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馒头案例分析
2021食品安全案例

2021食品安全案例一、2021年食品安全案例之“染色馒头”1.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惊掉下巴。
咱就说馒头,那本应该是白白胖胖,充满麦香的主食。
可是在2021年就出现了染色馒头的事儿。
有些不良商家啊,为了让馒头看起来更白更诱人,就动起了歪脑筋。
他们用一些违规的添加剂去给馒头染色,那可真是把咱消费者当傻子呢。
2. 你想啊,咱们平常买馒头,都是想着能填饱肚子,还能享受那纯正的面食味道。
结果呢,咬一口这染色馒头,谁知道吃进去的是啥有害物质啊。
这就好比你满心期待吃个苹果,结果发现是个塑料做的假苹果一样,太坑人了。
3. 这些不良商家这么做,首先是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道德。
咱做生意得讲良心啊,不能为了多赚那点钱,就拿大家的健康开玩笑。
而且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些违规的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像损害肝脏、肾脏功能之类的。
4. 在这件事里,消费者可就太无辜了。
大家都是出于对商家的信任才去买馒头的,哪能想到会遇上这种事儿呢。
这就好比你信任一个朋友,结果他在背后捅你一刀,那种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5. 还好啊,监管部门后来发现了这个问题,对这些不良商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这就告诉我们,在食品安全这个事儿上,监管可不能放松。
不然,那些不良商家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二、2021年食品安全案例之“瘦肉精猪肉”1. 猪肉啊,那可是咱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可是2021年瘦肉精猪肉的事儿可让大家心里一紧。
瘦肉精这东西,本来就不该出现在猪肉里。
那些养猪的人为了让猪看起来瘦肉更多,就偷偷给猪喂瘦肉精。
2. 这可就坑苦了咱们消费者了。
咱买猪肉的时候,都想买到健康、安全的肉。
结果呢,买回家的可能是含有瘦肉精的猪肉。
吃了这种猪肉,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
这就像你本来开开心心去参加一个派对,结果吃了坏东西,身体难受得只能在角落里待着一样。
3. 从养猪户的角度看,他们可能觉得这样能多卖点钱。
但是他们就没有想过,这种做法是多么不道德,多么危险。
从“染色馒头”事件看上海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从“染色馒头”事件看上海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摘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奶粉三聚氰胺、瘦肉精,乃至当前的”染色馒头”、地沟油事件更是引发了中国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集体不信任,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文首先,通过对”染色馒头”典型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当前上海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存在的问题、不足,结合上海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现状,归纳出完善上海食品生产环节监管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染色馒头生产环节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重视。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奶粉三聚氰胺、毒豆芽、苏丹红、瘦肉精,乃至当前的”染色馒头”、地沟油事件更是引发了中国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集体不信任,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守卫者。
监管人员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一”染色馒头”事件案例简述2011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系有柠檬黄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
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
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
这些”染色馒头”就在上海的广大老百姓身边,有些老百姓甚至认准了这个实惠包装,天天购买带回家食用。
“染色馒头”事件一经报道,整个上海、乃至全国,一片哗然。
过去发生的诸如奶粉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已经让广大消费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产生信任危机。
而”染色馒头”事件发生在国际大都市--上海,一座以现代、健康、文明、时尚的城市。
大家不禁发问,连上海食品尚且如此的不安全,那我国其他地方呢?有些网民甚至发表了”现在什么还能吃?”的疑问。
一时间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使之成为了我国政府、老百姓甚至于国外舆论关注的热点。
染色馒头

馒头本来是餐桌一角最不起眼,却又最能果腹的民生干粮,如今却染上了怪疾。
据4月10日央视的《消费主张》节目报道,在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是将白面染色制成,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加入防腐剂防止发霉。
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馒头被回收后重新销售。
食品安全事件犹如洪水猛兽般冲击我们的生活,令我们“无处可逃”。
“染色馒头”是谁之过呢?首先,相关监管和执法部门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染色馒头”这个事件,染色馒头明显违反了我国食品原料与产品卫生标准,但却仍流入市场,可见,相关监管和执法部门监管力度不严。
而这个企业将过期食品回收再生产再销售,是由于缺少明确的监管程序,即对企业的整个过期食品销毁的或处理的程序不明确,才致使染色馒头再次流入市场。
其次,我认为与违法成本过低有着很大关系。
就染色馒头来说,因为不足以直接致命,所以付出的主要是风险成本。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处罚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倍罚款,无法计算违法所得的“最高处以50万元的罚款”。
对于货物销往上海30多家超市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来说,这并不值一提。
而且,染色馒头被卖了多年后才被发现的,这样的成本就更低了。
一个“染色馒头”,引起了我们的反思,究竟我们要如何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
首先,我认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商业伦理,政府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教育。
