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评价共38页

合集下载

皖西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皖西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皖西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英语(精读)414 课时基础英语是一门基础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基础运用英语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

基础英语属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范畴。

它熔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培养于一炉,在基础阶段课程设置中处于重中之重,起着主导性作用。

教学大纲2. 高级英语216 课时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加深理解,提高逻辑思维和判断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作品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文体修饰及语言技巧。

教学大纲3. 英语泛读130 课时阅读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使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读物和培养阅读能力的一门实践基础课。

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最终达到读懂简易读物以及与其难度相当的其它文章的水平,从而使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具有充分获得信息的能力。

阅读课虽然是一门训练学生单项语言技能的实践课程,但它和旨在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英语》课程相辅相成,也是其它单项语言技能课程在词汇、语法、理解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基础课程。

教学大纲4. 英语听力136 课时听力课程系高等学校英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专门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听力发展,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听力基础。

教学大纲5. 英语语音28 课时语音课是英语专业大类的一门基础课,其目的是向学生系统介绍英语语音和语调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英语的发音、语流的规律、语调的功能。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1E10935, 1E10905综合英语(一)(二)学分:6.0,6.0 Integrated English I,II1E10915, 1E10925 综合英语(三)(四)学分:6.0,6.0 Integrated English III, IV预修课程: 无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 通过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通过不同文体的学习,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推荐教材:《综合教程》(1—4册),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综合教程》(1—4册,教师用书),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语音语调教程》,王桂珍,高等教育出版社《College English》,周珊风、张祥保,商务印书馆《College English》,胡文仲等编著,商务印书馆《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E10854,1E10824 英语阅读(一)(二)学分:2.0,2.0 English Reading I,II1E10834,1E10844 英语阅读(三)(四)学分:2.0,2.0English Reading III,IV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词汇量,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质。

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上下文辨认理解难词和推测词义;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句面意思,句子隐含的意思和句间关系;理解段落的意思,包括段落大意,重要信息,段落内部和段落间的关系;掌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中心思想和大意的事实,例证和论点;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和感情等等,并对文章做出判断和推理。

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简介英语专业课程设臵结构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类别。

理论教学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选修课三个教学平台。

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和教师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平台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与测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分。

专业主干课程简介:1、基础英语: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课本共五册,系统地掌握基础语言知识,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学生能正确地模仿和正音,在交流中发音正确;具有较强的辩音、正音和示范朗读能力。

培养通过语境学习和记忆词汇的能力。

选用教材:《新编英语教程》第1-4册,每册由学生用书、练习册、教师用书、录音磁带组成。

由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综合教程》,戴炜栋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综合英语教程》,黄源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牛津当代英语成语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学时:366学时学分:22学分2、高级英语: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习学生综合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

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每课均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语法结构、文体分析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

选用教材:《新编英语教程》第5-8册,每册由学生用书、练习册、教师用书、录音磁带组成。

由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许力生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语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英语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英语教育专业是培养英语教师的专业课程。

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限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英语语言课程英语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英语语言课程。

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该课程的内容包括有英语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口语等等。

语音: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发音技巧;语法:主要学习英语基础语法知识和使用方法;词汇: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学习词汇的分类,特点和积累方法;阅读:学习如何阅读英语文章,提高对英语文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写作:教授英语写作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口语:主要是让学生发展流利、准确的英语口语能力,锻炼学生的发音与语调,增强英语思维能力。

二、教育理论和方法英语教育专业还包括教育理论和方法课程的学习。

该课程主要教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学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知识构建、思维能力培养等教育科学理论。

同时,该课程还关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三、文化与国际交流英语教育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全球化时代的负责任的英语教育人才。

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还包括文化和国际交流课程。

该课程涉及到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教育等课题,旨在加深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

总之,以上是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获得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成为能够满足不同教育需求的优秀英语教育人才。

英语(师范类)专业

英语(师范类)专业

英语(师范类)专业1. 什么是英语(师范类)专业英语(师范类)专业是指培养英语教师或研究英语教育相关问题的专业。

这个专业旨在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并且具备教授英语的能力。

同时,该专业也会涉及到英语文学、英美文化、翻译等方面的学习,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及其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英语(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哪些英语(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文学:学习英语文学作品,包括英美文学的经典著作和重要作家的作品,通过研读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英语教育:学习关于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英美文化:学习英美文化的历史、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及其文化背景。

3. 英语(师范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英语(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通常有以下几种就业方向:-英语教师:毕业生可以在中小学、大学、培训机构等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教授英语语言和文学课程。

