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与礼仪
西方国家主要习俗文化礼仪有哪些

西方国家主要习俗文化礼仪有哪些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形成的特定的文化习俗及礼仪,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西方国家主要习俗文化礼仪,希望这些能帮助大家了解西方国家文化习俗!西方国家主要习俗文化礼仪:英国英国英格兰人占80%以上。
其余是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等。
居民绝大部分信奉,只有少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英国是绅士之国,讲究文明礼貌,注重修养。
同时也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
注意衣着打扮,什么场合穿什么服饰都有一定惯例。
见面时对尊长、上级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称,并在对方姓名前面加上职称、衔称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称呼。
亲友和熟人之间常用呢称。
初次相识的人相互握手,微笑并说:“您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一般不行拥抱礼,男女之间除热恋情侣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国人不轻易动感情或表态。
他们认为夸夸其谈是缺乏教养的,认为自吹自擂是低级趣味的。
人们交往时常用“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即使家庭成员间也一样。
英国的“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被称为是国菜。
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鸡蛋加牛奶和面,与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肴。
上桌时,还要另配些单煮的青菜,即为“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
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
他们是以午餐为正餐。
阔绰人家则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点和晚餐)。
不愿意吃带粘汁的菜肴;忌用味精调味;也不吃狗肉。
口味不喜欢太咸,爱甜、酸、微辣味,对烧、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喜欢中国的京菜、川菜、粤菜。
他们普遍喜爱喝茶,尤为妇女嗜茶成癖。
“下午茶”几乎成为英国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即使遇上开会,有的也要暂时休会而饮“下午茶”。
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鲜柠檬,加点糖、再倒茶制成奶茶或柠檬茶。
如果先倒茶后倒牛奶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他们还喜欢喝威士忌、苏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槟酒,有时还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间不劝酒。
对英国人称呼“英国人”是不愿意接受的。
因为“英国人”原意是“英格兰人”,而你接待的宾客,可能是英格兰人、威尔士人或北爱尔兰人,而“不列颠”这个称呼则能让所有的英国人都能感到满意。
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

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篇一: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西方文化是指欧洲和美洲的文化传统,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西方文化与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以下是一些关于西方文化与礼仪的重要观点和特点。
1. 礼貌与尊重: 在西方文化中,礼貌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人们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并重视个人空间和隐私。
在公共场合,人们通常会说'请'、'谢谢'以及'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2. 社交礼仪: 西方社交礼仪强调公平和平等。
在社交场合,人们通常会握手、互相问候,并且用礼貌的方式与他人交谈。
在正式场合,礼仪要求人们要遵循一定的礼节,如在用餐时用刀叉、不大声喧哗等。
3. 个人空间: 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空间和隐私。
与某人接触时,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重要的。
西方人往往会觉得在公共场合被人贴得太近是不舒服的,因此他们更喜欢有一定的个人空间。
4. 礼服: 在西方文化中,礼服在一些正式场合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婚礼、晚宴、商务会议等正式场合,人们通常会穿着正式的服装,以示尊重和庄重。
5. 社交娱乐: 西方文化注重社交娱乐活动。
例如,聚餐、派对、舞会等都是社交交际的重要形式。
人们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建立人际关系和增进友谊。
尽管西方文化与礼仪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但这些观点和特点仍然具有普遍性。
了解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基本原则,对于在西方社会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篇二: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西方文化与礼仪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国际交往中,了解和尊重西方文化与礼仪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一些关于西方文化与礼仪的笔记。
1. 礼貌和尊重:西方文化非常重视礼貌和尊重。
在社交场合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同时,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礼仪仪式:西方文化中存在许多特定的礼仪仪式。
