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化工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化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进行应急处理和灾后处理。
化工安全工程的重点是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降低化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本文将从化工安全工程的定义、意义、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化工安全工程是指通过科学的工程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化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其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化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化工安全工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物料的选择和设计、设备的设计和维护、操作工艺的规范和监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
化工安全工程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关乎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通过化工安全工程的实施,能够降低化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危害,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化工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预防原则、控制原则和保护原则。
预防原则强调事故的预防和预防措施的采取,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原则强调事故的控制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监测、检测和控制化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参数,以达到事故的控制目的。
保护原则强调事故发生时的保护和救援,通过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和培训人员的应急技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损失。
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如石化、冶金、医药、食品等。
在石化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能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在医药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药品的污染和变质。
在食品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防止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化工安全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事故责任追究向事故预防转变,加强事故前的管理和控制,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风险程度。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课件:第5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1)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3.中毒者急救准备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患者衣领、腰带,并仰卧,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 迅速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用大量清 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物污染的皮肤。 若毒物经口入胃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物,应 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 洗胃,而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泻。对于腐蚀性毒物,一般不 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保护胃粘 膜。 令中毒患者吸氧。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 施行复苏术。
3.解毒和排毒措施 金属及其盐类的中毒,可采用各种金属络合剂, 如依地酸二纳钙及其同类化合物、巯基络合物以及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等,与毒物中的金属离子 络合生成稳定的有机化合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注射和服用解毒剂 吸氧。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可立即吸入氧气,不但 可以缓解机体缺氧,对毒物排出也有一定作用。中 和体内毒物及其分解产物。 采用利尿、换血以及腹膜透析或人工肾等方法, 促进毒物尽快排出体外。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2.呼吸复苏术 呼吸复苏术与心脏复苏术应同时进行。不进行呼 吸复苏术,人体组织缺氧,心脏复苏也无法成功。 口对口的入口呼吸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其潮气量 较大,适于现场急救。可以听到肺泡呼吸音为复苏 成功标志。 若有苏生器,采用苏生器自动进行人工呼吸更佳。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五章备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人体内。 因此,救护人员在抢救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 防护。如穿好防护服,佩带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 否则,非但中毒者不能获救,救护者也会中毒,使中毒事 故扩大。 2.切断毒物来源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 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 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切断毒物来源。对于已经泄 漏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 开门窗,或者进行中和处理,降低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 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是化工类各专业的应用技术公共课程,课程有一定通用性,课程内容侧重于化工安全知识介绍。
本课程立足于现代化工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安全技术基础训练,借鉴近期发展的化工安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在校实习及今后的工作中能重视安全生产,改变我国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本课程指定教材为许文编的《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参试者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长化工安全知识。
学生应理解化学工业物质种类繁多、加工过程多样化、损害和伤亡事故多发性的特点,掌握化工厂设计和操作安全、压力容器和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安全、化工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尤其要掌握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防职业损害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
三、本课程考试标准参试者通过本课程考试后,应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生产,具备安全知识。
