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电气化铁路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与防护措施

电气化铁路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与防护措施

电气化铁路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与防护措施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有近30余个城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技术评估工作的广泛开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环境影响评价从技术到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在振动、噪声等环境影响治理措施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控制和减缓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但是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针对轨道交通工程产生的振动、噪声、电磁等问题的环保投诉也与日俱增,尤以振动、噪声和电磁环境影响问题最为突出,备受各界公众关注。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和环境评价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出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但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评价起步较晚,相关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节重点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电磁辐射污染源,影响及防护措施.第一节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程1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

总结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地铁建设,规划了北京地铁网络。

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

当时地铁建设的指导思想更注重人防功能。

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

2)开始建设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城市规模限制及道路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非常突出。

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21km)、北京地铁复八线(13.6km)和地铁一期工程改造、广州地铁1号线(18.5km)等建设项目为标志,我国内地真正以城市交通1朱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为目的的地铁项目开始建设。

台湾省台北市也于1997年3月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线路。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黄燕青
(广州粤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99)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是公众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 (高架段) 的电磁辐射影响, 摘要: 但由于二十一号线尚未开通,因此本文通过实测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来类比分析和评价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电磁辐射对环境的 影响。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47/15-1369/X.2017.09.012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9-0021-02
距轨道中心线30m处测量结果公路两旁路灯处于关闭状态本底测量结果没有列车经过列车经过时测量结果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频率场强峰值频率场强峰值频率场强峰值db?vmvmdb?vmvmdb?vmvm981267470002498126966000309812703130003311672725600042114688081001101147272560004215448748700055154526507000181545748700055270923793000007927096819600125312709637930000079距轨道中心线60m处测量结果公路两旁路灯已经开启测量天线水平距离最近路灯约7m垂直高度约8m本底测量结果没有列车经过列车经过时测量结果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频率场强峰值频率场强峰值频率场强峰值db?vmvmdb?vmvmdb?vmvm6104863600208610870200032728438001667276660006895329477005489537867000861164959500627116815800120116487710024313892923400414135298855002681376757900062178087302000451385874400236271841360000122709690190032327096860020025监测结果分析地铁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频段范围主要集中在3mhz30mhz之间

城市轨道交通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一、噪音污染
轨道交通运营的列车、列车站等均会产生噪音,严重的噪音污染会使人体产生不适反应,并可造成听力损失、高血压等疾病。

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合理控制噪声产生,采
用减振、降噪设备等措施,保障从业者的健康。

二、粉尘污染
轨道交通运营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物资,这些机械和物资在运作和运输过程中
会造成粉尘污染。

工作现场容易出现灰尘飞扬的现象,从业人员一旦长期暴露或吸入粉尘,将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粉尘控制措施,如
加装粉尘除尘设备、强制佩戴防护口罩等。

三、放射性污染
轨道交通运营的某些材料中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磁场、电磁辐射,也会产生一定的幅射危害。

为减少幅射危害损害,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不放射性的
物质和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以达到控制幅射剂量的目的。

四、温度、湿度
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车厢内外温差较大,车站地下空间空气湿度较高,会产生一定
的温度、湿度危害。

长期在此环境条件下工作,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肢体疲劳、关节炎
等疾病。

为降低温湿度危害,应采取措施加强排湿、通风和恰当的供暖,使车厢、车站等
处于较为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中会遇到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使运营人员长期接触
在不可避免的危害中。

此时,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职业病
危害因素,促进健康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排放与环境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排放与环境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排放与环境影响分析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车辆排放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排放与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500字)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诸多优势。

在本部分,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在全球城市中的地位以及目前的运行状况。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排放物(500字)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排放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NOx)、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二氧化碳(CO2)以及一些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

在本部分,将对这些排放物的来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

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排放的环境影响(500字)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方面。

在本部分,将详细阐述这些影响,并分析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的潜在风险。

四、减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排放的措施(500字)为了减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一系列减排措施是必要的。

在本部分,将介绍国内外已经采取的有效措施,如使用清洁燃料、引入新能源技术、优化运营管理等,探讨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

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排放对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为了减少这些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张三,王五. 城市轨道交通及其环境效应[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2] Li, Y., Liu, X., Huang, C.,...[et al.]. Quantify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metro system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50(3): 1326-1334.[3] 国家环境保护署. 城市轨道交通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及指南[S].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人们对便捷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应运而生。

然而,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理。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

毋庸置疑,与传统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具有更低的碳排放量,可以减少燃油消耗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但是,由于轨道交通系统通常处于密集的市区地带,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震动和尘埃等问题也相应增加。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为了建设地下或高架轨道,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地貌改造工作,这可能导致一些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生境丧失。

另外,轨道交通的运营也需要能源和水资源等的大量消耗,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对当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这些负面影响,有一些治理策略可以被采取。

首先,应加强轨道交通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减少土地开垦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对于噪音、震动和尘埃等问题,可以采取有效的隔离、消音、除尘等措施,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能源消耗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应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并尽量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