-翻译与口译:毕业生可以从事翻译或口译工作,将英语与其他语言进行互译,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专业服务。

-出版与传媒:毕业生可以在出版社、媒体等机构从事编辑、撰稿、翻译等相关工作,参与英语出版物的制作和宣传。

-考研与研究: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英语教育研究或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

4. 英语(师范类)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特点英语(师范类)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能力和特点:-英语语言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水平,能够流利地听说读写英语,以便进行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

-专业知识和理论:学生需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便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

-教学技能: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
美国文学
050201D02
2
专业核心课
“美国文学”是一门史论结合的专业核心课,以美国文学发展为线索,运用当下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视角具体考察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学生提供具体观照美国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研究路径、选题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在了解美国文学作家谱系、作品内涵和文学批评史的同时,进一步把握美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而提高其鉴赏和研究美国文学的能力。课程主要分为五个单元,具体包括:一、美国文学的始源与形塑;二、美国浪漫主义与国族文学勃兴;三、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及其地域特征;四、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多样性及其世界意义;五、战后美国文学进程与新世纪发展趋势。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学生个人研究设计汇报、分组讨论、论文写作和学术论坛等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着力培养其美国文学学术视野与批评能力。
莎士比亚戏剧研究
050201D41
2
专业核心课程
“莎士比亚戏剧研究”课程由外国语学院开设,为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生选修课程,目前主要授课对象为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方向一、二年级硕士生,允许跨院系选修。该课程目前由英语系从丛教授和张瑛副教授担任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为每周两课时。“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在介绍莎士比亚及其同代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的基础上,采用教师主讲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式,细读莎剧重要戏剧作品,了解评论流派,知悉演出及改编的历史与现状,系统的了解莎士比亚及文艺复兴时期历史背景与戏剧知识,是与英美文学学科密切相关的研究型课程。
论文写作与研讨
050201C03
3
专业核心课程、方法实践类课程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开拓学术视野,了解研究方法途径,为学位论文开题做准备。课程围绕增强学术研究能力进行设计。主要依照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在选题确定、文献梳理、研究设计、观点论证、创新点提炼、体例格式规范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和帮助。课程主要采用学生报告、教师点评的方式,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推进开题报告的形成和完善。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熟悉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要求,增强规范意识,提高学科理论水平以及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陈述能力,为顺利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一览表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一览表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一览表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本科)的精读课,属于必考课程。

在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的知识已经掌握,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已经打好基础后,本课程的重点是:(1)提高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的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2)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即能用英语解释,用汉语翻译文章中的难句,使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

语调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英语的发音、语流的规律、语调的功能,基本上能正确使用英语语音、语调朗读、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

本课程要求以学生练习为主、从听辨音、调能力的培养入手,将听力、发音与口头表达三方面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既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又注意活用练习难度逐渐提高,信息量逐渐加大,力求新颖、活泼和富有趣味性。

在听力理解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初步克服听力障碍,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在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和相当于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并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

在基础阶段结束时,学生应能听懂"美国之音"(正常速度)和英国广播公司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

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与评价手册

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与评价手册

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学习与评价手册广东白云学院唐红梅编写目的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发现两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方面: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除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外,更多缺乏的是学习的目标性、自主性和认知性;同时也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既缺乏对输入内容意义的关注,也忽略该意义的语言形式。

学生为拿学分而到“课”,缺乏“学”,而且学也是懈怠的。

2.教师方面: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笼统、空泛或含糊,普遍缺乏具体的单元目标、学期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使得学生在大学里学习英语是迷茫的。

虽然有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但很多都流于形式。

这些发现不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不利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实现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极大地影响教学效率。

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刻苦。

内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含糊,学生学习必然懈怠(蔡基刚2011)。

为改变目前的教学困境,我们拟编写这样一套适合于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与评价手册,该手册结合新时期的要求,确定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明确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细化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细化单元评价及手段。

利好的方面是显性的: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作为有一定语言基础的二语学习者,应该有明确的学习计划、目标及要求。

通过该手册的编写,一方面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有目标、有计划地去自主完成自己或团队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阶段性的自我评价、反馈等手段让学生以对比差异的方式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形成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档案。

从教师的层面而言,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适应新时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通过手册的编写和投入使用,有利于教师从手册中收集最新的研究资料,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心理和学习策略。

这样既把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新的层面,帮助学生和教师有效达到教与学的目标,达到教学与教研双赢,推进我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