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及专项练习
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和专项练习

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和练习姓名:得分:常见的修改符号。
(1)改正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一、错别字。
例:李老师以经走了。
(“以”应该改为“已”)1.李明在公交车上经常给老人让坐。
2.小明昨天参加全校的辨论赛获得一等奖,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伐诗人叶绍翁。
4.小东看见快上课了,就勿勿忙忙跑去学校。
5.我们每天必须作完作业才能玩要。
6.昨天我观查到小猫也有锋利的爪子。
二、搭配不当。
例:他穿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在逗号的后面加上“带着”)1.小雨穿着校服和红领巾去上学。
2.一进幼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3.他戴着一顶蓝帽子,一条蓝裤子。
4.乌云和大雨一起从空中倾泻下来。
5.我在花坛旁闻到了醉人的花香和漂亮的蝴蝶。
6.阅读课外书籍,我们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7.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8.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三、句子残缺。
例: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在句号的前面加上“之一”)1.小欣在教室认认真真。
2.《西游记》是我们我国的四大名著。
3.一年级时就会背诵乘法口诀了。
4.小琴在教室认认真真作业。
5.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删去“使”)6.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
7.老师给我们讲了毛泽东读书。
8.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
9.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10.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四、句子意思重复或者矛盾。
例: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把“、西瓜”删去)1.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错了。
2.昨天语文课张小雅首先第一个发言。
3.妈妈经常给我讲过去的往事。
4.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5.我经过多次反复思考,终于把这道题做对了。
6.学校操场上插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7.《搭船的鸟》的作者是郭风写的。
8.昨天学校全体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升旗仪式。
9.所有的全校师生都参加了植树劳动。
小学常见9种修改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常见9种修改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附练习及答案)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教学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建议老师、家长们让孩子看看。
01“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一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02“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03“前后矛盾”在句子中一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04“词语搭配不当”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05“语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06“重复啰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六年级语文病句修改专项练习题,附常见病句+答案解析(全)

8、萌萌把馍递给我: “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乌龟对青蛙: “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迅在回信中: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对我说: “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一、修改下列病句。 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修改病句详细分类+解题技巧+针对训练

中考修改病句详细分类+解题技巧+针对训练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难度也不见一般。
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平时勤加练习、善于总结,在考试时,这类型的题也就不在话下!今天,王老师就针对病句修改给大家分享一下解题技巧和专题训练,赶紧来看看吧。
类型一:搭配不当主要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介宾搭配不当。
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6.关联词搭配不当。
解题技巧1.提主干。
当句子较长、成分较复杂时,一定要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看主谓、动宾、主宾等各个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2.查枝叶。
当句中出现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时,就应该检查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是否恰当。
3.抓关键。
当句子中有介词出现时,一定要看介宾搭配是否合理。
当出现“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有无”等两面词时,要注意前后是否一致。
当出现动词时,一定要注意动宾搭配是否恰当。
当出现关联词时,要注意看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针对训练(1)自从家里有了游戏机,珍珍的学习明显下降了。
在“学习”后加“成绩”。
(2)山东的花生是我国出产最多的省份。
改为“山东是我国出产花生最多的省份”。
(3)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将“品质”改为“形象”。
(4)这是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将“最后一天的劳动”改为“劳动的最后一天”。
(5)王老师的个性是十分豪爽坦率的人。
删去“的个性”或“人”。
(6)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将“很大”改为“很多”。
(7)他渐渐地爬起来,吃力地走着。
将“渐渐”改为“慢慢”。
(8)大家都注意学校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删去“和疾病”。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修改病句练习一、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缺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2、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3、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四)搭配不当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序不当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病句的六大类型及以及专项练习题

