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功能指标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及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应用

i c o e o pi lGr u S a d n 5 0 1 Ch n ) n e wn d H s t o p, h n o g 2 7 9 , i a a
[ b t c] O j ci T h c h f c o e n tl y ebl ur be t e o c e k teef t f o aa h p r ir bn mi o e a f n t n a d c nc pi — v e n i o i aa c
Ef e t o e n t l h p r i r bn mi n r n l f n to n l ia p l a i n o s a u e n QI We — fc f n o a a y e bl u i e a o e a u ci n a d c i c l a p i to f Cy C me s r me t i n c N i
治 疗 有 应 用价 值 。
【 键 词 】 新 生 儿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 胱抑 素 C; 尿 素 氮 ; 肌 酐 关
D 1 1 . 9 9 j i n 1 7 - 4 5 2 1 . 5 0 3 文 献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 9 5 ( 0 2 0 — 5 90 O :0 3 6 /.s . 6 29 5 . 0 2 0 . 1 s A 1 7 — 4 5 2 1 ) 50 3 — 2
南京地区284例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南京地区284例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杨洋;刘云;阚清;邱洁;吴越;周晓光;李勇【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初发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284例,男:女=1.51:1。
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足月儿组ABO溶血、败血症的发生概率高于早产儿组;而早产儿组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颅内出血的发生概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早产儿比较,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黄疸出现日龄和黄疸高峰日龄均较早,黄疸持续时间较短,胆红素下降速率较快,黄疸高峰时白蛋白水平较高,黄疸高峰时的间接胆红素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足月儿非溶血组相比,足月儿溶血组黄疸出现日龄较小,黄疸达高峰的日龄也较小,黄疸高峰时总胆红素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产儿溶血组经皮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早产儿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例胆红素脑病患儿的头颅磁共振成像异常与胆红素峰值水平并不完全一致。
结论足月儿与早产儿、溶血性与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cipient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dmitted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June 2012 to May 2013. Results Two hundred and eight-four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were enrolled and the ratio of male:female was 1.51:1. For the causes of hyperbilirubinemia, the incidences of ABO hemolytic and sepsis were higher in term infants than those in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incidences of pneumonia,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n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erehigher in preterm infants than those in term infants (P<0.05). Compared with the preterm infants, the term infants had jaundice appearance and peak at earlier time, shorter duration of jaundice, faster decline rate of jaundice, higher levels of albumin and indirect bilirubin at the peak of jaundice (P<0.01). In the term infants, the time of jaundice appearance and peak were earlier in hemolytic group than those in non-hemolytic group (P<0.05). In preterm infants, the peak of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 was higher in hemolytic group than that in non-hemolytic group (P<0.05). Six cases with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had abnormalities cranial MRI imaging, and the MRI was not entirely consistent with the peak level of bilirubin. Conclusions There are cli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hemolytic and non-hemolytic hyperbilirubinemia in both term and preterm infants.【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5页(P653-657)【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溶血;新生儿【作者】杨洋;刘云;阚清;邱洁;吴越;周晓光;李勇【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苏南京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苏南京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苏南京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苏南京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苏南京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苏南京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苏南京 210008【正文语种】中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表现为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当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就存在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的风险,故对其尽早进行监测、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