其次,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对回收食品的处理程序进行监管,保证回收的食品绝对不能再作为原材料进行生产。
最后,是全民都要树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思想,政府要加强完善法律,令百姓有法可依;百姓要具备法律知识,懂得、敢于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政府部门要杜绝腐败,提高工作能力,执法严格;而企业也需要具备法律常识,诚信守法。
【精品文档】夹江,染色馒头-word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夹江,染色馒头篇一:染色馒头事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事件一、染色馒头事件上海染色馒头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过期”、“染色”这两个形容词,像两把尖刀,向还没有从“瘦肉精事件”缓过来的国民再次狠狠地刺了过来。
民众恐慌,各地严查,媒体跟风,我们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馒头,以从来没有受到的“待遇”,成了社会“明星”。
事件起源于4月11日,在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是将白面染色制成,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加入防腐剂防止发霉。
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馒头被回收后重新销售。
馒头被贴上了“过期染色”的标签,其不为人知的一面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给中国食品安全带来的阴影还未完全退去,“染色馒头”事件又平添新的疑虑。
二、国家监管情况早在201X年底,国家质检总局曾发出《关于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不仅对回收食品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界定,指出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存在的危害,而且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如何处理回收食品做出了严格规定。
但这些规定在执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这次媒体曝光的事件中,有一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当地监管部门的严重失职,为逃避工商部门的检查,每到抽查时,公司不让检查人员进车间,并只把没有问题的“样品馒头”送检。
如此缺乏责任心的监管部门,丧失良心企业的生存空间就被无限放大。
在记者深入的采访中,也给我们展示县级质监部门定期下基层对企业产品进行检验的“动人场景”:基层质监部门到企业抽检,如果跟企业交情好的话都会提前通知。
质监局一般都会要求企业派专车接送,而最重要的一环则是待检产品是企业早已准备好的,并不是现场抽检。
这种抽检一般不会有不合格的产品,如果真是有不合格的产品出来,那说明关系还不够硬。
案例分析,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案例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 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2011 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 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 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 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 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 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 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 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 童工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 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 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 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 儿童。而青少年工人是指 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 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
侵犯未成年的合法权益
3.人肉搜索
隐 私 受 到 侵 犯
总结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 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染色馒头事件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事件一、染色馒头事件上海染色馒头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过期”、“染色”这两个形容词,像两把尖刀,向还没有从“瘦肉精事件”缓过来的国民再次狠狠地刺了过来。
民众恐慌,各地严查,媒体跟风,我们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馒头,以从来没有受到的“待遇”,成了社会“明星”。
事件起源于4月11日,在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是将白面染色制成,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加入防腐剂防止发霉。
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馒头被回收后重新销售。
馒头被贴上了“过期染色”的标签,其不为人知的一面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给中国食品安全带来的阴影还未完全退去,“染色馒头”事件又平添新的疑虑。
二、国家监管情况早在2006年底,国家质检总局曾发出《关于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不仅对回收食品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界定,指出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存在的危害,而且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如何处理回收食品做出了严格规定。
但这些规定在执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这次媒体曝光的事件中,有一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当地监管部门的严重失职,为逃避工商部门的检查,每到抽查时,公司不让检查人员进车间,并只把没有问题的“样品馒头”送检。
如此缺乏责任心的监管部门,丧失良心企业的生存空间就被无限放大。
在记者深入的采访中,也给我们展示县级质监部门定期下基层对企业产品进行检验的“动人场景”:基层质监部门到企业抽检,如果跟企业交情好的话都会提前通知。
