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内蒙古赤峰市2019中考历史模拟卷二

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模拟试题2历史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
每小题2分,共36分。
)1. 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的主要依据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2. 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董仲舒、司马迁、司马相如、卫青、霍去病、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儒家思想3.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这首诗称颂的是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4.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严格管制对外贸易 B.积极发展对外交往C.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屈从于列强的侵路5.“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游街巷。
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抖擞中华民众志。
”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7. 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増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队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
取得以上战果的是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8.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为新中国建国初期两件重大历史事件,对这两件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描述准确的是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农民翻身解放成土地的主人 D.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环境9. 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卷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秋,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路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故“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在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与百团大战有关。
故选C。
4.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答案】
A
【考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2. “确立县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上材料叙述的是()
A.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B.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C.西周分封制和孝文帝改革
D.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
【答案】
B
【考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2. “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全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该法律条文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
A
【考点】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
本题以“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全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为切入点,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内蒙古赤峰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内蒙古赤峰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下列内容属于史实,而非传说的是()A: 炎帝尝遍百草,发明医药B: 半坡人制造彩陶C: 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D: 炎黄二帝联合击败了蚩尤为首的部落【答案】B【解答】属于史实,而非传说的是半坡人制造彩陶。
半坡人制造彩陶有出土的文物遗存属于史实。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第2题.下列所举,体现孔子仁的主张的是()A: 兼相爱,交相利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D【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孔子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
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即温故而知新。
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
孔子是大教育家,后人称他为孔圣人。
A项属于墨子的观点,B项属于孔子教育上的观点,C项属于庄子的观点,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第3题.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一水利工程是()A: 大运河B: 郑国渠C: 灵渠D: 白渠【答案】C【解答】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赤峰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赤峰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闭卷考试,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表述,正确的是A. 希波战争后,波斯帝国确立了在地中海的霸权B.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C. 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亚马逊河流域D. 阿拉伯人吸收了日本10个数字的计数法,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2.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下列与古印度无关A. 种姓制度B. 《汉漠拉比法典》C. 阿拉伯数字D. 佛教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隐退,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
”据材料“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主要是指A.社会性质的改变 B.近代史的开端C.学习西方近代文明逐渐深入 D.民族危机逐步加重5. 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
这一斗争A. 掀开资产阶级革命序幕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 承认了美国的独立6.有学者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下列文件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1787年宪法7. “一个梦从冬到夏,让人民做主当家,一条心聚小成大,站起来国立天下……人民是我的根,民生牵着我心。
”这是继国庆献礼歌曲《国家》之后,刘媛媛和成龙再次携手联袂演唱的建党90周年献礼歌曲《民生》的歌词。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下图中位于长江流城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A. 红山文化遗址B. 大汶口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所以D符合题意,由图片可知ABC均不位于长江流城,所以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确立县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以上材料叙述是()A. 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B.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C. 西周分封制和孝文帝改革D. 秦始皇巩固统-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后,实行改革,要求鲜卑人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人通婚等。
所以材料叙述的应该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所以B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故本题选B。
3.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到汉武帝时,是如何对待诸子百家学说的()A. 百家争鸣B. 八股取士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文字狱【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所以C符合题意;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出现的局面,所以A不符合题意;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是明清时期的,所以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这则材料说明的是()A.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B.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D.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答案】A【解析】根据“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道德与法治·历史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部分,卷面分值各80分,共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
每小题2分,共36分)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右图中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A.红山文化遗址B.大汶口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确立县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上材料叙述的是A.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B.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C.西周分封制和孝文帝改革D.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3.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到汉武帝时,是如何对待诸子百家学说的A.百家争鸣B.八股取士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文字狱4.“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这则材料说明的是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签订了若干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队奋起抵抗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7.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序号按要求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这是描述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2.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①推行郡县制②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③焚书坑儒④修筑长城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完善科举制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A.郑成功 B.岳飞 C.戚继光 D.左宗棠5.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③火药的广泛应用④造纸术的发明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6.“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材料中的“运动”是指()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