方法对3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儿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原因依次为:感染因素(31.87%);围产因素(28.12%);母乳性黄疸(27.18%);新生儿溶血病(9.37%);其他因素(2.50%)及原因不明(0.93%)。
感染因素占发病的首位。
新生儿溶血病出现黄疸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组(P<0.05),但重度黄疸所占比例与感染组及母乳性黄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母乳性黄疸晚发型所占比例较大,出现黄疸及胆红素达峰值时间均晚于其他组(P<0.05)。
所有病例均治愈,无胆红素脑病发生。
结论新生儿溶血病多数在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在所有黄疸疾病中最早,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母乳性黄疸大多在出生1周后出现黄疸,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感染组因疾病不同黄疸出现时间不定,但住院天数相对其他组最长。
其他因素及原因不明组高胆红素降至正常值时间最短,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胆红素值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标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无论早产儿还是足月儿胆红素超过生理性黄疸规定的范围,称为高胆红素血症,大多以游离胆红素增高为主。
国内文献报道以黄疸为主诉住院者占新生儿住院患者数的首位[1],发病率高达50%,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黄疸病因较多,现将吉林油田总医院儿科收治的的3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6月儿科共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78例,选出其中资料完整的3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2]。
在320例患儿中,男168例,女152例,男女之比为1.1︰1,足月儿87.5%(280/320),早产儿12.5%(40/3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早期肾功能损害影响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早期肾功能损害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早期肾功能损害受到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无黄疸、健康足月新生儿8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β2微球蛋白、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血清胱抑素-C等各项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是两组的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与中度组和轻度组相比,重度组患儿的β2微球蛋白、α1-MG以及Cys-C水平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的β2微球蛋白、Cys-C以及α1-MG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各组的血清mAlb、Cr以及BUN对比无差异(P>0.05)。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容易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及时行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肾功能损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微量蛋白、胱抑素-C 高胆红素血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不仅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还容易损伤新生儿肾脏功能,如果发现不及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
有研究发现,血清胱抑素-C能够将肾功能损伤充分反映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疾病诊断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
因此,本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85例健康足月、无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18-23d,平均(20.5±2.1)d,其中60例为男孩、40例为女孩,黄疸严重程度:血清总胆红素>300μmol/L为重度;260.6-300μmol/L为中度;220.6-260.5μmol/L为轻度,疾病程度:40例为轻度、30例为中度、30例为重度;对照组中50例为男孩、35例为女孩,年龄19-24d,平均(20.6±2.2)d。
新生儿不同程度胆红素血症对心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不同程度胆红素血症对心肾损害的临床分析翁瑾;沈美萍;俞进【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监测血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Cr)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8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监测CK、CK-MB、cTnⅠ、β2-MG、Cr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42例患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或脐炎的新生儿作比较.结果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血CK、CK-MB、cTnⅠ、β2-MG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可致心肾损害,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应常规测定血CK、CK-MB、cTnⅠ、血β2-MG以指导临床治疗.【期刊名称】《心脑血管病防治》【年(卷),期】2018(018)005【总页数】3页(P396-398)【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血β2微球蛋白【作者】翁瑾;沈美萍;俞进【作者单位】314200 浙江嘉兴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314200 浙江嘉兴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314200 浙江嘉兴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 of newborn,HBN)亦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表现之一,据报道大约有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在生后7d内出现黄疸[1]。
生理性范围内的胆红素血症有重要的对抗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功能,可促进机体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和药理功能[2]。
但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神经、免疫、肝脏及胃肠道等脏器和系统的继发损害,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3]。
