙、雅典娜.尼克神殿为代表)、③“科林斯式”(在爱奥尼亚式上发展,形状更纤细,装饰更华丽,代表《雅典奥林匹亚宙斯神庙》是用科林斯柱式建筑的最大规模的神庙)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是:雅典阿克罗波里斯圣城的设计和建成。

(2)古罗马的艺术设计古罗马国力强盛,版图跨欧亚非三洲。

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但建筑的类型、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希腊。

罗马人发展了拱券和穹窿结构的技术,求取高大宽广的室内空间,而从希腊引进的柱式往往成为建筑的装饰品。

罗马建筑虽不如希腊建筑精美,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在吸收古希腊文化创造了古代世界上最早的多层建筑。

当时出现了罗马这样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格局不像希腊雅典那样以神庙为城市中心,而是以许多世俗性的公共建筑,如集市广场、宫殿、浴场、角斗场、府邸、法院、凯旋门(没实用功能,用于宣传)、桥梁、万神庙(拱顶建筑之典范)等同神庙一起构成城市的壮丽面貌。

罗马角斗场、罗马万神庙和古罗马浴场著名于世。

三层叠起连续拱券的输水道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

古罗马建筑不愧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建筑十书》是流传下来的最早建筑学著作。

《建筑十书》分十卷,系统总结了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实践经验,论述了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法、各类建筑物的建造原则和建造方法、施工工具和设备、供水技术乃至选址、阳光、风向等与建筑有关的各种问题。

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为欧洲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228年,罗马城出现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

东罗马帝国从公元334年起在各地设立建筑工程训练学校。

建筑学校的出现反映建筑学知识开始可以采取系统的理性化的方式传授。

(3)古埃及的设计(君权与神灵)概述:埃及尼罗河发源于阿比西尼亚高原,再北流至Aswan的第一瀑布而进入埃及平原,一到开罗,河流便造成所谓三角洲地带。

埃及由尼罗河造成的两个地形,以开罗为界分成南北二部,不只风土人情不同,即在美术上也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

埃及美术的最大原动力在于宗教,几乎将死后的世界视为唯一目的。

埃及美术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开始发达,其民族是哈姆人种,他们又分为许多部族,不久后逐渐集聚而发展成南北两个王国。

埃及可概分为下列几个重要的时期: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

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金字塔:埃及共发现金字塔近80座,最壮观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已修建的陵墓。

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

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建成。

第二座金字塔是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哈是胡夫的儿子,其金字塔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20多米高的狮身人面像。

这座雕像除狮爪外,其余部分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现面部破损严重,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作为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