简述东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简述东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东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礼貌用语:在东方文化中,对长辈、客人或上司使用敬称是
非常重要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较少使用敬称,更多地强调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 礼仪规范:在交际场合,东方文化中讲究矜持和谨慎,尤其
是女性在公共场所往往会比较保守。
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加注重公开和大胆表现自我。
3. 礼仪习俗:在节日和庆典等场合,东方文化中通常会进行一
些特定的礼仪活动,如拜年、叩头等。
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多地强调节日氛围和欢乐气氛。
4. 饮食礼节:在餐桌上,东方文化中食品分配有严格的规定,
如长辈优先、男女有别等。
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注重个体的选择和口味。
5. 礼物文化:在送礼物时,东方文化中更注重礼物的价值和象
征意义,如红色象征吉祥等。
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加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和个人喜好。
总之,东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但都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西方文化餐桌礼仪

西方文化餐桌礼仪
1、座位安排:女士优先。
在排定西餐座次时,主位请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位居第二位。
以右为尊。
在排定座次时,以右为尊。
面门为上。
面对正门者为上座,背对正门者为下座。
2、入坐原则:一般是客人先入坐,长者较年轻者先入坐,已婚较未婚先入坐,陌生人较熟识客人或家人先入坐。
3、刀叉使用方法:拿刀叉的手是固定的,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4、喝汤礼仪:西式料理用餐时,不能发出声音为一大原则。
如果在喝汤时发出声音就是违反礼仪。
食用装在有双耳的汤杯中时,为了测试汤的冷热程度,可以使用附带的小汤匙先试一口。
使用后的小汤匙可以放在靠近身体这一边的底盘上;不可置于汤杯中。
试过汤的温度后,可以用双手拿着汤杯耳,把汤杯端到口边直接饮用。
至于汤中的食物则可以用汤匙来舀食。
5、食用面包的礼仪:放置面包的位置一定是置于主菜的左侧。
如果一开始就有面包,要知道在餐具左侧的面包是属于你的。
涂抹奶油时,要使用个人的奶油刀,如果没有附上奶油刀,则可使用料理用刀。
西方文化的礼仪

西方文化的礼仪随着中国走向国际化,西方之间的交流、交际会越来越普遍,了解西方文化礼仪,了解那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并掌握和得体的应用它们,是非常重用的。
以下是关于西方文化的礼仪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中国的礼节与西方的礼节有时相差很大。
例如,在迎接远方来客时,我们常以"你一路上辛苦啦!"表示慰问,可是,如果用"I‘mafraidyoumusthaveatiringjourney,"这一语法上正确的英语,来迎接英语国家的客人,他们听起来回觉得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下他们使用的寒暄语往往是"Didyouhaveagoodtrip?或"Didyouenjoyyourtrip?"等这样令人愉快的语句。
有些问候在中国是合乎礼节的,而在西方是不被采用的。
在西方工业国家,人们大部分住在城市,彼此不相识,甚至在乡村之间很陌生,再加上英美等国家强调个人价值(Individualism)至高无上,所以寒暄时不喜欢被问及年龄及婚姻状况,更不喜欢被问及收入情况。
问候方式常常是中性、抽象的打招呼(Goodmorning/afternoon/day),或者是谈论有关天气或一些热门赛事之类。
如果比了解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以上语言选择上的失误,就会出现把中文礼貌礼貌用语套用到英文中的现象,出现中文式的英语。
因此,和西方人交谈时你最好使用西方通常的问候礼仪方式。
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西方人姓名排列正好跟我们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
对那些在社会上较有地位的人,如法官(Judge)、教授(Professor)、医生(Doctor)、政府高级官员如参议员(Senator)、军官如将军(General)、上尉(Capital)和宗教人士如主教(Bishop)等,可将其姓名连同职业一起称呼,如"DoctorJack","ProfessorWhite",也可只称呼其职业名称,如"Mr.Judge","wyer"。
西方礼仪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实运用研究

西方礼仪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实运用研究在西方文化中,礼仪一直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
自古以来,礼仪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体现人们的尊重、关爱和礼貌,还具有修身正心、弘扬美德等多重意义。
从古希腊的文化礼仪到现代的社交礼仪,西方礼仪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实运用一直都备受关注。
西方礼仪文化的历史传承西方礼仪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社会中,礼仪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
人们通过礼仪来表达尊重和敬意,也通过礼仪来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并与礼仪相符合的人建立联系。
古希腊的礼仪文化主要以“雅典礼仪”为代表,包括宗教仪式、各种颁奖典礼、足球赛等不同类型的聚会和社交活动。
在中世纪时期,欧洲社会的礼仪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期,教皇统治着欧洲大陆,给当时的社交生活带来了新的礼仪规范。
许多搞笑流传了下来,例如“餐桌礼仪”、“双手礼仪”等等。
这些礼仪规范旨在让人们更好地表达尊重和关爱之心、习得更佳商务沟通、提高社交交际的效果。
在近代时期,西方礼仪文化继续发展,并且在社交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贝洛-卡尼迪议定书”成为了西方礼仪文化的一个指南,它规范了各种社交场合下恰当的礼仪行为,包括与在不同场合下的穿着、言谈举止、交际方式等等。
这个我给大家提供的框架可以让我们在不同场合下知晓如何克制和礼貌的行为,避免尴尬和惹人不快。
现实生活中的礼仪运用在现实社交场合中,不恰当的礼仪行为往往会让人们感到尴尬和不悦。
因此,在接触社交行为时,人们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
