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地图学第2.2章

地图学第2.2章
设想光源的远近对经纬网的影响
光源臵于球心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拉伸 投影后赤道在无穷远处
光源臵于无穷远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压缩,赤道附近趋零 纬线被赤道圈围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距数学函数法)
纬线间距不变
投影后赤道半径为子午面上极点至赤道的距离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积数学函数法) 面积不变,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逐步压缩
如“图上1cm的相当于实地100米”
3.图解式
(1)直线比例尺
在一直线上截取若干相等线段作为比例尺基本 单位,最左边基本单位分成10或5 等分,通常 1cm或精度达1/10,但可估读到1/100。
பைடு நூலகம்附尺
主尺
(2)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的图解比例尺。
斜分比例尺特征(图)
• 通常在一组(10条)等间距平行直线上 截取5个长的比例尺基本单位。右边4个 构成主尺,最左边基本单位错位斜分成 10等分,构成附尺。
球面经纬网投影前后差异
球面经纬网的特征: • 纬线长度不等 • 同一条纬线,经差相同 的纬线弧长相等 • 经线长度相等 • 梯形网格(经度带、纬 度带) • 经线和纬线呈直角相交 投影变形的表现: • 长度变形:地图上的 长度随不同地点和方 向而改变 • 面积变形:地图上的 面积随不同地点而改 变 • 角度变形:地图上两 条线所夹的角度不等 于球面上相应的角度
中国高程起算面是 黄海平均海水面。 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 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 算,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 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 上升 29毫米。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什么是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3、什么是栅格图?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4、什么是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

每幅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5、什么是栅格图像?栅格图像,也称光栅图像,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

我们可以把一幅栅格图像考虑为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任一元素对应于图像中的一个点,而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级,数字矩阵中的元素叫做像素。

数字图像与马赛克拼图相似,是由一系列像素组成的矩形图案,如果所有的像素有且仅有两个灰度级(黑或白),则称其为二值图像,也即位图;否者称其为灰度图像或彩色图像。

6、什么是矢量图?矢量图是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用点、线、多边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模型或数据结构。

每一个地理要素由一系列有顺序的的x、y坐标描述,这些要素与属性相结合。

7、为什么要将栅格地图矢量化?纸质地图经扫描仪扫描后,初步保存为栅格图像(常见的格式有TIFF、BMP、PCX、JPEG等)。

栅格图像在地理应用领域有着这样的缺陷:首先,栅格图像文件对图像的每一像素点(不管前景或背景像素)都要保存,所以其存储开销特别大。

另外,我们不能对图像上的任一对象(曲线、文字或符号)进行属性修改、拷贝、移动及删除等图形编辑操作,更不能进行拓扑求解,只能对某个矩形区域内的所有像素同时进行图像编辑操作。

地图学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地图学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地图学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一、地图学概述地图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图的制图原理、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制图技术、地图解译和图形学的应用等内容,是地理学、测绘学和地图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图学主要包括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原理、地图的投影、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制图技术、地图的符号和地图的解译等。

二、地图的分类1.按照用途分类(1)地形图:反映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地图(2)气象图:记录天气现象、气象要素等的地图(3)地质图:反映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等的地图(4)航空地图:为飞行员提供导航信息的地图(5)交通运输地图:记录交通道路、铁路、水路等的地图(6)经济地图:反映经济分布、产业结构等的地图(7)行政区划图:记录国界、行政区划等的地图2.按照比例尺分类(1)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大的地图,通常1:1000-1:5000(2)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适中的地图,通常1:5000-1:100000(3)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小的地图,通常1:100000-1:10000003.按照制图方式分类(1)手绘地图:通过人工测绘制作的地图(2)计算机制图: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制的地图4.按照表现内容分类(1)物理地图:反映地球自然环境特征的地图(2)人文地图: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特征的地图三、地图的原理1.地球的球体性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因此在制图时需要考虑地球的球体性对地图投影的影响。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季节变化,对制图时要考虑光照方向和地理坐标的变化。

3.地球的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表面上的等角坐标网,经度和纬度分别用来表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位置。

