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童谣(学校教学)

合集下载

四川民歌《螃蟹歌》

四川民歌《螃蟹歌》

四川民歌《螃蟹歌》(唱歌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体验歌曲中的欢快诙谐的情绪,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来学习歌曲,并能够运用四川方言进行演唱,感受歌曲的诙谐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良好的歌唱状态,准确的按着节奏演唱歌曲,了解XXX教学重点:按照准确地节奏、节拍运用自然的、正确的歌唱方法,充满风趣地演唱歌曲《螃蟹歌》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的音准及用方言演唱歌曲2、一字多音的演唱3、前8后16节奏的准确4、能够运用四川方言来演唱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四川的民歌,有些字如果能用方言来唱就更能表现由歌曲的地方特色。

如“哥”读作guo; “脚”读作jiuo ; “个”读作guo; “壳”读作kuo等。

这首《螃蟹歌》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四川民歌,歌曲旋律诙谐、活泼、风趣,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遇到螃蟹并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的有趣故事的情景,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螃蟹夹人的过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颇具情节性和戏剧性。

学习歌曲并用四川的方言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和情趣。

歌曲为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

共有3段歌词,但是节奏曲现了8 16的节奏特点,因此在节奏上面可能有些难点。

风格比较诙谐。

范唱速度较快,因此学生在聆听的时候比较容易忽落细节的地方,也比较难感受,因此我采用教师范唱来解决,并且采用反复聆听的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听多感受。

歌曲的第一部分描述了螃蟹的长相、形态,第二部分是音乐戏剧情节的展开,描述了玩童的脚趾被螃蟹哥的“夹夹”夹住了,一方面顽童努力挽脱,要甩脱螃蟹哥的大夹夹,一方面螃蟹紧夹不放,从而将歌曲推向高潮。

最后是螃蟹哥放放“我的脚”,意味深长,充满幽默感。

根据儿童好奇的心理特征,来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螃蟹歌〉时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前面同学们模仿各种动物活动之后,我说:“今天有一位朋友也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大家猜猜它是谁?”如果有时间拓展,我将根据学生对各种活动具有不同爱好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和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地表现歌曲。

四川 关于外婆的童谣

四川 关于外婆的童谣

四川关于外婆的童谣
以下是一首关于外婆的四川童谣:
《外婆》
巴地草,红根根,我是家婆的亲外孙。

我从家婆门前过,家婆喊我进去坐。

家婆喊我坐椅子,家公喊我坐板凳,舅舅喊我坐门槛,舅母喊我坐街沿。

家婆死,烧金纸,家公死,烧银纸,舅舅死,烧钱纸,舅母死,坟头上屙堆尖尖屎。

白鹤扯长,扯到张家堰塘。

不杀猪,不杀羊,杀个耗儿来过端阳。

包包散,包包散,明天吃个大鹅蛋。

虫虫儿虫虫儿飞哟,飞到家婆门口来,家婆门口有棵菜,吃得家婆喊乖乖。

虫虫飞,飞到果果园,捡到一个饽饽蛋(就是鸡蛋的意思),不拿给嘎嘎(外婆的意思)看。

虫虫飞,飞到大山里,捡个卜卜蛋,回来咽冷饭,冷饭多做一锅,冷饭少,做一口。

刺梅花,顺墙爬,搭起梯子看婆家,公公年十九,婆婆年十八,大姑才学走,女婿还在爬,但愿女婿早长大,结了莲蓬谢了花。

爱四川的童谣歌词_童谣

爱四川的童谣歌词_童谣

爱四川的童谣歌词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

省会成都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你们知道哪些关于爱四川的儿歌童谣呢?下面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一下吧。

爱四川的经典儿歌童谣今年的雪,特别的大,爸爸妈妈,回不了家。

有群坏人,来把人吓,烧了我学校,砸我的花。

那个喇嘛,叽里呱啦,长鼻子的洋人,假装眼瞎。

巴黎铁塔,伦敦警察,抱火炬的姐姐,人见人夸。

汽笛嘟嘟,铁轨哗哗,去天堂的列车,还没到达。

龙又翻身,大地垮塌,教室的瓦砾下,埋了童话。

重重的墙,将老师压,我们在他身下,都很听话。

没过很久,听到喇叭,外面有个爷爷,叫我别怕。

叔叔的手,使劲地挖,解放军的飞机,送我回家。

经过灾难,我已长大,永远不会忘记,二零零八...温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现在我们要说: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爱四川的精选儿歌童谣爱问救灾,打油抗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你是医生? 就去出力。

