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带答案全(DOC)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带答案全(DOC)

第二章二、填空3、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为三大领域:(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领域。

4、加涅将智慧技能学习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类:(1)辨别、(2具体概念、(3)定义性概念、(4)规则、(5)高级规则。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由潘菽主编的,该书将学习分为(1)知识学习、(2)动作技能学习、(3)智慧技能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学习四类。

7、奥苏泊尔根据学习是否有意义将学习分为(1)有意义学习、(2)机械学习;根据意义习得的方式把学习分为(1)接受学习、(2)发现学习。

三、选择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2)、(4)。

(1)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2)望梅止渴;(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4)的学习。

(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动作技能;(4)态度。

3、小明在2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1)。

(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

4、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1)。

(1)动作技能;(2)概念学习;(3)言语信息;(4)辨别学习。

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文单词“book”。

按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1)。

(1)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发现学习。

6、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2)。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

7、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4)。

(1)认知复杂程度;(2)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4)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最新《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打印版.doc

最新《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打印版.doc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

3. 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4.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5. 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6.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7. 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8. 主导性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9.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0. 学习: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

表现为持久的行为或潜能变化。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11. 知识迁移:知识技能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

1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为提高学习效率,而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与调控的方略。

二、填空题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4. 情绪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四种。

5.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等于(效价)乘期望值。

6.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7. 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

8. 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或依从变量。

9.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动)的内部动力。

10. 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教育心理学课后作业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作业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作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教育评价D. 学生发展2.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哪一方面?A. 记忆能力B. 理解能力C. 计算能力D. 观察能力3. 下列哪项不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运算阶段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5. 以下哪个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理论?A. 认知冲突B. 社会文化理论C. 学习风格D. 元认知策略6.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A. 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区域B. 学生即将掌握的知识区域C. 学生永远无法掌握的知识区域D.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掌握的知识区域7. 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的三个主要类型是什么?A.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成就动机B.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社会动机C.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学习动机D.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自我效能动机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信息遗忘的速度是怎样的?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匀速遗忘D. 不遗忘9.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C. 个体对自己情感的调节D. 个体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认知10. 教育心理学中,哪种学习策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A. 重复学习B. 深度加工C. 机械记忆D. 间隔重复答案:1-5 D B D D B6-10 D A A A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它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教育心理学概念。

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数学考试中表现不佳。

教育心理学网上考试答案

教育心理学网上考试答案

教育心理学网上考试答案一、单选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学习B. 教学C. 评价D. 发展答案:A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学生B. 教师C. 学习过程D. 教学过程答案:C3.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基础学科B. 应用学科C. 交叉学科D. 实验学科答案:C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

A. 提高教育质量B. 提高学生成绩C.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D. 提高教育效率答案:A5.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学习心理B. 教学心理C. 评价心理D. 教育环境心理答案:ABCD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调查法C. 访谈法D. 实验法答案:ABCD3.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包括()。

A. 教学设计B. 课程开发C. 学生评价D. 教师培训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对)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学生。

(错)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

(对)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实验法。

(错)5.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描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了解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相信大家对教育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为提高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西南大学《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093)《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1:[论述题]1.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哪些能力?2、学习者和环境的不同因素都将影响到动机的激发,请以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影响为例,简述交互影响具体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考虑?3、简述学习的基本阶段。

4、人本主义课程主张开设哪些类型的课程?参考答案: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2:[单选题]布鲁纳突出强调了()在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性。

A:学习动机B:模仿行为C:认知结构D:思维方式参考答案:C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3:[单选题]归因理论的基本假设是().A:寻求理解B:总结经验C:寻找帮助D:获得答案参考答案:A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4:[单选题]维果斯基强调()和教学支持在学生逐步发展技能的过程中的作用.A:社会学习B:强化C:教学环境D:社会交往参考答案:D1.答:(1)教学认知能力。

(完整word版)《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word版)《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 世纪末B、19 世纪末C、18 世纪中期D、19 世纪中期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B、20 世纪80 年代以后C、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D、20 世纪90 年代以后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 世纪20 年代以前B、19 世纪80 年代C、20 世纪20 年代以前D、20 世纪80 年代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 世纪20 年代以前B、19 世纪80 年代C、20 世纪20 年代以前D、20 世纪80 年代以后5、20 世纪60 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6、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7、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8、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1869 年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10、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1877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卡普杰列夫B、乌申斯基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11、()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环境B、教学过程C、教学媒体D、教学手段12、()在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二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二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二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2.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 (4分)
4.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4
分)
6.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4分)
7.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4分)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40分)
2.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被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导人物之一,他以()为理论基础,创建
3. 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利用学习结果反馈应把握如下原则:()。