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8.毛泽东的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A.解放南京 B.挺进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9.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0.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A.成功举办APEC会议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加人世贸组织 D.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11.既为三角贸易提供了条件,又让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等地交往日益密切的历史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鉴真东渡 C.亚历山大东征 D.新航路的开辟12.国情不同,资产阶级革命要完成的任务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一中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含解析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一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6分.)1.(2分)对于公元前594年和公元509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晚期B.公元前6世纪早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C.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早期D.公元前6世纪晚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2.(2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3.(2分)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的是()A.商业的兴盛B.手工业的发展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4.(2分)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
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统一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5.(2分)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咉了中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的史实。
这一现象最早发生在()A.汉朝B.隋朝C.唐朝D.南宋6.(2分)数十年来,十四世达赖一直企图分裂中国、谋求西藏独立。
以下能驳斥达赖的反动言行,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是()①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②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2分)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五口通商C.领事裁判权D.赔款 2100 万元8.(2分)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C.中华民国的建立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9.(2分)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历史中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2019·内蒙古赤峰)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右图中位于长江流城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DA.红山文化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2019·内蒙古赤峰)2.“确立县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以上材料叙述的是()BA.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B.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C.西周分封制和孝文帝改革 D.秦始皇巩固统-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2019·内蒙古赤峰)3.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到汉武帝时,是如何对待诸子百家学说的()CA.百家争鸣 B.八股取士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文字狱(2019·内蒙古赤峰)4.“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这则材料说明的是()A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2019·内蒙古赤峰)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签订了若干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D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9C时间事件人物官职1839年虎门销烟林则徐钦差大臣1841年虎门之战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舰管带1895年威海卫战役丁汝昌北洋水师提督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019·内蒙古赤峰)7.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你认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B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B.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C.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19·内蒙古赤峰)8.“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在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C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长沙会战(2019·内蒙古赤峰)9.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提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在于()AA.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2019·内蒙古赤峰)10.“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中“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件事?()D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2019·内蒙古赤峰)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根据材料得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B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外交(2019·内蒙古赤峰)12.“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全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该法律条文出自()A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2019·内蒙古赤峰)13.“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C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2019·内蒙古赤峰)14.英国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逐渐把“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这里的“王权”被关进了哪个“笼子”里?()D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2019·内蒙古赤峰)15.通过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思维导图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请概括出下面导图的时代主题()B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2019·内蒙古赤峰)16.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中的“公约”指的是()B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2019·内蒙古赤峰)17.“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0万。
”下列成功应对并缓解这场危机的是()AA.罗斯福新政 B.华夫托运动 C.卡德纳斯改革 D.彼得一世改革(2019·内蒙古赤峰)18.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CA.主战场都在欧洲 B.都是反法西斯战争C.都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都以资本主义国家胜利告终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
本题3个小题,共44分)(2019·内蒙古赤峰)19.(12分)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
但是,从明朝中期开始,对外环境发生了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两个人物)(1)材料一中,谁曾经走过古丝绸之路?(2分)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四大发明)、、、印孔子郑和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2)请将材料二中三处画“_______”的部分在答题卡上补充完整。
(3 分)材料三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出现“倭患”的原因是什么?(2分)倭寇猖獗之时,谁临危受命南下抗倭?(2分)(4)1684年,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5)以上材料为我们今天对外交往带来什么启示?(1分)19.(1)郑和;(2)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不依顺序);(3)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戚继光;(4)台湾府;(5)要加强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有理即可)(2019·内蒙古赤峰)20.(16分)九年三班师生正在上-节历史复习课,请根据这节课的情景按要求作答。
【情景一】教师:(出示图片)图一生死攸关图二开天辟地(1)图一、图二分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件事?(4分)【情景二】教师: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2)在中国,谁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2分)【情景三】教师:(出示材料)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材料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3)学生甲:材料中“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作出的?此后,在农村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了什么政策?(4分)(4)学生乙:请列举出材料二中的两个“经济特区"。
(2分)(5)学生丙:人们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来评价他的贡献,他是谁?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使中国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门?(4分)20.(1)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成立(或中共一大召开);(2)李大钊;(3)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珠海、汕头、厦门、深圳(任举两例即可);(5)邓小平;“一国两制”。
(2019·内蒙古赤峰)21.(16分)自从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经历了“一体化”、“工业化”、“两极化”。
如今呈现出“碎片化”状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体化】材料一……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渐确立起来。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2分)【工业化】材料二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前期,先后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逐步实现了工业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举出交通方面的发明两例(2分),并用其中一例说明科技“刷新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2分)。
【两极化】材料三结合下图按要求作答。
(3)二战后,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面走向对抗。
两极格局政治方面的对抗开始于什么事件?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在什么事件之后?两极格局结束于哪件事?(3分)【碎片化】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它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4)根据材料四,说说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五我们正处于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
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
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
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不得照抄原文)(3分)21.(1)新航路开辟;(2)火车、汽车、飞机;(任举两例即可)火车、汽车、飞机(任意一个)使人们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但也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危险,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或存在着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苏联解体;(4)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符合史实,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