不知专业,就职何地?邻近省市,都在组织。

红会报名,单位批准。

外科急需,骨科最缺。

你是壮汉,就去出力。

废墟救人,壮汉急需。

救人一命,浮屠七级。

你是大款,多出点钱。

你是歌星,搞些义演。

你是领导,组织搞好。

单位带头,群策群力。

救援献血,力所能及。

捐款捐物,还是可以。

你是,有孤待领。

领养孤儿,真情。

只要有爱,随处救灾。

众志成城,报国有门。

你是爱友,捐点积分。

虽然微薄,略表寸心。

有所行动,总比没好。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童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四川方言童谣

四川方言童谣

四川方言童谣B巴巴掌,油煎饼,你卖烟脂我卖粉,卖到成都折了本,买个骨头大家啃,啃又啃不动,丢到河里嘣嘣嘣.巴巴掌,有芡粉,我卖胭脂你卖粉,卖到泸州折了本,捡到一个大铜元,买了一个大月饼,吃一半留一半,放到姐姐枕头边,猫儿含到灶门前,狗儿含到茅房边,鸦雀含到树尖尖。

巴三巴四看我娘,娘又远,路又长,我走哥哥门前过,哥哥喊我进切坐,堂屋中间有根藤,开起花来十二层,哥哥喊我摘来戴,嫂嫂骂我踩死藤,泡碗茶,冷冰冰,煮碗面,几根根,哥哥喊我多吃点,嫂嫂在灶门前鼓眼睛,哥哥送我十八里,嫂嫂送我出朝门,哥哥问我好久回,石头开花我再回。

巴地草,红根根,我是家婆的亲外孙。

我从家婆门前过,家婆喊我进去坐。

家婆喊我坐椅子,家公喊我坐板凳,舅舅喊我坐门槛,舅母喊我坐街沿。

家婆死,烧金纸,家公死,烧银纸,舅舅死,烧钱纸,舅母死,坟头上屙堆尖尖屎。

白鹤扯长,扯到张家堰塘。

不杀猪,不杀羊,杀个耗儿来过端阳。

包包散,包包散,明天吃个大鹅蛋。

C虫虫儿虫虫儿飞哟,飞到家婆门口来,家婆门口有棵菜,吃得家婆喊乖乖。

虫虫飞,飞到果果园,捡到一个饽饽蛋(就是鸡蛋的意思),不拿给嘎嘎(外婆的意思)看。

虫虫飞,飞到大山里,捡个卜卜蛋,回来咽冷饭,冷饭多做一锅,冷饭少,做一口。

刺梅花,顺墙爬,搭起梯子看婆家,公公年十九,婆婆年十八,大姑才学走,女婿还在爬,但愿女婿早长大,结了莲蓬谢了花。

踩到我的脚(juo),杂个说?擦膏药(yuo), 啥子膏?牙膏. 啥子牙?豆芽. 啥子豆?豌豆. 啥子豌?台湾. 啥子台?抬你妈妈进棺材。

踩着我的脚,咋个说?妈妈说:要上药。

啥子药?膏药。

啥子膏?牙膏。

啥子牙?豆芽。

啥子豆?豌豆。

啥子弯?台湾。

啥子台?台你妈妈滚下捱。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坐轿轿,走近城门挨一刀。

城门城门鸡蛋糕,蒿子萝卜蜜蜜甜,骑骑马,坐轿轿,坐到城门去挨一刀。

城门城门鸡蛋糕,三泡牛屎高,骑马马,三把刀,走起路来砍一刀。

从前有个地主渥屎不开屁股。

川渝地旧的儿童歌谣

川渝地旧的儿童歌谣

川渝地旧的儿童歌谣主题1:《川渝坝坝头的童谣:捉迷藏》在川渝的老院子坝坝头,我们小时候最爱玩捉迷藏。

那时候的童谣就像捉迷藏的小暗号。

“躲猫猫,躲猫猫,一哈儿不见佬。

找到你,笑哈哈,找不到,算你滑。

”比如说,小伙伴们在老房子的角落、柴堆后面躲起来,找的人就一边念着这个童谣,一边找。

这童谣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坝坝头回荡。

主题2:《川渝的月光下童谣:数星星》川渝的夜晚,月光洒在院子里。

我们就会念着“星儿星儿亮晶晶,一哈儿多一哈儿稀。

数来数去数不清,像那地上蚂蚁兵。

”那星星就像地上密密麻麻的蚂蚁,数也数不完。

我和隔壁子的二娃,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仰着头数星星,这个童谣就从我们嘴里冒出来,带着我们对星空的好奇。

主题3:《川渝小巷里的童谣:赶场歌》“赶场咯,赶场咯,背个背篼爬坡坡。

看到糖果眼睛落,口袋没得钱一坨。

”在川渝的小巷子里,这童谣可流行了。

就像我和阿婆去赶场,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眼睛都直了,可是阿婆笑着说没得钱钱买。

