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面食图片

合集下载

老北京的面食美味儿

老北京的面食美味儿

老北京人很早就爱吃面食,做法五花八门,蒸、煮、煎、烤、炒等种类繁多,今天不妨盘点一下老北京那些主要的面食美味。

、麻酱面与日常生活中,老北京人不仅喜欢吃面,而且还形成了固定的形式。

主要有抻面和手工切面,抻面是将和好的白面在面案上用擀面杖擀成大片,右手用刀切条,左手往左边推滚,以便滚上干面,免于枯连,最后攒成把,双手拎起抻长,截去两头连接处,马上放入沸水锅内;切面是将和好的白面擀成薄片,洒上干面叠而切之,成为丝状。

还有做宽形“板儿条”的,煮好后各有不同的“浇头儿”,这种做法被分为以下三种:炸酱面炸酱面:老北京最经典的面食当然要数炸酱面了,已经传遍大江南北,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面,是用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些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

这时,肉丁被黄酱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溢。

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炸酱等,还有木须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老北京人吃,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谓之“全面码儿”。

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麻酱面麻酱面:即芝麻酱面,是老北京一道夏季美味可口的面食。

主料是面条,可以是切面,也可以是,还有一种是棋子面。

辅料是芝麻酱、盐、凉白开水、醋、蒜、腌胡萝卜丝、、菠菜、韭菜、豆芽菜、扁豆碎等。

操作工艺首先把面条煮熟后,从锅里捞出改入冷水中泡凉,浇上芝麻酱和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热放入酱油内,还要放米醋,再放上腌胡萝卜丝、青蒜、小水萝卜丝、掐菜、香椿芽等。

吃起来有如扒糕、凉粉的风味,食之清凉爽口,酸咸适中。

打卤面卤面:老北京传统,制作讲究,卤色红润,鲜香诱人,营养丰富,俗称“打卤面”。

民间办红、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亲友,一律用。

甘肃春节传统佳肴油泼面

甘肃春节传统佳肴油泼面

甘肃春节传统佳肴油泼面甘肃春节传统佳肴——油泼面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人团聚、共享美食的时刻。

而在甘肃地区,有一道特色的传统佳肴备受欢迎,那就是传统的油泼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甘肃春节传统佳肴油泼面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

一、传统油泼面的制作方法1. 准备材料制作油泼面所需要的主要材料有:面粉、水、盐、油和配菜。

其中,面粉为主要原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面粉,如高筋面粉或普通面粉。

2. 和面将面粉倒入容器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面团。

面团可以稍微硬一些,这样面条煮熟后会更有嚼劲。

然后将面团盖上湿布,饧面15-20分钟。

3. 制作面条饧好的面团分割成适量的小面团,再用擀面杖将小面团擀成薄片。

接下来,将薄片卷起,然后再切成细条即可。

4. 煮面将切好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煮的时间要掌握好,面条煮熟后要保持有一定的韧劲。

煮好的面条捞出沥水备用。

5. 准备配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选择不同的配料。

传统的油泼面通常配以葱花、香菜、辣椒面等,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油即可。

6. 调制酱料将适量的盐和油混合均匀,成为调味酱。

可以根据口味喜好适量调整盐和油的比例。

7. 油泼面的制作将煮好的面条放在碗中,然后撒上配料。

最后,将调制好的酱料均匀地泼在面条上即可。

二、甘肃油泼面的文化背景油泼面作为甘肃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油泼面起源于甘肃民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和口感特点,在当地人民中享有盛誉。

油泼面起源于清代,最初是作为一种农民工人的早餐。

由于甘肃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人们需要摄入高热量的食物来保暖。

因此,油泼面的制作方法和配料选择均以高热量为主,如油和面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泼面逐渐演化为一道代表春节传统的佳肴,成为家人团聚时必不可少的美食。

除了其美味的口感之外,油泼面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面粉、香菜、辣椒等原料都是当地常见的农产品。

煮制面食的种类

煮制面食的种类

煮制面食的种类有:
1.拉面:是一种源于中国、遍及全球的手工面食。

各地的拉面在
做法和风味上略有不同,但通常都是以面粉、水和盐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