质监局一般都会要求企业派专车接送,而最重要的一环则是待检产品是企业早已准备好的,并不是现场抽检。
这种抽检一般不会有不合格的产品,如果真是有不合格的产品出来,那说明关系还不够硬。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行政部门的腐败与责任心的缺乏。
当出现事情后,各个部门又互相推诿、观望,这也是中国各个责任部门惯用伎俩,因此最后由“人人有责”变成“人人无责”。
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和点评

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和点评中国食品安全的案例1、“染色馒头”事件:某超市的售货员发现购物车里有两个馒头,外表颜色不一样。
她一时兴起,拿出红色的那个来吃了。
之后她身体上就开始出现不适症状。
原来是染色馒头,并且“染色馒头”是由面粉厂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增白剂造成的。
最后这家企业被罚了100万元。
广州,超市和街边小摊都销售过期变质肉类,其中包括问题奶粉事件等。
作为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表示,所有产品均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但是也不排除存在细节上的疏忽。
2011年11月初,《关于对沃尔玛在中国涉嫌经营不合格产品立案调查的通知》从美国方面传来消息,在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指导下,沃尔玛中国上海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召回报告。
根据该报告,在中国市场上发现的沃尔玛产品的食品安全项目不合格。
召回的产品涉及很多种,包括婴儿奶粉、肉类、以及部分休闲食品,其中包括美国的奇趣饼干,百利包等。
随着调查进展的深入,将有更多食品遭到召回。
根据沃尔玛中国公司的要求,各门店已经开始停止这些问题产品的销售。
截至2012年7月24日,已经采取行动完成了610次召回。
中国食品安全的案例2、“瘦肉精”事件: 2011年4月9日,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养殖户从出售给当地一家企业的猪的饲料中检出“瘦肉精”。
随即,这一问题猪肉流入百姓餐桌。
据统计,涉及此次事件的人数约在50人左右,但是,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该养殖场每天能够出栏30头肉猪,其中多达16头猪死亡。
根据统计,截至到6月23日,已经有130多名患者得到医治,其中19名患者被治愈, 10名患者症状稳定。
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紧急通知之后,所有猪肉已经全部销毁。
专家介绍说,“瘦肉精”主要是由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组成,瘦肉精的作用就是促进猪生长,增重快,增加瘦肉率,而它本身又是一种毒药。
很多地区的养猪户使用瘦肉精,违法成本低,反而会大力推广。
但是,问题猪肉会在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尤其是对儿童健康影响最大。
医学营养专业《上海染色馒头污染案例4》

10
满分
30
考核点
考核内容
答案要点
分值
1
该案例中染色馒头中用到了哪几种食品添加剂?
着色剂—柠檬黄;
甜味剂—甜蜜素;
防腐剂---山梨酸钾
6
2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这几种食品添加剂可以在馒头中添加吗?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柠檬黄、甜蜜素、山梨酸钾均不能在发酵制品中添加。
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平安法?第九十九条如何定义食品添加剂?
考核工程〔编号L-21〕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
202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被曝添加柠檬黄、甜蜜素、山梨酸钾等物质,但在馒头标签上只看到添加“白糖和维生素c〞。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在馒头的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在包装馒头的过程中,工人们都没有带手套,也没有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参加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4
4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多少类别,多少个品种?请例举至少5个类别。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21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甜味剂、香料等。
6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食品添加剂使用应遵循哪些原那么?
1经过平安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平安无害。2不影响食品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公布。4食品添加剂在到达一定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储存时,能被破坏或排除。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不得使用非定点生产厂、无生产许可证及污染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食品质量问题的对策
1.加大对食品质量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 食品安全意识。 2.进一步落实食品质量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加大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 4.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及食品质量入市关, 推进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 5.加大执法力度,从重从严查处食品大要案件。 6.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 7.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机制。
又例如婴儿的成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然而现实的奶粉 并没有达到人们所需求的理想效果,所以出现了三聚氰胺 严重超标的三鹿奶粉。
.
6
染色馒头事件的处理
质监部门
执法人员4月11日、12日现场抽取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 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 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 吊销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山东毒 姜事件
老鼠肉 掺羊肉
农夫山 泉事件
未完待续
.
40吨病死 猪肉流向 餐桌
3
“染色” 馒头
事件 曝光时间:2011年4月中旬
罪魁祸首:柠檬黄、防腐剂、甜蜜素
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
.