这个童谣就把我们赶场时那种眼馋又没钱的小无奈唱出来了。

主题4:《川渝老树上的童谣:掏鸟窝》“老鸹窝,高高搁,想掏鸟,爬树坡。

爬不得,摔脑壳,鸟妈妈,要发火。

”那时候看到老树上的鸟窝就想去掏。

有一回,强娃子想掏鸟窝,我们就念这个童谣劝他。

就像鸟妈妈真的在守护着自己的家一样,这童谣让我们知道掏鸟窝是不对的,也是危险的。

主题5:《川渝田坎上的童谣:捉泥鳅》“田坎边,泥鳅窜,手儿捉,滑溜溜。

捉得起来笑嘻嘻,捉不起来气鼓鼓。

”在川渝的田坎边,泥鳅可多了。

我和小伙伴们卷起裤脚就下田去捉。

我捉泥鳅的时候,那泥鳅就像小滑头,老是从我手里溜走,我就气鼓鼓的,这个童谣可太贴切我们当时的心情了。

主题6:《川渝河沟边的童谣:洗衣裳》“河沟水,清又清,我来洗衣裳亮晶晶。

搓一搓,揉一揉,衣裳干净像白云。

”川渝的河沟边,女娃子们经常在那洗衣裳。

我看到姐姐在那洗衣裳,就跟着念这个童谣。

那衣裳在姐姐的揉搓下,真的就像白云一样干净,这个童谣就像河沟里的水一样清爽。

关于四川童谣改编歌曲教案

关于四川童谣改编歌曲教案

关于四川童谣改编歌曲教案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

歌曲为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

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学习歌曲并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二、教学目标1、能用四川地方方言和诙谐、滑稽的情绪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在积极参与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乐趣。

2、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风格、准确地唱好歌曲。

(二)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今天,我们首先举办一个“动物联欢会”,希望同学们积极扮演角色,大胆表现自己,为我们的联欢会增添更多的欢乐。

1、欣赏《大象》动画。

2、学生随画面自由模仿动作进音乐教室表演。

(二)创设情境、寓教于乐1、描述动物特征教师:同学们表演得好极了,大家都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各种小动物的特征,不说出它的名字就能让我们知道你表演的是谁?哪位小朋友说说你扮演的小动物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带上老师的头饰表演一下。

2、复习歌曲教师:欣赏《在动物园里》动画,同学们能不能唱唱跟这些动物有关的歌曲?(学生自由演唱,可以演唱每首歌曲的一两句歌词。

)教师: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首前节课学过的大家非常喜欢的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欢快、活泼??3、讲解情绪的重要性教师:欢快、活泼只是歌曲情绪的一种,那么同学们还学过其他情绪的歌曲或乐曲吗?每首歌曲或乐曲由于情绪的不同,我们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态都不一样,可见情绪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乐曲听辨)(三)引入课题1、轻松导入。

教师:刚才开“动物联欢会”时,老师观察大家所扮演的动物大都是和陆地有关,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海里的小动物呢?你们最喜欢海里的什么动物?(引出螃蟹)2、相关文化介绍。

和古蔺有关的童谣

和古蔺有关的童谣

和古蔺有关的童谣篇一:古蔺是四川省蔺州市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以下是一首与古蔺有关的童谣:《古蔺童谣》屁儿屁儿香,吃油饭,喝白酒,怀里揣个火烧馍。

这首童谣听起来很俏皮,下面是它的拓展:屁儿屁儿香,吃油饭,喝白酒,怀里揣个火烧馍。

这句童谣描述了古蔺当地的饮食和文化。

古蔺人以麻辣火锅和白酒而闻名,所以“屁儿屁儿香”指的是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花椒油拌饭,吃起来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吃油饭,喝白酒,怀里揣个火烧馍。

这句童谣进一步描述了古蔺人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在古蔺,白酒是不可或缺的饮品,当地人称之为“高粱酒”,其度数高、口感醇美,是喝酒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另外,古蔺人也喜欢吃火锅,尤其是在冬季,火锅的热辣和畅快让人感到无比满足。

这句童谣还提到了一种当地的特色小吃——火烧馍,它是一种用面粉和油制成的饼干,外表金黄酥脆,内里松软香甜,是古蔺人早餐或下午茶的极佳选择。

屁儿屁儿香,吃油饭,喝白酒,怀里揣个火烧馍。

这首古蔺童谣简短而有趣,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古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古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期待着更多人去探索和发现。

篇二:古蔺县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这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谣,其中一些描绘了当地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当地居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以下是一首与古蔺有关的童谣:(歌词)一斤花生二斤枣,三斤柿子四斤梨。