2.刀削面:是山西省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
和口感而闻名。

3.蒸制面食:如馒头、包子、花卷等,以面粉、水和酵母为基本
原料,经过发酵和蒸煮而成。

4.炸酱面:是一种以面条、黄豆酱、鸡蛋、黄瓜等为主要原料的
传统中式面食。

5.饺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式食品,以面粉、水、蔬菜和肉类等为
主要原料,形状为半月形或圆形,通常在春节期间食用。

6.面条:是一种以面粉和水为基本原料的传统中式面食,通常以
煮熟后加上调料食用。

7.煎饼:是一种以面粉、水、油等为基本原料的传统中式糕点,
通常在平底锅中煎制而成。

8.凉皮: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传统小吃,以面粉制成,通常
在夏季食用。

9.馄饨:是一种传统的中式食品,以面粉、猪肉、蔬菜等为主要
原料,形状为三角形或方形,通常在早餐或夜宵时食用。

10.烧饼:是一种传统的中式糕点,以面粉、芝麻等为主要原料,
经过烤制而成。

11.麻什: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传统小吃,以面粉、蔬菜和豆
制品等为主要原料,形状为圆形或扁形,通常在早餐或晚餐时食用。

12.阳春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式汤面,以面条、鸡蛋、猪肉等为主
要原料,汤清味鲜,清淡爽口。

青海春节必吃美食酸汤面

青海春节必吃美食酸汤面

青海春节必吃美食酸汤面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人团聚、亲朋好友欢聚的时刻。

而在青海,春节必吃的美食之一就是酸汤面。

酸汤面作为当地的传统特色美食,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还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海春节必吃的美食酸汤面。

一、酸汤面的历史传承酸汤面源于青海地区的藏族民间美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是藏族人民在春节期间餐桌上的必备菜品,也是他们向新年祈福的象征。

由于藏区地势高寒,面条成为了当地人冬季最主要的食物之一。

而酸汤面则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成,以其独特的酸味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二、酸汤面的制作工艺酸汤面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独特的步骤。

首先,制作面条需要用上等小麦粉和清水搅拌而成,然后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状。

接下来,在大锅中煮沸的清汤中将面条煮熟。

而酸汤的调制过程则要延续几天的时间。

将大骨头炖煮数小时得到高汤,再加入醋、泡椒等特色配料,经过腌制、搅拌,最后形成特色的酸汤。

最后,在吃的时候,将煮熟的面条捞入碗中,淋上酸汤,再加入一些葱花和香菜点缀即可。

三、酸汤面的独特口感酸汤面有着独特的酸味和浓郁的汤汁,给人一种清新爽口的感觉。

面条细而有嚼劲,与酸汤的味道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酸汤的味道醇厚鲜美,酸中带着微辣,给人一种特别的滋味。

每一口酸汤面都能带来舌尖上的享受,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活力。

四、酸汤面的文化含义除了口感独特,酸汤面还寓意着吉祥和美好。

在藏族人的传统观念中,酸味代表着年年有余,代表着幸福与美满的生活。

而面条的形状则象征着长寿与健康。

所以在春节期间,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招待客人,酸汤面都是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味蕾,更凝聚了人们共同欢庆新年的心情。

五、酸汤面引发的传承和创新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酸汤面也逐渐走出青海,成为中国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制作酸汤面,以传承和发扬这一美食文化。

陕西的面食

陕西的面食

陕西的面食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光面条的种类就多达几十种,做法也是不尽一致,下面的这些你吃过哪些呢?01 岐山臊子面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周代。

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

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02 杨凌蘸水面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

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

03 鲍鱼翅面面中溶入鲍鱼翅粉、鸡蛋,面体通透、筋道,营养丰富。

04 biang(音)biang(音)面biang(音)biang(音)面流传千年,久负盛名。

面“筋、光、香”,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与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