比如在商务沟通中,人们需要关注的礼仪规范包括不打断谈话、客气地赞美、坐姿端庄、礼貌地问候等等。
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到身体语言的运用。
身体语言可以传达一些与言语不同的信息,人们必须了解它的含义并且学会运用。
例如,微笑、眼神接触、身体的放松等等都能传达尊重、友谊、亲切和成功的信息。
除此以外,出席各种场合时的穿着和礼仪也是很重要的。
西方的礼仪文化

西方的礼仪文化西方自古就和我们有很多的不同,那么你们知道西方的礼仪文化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的礼仪文化,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西方的礼仪文化(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西方人的姓名排列跟我们刚好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应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
相比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
通常只招呼一声“Hello”,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二)、西方文化礼仪之“交谈礼仪”: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在西方,人们的一切行为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
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
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问“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啊”。
(三)、西方文化礼仪之“拜访礼仪”:应邀去他人家中做客,务必要准时。
不守时是失礼的。
一般性拜访,可送小礼物,若赴家宴,可再丰厚些。
礼物应交给女主人,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ll like it)”等客套话,不要说“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中国人送礼时常爱讲的话。
(四)、西方文化礼仪之“女士优先礼仪”: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
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要谦让女子。
① 步行时,男士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
② 入座时,应先请女士坐下。
③ 上下电梯,应让女士走在前面。
④ 进门时,男士应把门打开,请女士先进。
⑤ 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士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士。
⑥ 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士应走在前边,为女士找好座位。
⑦ 进餐时,要请女士先点菜。
(五)、西方文化礼仪之“小费礼仪”:美国付小费的风气很盛行。
一般说,当你得到别人的服务时就应付给小费。
西方文化与礼仪课件(PPT 25页)

卫生方面
• 卫生的习惯 美国人养成了一种喜爱卫生的习惯。有一句俗话 说,在美国的街道上走一个星期,皮鞋不用擦。 你一出门,不用带卫生用品和水,到处都可以见 到卫生设施,如厕很方便,用水很方便。你去到 学校,感到口渴,水龙头的水就可以喝;你去到 饭店用餐,有很好的纸手巾、纸袋子。用完餐后, 顾客会自觉把吃剩的东西拿走。而且吃饭时大口 大口地吃,尽量不发出响声,以免影响别人。房 间里一般都铺上地毯,有抽风设备、空调设备, 房屋内外装点得非常好看,周围环境整洁美观。 没有人乱扔垃圾、乱吐痰。
• 给天上的儿子和地上的儿子放假一天。基督徒敬 拜圣父,也敬拜圣子,符合基督的就有父又有子 的教训。。
• 我们认为父的名,叫耶和华。子的名叫耶稣。 父与子是两位,是一家神,不是一位神。神已经 安排了双休日,我们还有理由再争吗?安息圣日 和主日的弟兄姐妹团结起来,要争就和“三位一 体”争。
• 西方人既然不承认安息圣日,心里没有“第七 日”,就是忘恩。要“牛”,星期六就不休息!
双休日的来历
• 什么叫双休日?星期六和星期日这两天放假休息叫双休日。 双休日全世界都在实行,没有实行的都在力争都以双休日 为荣耀。以双休日为对劳苦大众的安慰和爱。
• 双休日不是现在的人可以命定的,上帝(天的别名)早 在3500年前,就让先知把双休日写上,用法律的形式加以 肯定,明白无误的指出七日之内只作五日工,两天休息。
饮食方面
• 美国人很注重早餐,他们的一天从一杯香浓的咖 啡开始,主食是各种水果汁和糖油煎饼夹火腿开 始,或者是椒盐小面包、火腿蛋卷。除了咖啡, 他们还会搭配牛奶、酸奶、果酱等。中、晚餐则 是以蔬菜色拉、烤鸡、烧花菜、红汁鸡块、煎猪 排、罐焖肉等为主。火鸡、牛肉、鹅等肉类食品 都是美国人的最爱。他们不大吃油腻的食物,也 不喜欢肥肉,口味以清淡、微辣、稍甜为主。平 日里的饮料,很少见他们会和茶,美国人喜欢将 威士忌和白兰地充当饮料,或者只是简单的矿泉 水。惰的时候,哈哈,都想得到充足的一小时睡 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方文化中的西方,从地域上讲,主要是指欧洲,自18世纪以来开始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从内容上讲,其源头主要是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和罗马的法律组成;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哲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共同汇合而成的。
而这一切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源和流。
2、长期以来,在一般的观念中,古希腊和古罗马被视为是西方文明之源。
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是19世纪以来流行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所造成的一种偏见。
西方文明与其说是源于希腊的克里特岛,不如说是源于古代近东地区,特别是两河流域。
3、肥沃的新月地区在上古时期就孕育出了一连串的灿烂文明,其中尤以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最为著名。
作为人类文明的曙光,他们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化进程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4、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史书通常根据希腊人的称呼冠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区域。