五斤猪肉六斤酒,七斤辣椒八斤蒜。

九斤茄子十斤瓜,想吃豆腐炸几块。

没有钱来没关系,走路也要吃豆腐。

(拓展)这首童谣生动地描绘了古蔺地区的饮食文化。

在古蔺,菜肴种类繁多,其中以豆腐为主,因为豆腐是当地的传统食品之一。

这首童谣中的“一斤花生二斤枣,三斤柿子四斤梨。

五斤猪肉六斤酒,七斤辣椒八斤蒜。

”则是描述了当地的饮食习俗,即在宴席上要以各种水果、肉类、酒类等为主要配料,组成一道道精美的菜肴。

此外,这首童谣还反映了当地的一种生活方式,即走路也要吃豆腐。

四川童谣

四川童谣

胖娃到成都
胖娃儿胖嘟嘟,骑马到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

白马绊一跤,胖娃儿耍关刀。

关刀耍得圆,胖娃儿要铜钱。

胖娃儿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儿拌下海。

王婆婆来买茶,三个观音来喝茶。

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

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幺姑儿说闲话。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铁,
毛铁打了三斤半,娃娃崽崽都来看。

月亮月亮光光,芝麻芝麻烧香。

烧死麻大姐,气死幺姑娘,
幺姑娘,不要哭,买个娃娃打鼓鼓,
鼓鼓叫唤,买个灯盏,
灯盏漏油,买个枕头,
枕头开花,换个干妈,
干妈脚小,一脚踩到癞疙宝。

红萝卜,蜜蜜甜,
看到看到要过年,
大人吃饱三顿饭,娃儿要拿挂挂钱。

花脸巴儿,偷油渣儿,婆婆逮到打嘴巴儿。

金瓜瓜,银瓜瓜。

田头瓜棚摘瓜瓜,
瓜瓜打倒小娃娃,痛得娃娃喊妈妈。

大脑壳,棒棒夺(戳),
夺烂了,我有药。

啥子药?黄泥巴敷脑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铁》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子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
我不歇,我在桥洞里歇
桥洞里有根花花蛇
把我耳朵咬成两半节
回去爹也嗟(jue),妈也嗟
嗟得我心里过不得
杀个鸡,我不依
杀个鹅,请舅婆
舅婆在屋里梳脑壳
请舅公,舅公在屋里爬烟囱
请爸爸,爸爸在屋里扫渣渣
请妈妈,妈妈在屋里搓粑粑《方脑壳》
方脑壳
哈戳戳
不拐弯走直角
遇到祸事跑不脱
《老太婆》
老太婆
尖尖脚(jio)
汽车来了跑不脱
饼隆蹦隆跳下河
河头有个鬼脑壳
捡起回去揉馒坨
馒坨三斤半
娃娃吃不完
《红萝卜》
红萝卜
蜜蜜(min)甜
看到看到要过年
娃儿想吃肉
老汉没得钱
《狗啃生红苕》
狗啃生红苕
火烧罐罐肴
罐罐搁(ko)得高
走去(qie)碰个大青包
《颠倒歌》
正月十五桂花香,贼娃子翻墙偷水缸
聋子听到忙起床,哑巴一路喊出房
跛子赶忙追出去,爪手赶紧来帮忙
强盗吓得跑得慌,阴沟掉到鞋子头
出得门来人咬狗,捡坨狗来砸石头
《胖娃歌》
胖娃胖嘟嘟,骑马赶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
白马骑得高,胖娃耍弯刀
弯刀耍得圆,胖娃吃汤圆
汤圆吃得多,胖娃屙驼驼
四川特色童谣编辑
边念边做动作
《茶俗歌》
王婆婆,在卖茶
三个观音来吃茶
后花园,三匹马
两个童儿打一打
王婆婆,骂一骂
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
这是一首用指头做游戏时唱的儿童茶俗歌。

先将双手的大拇指中指、无名指撮在一起,各形成一个圈,然后将右手食指穿入左手圈内,将左手小指穿入右手圈内,左的食指与右手
小指迭在一起,右手食指代表王婆婆,左手大拇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个观音,右手大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匹马,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代表两个童儿,左手小指代表幺姑。

游戏时,边唱歌边扣相关的指头。

这首茶俗儿歌,形式活泼,易唱易记,老少皆宜。

边念边画图画
《丁老头》
(版本一)
一个丁老头(鼻子)
欠我两个蛋(眼睛)
我说三天还(额头)
他说四天还(嘴)
去你妈的蛋(脸)
三根油条3毛3(头发耳朵)
一块大饼(身体)6毛6(手)
一串葡萄(扣子)7毛7(腿)
(版本二)
一个丁老头(鼻子)
生了两个儿(眼睛)
三天不吃饭(额头)
饿的团团转(脸)
买了三根葱花了3毛3(头发耳朵)
买了一个冬瓜(身体)8毛8(扣子) 买了两跟黄瓜(脚)6毛6(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