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肝肾等脏器的损害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_MB)、血β2微球蛋白(β2_MG)、肌酐(Cr)水平表达及意义,报道如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9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 μmol/l,或早产儿>256 μmol/l 者,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
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存活儿也可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致残。
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的原因和诱因很多,且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本院2005 01~2007 11收治的89例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9例高胆红素血症中,男58例、女31例;足月儿70例,早产儿15例,过期产儿4例;低体重儿17例,正常体重儿53例,巨大儿19例;自然分娩57例,异常分娩32例。
所有病例于入院当天均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红素浓度检测、血型鉴定、心肌酶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342.2 μmol/l的重度黄疸20例,256.6~342.2 μmol/l 的中度黄疸26例,<256.6 μmol/l的轻度黄疸43例。
肝功能损害16例,心肌损害10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1]。
1.2 病因分析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感染因素,共45例(50.56 %),包括败血症、脓疱疮、脐炎、肺炎。
第2位原因是围生因素,共28例(31.46 %),包括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窒息、早产。
第3位是母乳性黄疸14例(15.73 %)。
第4位为溶血性黄疸2例(2.25 %),原因均为abo溶血。
1.3 治疗原则(1)光疗: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给予间歇光疗。
(2)药物治疗:①血浆;②碱化血浆;③肠酶诱导剂;④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3)微生态疗法。
(4)其他治疗:保证血糖、体液在正常范围内。
纠正低氧及贫血、水肿、心肌受累,选择广谱敏感抗生素治疗。
母乳性黄疸除光疗外暂停母乳48~72 h。
1.4 转归 89例患儿中治愈76例,好转9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死因均为败血症致感染性休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母乳性黄疸48例(54.54%),感染21例(23.86%),围产因素17例(19.32%),原因不明2例(2.27%)。
结论: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母乳性黄疸为主,感染及围产因素占重要地位,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床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为多种病因引起,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防治。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
一般资料:88例中,男71例,女17例,所有病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胎龄<37周5例,37~40周82例,>42周1例;出生体重:<2500g者11例,2500~4000g者77例。
黄疸出现时间:<24小时2例,1~7天61例,8~14天17例,14~28天8例。
病因:母乳性黄疸48例(54.54%);感染21例(23.86%),包括肺炎8例,脐炎7例,结膜炎4例,脓包疮及上呼吸道感染各1例;围产因素17例(19.2%),包括窒息7例,头颅血肿3例,低体重儿2例,颅内出血2例,早产儿2例,胃食管反流1例;原因不明2例(2.27%)。
其中<24小时的2例分别为重度窒息及极低体重儿各1例。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抗感染、改善缺氧、纠正酸中毒、保暖、加强护理、指导喂养,无蓝光治疗禁忌者予蓝光照射治疗,茵栀黄静滴,口服肝酶诱导剂鲁米那及肠道微生态制剂妈咪爱,重症病例予静滴白蛋白。
结果88例患儿中治愈72例(81.82%),好转自动出院13例(14.77%),死亡3例(3.41%),均死于原发病,病因为肺炎合并先心病1例,肺炎1例,早产儿合并窒息1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6例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6例分析
华煜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09(015)03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256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研究其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围产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所有患儿经合理治疗后,留有残疾9例,占3.5%;死亡2例,占0.78%;痊愈出院245例,占95. 7%.结论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很多,但以围产期因素为主,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母乳喂养进行正确的指导,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致残起着关键的作用.
【总页数】1页(P37)
【作者】华煜
【作者单位】223700,江苏省泗阳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3例临床病例分析 [J], 张恒梅
2.佛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例分析 [J], 杨增顺
3.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16例分析 [J], 钟荣华
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分析 [J], 王玉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同型和异型换血病例分析 [J], 曾惠琼;曾德理;黄梅香;袁茜茜;覃宜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7 ] 肖永 红 , 王进 , 朱燕 , 等. Mo h n a r i n 2 0 0 8年 度 全 国 细 菌 耐 药监测 l - J ] . 中华 医 院感 染 学 杂 志 , 2 0 1 0 , 2 0 ( 1 6 ) : 2 3 7 7 —
・
[ 5 ] 杨玉霞 , 栾斌 , 马 丽娜 . 2 0 0 0 2 0 1 0年 下 呼 吸道 感 染 病 原 菌
构成变迁及 耐药性分析[ J ] . 中华 医院感染 学杂 志 , 2 0 1 1 ,
临床 研 究 ・
2 8 8例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新 生 儿 肾功 能 指 标 分 析
理杂志 , 2 0 0 9 , 2 6 ( 1 0 ) : 3 3 - 3 5 .
1 - 9 ] 唐 秀文 , 廖光付. 医 院感 染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的 耐 药 特 点 [ J ] .
右 江医学 , 2 0 1 1 , 3 9 ( 5 ) : 5 9 2 — 5 9 4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2 0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2 — 1 2 )
23 83 .
[ 8 ] 刘 细 毛 , 任南 , 吴 安华 , 等. 全 国 医 院感 染 监 控 网 医 院 感 染
病原菌 分布及变化趋势[ J ] . 中华 医院感染学 杂志 , 2 0 1 1 ,
2 1 ( 2 ): 3 5 0 — 3 5 5 .