05 户县摆汤面有点像过桥米线。

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

吃时,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

06 蒜蘸面一小碗干辣椒面、切好的蒜瓣、浇上煮沸的油,吱拉一声,金黄色的油层慢慢盖住辣椒面,碗边浮起油沫,然后加些陈醋和少许盐,宽大的面条捞出来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入青菜即成一碗蘸着蒜汤,酸辣鲜香的蒜蘸面。

07 华县洋芋面源自于华县的一种民间面食。

08 荞面陕西名小吃之一,已有600年的历史。

尤以陕北、韩城、西安校场门白荞面最为有名。

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做,一般凉食,亦可加羊肉臊子热吃。

特点是清香利口、条红筋韧。

09 关中凉面多味调和,清爽利口,面条有筋力,为夏季佳品。

10 蓝田饹面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面食。

初以荞麦面为面料,配以熟羊肉、葱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的羊肉汤,吃起来香而不腻,味道鲜美。

11 宫廷罐罐面罐罐面又称寿面,流传此面是唐朝宫廷宴品,是专为皇帝和杨贵妃特制的。

北方24种面食

北方24种面食

北方24种面食1、吊炉饼吊炉饼用温水和面,水的温度和用盐量随着季节变化而增减。

成品形圆面平,呈虎皮色,层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

2、冷面把荞麦面条放入萝卜或白菜泡菜里,在放上猪肉片吃就叫冷面。

居住在延边和牡丹江地区的朝鲜族,喜欢吃冷面汤稍带甜味的冷面。

3、油炸糕油炸糕具有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三个特点,其花样品种分豆馅、糖馅、菜馅三种。

无论是哪种馅的油糕,吃起来都是外酥里嫩,回味无穷。

4、粘耗子粘耗子,又称“苏耗子”,是满族的风味面食,食之香甜可口并带有苏子叶的清香。

5、打糕打糕,是把糯米(江米)煮熟后反复捶打而成的,做打糕绝对是个体力活儿,最主要的是可以锻炼臂力。

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

6、金丝枣糕金丝枣糕是“满汉全席”十大糕点之一,据说对身体挺好的,可以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哦。

7、玫瑰酥饼玫瑰酥饼是黑龙江牡丹江市风味小吃,是用面粉、白糖等制坯烤制而成。

具有甜香酥脆,花香气浓的特点。

8、榆林筋饼榆林筋饼的主料是优质面粉,不含防腐剂,是闻名全国的兰西县榆林镇美食。

9、东北大果子其实就是油条,只不过东北的油条个头儿大,天天吃都吃不够。

10、疙瘩汤疙瘩汤是家常汤品,主要食材是面粉。

疙瘩汤里的汤可以是清水或排骨汤、鱼汤、骨头汤等。

疙瘩汤更适合晚餐食用,因为面食类容易消化。

11、大饼子大饼子主要是用玉米面和白面混合,做成粗粮主食,它做法简便,成型随意,口感微甜,有点点油香味,并且更有营养噢!12、大列巴面包大面包,又叫大列巴,由俄罗斯传来,现为哈尔滨一绝。

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五斤重,味道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

13、酸汤子酸汤子,又称汤子,流行于东北及黑龙江一带,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口感细腻爽滑,粗粮营养健康。

14、草帽饼草帽饼是东北地区汉族特色小吃,以其层次分明、柔软筋道、香酥可口、形如草帽而著称。

15、发面饼发面饼松软可口,充满麦香和发酵香味。

中国的面食种类

中国的面食种类

中国的面食种类
中国的面食种类非常丰富,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种类:
1. 包子:一种将面皮包裹馅料的传统中式早餐食品。

2. 饺子:一种将面皮包裹馅料的传统中式早餐食品,通常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时食用。

3. 面条:包括拉面、刀削面、油泼面、炸酱面等多种不同的种类,每种都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口感。