4.地球的地形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不平坦,需要采用等高线和地形图等方式来表现地球的地形特征。

四、地图的投影1.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坐标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以便用于地图的制作和应用。

2.地图投影的分类(1)球面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球体上(2)圆锥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圆锥形上(3)柱面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柱面上3.地图投影的特点(1)等角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角度不变(2)等面积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面积不变(3)等距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距离不变五、地图的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和实际地面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通常用分数或者比例表示。

(完整版)地图学基础知识

(完整版)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第一章:现代地图学概论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地图的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2、科学的地图概括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的组成要素:1、数学要素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地图的功能1、信息载负功能2、信息传输功能3、客观模拟功能4、认知与感受功能现代地图分类(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普通地图: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1:10 万),地市规划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 万,小于1:10 万),国家或省级规划小比例地图(1:100 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第二章: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一、地图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地理坐标系: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天文经纬度: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经纬度:大地经度L: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首子午面之间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大地纬度是指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心经纬度:地心经度等同于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体面上的任意一点和椭球体中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图学中常用。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导论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1.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2.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2)按区域划分(了解)A.星球图、地球图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C.国家图、行政区图D.局部区域图(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历史年代按出版和使用方式三、地图学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3.地图学的相关学科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地球体与大地坐标系1.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数学参照系。

2.大地水准面: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3.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4.坐标系分类: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5.我国的大地坐标系4.我国的高程系统:1956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地图投影 1.地图投影的概念: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的地球曲面运用特定的数学方法展示到平面上,最终在地表面点与地图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书482.地图投影变形:(类型)书51(1)长度(距离)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形状)变形 3.地图投影的分类(一)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源于透视几何原理,以几何特征为依据,将地球面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或可以展成平面的圆柱面和圆锥面等几何面上从而有(1)方位投影(2)圆柱投影(3)圆锥投影(2)非几何投影:通过数学解析方法,不借助辅助投影面,根据制图的特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投影条件,求出投影公式,来确定平面与球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1)伪方位投影(2)伪圆柱投影(3)伪圆锥投影(4)多圆锥投影(二)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 (1)等角投影(球面上小范围的地物轮廓投影后,仍保持形状不变,角度想等) (2)等积投影(面积相同)(3)任意投影(长度,面积,角度变形同时存在)4.地图投影的选择(64)(一)投影选择的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二)世界地图投影方式的选择1.多圆锥投影2.圆柱投影三、地图的比例尺与分幅计算1.主比例尺: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2.复式比例尺:每一条纬线(或经线)单独设计一个直线比例尺,将各直线比例尺组合起来就成为复式比例尺。

地图学

地图学

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4. 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9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10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11.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12.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13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14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15.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16等高线:高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17分层设色法:它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问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2.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①数字式比例尺②文字式比例尺③图解式比例尺④特殊比例尺4 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伪方位投影:在方位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地图知识

地图知识

地图知识一、地图概述1.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将地球(或星球)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概括和取舍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每一具体地图的用途不同有选择和有说明的显示出若干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

2.地图的特性地图所表现的是地球的物体和现象在平面上的缩写,但是它不同于地面的写景图、照片或图画,因为它有独特的特性:(1)特殊的数学法则: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测制地图时,首先必须将地球表面化算到近似的旋转椭球体上,然后再将旋转椭球体面描绘到平面上,这个过程是用地图投影这个特殊的数学法则来解决的,它是构成地图的基础。

(2)特定的符号系统:编制地图时,要根据一定的图式,按其规定的符号表示出地球表面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3)制图综合的方法:地图的另一特性是以制图综合的方法来表示内容的。

综合包括取舍和概括两种意思。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表示在地图上的各种要素的容量,也随之减少。

微小的、次要的可舍去,基本的主要的要留,并着重表示。

3.地图的分类(1)按区域范围分类:分为世界图、国家图、分区图、省图、市县图、乡镇图等;(2)按地图内容分类:分为两大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境界、土质植被等)的地图。