另外,可以通过改进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行管理,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进一步地,优化城市规划和交通组织,可以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合理规划轨道线路和站点,减少不必要的土地使用和自然资源浪费。

此外,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模式之间,应加强衔接与协调,提升交通的整体效能,减少车辆拥堵和能源消耗。

最后,大力推动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以实现更为绿色和环保的运营方式。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为列车供电,开发高效节能的列车和设备,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等,都可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评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在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出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影响。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可持续性。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1. 噪音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行和乘客进出站等活动都会产生噪音。

这种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居住在轨道交通线路附近的居民。

此外,噪音还会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干扰。

2. 震动影响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会引起地面的震动,对周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潜在影响。

长期的震动作用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损坏,尤其是对于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区,这种影响尤为重要。

3. 空气污染轨道交通的电力供应和列车运营使用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

例如,电力供应可能使用化石燃料,而列车运营则会产生尾气排放。

这些污染物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大气污染和健康问题。

4. 资源消耗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土地、能源和建筑材料等。

这些资源的消耗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限制、能源供应的紧张和材料资源的耗竭。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评估1. 环境评估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环境影响是评估其可持续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噪音、震动、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测量和模拟,可以评估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交通模式的环境影响,评估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势和潜在问题。

2. 社会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对社会的影响也是评估其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例如,轨道交通系统是否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等。

通过调查和问卷调研等方法,可以对轨道交通系统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3. 经济评估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经济可行性是评估其可持续性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对建设投资、运营成本和运输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可以评估轨道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性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性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性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正日益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不仅对交通运输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进行可持续性分析。

一、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1.噪音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会产生噪音,特别是地铁和电车等形式的轨道交通,由于行驶速度较快,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噪音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大气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排放物,如尾气等,这些排放物会对城市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拥挤的地铁站点周边,尾气排放会较为集中,增加了空气污染的风险。

3.土地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地铁线路的建设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征用。

这会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并可能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分析1.减少交通拥堵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方式,它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通过提供快速、方便的出行方式,促进了交通流量的分流,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从而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

2.降低碳排放相比传统的燃油车辆,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电动车辆,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这种电动车辆的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3.提升城市形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可以改善交通状况,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完善建设将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相比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所占用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小。

通过提供高效的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减少土地浪费,从而增加城市的可持续性。

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护措施初探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护措施初探

及 车 场变 电所 集 中供 电 , 别 建 在黑 龙 江 大 学 站 和 分 哈尔 滨工 程 大学 站 。 与 同类 工 程 比较 , 工程 建成 运行 后 , 主体 与 本 其 附属设 施将 不 同程 度地 产生 电磁 辐射 , 给轨 道 沿 线 、
主变压器 、 电容器组、 各高压开关及高压电缆 、 列车 金属壳体、 高压导线、 绝缘子、 动力与照明系统、 通信 与控 制 系统 等设 施设 备 。 据对 工 程特 性 的 研究 和 同类 工程 的分 析 , 尔 哈 滨轨 道交 通一 期 工程建 成后 运行 时 的电磁 辐射 污染 源及 可 能产 生 的影 响见表 1 。
乘车 、 候车及工作人员可能产生影响。本文分析 了 2 评 价 因 子 、 法 与 标 准 方 运行过程中的电磁辐射污染源 , 通过类 比方法 , 分析 . 电磁辐射对轨道沿线居 民, 乘车候 车人群及其工作 2 1 评 价 因子 电场强 度 、 磁场 强度 和无 线 电干 扰 。 人员 的影 响 , 同时 , 运 行过 程 中产生 的无 线 电干 扰 对 2 2 评 价标 准 . 对 收视 收 听的 影 响进 行 了 预测 与评 价 , 出 了 电磁 提
哈尔滨城 市 轨道 交通 网络 由 四线 一环 共 5条路 和 2条支线 构成 , 全长 13k 4 m。其 中轨道交通 一期工 程的范 围为 医大二 院至 哈 尔滨 东 站 , 全长 l. 1k 44 m, 沿 途设 l 车站 , 换乘 站和 1座车辆段 。 6座 6个 期 工程 线路 始 自一 号 线 哈 尔滨 东 站 , 一 号 沿
维普资讯
第3 2卷第 8期 20 07年 8月
环境科 学与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V0 . 2 】3 Nn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先进的现代都市象征,一方面改善交通拥堵,另外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

但是伴随着轨道交通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电磁辐射,人们开始担心过量的电磁辐射造成电磁污染。

那么城市轨道交通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本文以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为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建建议。

关键词:地铁;电磁辐射;高频
哈尔滨地铁始建于2008年,总体规划有5条线和2条支线,总里程143公里,计划用二十年的时间建成。

目前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已经投入使用,二号线也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哈尔滨市的轨道连接了哈尔滨主要的客流集散点、交通枢纽、文化商贸中心、工业区、居民小区和行政中心,将来势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伴随着地铁工程的大面积建设和使用,人们也产生了较多的担心。