药性分析[ J ] . 临床医学 , 2 0 1 0 , 2 3 ( 6 ) : 5 2 — 5 3 . [ 4 ] 张佩英. 提高痰培养 标本 质量 的研 究进 展 E J ] . 解 放 军 护
[ 6 3 夏 玉静 , 杨春霞 , 刘 颖梅. 尘 肺 患 者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病 原 学
检 测及 耐 药 性 分 析 [ J ] . 中国 职业 医学 , 2 0 0 8 , 3 5 ( 1 ) : 3 3 —
35 .
肖建 宁 . 下 呼 吸 道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感 染 细 菌 的 耐 药 [ 1 ] 黄宝洪 , 性检测 [ J ]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2 0 0 0 , 1 8 ( 1 ) : 9 2 — 9 3 . 何燕 , 龚敏 , 等. 2 1 4株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主要 病 原 菌 [ 2 ] 蒋 丽 莉 ,
检 验医学与临床 2 0 1 3年 7月 第 1 0卷 第 l 3期
L a b Me d C l i n , J u l y 2 0 1 3 , Vo 1 . 1 0 , No 1 3
21( 1 6): 3 50 9 — 3 51 1.
增加 的趋势 , 合理使用 抗生素 , 对 减 少 耐药 菌 株 的 产 生 , 有 效 控 制下 呼吸道感染 , 降低 医 疗 费 用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参 考 文 献
孙 志豪 , 袁 满海 ( 广 东省 东莞 市妇 幼保 健 院检 验科 5 2 3 1 2 0 )
【 摘要】 目的 分 析 高胆 红 素血 症 对 新 生 儿 的 肾功 能造 成 的影 响 及 其 指 标 。方 法 对 2 0 1 1年 1月 至 2 0 1 2年
1月住 院 治 疗 的 2 8 8例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患儿 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根 据 血 清胆 红 素 ( T B i L ) 含 量 将 其 分 为轻 度 组 和 重 度 组 , 同 时 选择 8 o例 健 康新 生 儿 作 为 对 照 组 , 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 ( TB i I ) 、 血 胱 抑 素 c( C y s — c ) 、 尿 素( Ur e a ) 、 肌酐( C r ) 、
血 p 一 微 球 蛋 白( 血 p 2 一 MG ) 以及 尿 微 球 蛋 白( 尿 p 。 一 MG) 的水平 , 结 果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结 果 3个 组 新 生 儿 之 间血
清C y s — C 、 血口 一 MG 和 尿 p 一 MG 水 平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血清 C y s — C、 血 p 2 一 MG 和 尿 p z — MG 与
TB i I 的 含 量 呈 正 相 关 。结 论 血清C y s — C、 血p 一 MG 及 尿 p z — MG 的 含 量 可 以作 为 高胆 红 素 血 症 新 生 儿 肾 功 能 早
期损 伤的敏感指标 , 对研 究 该 病 具 有 临 床 诊 断意 义 。
【 关键词】 高胆 红 素 血 症 ; 新生儿 ; 肾 功 能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3 . 0 3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O 1 3 ) 1 3 — 1 7 0 3 — 0 2 新生 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 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其 原 因 是 由 于胆 红 素 产 生 增 加 , 胆 红 素 排 泄 减 少 所 导 致 。黄 疸 的 出现 是多种疾 病的征象 , 并 且 对 新 生 儿 的 多 脏 器 均 具 有 损 害 , 造 成 功 能 性 的影 响 。 在 胆 红 素 引 起 的器 官 损 害 中 , 除 了神 经 系统 之外 , 对。 肾脏 的损 害也 很 严 重 。 为 了 探讨 新 生 儿 高 胆 红 素 引起 例, 男婴 1 2 4例 , 女婴 7 6例 ; 重度 高胆组 8 8例 , 男婴 4 8例 ,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