其中详细表示地面的各基本要素的叫地形图;内容比较概略,但主要目标很突出,以反映各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地图称为地理图;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地形地理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作为底图基础的,重点反映某一种或几种专门的要素,依内容要素可分为:自然地理图、社会经济地图和工程技术图。

(3)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2.5万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形图:1:5万—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我国称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普通地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按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图(规范、图式)。

地图学第一章地图基本知识

地图学第一章地图基本知识

(三)1:5万、1:2.5万、1:1万分幅编号
• 1:5万:(经差15′纬差10′),每幅1:10万图含4幅; 编号是在1:10万幅后加上自己的序号A、B、C、D;例: J-50-5-B。
• 1:2.5万(经差7′30″,纬差5′):每幅1:5万图含4幅; 代号为1、2、3、4;例:J-50-5-B-4。
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第2节 地图的内容、功能和分类
一、地图的构成要素
(一)图形要素 (二)数学要素
(1)地图投影 (2)坐标系统 (3)比例尺 (4)控制点 (5)地图定向
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 图形确符定号地、图文空字间注信记息。的 依据,包括比例尺、地图 投影各种坐标系统、控制 点。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
(一)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 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 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 以是触觉地图。
(二)数学法则的结构
地图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比 例尺、各种坐标系统。
① 地图投影 地球椭球体是一个不可展曲面,将其展开成平面
列号在前,行号在后,中间连一短线,如北京所在图
幅,J-50 (北京116°05′15″E,39°50′10″N)
• 北京所在图幅,J-50 (116°05′15″E,39°50′10″N)
(二)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分幅编 号
• 1:50万:按经差3°纬差2°分幅;每幅1:100万图
四、 参考书籍
教材: 祁向东.地图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教材: 1.毛赞猷等.现代地图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 2.王家耀等.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实验教材: 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教程 (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第一章:现代地图学概论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地图的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2、科学的地图概括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的组成要素:1、数学要素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地图的功能1、信息载负功能2、信息传输功能3、客观模拟功能4、认知与感受功能现代地图分类(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普通地图: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地市规划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国家或省级规划小比例地图(1:100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第二章: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一、地图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地理坐标系: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天文经纬度: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经纬度:大地经度L: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首子午面之间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大地纬度是指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心经纬度:地心经度等同于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体面上的任意一点和椭球体中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图学中常用。

大地坐标系:经纬度采用大地经纬度大地高度H:地面点沿法线到标准椭球面的距离参心坐标系参心坐标系:地球椭球体短轴(即Z轴)通过地心,指向地极原点,X轴在大地起始子午面内与Z轴垂直指向纬度为0的方向,Y轴与X、Z轴成右手法则我国曾采用54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80坐标系地理纬度为地面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心纬度为半径(地面点与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高程系绝对高程系: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程系:地面点到任何一个水准面的垂直距离1956年1956黄海高程系1987年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面坐标系平面坐标系采用左手笛卡尔坐标系,纵坐标轴为X轴,横轴为Y轴地图比例尺比例尺定义: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主比例尺:地图上无变形的线以及点的比例尺,局部比例尺:地图上变形的线以及点的比例尺比例尺表现形式1、数字比例尺1:1万2、文字比例尺3、图解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地图投影比例尺比例尺作用:1、比例尺决定图形的大小2、比例尺决定这地图的测制精度例:1mm:0.5m = 1:50003、比例尺决定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传统实测成图法一、大地控制测量(一)天文测量(二)三角测量(三)导线测量(四)水准测量二、地形地物测量普通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传统编绘成图法地图设计与编辑准备、地图编稿与原图编绘、地图清绘与整饰、地图制版与印刷地图内容的转绘方法光学投影仪法照相转绘法网格转绘法第三章: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研究将椭球体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以及变形问题变形分类角度变形、长度变形、面积变形、形状变形地图投影方法:几何法:以平面、圆柱面、圆锥面为承影面,将曲面转绘到平面的方法解析法:建立椭球面上的经纬网与平面上经纬线网之间的对应关系。