4. 包子馒头:一种用发酵的面皮制作的食品,通常与猪肉、蔬菜或其他馅料一起食用。

5. 粽子:一种用糯米、豆子、蜜枣等馅料包裹在绿色的植物叶子的传统中式食品。

6. 葱油饼:一种用酥脆的面皮和葱油制作的煎饼,通常作为早餐或下午茶食用。

7. 馒头片:一种用发酵的面皮制作的薄片食品,通常与豆沙、枣泥等馅料一起食用。

8. 煎饼果子:一种用薄饼和各种馅料(如鸡蛋、肉、豆沙等)制作的煎饼果子,通常作为早餐或下午茶食用。

这只是中国面食种类的一小部分,每个地区还有许多不同的面食种类。

青海春节传统美食炸酱面香喷喷好吃

青海春节传统美食炸酱面香喷喷好吃

青海春节传统美食炸酱面香喷喷好吃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不同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和传统美食。

在青海省,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传统美食是炸酱面。

这道面食不仅香气四溢,而且味道鲜美,成为了青海人过年时的必备美食。

炸酱面的制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青海风味。

制作炸酱面的首要步骤是准备面条和炸酱。

面条需要选用高筋面粉制成,经过独特的手工拉制工艺,使得面条劲道有嚼劲。

而炸酱则是由猪肉末、豆酱、大葱、生菜等原料炒制而成,炒制的时间和火候需要掌握好,以确保炸酱的香味和口感。

在青海的春节庆祝活动中,炸酱面通常是家庭团聚时的必备美食之一。

家人们一起动手准备饭菜,共同参与烹饪的过程增进了亲情的融洽。

大家围坐在一起,分别盛上炸酱和面条,搅拌均匀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那香醇的味道伴随着团圆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同乡之情和家人之爱。

除了传统的家庭团聚,青海的春节期间还有许多与炸酱面相关的庆祝活动。

在农村地区,每个村子都会组织集体煮炖炸酱面的活动,邀请村民一起品尝美食,并举行各种传统表演和游戏。

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谊,也为当地村庄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炸酱面的美味和受欢迎程度不仅限于青海省,在全国范围内也享有盛誉。

许多游客和游子在春节期间返乡过年时都会品尝这道美食,寻找着故乡的味道。

而炸酱面也成为了青海的一张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体验这份美食的魅力。

除了春节期间,炸酱面在青海的日常饮食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餐馆里,人们都可以随时品尝到这道美食。

炸酱面的独特风味和口感使其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青海人的骄傲。

总结起来,青海春节传统美食炸酱面以其香气四溢、味道鲜美而闻名。

这道美食不仅是春节团圆饭桌上的必备菜肴,也是庆祝活动中的重要元素。

无论是家庭团聚还是村庄集体活动,炸酱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增进了亲情和邻里之情。

而在全国范围内,炸酱面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游子,成为了青海的一张名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面食图片
篇一:适合过年做的花样面食
平日,很多家庭通常的主食多是馒头米饭之类。

过大年,亲朋相聚,其乐融融,让我们做些点面点花样换换口味、增加点节日气氛吧!
猪肉蛋饺
材料:猪前腿肉500克、鸡蛋2个
配料:生姜适量、香葱适量
调料:食盐1茶勺、胡椒粉1/3茶勺、味极鲜生抽1/2汤勺、白糖1/2茶勺、水淀粉2汤勺
做法:
1:猪肉切成丁再剁成肉糜,放入较大的碗里,加入切好的葱姜末。