其历史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域,北到巴格达,南至以巴比伦城命名的巴比伦尼亚。
广义的两河流域则包括今天的叙利亚、伊朗的部分地区和整个伊拉克。
5、两河流域文明从萌芽发展到辉煌,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苏美尔人作为最早创造出城市文明的人,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明的开创者。
6、苏美尔最有创见的国王是在乌尔第一王朝当政的吉尔伽美什,他因其不凡的生平和业绩成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主人公和不朽的英雄。
7、阿卡德人国王乌尔纳木颁布了《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8、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个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而永垂青史。
9、巴比伦之囚: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期间进入全盛时期,公元前586年灭亡了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大王国,将犹大王和数万名上层犹太人掳至巴比伦,制造出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历史事件。
10、“空中花园”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1、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把埃及形容为“尼罗河的馈赠”。
由于埃及人民的生存与繁荣都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不仅是埃及人心目中的神圣之物,而且主宰和规范了埃及人生活和思维方式。
12、较之两河流域文明的动荡和紧张,埃及文明更多是以恒久和宁静著称。
13、埃及艺术是一种以永恒为目的的艺术,他的一切创作都有一个以崇拜死者为核心的宗教目的。
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最为著名的是她的建筑艺术。
其中以用作古埃及统治者陵墓的金字塔为代表的建筑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
建于45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毫不犹豫地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14、神庙则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又一光辉体现,在众多神庙中,位于底比斯古城北部的卡尔纳克神庙最为庄严宏伟。
15、为什么希伯来人可以“一以贯之”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人数少力量薄,但文明能延续到今天?)西伯来人除了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建立过自己的家园,享受过主权民族的生活,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她一直是强权的凌辱对象,是其他民族的迫害对象。
这样一个“弱小”的民族,凭借着对民族理想的执着,对信仰的固守,对自身文化的不断营造,因为其坚信言词的力量远胜于刀剑的力量。
以其在思想和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文明领域发出其巨大且又影响深远的声音,让世人深切感受到她的存在。
16、应许之地——古迦南地,即今日所通称的巴勒斯坦地区。
“希伯来”指的是自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那边过来的人。
17、三代族长:亚伯拉罕、以撒、雅各。
史称“族长时期”18、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
19、希伯来历史上第一位国王是扫罗。
希伯来人在著名的大卫王的带领下,完成了对异族的征战,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统一王国。
大卫王被视为希伯来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大卫王死后,其子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兴建犹太教的圣殿。
圣殿在耶路撒冷的建造和启用是希伯来民族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
20、所罗门王去世后,希伯来人内部的不和和对权力的争夺使得希伯来统一王国一分为二。
北方王国,以色列王国;南方王国,犹大王国。
21、罗马统治者为了防止犹太人再进行反抗,宣布禁止又太热在圣地圣城居住,自此,犹太民族进入长达1800年的“大流散时期”。
22、一神论:“一神论”思想是犹太民族的独特创造,也是犹太教的本质。
犹太教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神,一个唯一的神,一个独一无二的神,除此而外,没有其他神的存在。
据此,犹太教从一开始就彻底否定了当时近东地区到处流行的多神论,反对崇拜多神和崇拜偶像。
23、契约观:契约观是犹太教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神学观念。
它与一神论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契约观”认为,犹太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内在的、无可奈何的“血缘”关系,而是通过一种外在的、经过思考的“约”的形式确定的关系,是通过犹太民族选择上帝,上帝选择了犹太民族这样一种“双向选择”而确定下来的关系。
24、犹太教的律法数量众多,其核心是“摩西十诫”。
25、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
”(或:为什么说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源头?)(1)古希腊所创造的文明依旧是西方人能够从中感觉到自我的最初源头。
把现代西方人和古希腊人联结起来的是希腊人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希腊人是第一个把人置于宇宙中心的民族。
(2)近东文明关心的焦点总是聚焦在神碦和似神的统治者身上,而希腊人则不同。
希腊人不再把人视为是神碦一时心血来潮创造出来的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微不足道的对象,也不是帝王可以随意摆布的奴隶。
希腊人逐渐意识到社会问题实际上是由人类自身引起的,并且只有人类才能解决。
在希腊人看来,人在这个世界上起着某种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对自身的行为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知道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普罗太戈拉德意喊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口号。