地球投影的分类(1)按变形性质分1、等角投影:平面上两微分线段之间的夹角与地面上两线段之间的夹角相等,但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较大。

2、等积投影:该投影面积变形较小,但角度以及形状变形较大3、任意投影有一定的面积以及形状变形,但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形状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按承影面分类1、方位投影:以平面为投影面,投影面与椭圆体面相切或相割,将经纬线网投影到平面上。

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2、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为投影面,正位(广泛采用)、横位、斜位特点:切圆锥投影,切线无变形,相切纬线,为单标准纬线,割圆锥投影,割线无变形,相割纬线为双标准纬线3、圆柱投影以圆柱为投影面,正轴、横轴、斜轴,常采用正轴、横轴切、割投影4、多圆锥投影假设有多个圆锥,按预定的间隔套在球体上,将球体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圆锥上后,按照某一经线切开、展平,可得到正轴多圆锥投影。

特性:赤道和中央经线为互相正交的直线,纬线为同轴圆圆弧,各圆心位于中央经线上,经线为凹向对称与中央经线的曲线。

常用地图投影1、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任意多圆锥投影的一种,不等分纬线,赤道和中央经线为相互垂直的直线,赤道比大于1,中央经线比等于1,其他纬线。

,其他经线。

,经线间隔随离中央经线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极点投影长度为赤道的1/2。

我国境内的角度变形较小,+-44。

位置无角度变形,面积变形也较小,面积比为1的等变形线穿过我国东部。

正切差分多圆锥投影2、正轴等角圆柱投影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令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相切或割于球体,将经纬线网按等角条件投影到圆柱表面,然后切开、展平,得到墨卡托投影。

特点:经纬线为相互垂直的直线,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由赤道到两级逐渐增大,无角度变形,在正轴等角且圆柱投影中,赤道无变形,在割圆柱投影中,两条标准纬线无变形,两条纬线之间变形为负值(无角度变形,航空、航海),大圆航线最经济3、桑逊投影将纬线设计为间隔相等的平行曲线,将经线设计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特点:纬线长度比为1,经线长度比大于1,距中央经线越远,长度比越大面积变形为0(非洲、南美洲地图)4、摩尔威特投影等积性质的伪圆柱投影,面积为地球面积的1/2,赤道长度为中央经线的2倍5、古德投影确定若干个经线位置,进行分瓣投影,分瓣伪圆柱投影,减少变形6、摩尔威特-古德投影在中低纬采用桑逊投影,中高纬采用摩尔威特投影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投影1:100万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1:50万以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规定:1:50万~1:2.5万为6。

分带法,1:1万及以上为3。

分带法,6。

分带法从中央经线起,3。

分带法从1.5度起,第四章:地图符号定义:地图符号是一种包括点、线、面等的几何图形以及文字的图解语言,可以反映制图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地图符号的作用:1、地图符号可以显示地物的形状、大小、位置,还能反映事物的质量、数量以及相互关系2、对地面的物体进行归纳、概括,并表示在图上3、地图符号能在平面上建立客观现象的空间模型,实现地图信息的有效传输地图符号的分类(一)按指代概念的空间分布状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体状符号(二)按图形特征分类正形符号、侧视符号、象征符号(三)比例关系分类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四)按地图符号维数分类单维符号、多维符号N = p * (a + b),p为符号元素,a为几何属性(形状、大小、尺寸、位置),b为外观属性(色彩、纹理、密度)(五)按静动状态分类静态符号、动态符号地图符号的基本变量(一)静态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形状变量(构成点的形状)、尺寸变量、方向变量、颜色变量、密度变量(二)动态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持续时间变量、变化率变量、顺序变量、阶段变量(三)声音符号的基本声音变量///声音位置、音响度、声音频率、声音频率位置、音色、声音持续时间、声音变化率、声音顺序、声音增强/减弱时间视觉变量的感受功能整体感、等级感、数量感、质量感、动态感、立体感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图案化、精确性、逻辑性、系统性、对比和协调性、色彩的象征性、视力与制印条件、印刷和经济效果、计算机制图的需要地图注记地图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总称地图注记作用1、标识各种对象2、说明对象属性3、转译符号含义地图注记分类1、名称标记2、说明标记3、数字标记第五章:地图概括概念:根据地图比例尺、地图用途、制图区域特点,采用简明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达到地图内容详细性与清晰性、几何准确性与地理适宜性的相互协调与对立统一。