针对非安全工程专业人员学习本学科的特点,本考试课程在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安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要求参试者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并能够用本课程的原理来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化学工业发展概况、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掌握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化工装置紧息状态、化学工业的安全措施,把握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
二、课程内容(一)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1. 化学工业发展概况2. 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3. 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1(二)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1. 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2. 化工装置的紧息状态3. 化学工业的安全措施(三)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1. 化工危险性评价和安全工程2. 系统安全工程的开发和应用3. 人机工程学、劳动心理学和人体测量学的应用4. 化工安全技术的新进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暂不作考试要求)(二)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识记: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化学工业危险因素9个类型;化工装置紧急状态5等级。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化学工业危险因素:①工厂选址;②工厂布局;③结构;④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⑤化工工艺;⑥物料输送;⑦误操作;⑧设备缺陷;⑨防灾计划不充分。
工厂选址:易遭受地震、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水源不充足;缺少公共消防设施的支援;工厂布局:工艺设备和贮存设备过于密集;昂贵设备过于集中;有地形障碍;结构:支撑物、门、墙等不是防火结构;电气设备无防护措施;防爆通风换气能力不足;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处理的气体、粉尘等在其工艺条件下的爆炸范围不明确;化工工艺:没有足够的有关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对有危险的副反应认识不足;物料输送:各种单元操作时对物料流动不能进行良好控制;产品的标示不完全;误操作:忽略关于运转和维修的操作教育;设备缺陷:因选材不当而引起装置腐蚀、损坏;防灾计划不充分:没有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责任分工不明确;化工装置紧急状态:①运转失灵;②故障;③异常;④事故;⑤灾害。
化学工业安全措施:①设备安全;②物料加工和操作安全;③装置布局安全。
设备安全:①是否按照相应的安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②是否按照设计说明书正确进行制造;③是否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装置;④维护、检查的程序是否完善;物料加工和操作安全:对可能发生的误操作,以及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后果,应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和评价;装置布局安全:①需要留有足够的空地以把工艺单元可能的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②对于极为重要的单系列装置,要保留足够高的空间,或用其他方法进行防护;③危险性极大地区域应该与其他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④装置事故不能直接影响水电气等公用工程设施;⑤因各种原因有可能使装置界区内浸水时,应该设置防水设备;⑥应该特别注意公路、铁路在装置附近的情况;⑦对于道路的设置,应该注意在发生事故时能较方便的接近装置。
化工危险性评价:①经验系统化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法;Dow化学公司法;②系统解剖分析法;③逻辑推导法;④人的失误分析法:设计安全、自动防止故障的安全设备,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从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设计控制室的操作程序,尽量减少失误行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安全工程教育与培训
01
04
培训对象:包括企业员工、 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等不同层次的人员
03
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教学、 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 种形式
02
培训内容:包括化工安全 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安 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化工 安全工程知识和技能的专 业人才
谢谢
02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0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安全工程的实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4
保障员工健康:预防和控制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化工安全工程的目标
保障生产安 全:防止事 故发生,确 保生产过程
安全可靠
保护生态环 境:减少污 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必要的安全防 护设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用电,避 免触电事故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避 免火灾事故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泄漏, 避免泄漏事故
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 保安全操作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距离,避 免与危险物质直接接触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通风,避 免有毒气体的聚集和扩散
境
提高生产效 率:优化生 产工艺,提 高生产效率
保障员工健 康:预防职 业病,保障 员工身体健
康
2
化工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
化工安全原理
化工安全原理:化工生产过程中,通过控
0 1 制和消除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
危险因素:化学品、设备、工艺、环境
02 等
控制和消除危险因素的方法:安全设计、
0 3 安全操作、安全防护、安全监测等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安全⼯程概论《化⼯安全⼯程概论》第⼀章绪论1.近年来⼀些⼤型化⼯企业为了防⽌重⼤的灾难性事故,提出了不少安全评价⽅法。
这些⽅法的核⼼内容是辨识和评价危险性。
所谓危险性是指在各类⽣产活动中造成⼈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潜在性原因。
2.安全设施与主体⼯程同时设计、施⼯、投产。
第⼆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和安全1.化学物质的危险程度取决于贮存和加⼯物质的性质、应⽤的设备以及所属的过程。
2.易燃液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液体。
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其他类别的液体。
3.⾃然物品:是指⾃然点低、在空⽓中易被氧化、能放出热量,⾃⾏燃烧的物品。
4.氧化剂:是指处于⾼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释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氧化剂是指⽆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本⾝不燃烧,但由于富氧可以助燃,能够强化可燃物的燃烧。
5.毒性危险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致死,应⽤试验动物的半致死剂量表征。
6.有机化合物的毒性与其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密切关系。
7.闪点:定义为易挥发可燃物表⾯形成的蒸⽓和空⽓的混合物遇⽕燃烧的最低温度。
8.着⽕点:是指蒸⽓和空⽓的混合物在开⼝容器中可以点燃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9.蒸⽓相对密度代表的是蒸⽓密度与空⽓密度之⽐。