4
染色馒头的危害
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更改生产日期,制成 “染色馒头”后销售到多家超市。经检测,馒头中检出“柠檬黄”和甜 蜜素含量超标。柠檬黄是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和致泻性,摄入后会 增加肝脏负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可能引起过敏、腹泻 等症状。还会引发儿童多动症,阻碍儿童智力发育。严重危害青少 年的身心健康。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 ,甜蜜 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至40倍,经常食 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诱发肥胖、肝脏病变等。
.
9
染色馒头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监管部门权责不明,缺乏监管,监管不力 据说,现在有二十多个部门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质检
、工商、商务、农业……每个部门都可以管,但是太多部门管的结 果就是“没人管”,因为这些部门之间往往职能交叉,联系脱节。 结果就造成了权责不明、监管混乱,问题食品在市场上仍然通行无 阻。同时,多数部门只重视生产环节、不重视销售环节,尤其是类 似过期食品的处理等召回环节,给生产、销售企业留下了违法的空 间。
.
13
.
1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公安部门
上海公安部门对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 分公司法人代表叶维禄、销售经理徐建明等5人依法刑事传唤。经审查,这5名 犯罪嫌疑人分别交代了企业自2011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 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余万元。
.
7
染色馒头事件的启示
一、这是一起由馒头而引发的“悲剧”;
二、谁胆敢在食品安全上做手脚,法律就会拿谁 开刀;
三、只有对黑心商家这匹神马下狠手、出重拳,才 能避免“食品安全”成为浮云。
.
8
如何辨别真假玉米实心馒头
一看:玉米粉比面粉粗糙,如果掰开实心馒头,发 现“玉米实心馒头”与普通面粉实心馒头一样光滑 的话,那这种“玉米实心馒头”就值得怀疑了。 二闻:添加香料的“玉米实心馒头”香味刺鼻,玉 米味道过浓。 三泡:将实心馒头掰碎泡入水中,观看水的颜色, 如果水的颜色变得与实心馒头的颜色一样,那就是 色素实心馒头。水的颜色越鲜亮,色素含量越高。
而一旦出现违法行为虽然各级有关部门都行动迅速,查禁措施 也十分得力,但沉重的代价已经付出,监管意义何在?我想,如何 进行有效的事前监管,才是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
10
染色馒头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违法成本低 《食品安全法》早已于2009年6月1日开始施行,对规范食品安
全问题,保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应 看到,《食品安全法》中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如《食品安全法 》的第二十八条、四十条、八十五条都有关于过期食品的法律条文 。但是,除了笼统地说禁止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并且要及时清 理之外,并没有说明到底怎么进行清理,怎样来监督。另外,《食 品安全法》也存在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过低,不能有效制 止违法行为的问题。以染色馒头为例,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处罚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倍罚款,无法计算违法所得的“最高 处以50万元的罚款”。对于货物销往上海30多家超市的上海盛禄食 品有限公司来说,这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象染色馒头被卖了多 年后才被发现的,这样的成本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
5
为什么商家想到生产染色馒头?
你发现过去是要把馒头造白,因为大家愿意吃白馒头, 现在大家的健康观念改变了,要吃玉米面的馒头,要吃黑 面的、荞麦面的等等等等,现在的造假迅速有了时代的特 质来迎合你,把白馒头变成玉米面颜色的馒头。
就好像瘦肉精事件一样,因为大家喜欢吃瘦肉不爱肥肉 ,然后商家为了利润最大化,所以出现含瘦肉精的猪肉。
食品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 “染色” 馒头
小组成员:王雪梅 工商1101 20114179
李雪峰 工商1101 20110599 冉顺华 工商1101 20114181 周 鹏 工商1101 20110608
.
1
堪问现食人
忧题在为们
却的天总
着食”说
实品,“
令质然问题
.
11
染色馒头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
3.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久治不愈,道德沦丧、法律疲软脱不了 干系。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在社会上得以立身的根本。做为食品 生产商人,要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不能唯利是图、不能见利 忘义、不能丧尽天良。切不可为了追逐利益在食品上动邪念做文章 ,切不可为了追逐利益而冲破道德沦丧的底线。否则,同胞们在“享 用”你的“美食”时,却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同为炎黄子孙的 你又于心何忍、良心何安。记住商无信不盛同样要以诚为本、以信 为先,诚信守法,保质量树信誉,切实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