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一、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决定地面的缩小程度,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也限定了图上要素数量地图比例尺影响地物的重要程度地图比例尺缩小,需要对事物进行概括二、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用途决定了表示内容的广度、深度、详细程度,还决定了比例尺的大小,为影响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称为目的概括。

三、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该地的自然以及经济条件,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这是进行地图概括的客观条件,且不同地区,相同要素的重要性也不同四、制图资料的质量地图概括是根据现有的制图资料进行的,制图资料的质量、完整程度都影响着地图概括的质量五、符号图形的图解限度若使用大的符号标记,则单位面积内的信息承载量就较小,而若使用小的符号标记,信息承载量就较大,故符号图形的图解限度对地图概括也有一定的影响内容选取的概念以及方法内容选取概念:根据制图的需要,选取重要的、本质的事物表示到地图上,舍去无关的、次要的,选取的顺序为:从高级到低级、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其中所谓的主要和次要是相对的,视情况而定。

内容选取方法:(一)资格法按照数量指标(数量指标资格法)以及质量指标(质量指标资格法)进行选取,(二)定额法规定单位面积内的地物数量,进而进行选择(三)根式定律法N B = N A *K * C * (M A/M B)^1/2(四)等比数列法地图内容概括的概念与方法内容概括的概念:地图内容的概括是指对制图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的分析提炼,形成新的地图,减少制图事物的类别和等级内容概括的方法(一)分类法用分类来代替具体的事物表示,并采用概括的分类来替代具体的分类(二)分级法用分级来代替具体的事物表示(三)符号化用抽象的符号来代替真形符号图形简化的概念与方法图形简化概念:根据制图需要,删除图形中不必要的,保留或适当夸大重要的特征,以保持与地图的表示目的相适应的地图特征图形简化方法删除、夸大、移位(自然地物优先)、分割、合并第六章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的分类、特点和用途普通地图:全面、均等地表示地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的地图普通地图内容:水系、地貌、土质、境界线、独立地物、植被、居民地、交通线普通地图分类: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性质:地形图(大中比例尺)、普通地理图(一般为小比例尺)普通地理要素表示1、水系“骨架”作用河流:河流包括水流、运河、排水渠、灌溉渠,主要表示岸线、水文情况、河床特征、过渡方法以及通航性能按水流情况分为常流河和时令河湖泊:湖泊包括水库,通常表示其常水位岸线以及高水位岸线湖泊包括稳定湖泊以及时令湖泊水源:水源包括水井、泉、坎儿井等沼泽:沼泽是经常湿润、泥泞、有积水的地带,分为能通行以及不可通行,能通行还应有沼泽的深度海海主要表示海岸线、干出滩以及沿岸地形2、地貌地貌指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又称地形或地势地貌表示方法(一)等高线法等高线是地面高程相等的点投影到平面所成的闭合曲线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等高线种类基本等高线、加粗等高线(隔四条)、半距等高线、辅助等高线(二)分层设色法在相邻等高线之间涂以不同深浅或色调的颜色来表示地貌形态(三)写景法以写景的方法来表示地势的起伏与分布(四)地貌晕渲法利用不同色调来表示地势的起伏与分布3、土质植被土质:是地表覆盖层的性质,沙地、戈壁等,沼泽属于水系,同时也属于土质植被:是地表植物覆盖层的总称4、居民点居民点又称居民地,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分为城镇以及乡村居民点5、交通线交通线是连接各大居民地的纽带,也是地面定位和导向的重要指标,主要分为公路以及铁路6、境界线境界线为国境线与行政区划界限的总称,若有两级以上的行政区划界限重合,则只表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界限,境界线交汇处,应以实线段或点来表示7、独立地物独立地物是地表独立成个体的物体,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