病句的六大类型及以及专项练习题一、语序不当1 .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 例 1] 过去,内地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2 .望见修饰语长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1 多重状语:正确的语序应是: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 + 表处所的名词或短语 + 表范围、程度、语气等的副词 + 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 +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 例 2] :昨天在教室里就清楚地对你讲过。
[ 例 3]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2 多重定语:正确的语序应是:表示领属的名词、代词或短语 + 数量短语 + 动词、动词短语 + 形容词、形容词短语 + 表性质的名词。
[ 例 4] 我们的一位有经验的优秀的数学老师。
[ 例 5]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列宁过去使用过的东西。
3 .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 例 6]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
4 .望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 例 7] 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5 .检查句子的廉洁是否符合习惯:[ 例 8] 爱荷华州长罗伯•雷从 100 多英里以外的首府逖•莫因和夫人开车赶来参加宴会。
6 .检查句子是否合乎事理。
[ 例 9] 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卫生方便,欢迎选购。
二、搭配不当1 .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运动员们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
2 .望见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症。
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
3 .望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症。
春节期间,这个市的 210 辆消防车、 300 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4 .望见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否患前后失应症。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一、十大病因: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改正: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道路。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改正:教室里人声嘈杂,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改正: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4.重复啰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啰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改正: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想法。
5.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改正: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改正方法1:我肯定李琳是生病了。
改正方法2:我感觉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改正: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西红柿等蔬菜。
8、用词不当:句子中有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例:李明的语文没有考好,心情十分繁重。
改正:李明的语文没有考好,心情十分沉重。
9、不合事理:句子陈述的事不符合实际。
例:繁星满天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改正:繁星点点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10、指代不明:代词所指的对象不明确。
例:小明和小军相约去看电影,他告诉他在家里等他。
改正:小明和小军相约去看电影,小明告诉小军在家里等他。
二、改病句的四个步骤(读-找-改-查)①读句子、理解句意。
②查排审、找病因。
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
④再读句,查仔细。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及修改符号:四、改病句范例。
(把改正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改: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初中语文病句类型及专题练习

初中语文病句类型及专题练习No.1修改病句的原则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No.2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No.3病句的类型1.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1)主谓搭配不当:A.三年中,这个县的粮食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修改:向前发展——提高B.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张疃使用外,还向林头、东关等地输送。
修改:发电量——发的电(2)动宾搭配不当:他主动为这个系工程力学专业的两届船舶结构力学学习班挑起了薄壳力学、船舶结构力学等课程的主讲任务。
修改:挑起——承担(3)主宾搭配不当: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修改:秋天的北京——北京的秋天2.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1)缺少主语: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非典”的疫情被控制了。
修改:删“通过”或“使”(2)缺少宾语: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修改:加上“的需要”3.用词不当: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A.我们不能辜负老师们殷勤地期望。
修改:殷勤——殷切B.在形势危急关头,队长武断的作出撤退决定。
修改:武断——果断C.李林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修改:很大——很多4.用词重复: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A.福建高速公路是连接省会福州和特区厦门的重要交通要道。
修改:删“重要”(关注微信公众:初二数学语文英语)B.奥运会上立功的健儿们终于凯旋胜利归来了!修改:删“凯旋”或“胜利归来”5.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A.大家在会上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
修改:研究并提出——提出并研究B.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造,如何研究。
修改:学习——研究——创造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类型及专项练习1.常见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语赘余。
其它病句还有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
只重点复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语赘余。
2.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1)辨析A.语感法B.紧缩法C.分解法D.聚焦法(2)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病句修改八项注意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
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冠戴的现象。
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冠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
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措施。
(例句中本意是“阻止非典的反弹”,若再加否定词,“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恰与原意相反,成为语病。
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措施。
4.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
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
(三重否定表示否定。
)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升起西方落下的。
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
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
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
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
能力提升: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2.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
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就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
例1: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例1中先“解决”再“发现”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
应改为“及时发现并解决”。
例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
)能力提升: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
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5.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
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
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分析:例1使用“减少”“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
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
能力提升: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4.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大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
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分析:例1前面的“容正确与否”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
可以在“作品”后面加上“优劣”并删除“一个”。
例2 “做好”是单提的,“是否深入”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
应该在“做好”前面加上“能否”。
能力提升: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也看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能力提升:1.学校热情表扬了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 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6.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答案:一.1.把“就能”改为“才能”;2.把“也该”改为“就该”;3.把“以及”改为“还是”;4.把“不管”改为“尽管”;5应为“不仅是日常行为规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6.把“却能”改为“都能”。
二. 1.删去三个“不可”;2.3.5.句删去“不”4.删去“不要”6.删去“免”三.分别删去1.“不需要”、2.“不会”、3.“不受到”、4.“不是”、5.“不是”中的“不”。
四. 1.2.3.句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删去“使”或前面的介词都可以。
4.删去“才使”,5.删去“从……中”。
五.1. “改正并认识”应为“认识并改正”;2. 应为“艰苦卓绝的开采和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3.删去“感受和”;4.删去“态度和”;5.删去“优美的舞姿”。
六. 1.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2. 删去“至少”或“以上”;3.把“好几倍”改为“几分之几”;4.把“一倍以上”改为“50%以上”;5.删去“约”或“左右”;6.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
七.1.删除“能否”;2.把“是解决”改为“是能否解决”;3. 删除“的好坏”;4.把“是我们解决”改为“是我们能否解决”;5.把“能否”改为“可以”;6.删去“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