2:调入盐、胡椒粉、生抽、白糖搅拌均匀。

3:分次加入水淀粉,搅拌至肉馅上劲。

4:鸡蛋磕入碗中,加入1汤勺的水淀粉。

5:搅拌均匀。

6:煤气灶开中间的最小火,把勺子放在火上烧热,用肥肉在勺子里抹上一圈。

7:用汤勺舀一汤勺的蛋液,倒入勺子里,转动勺子,让蛋液铺满勺子,成一个圆饼状。

8:蛋皮表面开始凝固的时候,在蛋皮的一边加入适量猪肉馅,这时
候会看到勺子边缘的蛋皮有点翘起来了,借助个小勺子把蛋皮盖过来。

9:把蛋皮盖好,稍微按压一下,让它粘紧。

如果开始不熟悉,把蛋皮煎过了,就在蛋皮的边缘抹上一层水淀粉,然后再盖过来,这么就粘得牢固了。

西红柿鸡蛋虾仁锅贴
材料:饺子皮,西红柿,鸡蛋,鲜虾仁,豌豆
做法:
1、先将西红柿挤去汁:挤去汁的西红柿果肉基本已经软烂,不用再切就可以使用
2、鸡蛋打散炒熟后切碎,虾仁洗净切成丁,豌豆洗净
3、把全部材料混合,加入少许葱碎、盐、香油搅拌均匀,馅就做好了
4、将馅盛一些放到饺子皮中间
5、将上下部分的面皮捏紧包成饺子
6、平底锅烧热,在锅底抹一层油,将锅贴摆入,盖上锅盖小火煎2-3分钟,待面皮将熟、底部有些焦黄时,倒入少许清水,再盖上盖子,煎至底部焦黄,锅中水分消失即可香蕉甩饼
材料:香蕉100克,小麦面粉100克,玉米面(黄)100克,鸡蛋50克调料:白砂糖20克,盐1克做法:1.香蕉捣碎,加盐、糖、鸡蛋和面;
2.面擀成薄饼;
3.平底锅,放少许油,油热之后,放入饼;
4.勤翻,颜色煎至金黄色即可。

养血菊花包(备用)
材料:面粉200克、红米100克、红枣100克、糯米15克、枸杞适量
调料:酵母3克、白糖30克、开水适量
做法:
一:先准备包子外皮:
1:面粉和酵母,将10克白糖放入碗中,冲入适量开水拌匀,待变成温水时,加入酵母融化。