(4分)
9. 间隔强化程式根据时间和比率,固定和可变两个维度组合出以下哪几种强化程式?() (4分)
10. 1989年,布朗、柯林斯和达吉德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的概念。

下面与“情境性学习”有关的概念是()。

(4分)
6. 所谓编码系统,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这种内在编码系统也就是学科结构。

(2分)
7. 格式塔学派以某些相当抽象的、与知觉和思维的性质及心理经验的结构有关的观念解释了熟悉的观察资料。

(2分)。

教育心理学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教育心理学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教育方法B. 学习过程C. 教学内容D. 教育环境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理论的类型?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环境主义学习理论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位于最底层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A5. 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A. 为了获得奖励B. 为了避免惩罚C. 因为对学习内容感兴趣D. 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教育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个体对学习内容的偏好和选择。

答案:学习兴趣7.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学习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编码、存储、检索8.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期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这被称为________效应。

答案:罗森塔尔效应9. 教育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答案:行为表现10.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历认知、情感和________三个维度的变化。

答案:动作技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维果茨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个体的学习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内化社会文化的工具和符号系统。

他提出了“近侧发展区”的概念,强调教学应该在学生的近侧发展区内进行,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12.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答案5:第五次作业1:[论述题]1.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哪些能力?2、学习者和环境的不同因素都将影响到动机的激发,请以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影响为例,简述交互影响具体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考虑?3、简述学习的基本阶段。

4、人本主义课程主张开设哪些类型的课程?参考答案: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2:[单选题]布鲁纳突出强调了()在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性。

A:学习动机B:模仿行为C:认知结构D:思维方式参考答案:C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3:[单选题]归因理论的基本假设是().A:寻求理解B:总结经验C:寻找帮助D:获得答案参考答案:A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4:[单选题]维果斯基强调()和教学支持在学生逐步发展技能的过程中的作用.A:社会学习B:强化C:教学环境D:社会交往参考答案:D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5:[单选题]马斯洛的潜能论把自我实现作为教育的().A:指导方针B:终极目标C:理念D:评判标准参考答案:B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6:[单选题]影响儿童社会化最主要的三种因素是:家庭、()和教师.A:学习成绩B:生活环境C:同伴D:学校参考答案:C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1:[论述题]1.简述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2.简述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因素。

3.个体预防职业倦怠有哪些有效的建议。

4.在促进迁移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哪些事项?参考答案: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答:(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教学对学生有意义。

(4)在各种情境下呈现多种实例。

(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2:[单选题]()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理论.A:奥尔波特B:斯金纳C:班杜拉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D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答:(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教学对学生有意义。

(4)在各种情境下呈现多种实例。

(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3:[单选题]()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A:冯特B:桑代克C:费斯汀格参考答案:B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答:(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教学对学生有意义。

(4)在各种情境下呈现多种实例。

(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4:[单选题]教学环境包括()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A:物质环境B:生活环境C:居住环境D:地理环境参考答案:A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答:(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教学对学生有意义。

(4)在各种情境下呈现多种实例。

(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5:[单选题]量化研究与()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A:实证研究B:行为研究C:质性研究D:调查研究参考答案:C6:[单选题]评价和()过程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A:归因B:反思C:游戏D:学习参考答案:B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答:(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教学对学生有意义。

(4)在各种情境下呈现多种实例。

(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1:[单选题]格瑞因德认为,西方的教育心理学的思想起源应该追溯至( ).A:桑代克B:柏拉图C:冯特D:斯金纳参考答案:B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答:(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教学对学生有意义。

(4)在各种情境下呈现多种实例。

(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2:[单选题]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四个子过程。

A:努力B:动机C:效仿D:参照参考答案:B3:[单选题]社会认知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A:替代性学习B:模仿性学习C:观察性学习D:交互性学习参考答案:A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答:(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教学对学生有意义。

(4)在各种情境下呈现多种实例。

(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4:[单选题]学习风格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感和()三个方面.A:感觉B:行为C:意志D:意动参考答案:D1.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2.答:(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3.答:(1)观念的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2)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答:(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教学对学生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