绝⼤多数易燃液体的蒸⽓⽐空⽓重,他们极易积聚在低位区域、下⽔道和类似场所。
因此,⼚房的排⽓⼝应设在近地平⾯处。
对于⽐空⽓轻的可燃⽓体和蒸⽓,排⽓⼝应设在⼚房内最⾼处或近顶板处。
10.粉尘:是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微粒。
国际上将粒径⼩于75µ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11.烟雾:是指⽓体冷凝成液体,或通过溅落、⿎泡、雾化等使液体分散⽽产⽣的悬浮液滴。
12.蒸⽓:是指通常是固体或液体的物质的⽓体形式,通过增加压⼒或降低温度可使其变回原态。
蒸⽓会发⽣扩散。
13.氧差额:定义为系统的氧含量与系统中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在氧化反应系统中,应设计操作使负的氧差额保持最⼤值(绝对值),以尽可能减少潜能的释放。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整理答案完整版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P82 ;2、化学性爆炸p79 ;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 p131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化工安全概论

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 增加。很多化工物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决定了化学 工业生产事故的多发性和 严重性。反应器、压力容器的爆炸以 及燃烧传播速度超过声速,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冲 击波将导致周围厂房建筑物的倒塌,生产装 置、贮运设施的破 坏以及人员的伤亡。如果是室内爆炸,极易引发二次或 二次以 上的爆炸,爆炸压力叠加,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多数化 工物料对人体有害,设备密封不严,特别是在间歇操作中泄漏 的情况很多,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据我国化 工部门统计,因一氧化碳、硫化 氢、氯气、氯氧化物、氨、苯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光气、氯化钡、氮气、甲烷、氯乙烯 、磷、苯酚、砷化物等16种化学物质造成中毒、窒息的死亡人 数占中毒死亡总人数的87.6%。而这些物质在一般化工厂中是 很常见的。
安全工程的任务与目的
任务:研究工业灾害发生的原理及规律,分析、评 价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采用工程技术方法和 科学管理手段控制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止 伤 亡事故、职业病、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各种事故 发生,创建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
目的: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在生产活动中的身心 健康,使职工在劳动中保持持久的劳动能力,提 高劳动效率;保护设备财产不受损坏,使生产能 安全、稳定、顺利地进行,以提高经济效益。
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
由于生产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不卫生因素, 这些因素发生事故的规律及其预防方法不完全相同,因此 安全工程研究的内容范围很广,这些内容归纳起来 可分 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是针对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的危险因素, 研究采取怎样的技术措 施将其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预 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它包括工艺、 设备、控制等各个方面,例如变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操作 方法为安全的流程和方法,在设备上安装防护装置、保险 装置,设置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等控制手 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通辽市油脂化工厂蓖麻油水解釜爆炸事件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化工生产手段、规模、产品的不断发展,生产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化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通辽市油脂化工厂的爆炸事件的分析,阐述了认为不安全操作、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生产工艺资料滞后和生产设备设施陈旧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一些整改方案,以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人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加大安全投入,补充完善技术资料,健全安全体系,严查事故隐患是做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护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of chemicals, scale, continuous product d 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issues facing th e chemical industry is one.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bombing of the Tongliao oil chemical plant and to explain the operation of human insecurity, the implementat 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in place, information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 d production lag is caused by outdated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the main reason for a ccidents. For these reasons, the chemical safety were discussed: to enhance productio n safety must be people-oriented,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whil e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afety, technical information to supplement and improve, i 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 accidents is the import ance of good safety protective measures.案例:1992年6月27日15时20分,通辽市油脂化工厂癸二酸车间两台正在运行的蓖麻油水解釜突然发生爆炸,设备完全炸毁,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被炸倒塌,距该车间北侧6米多远的动力站房东侧也被炸毁倒塌,与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相隔18米的新建药用甘油车间西墙被震裂,玻璃全部被震碎,钢窗大部分损坏,个别墙体被飞出物击穿,癸二酸车间因爆炸局部着火。
现场及动力站、药用甘油车间当即死亡5人,另有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人在医院抢救中死亡;厂外距离爆炸点西183米处,1老人在路旁休息,被爆炸后飞出的重40公斤的水解釜残片拦腰击中身亡。
这次事故共死亡8人,重伤4人,轻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60000余元。
水解釜筒体直径1800毫米,材质为20g,筒体壁厚14毫米,封头壁厚16毫米,容积为15.3立方米。
工作压力为0.78兆帕,工作温度为175℃,工作介质为蓖麻油、氧化锌、蒸汽、水及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甘油和蓖麻油酸。
釜顶装有安全阀和压力表,设备类别为I类压力容器,1989年3月投入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哲盟锅检所于1991年7月5日,进行过一次使用登记前的外部检查。
1992年6月23日,爆炸的1号釜曾发生泄漏事故。
次日,癸二酸车间在既没有报告工厂有关部门,又没有分桥泄漏原因的情况下,对1号釜泄漏部分进行了补焊。
补焊后第四天(即6月27日)即发生了爆炸事故。
每台釜实际累计运行时间约为19个月。