2:酵母水加入面粉中,边加边搅拌成絮状。

3: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发酵1小时。

二:准备馅料
1:红米、糯米提前浸泡透,红枣洗净泡发。

2:红米和糯米加入适量水入电饭锅煮熟。

3:把红枣去掉核,切成红枣碎,在红米饭收好浆的时候倒入电饭锅中。

4:煮好的红枣红米饭加入剩余的白糖拌匀,备用。

三:制作过程
1:发酵好的面团排气后揉成长条,分割成较均匀的剂子,取一份擀成圆形面片,取一份红枣馅料放在面片中间。

2:在馅料的边缘切个“米”字形,把面片平均分成8等份,依次把每一小份面片捏拢。

3:在案板上两手配合着捏拢所有的“花瓣”,然后拿在手上,用虎口
进行整形、收口。

4:做好“菊花”包。

5:依次做好以后,2次发酵20分钟,在包子中间撒上少许切碎的枸杞,冷水入锅,水开以后继续蒸制约5分钟关火,焖上2分钟即
可出锅。

奶香玉米窝窝头
材料:玉米面、黄豆面、牛奶
调料:白糖
做法:
1:准备玉米面和黄豆面。

2: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

喜欢很甜的就多放点。

3:然后加入温牛奶,边加边用筷子搅拌。

4:揉成面团,盖起静置10分钟。

5:把面团揉成长条。

6: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剂子。

7:取一个,用食指从中间戳个洞。

8:把它套在食指上,用另外一个手辅助整形成窝窝头的样子。

9:依次做好。

10:蒸锅加冷水,下入窝窝头,盖上盖子,蒸至水开后再蒸10分钟即可。

猪头小豆包
材料:紫薯100克,面粉250克,酵母粉3克,水约100mL、豆沙馅
做法:
1、紫薯去皮切成薄片上锅蒸至软烂后,趁热捣成泥。

2、晾凉后的紫薯泥面粉混合,倒入酵母粉、水。

3、揉成面团,放入容器中在温暖的地方发酵至两倍大。

4、发酵好的面团揉匀,分成小份,包入豆沙馅,收口成圆形,作小猪脑袋。

5、揪一点小面团,搓成小圆柱形,安在小猪脸上,当作鼻子,用牙签粗的一头在上面扎两个眼当鼻孔。

再另捏两个小圆形片安在两边当作猪耳朵。

6、蓝莓干或葡萄干捏成小圆球,安在脸上,小猪就变出来了。

还可以搓一小根面条绕个圈安在后面作猪尾巴。

7、做好的小猪放入蒸锅中,再发酵约20-30分钟,开火蒸。

大火蒸开后转小火15分钟。

关火后焖3分钟再打开锅盖。

篇二:《花样馒头过大年》
花样馒头过大年
哦,又过大年喽!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哈哈,告诉你,因为我最喜欢过年了!
你问我为什么最喜欢过年?这个原因吗,就多得数不胜数了!过年会放寒假,我可以在暖暖的被窝里赖床,赖到太阳晒屁股;过年妈妈阿姨会做很多好吃的,我可以放开肚皮吃,吃到肚皮滚圆,像猪八戒的肚子一样;过年需要走亲访友,见到我很久没见面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和他们放鞭炮、燃烟花、打纸牌、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除此以外,今年过年与众不同,因为从今年开始,我是十岁的大孩子了,我决定,跟妈妈阿姨一起来给大家做好吃的。

“心动不如行动”,腊月二十八,小小年夜,妈妈、阿姨、表哥和我一起来做花样馒头。

首先阿姨将妈妈蒸好的红薯泥和在了面粉里,还加入了溶解的发酵粉,然后揉啊揉,揉啊揉,拼命地揉,揉成一个光滑的大团,接着我看见她将放着大面团的锅子,放入了开着暖气的小房间。

我奇怪地问:“阿姨,你为什么要将面团放在开着暖气的房间里,而不直接开始做呢?”阿姨微笑着说:“因为面团只有在温暖的环境里才能快速发酵,只有发酵好了,才做得出松松的好吃的馒头啊!”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我看见她端出了面团锅,我赶紧跟上去想要一瞅究竟。

阿姨打开盖子,我看见原来的面团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大面团,啊,真奇妙,原来这就是发酵啊!
只见阿姨将手指在面团中央戳了一个洞,洞不缩回也不塌陷,阿姨点点头,“嗯,发酵好了!”然后她取了一些干面粉,撒在了面团上,又开始揉啊揉,揉啊揉,咦,面团又缩回去了,被阿姨又揉成了跟原来差不多大的面团。

揉好后,阿姨说,“小朋友们,快洗手去,开始做馒头啦!”
我和表哥像火箭一样冲向卫生间,仔仔细细地洗干净了手,然后又冲回餐厅。

我分到了一个面团,迫不及待地开始学做“螃蟹馒头”。

我学着阿姨的样子,将面团分成四个差不多大的小团,然后将小团搓成
差不多长的条。

搓条这事看看容
易做做难,我搓出来的条粗细不同,有的一不留神都断了,我又笨手笨脚地将它们粘了起来。

好不容易搓好了,阿姨又给我一个擀面杖,教我将一个小团擀成椭圆形的面皮。

这个擀面杖完全不听我的使唤,我让它向东,它偏要向西,我让它往长里擀,它偏要竖着来??折腾了好一会儿,我终于擀出了一张有点像样的面皮。

我将四个长条在摆在面皮上,再将面皮搭起来粘在一起,把初具雏形的“螃蟹”翻身,啊,不好!面皮粘在桌上了,忘记撒干粉了,阿姨帮我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翻身,还帮我在第一个长条左右顶部各剪了一刀,哈哈,是“螃蟹”的“大钳子”!虽然我的“螃蟹”有点“残疾”——有一条腿太细,好像断掉了似的,但是我还是特别地骄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做出馒头来啊!
我赶紧做了第二个,这次顺手多了,做出的“螃蟹”胖乎乎的,特别可爱。

我还学做了“蝴蝶”,还发挥创意,做了“星星”,我给它起名“幸福的星星”,还做了“太阳”??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的花样馒头终于热气腾腾地出锅了。

看着我的作品,我真是爱不释手,舍不得下口。

最后我让妈妈拍照留念后,配上妈妈熬出的蔬菜瘦肉粥,把它们一个个消灭了。

它们比我以前吃过的任何一个馒头都要香甜,都要美味。

如果你还要问为什么?这还用说吗?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啊!这是我在20XX年春节留下的最美好的记忆——花样馒头过大年!
篇三:全国面食制作方法大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