不久前在广州,由于地铁线路变电站的电磁辐射,就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抵制,同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很多人担心地铁附近的居民会受到地铁电力设施的电磁辐射,影响正常生活,于是向环保部门投诉,2006年3月,国务院批准沪杭磁悬浮新型交通建设项目建议书。

但是,由于部分上海市民出于对磁悬浮铁路或存辐射污
染的担忧而极力反对,这条线路至今仍未能动工。

近几年随着轨道交通发展,关于电磁辐射的投诉越来越多,那么地铁的电磁辐射给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会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呢,这需要从电磁辐射的产生和影响程度等多方面去探讨。

1 地铁电磁辐射概述
1.1 电磁辐射相关概念
电磁辐射主要是通过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形式发生。

我们常见的广播电视、雷达系统、电力设备、输变电设备、高压输电线路、地铁、电力机车等等只要和电有关的设备,在工作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往往会随着环境和距离的变化而衰减,生活中建筑物、金属门等等对于电磁辐射有着较好的屏蔽作用。

当然一旦电磁辐射超过某一阈值(电力频段50赫兹),就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导致人体体征的变化。

1.2 地铁电磁辐射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主要有变电设备、通信设备,辐射范围一是沿线周围环境(居民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二是变电所职工工作环境。

地铁车运行时,受电摩擦产生的火花放电形成电磁辐射,理论上微弱的电磁波,对附近采用天线方式收看电视的居民,会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地铁变电所中的供电设备会产生微弱工频电、磁场理论上,
人靠近这种磁场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国家标准GB10437-89、GB10436-89规定了频率范围在30~300MHz的超高频电磁辐射与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Hz的微波辐射防护标准。

每天8小时接触容许限值:连续波平均功率密度为0.05mW/ cm2(8小时日剂量不超过400μW?h/cm2);脉冲波平均功率密度为0.025 mW/ cm2(8小时日剂量不超过200μW?h/cm2)。

目前,我国对工频电场的磁场强度尚未发布有关的环境标准。

HJ/T241998《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提出了推荐性标准,电场强度限值:4kV/m;磁感应强度限值:0.1mT。

2 地铁各种频段范围电磁辐射源测量
2.1 电磁辐射测量
按照国家标准GB10437-89、GB10436-89的要求,对电磁辐射污染的监测和检测必须最大限度覆盖100KHz~
300GHz的电磁辐射频率范围。

所以在选购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时尽量选择宽量程机型。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且仅有德国柯雷公司产E-400电磁辐射检测仪拥有最大的测量范围:
100KHz~300GHz 。

目前我国管理范围认为影响较大、受关注、研究较多并已经制定相应标准限值的频段有:工频50Hz,射频100kHz-300GHz。

2.2 地铁电磁污染源影响评价
地铁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范围是地铁运行、超高压变
电站和停车场附近。

地铁运行产生电磁辐射对地面段居民的生活影响,地铁沿线采用天线接收频率均大于100兆赫兹,对于辐射干扰影响的贡献并不大,不会影响附近其他民用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变电站产生工频电磁场垂直分量最大值为0.9v/m,工频磁场最大值为0.4uT,远小于人体可承受的40 uT阈值,基本和我们生活中一般场所电磁辐射没有太大差别,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地铁电磁辐射标准,但是地铁在建设种都是按照欧洲标准严格执行,电磁辐射未超标超限。

3 地铁电磁辐射的建议措施
目前国内新建地铁越来越多,由于居民对电磁辐射知识的误解,从而导致许多疑问和担心,只有科学的理清概念才能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当然在地铁建设过程中主变电站建于地面,其产生的工频电、磁场虽然远未超过标准,初步选址周围也应避免敏感建筑,需考虑居民的心里承受能力,尽可能远离敏感建筑,减轻人们的担忧。

在安装和维护高压设备时,要提高屏蔽设备的有效性;高频加热设备,产生高频电磁场的部件,振荡电路系统都在机壳内,只要接地良好,不打开机壳,发射的场强一般均较小。

但由于设计或工艺要求,有时高频变压器或工作电容器,馈线等置于机壳外,就应分别予以屏蔽。

哈尔滨地铁线采用全地下线形式,列车运行形成的电磁辐射,会通过隧道的屏蔽特殊处理,因此不会有辐射波穿越
地面,也不会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产生影响。

地铁的变电所也在地下,产生的工频电、磁场都远远低于相关限值,不会对附近居民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地铁线路开通前,相关部门会就地铁线路的电磁辐射做充分测试,保证地铁电磁影响在安全标准范围内,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蒋昕.广州城市电网工频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及建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02).
[2]窦沛沛.正确看待身边的电磁辐射及防护措施[J].中国无线电,2010(11)
[3]常媛媛.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
[4]齐宇勃.哈尔滨市城区环境电磁辐射的监测与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