(3)新的思维、新的世界人生观使得希腊人能够在所有创造性领域驰骋,在几百年不断塑造自身文明的过程中,她所达到的高度在一些人看来至今无人能及。
(4)希腊诗歌、文学、雕塑、艺术以其精湛和优雅成为后世作品的楷模和评判准则。
西方近代一切文明的胚胎:政治制度、哲学思想、文艺样式、民主观念可以说均孕育于古希腊文明。
西方人从希腊人那里继承了政治模式和具体实施办法、对人的行为的看法,哲学严谨性的追求,科学探究的方法,审美批判标准等。
简而言之,希腊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在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5)希腊人所创造的文明,特别是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文明,其基础是建立在平等、理性、乐观、世俗和人文等人类最为崇高的理想之上,因而具有人类文明的崇高性和元典精神。
(6)它的存在不仅对西方文明的内容和走向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且具有决定性的,而且成为烛照后世的伟大文明遗产。
她所具有的价值,已经超越时空,是每一代人和每一个民族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可以一次又一次进行挖掘并从中获得宝贵启迪的伟大文明。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一个最重要源头。
26、爱琴文明的发祥地是爱琴海最南端的克里特岛。
爱琴文明包括: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7、“黩武精神”主导着斯巴达人的社会生活,斯巴达人的男子完全脱离生产,唯一的职责是习武和打仗。
斯巴达人自称是“平等人的公社”。
斯巴达的经济制度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28、雅典被众口一词地视为希腊民主制的典范。
29、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应该是她的戏剧。
戏剧作为古希腊最早创造出来的一种文艺样式,起源于希腊社会流行的酒神祭祀。
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和戏剧。
30、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最著名的喜剧家是阿里斯托芬《巴比伦人》和《骑士》。
31、古希腊艺术的精华部分是在雕塑。
个体雕塑中,米隆的《掷铁饼者》、波里克利特的《持矛者》、普拉西特列斯《科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
3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并不是希腊人中的第一位伦理哲学家,但却是第一位给西方哲学的发展以划时代意义的哲人。
他一生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的道德和善。
他认为人放弃对人类自身的研究而去专注研究自然是不守本分,应着意去改造自己的灵魂,成为道德完善,情操高尚的人,不断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人。
33、柏拉图最著名的学说理念论:柏拉图认为在人们感觉到的现象世界的后面还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一个比日常经验到的世界更为高级的世界。
它是现实世界的原型,是抽象的、自有永有的、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
与现象世界相比,理念世界具有不变性、永恒性和绝对性,是完善、理想的,是鉴别真善美的真正标准。
理念是原型,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它的摹本。
世界有三种存在方式:理念、形式和感觉。
34、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
35、罗马文明以自己的厚实、伟大和创造性,与希腊文明一道成为欧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共同源头。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36、公元前27年被史学家视为是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开端,因为在这一年,屋大维成为罗马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获得“奥古斯都”的尊号,成为当时罗马唯一的全权统治者。
37、十二铜表法:为了平息平民对贵族垄断立法权和任意解释习惯法做法的不满,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450左右制定和颁布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该法之所以被冠以此名是因为公布的法律条文是刻在12块立在罗马广场的铜表上。
法律公开,法律条文明确的思想由此得到初步确立。
38、哈德良万神殿反映了罗马人的创新能力。
凯旋门和纪念柱则是罗马建筑的创新形式,是罗马统治者炫耀自己战功的纪念性建筑。
39、鉴于基督教是源于犹太教,并全盘继承了犹太教的典籍《圣经》,因此一神论是其基本教义,但是一神论在基督教中演化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40、丕平献土:最早在中世纪欧洲政治上留名的是被称为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公元751年法兰克(矮子)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继位,建立了这一王朝。
丕平作为报答,两次出兵意大利,使罗马教廷获得一块归其统治的土地,史称“丕平献土”。
41、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他们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东部地中海各国进行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侵略战争。
十字军东征的意义:(1)十字军东征打破了东西方之间自中世纪以来的长期隔绝封闭状态。
(2)十字军东征向基督教世界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多彩的世界。
(3)十字军东征开创了一种向外拓展和冒险的精神。
(4)十字军东征使欧洲人重新发现了亚洲。
(5)十字军东征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君主权力的加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6)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人由对宗教的迷信和盲从转向怀疑,人们开始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宗教和“异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