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调查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水解釜内介质在加压和较高温度下,对釜壁的腐蚀以及介质对釜内壁的冲刷和磨损造成釜体壁厚迅速减薄,使水解釜不能承受工作压力,从而发生了物理性爆炸,由于每台水解釜的容积达10余立方米,因而爆炸后释放出的能量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但事故的发生还有其他次要因素在里面,一是设计时依据的数据不够准确,设计人员在设计师对介质造成水解釜的内壁腐蚀和磨损考虑不够,只是根据通辽市油脂化工厂提供的介质无腐蚀性的介绍选取了有关的设计参数。
实际上通辽化工厂本身也不太了解介质对设备内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磨损作用,并会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壁厚迅速减薄。
二是检验人员在检验时没有认真负责,只是把检测当成了一件应付完事的事,没有尽到企业管理层赋予他的真正责任,没有测量实际壁厚取得相应的数据,只是根据介质对设备内壁基本无腐蚀的介绍,认为壁厚没有减薄,而在报告上填写了设备原始资料中记载的壁厚数据。
三是相关人员对已产生的事故苗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意识到釜爆炸后会引起的重大灾害,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符责任。
经了解爆炸设备中有一台在爆炸前四天曾发生泄漏,但生产车间没有引起重视,未向工厂有关部门报告,在泄漏原因未查明之前,即自主决定进行补焊后继续使用。
在我看来之所以检验人员和操作工人出现各种问题,都是由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实际生产中尽管企业对于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工艺规程等在各种场合、各种会议、各类培训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教育,采用厂报、电视、广播、图展等各种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公司、分厂、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但我们还是会发现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当习惯性违章与安全规定发生冲突、当检查考核与熟人违章发生冲突时,生产重于安全,人情大于制度,所以各类规定、制度、规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所以造成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整改方案:1.加强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具体如下:(1)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中下层领导的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要加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是他们认识到只有安全生产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
(2)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尽可能雇佣既有专业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来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要只看学历。
(3)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力求员工熟悉生产环境,了解其所生产的产品一旦发生爆炸等事故所能造成的危害,只有自己确实了解了危险的程度才会在生产过程中小心在小心,同时要培养员工实际操作和应急救助能力和逃生能力。
只有从各个方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比如上事故中的员工如果参加了规范详细的岗前培训,我相信上述事故一定可以避免。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一丝不苟的按章执行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在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对于违章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只有这样做才能降低、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
各级各部门及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部门与安全检查部门务必严格执行本部门、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要走过场,正如上述事故中的检查员就没有严格执行其部门的规章制度,没有详细的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敷衍了事,最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在检测过程中要认真负责,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一定要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个。
同时,在我看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考察制度,要对检查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于那些没有认真履行自己责任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绝对不能姑息,不能使人情大于制度,避免最后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
3.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质安全度。
加大安全投入改善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延长,必然造成设备老化,危险度增大,必然给生产安全带来新的隐患。
上述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备使用时间过长,造成设备老化过重。
所以为了生产的安全,要加强安全技改投入。
一方面要注意引进国内国外的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建立安全的生产线,另外要对影响安全的原有设备应依据轻重缓急,每年有计划的进行安改、技改,从技术措施上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为了实现安全技改,企业要设立专项资金,同时派遣专人负责,与此同时要成立资金使用检查组,一定要确保专款专用,防止负责人挪作他用。
只有这样专款专用,统一调配才能使技改得以实现。
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利用,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系统和设备,加大隐患治理投入,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防止设备带病运行,优化工艺操作,不断提升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水平,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物质保证。
4. 补充完善技术资料,正确指导员工作业。
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工艺规程、试验规程、试验大纲、销毁规程等资料作为指导员工具体操作的最基本文件,必须真实、完整,符合实际生产,具有可操作性。
上述事故中员工在发生泄漏时,操作员工竟然图省事随意私自补焊后继续使用,这是骇人听闻的。
所以技术管理部门要对企业现有的和新增的设备设施等资料进行收集存档,并且要及时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并要对员工进行及时培训教育。
对于开发与研制阶段的易燃易爆产品必须进行安全性评审,经评审符合安全要求后,编制相关技术资料,按程序文件审批后方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从而杜绝由于编制技术资料不严密,给生产员工留下安全隐患。
最后企业要注意健全安全体系和严查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等工作的进行。
安全生产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化工工业安全是一个重要领域,现代化的安全生产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而言都不容忽视。
化工行业作为国家的重点支柱行业之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在未来的化工生产中,要充分认识到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确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具体实践中注重安全投入,强化管理,确立安全机制,才能保障企业正常稳定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