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人生》习题精选(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人生)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人生)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人生)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累积与运用1.⑴zhān 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⑴jué掠夺。

⑴yì主观的推测。

⑴kuì赠送。

⑴fù未学先懂,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

⑴pí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乏。

2. C 3. B 4.例如:成功道路上一行行坚决的脚印;收获期望时洒下的一滴滴汗水;前进道路上的一丛丛荆棘优美乐章中一串串低音。

5.丹麦勃兰兑斯理解与鉴赏 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设喻奇特) 2.“最初的攀登〞指的是人的年轻时候的生活历程。

这些感受包含:对一切都觉得新奇,对一切都怀着留恋,对未来都带着满心的期望。

3.“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4.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

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

5.挖掘坑道的人: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制服广阔领域的人:指军事家、政治家,像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指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创造家,像爱迪生等。

6.作者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辛苦探究的精神,勇敢坚强的精神……7.作者只是举例作简单概述,便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8.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制服,喜欢掌握权力,操纵人和事物;二是坚强:精力充分,头脑活泼,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9.依据上文“当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可以推断“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当然,也可以从其它方面理解,“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这种情况。

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说他“没有时间去观察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全神贯注以致忘记了时间,所以时间好像被拉长了;一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好像被拉长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一、选择:(1-6每小题2分,7-12每小题三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头晕目眩(xuàn)啜泣(chuò)吮吸(shěn)B.采撷(xié)倔强(jué )潸然(shān)C.扼制(è)不屑(xiè)繁衍(yǎn)D.枯萎(wěi)栖息(qī)擎天撼地(qíng)2. 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陡峭竟赛问心无愧B.懊悔蹂躏坚持不懈C.酿蜜娴熟七窍生烟D.侥幸清澈一尘不染3.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A.对那些专心欣赏好音乐的人们,一看见他们那一幅专注而感动的神情,我就肃然起敬。

B.每天晚上我走到这个地方,总是心惊肉跳,不晓得会遇到什么东西。

C.每次捧读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都会被感动潸然泪下。

D.会操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昂然挺立地走进比赛场地。

4.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校门口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C.李明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D.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6. 诗词搭配有误的一项()A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水调歌头》——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 《过零丁洋》——文天祥——清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饮酒》——陶渊明——晋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古诗文填空:(10分)(1)山气日夕佳,。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都护铁衣冷难着。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全面)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全面)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全面)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踱.步(duó) 枯涸.(hé) 沉淀.(diàn) 戛.然而止(jiá)B.钦.佩(qīn) 蓦.然(mò) 媲.美(pì) 姹.紫嫣红(chà)C.伎.俩(jì) 顷.刻(qǐnɡ) 迸.射(bènɡ) 不屑.置辩(xiè)D.胆怯.(què) 沉湎.(miǎn) 瞋.视(chēn) 屏.气凝神(bǐ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籍贯提防销声匿迹蛛丝蚂迹B.取决妒忌根深缔固粗制烂造C.威慑脉博美不甚收芸芸众生D.祈祷妇孺张皇失措锲而不舍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

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B.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

C.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D.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6、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十二岁的时候,我要步行两公里到另外一个村子去上学。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林壑(hè) 潺潺(chán) 波澜(lán) 伛偻(qū)B.谪守(zhé) 汀兰(dīng) 酿泉(niàng) 毳衣(cuì)C.稍逊(xùn) 摇曳(yè) 冠冕(ɡuān) 枉然(wǎnɡ)D.红晕(yùn) 呢喃(nán) 黎明(lí) 丰润(yù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B.潮汛拌嘴记忆犹新呕心沥血C.诸候遐想莫衷一事来势凶凶D.娇艳眼睑更胜一筹白壁无瑕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没有相应的文物收藏知识和文化修养储备之前,不要贸然..从事艺术品或古董的收藏。

B.对那些只懂得爱慕虚荣,攀比炫富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他一向是鄙夷..的。

C.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曲突徙薪,让想腐败者不能腐败。

D.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来这里度假真是相得益彰....。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家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生产中式服装,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而且百年的传承从未间断。

B.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C.国家建立健全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

D.科学家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一项是( )A.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C.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D.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ēng wù)愠怒(yùn nù)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B. 愚钝(yú dùn)惬意(qiè yì)悲怆(bēi chuàng)C. 惊骇(jīng hài)情愫(qíng sù)狡黠(jiǎo xiá)D. 畸形(jī xíng)炽热(chì rè)憎恶(zēng è)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的阳光洒在校园里,同学们都陶醉在这明媚的春光里。

B.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C. 他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总是独来独往。

D. 这部电影的剧情跌宕起伏,让人忍不住为主人公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老师推荐了一些名著。

C.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D.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比赛不得不推迟进行。

4. 下列诗句中,属于对偶手法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是鲁迅所著的一篇小说,讲述了范进考中举人的故事。

B.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C.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请求刘备出兵伐魏而上的一篇表文。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此书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为“四书”。

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词语积累1. 通假字。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2. 一词多义(1)于①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②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而① 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可不译)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可是)为① 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动词,接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采用)3. 词类活用患①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作名词,祸患,灾难)4. 古今异义①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增加三、重点词语解释1. 鱼我所欲也2. 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3. 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4. 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5. 行道之人弗受(弗:不)6. 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可接受)8. 妻妾之奉(奉:侍奉)9.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10. 贤者能勿丧耳(丧:丢掉)11. 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12. 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加:益处)13. 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14.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来的思想,天性)15. 一箪食(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6. 一豆羹(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17. 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18. 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19.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厚禄)20.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四、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阅读。

(一)论求知(英培根)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当处世行事时,知识能增进才干。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会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自欺欺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过于泛泛,还要靠经验来赋予形式。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技巧,不体验就学不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

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读通,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必须敏锐。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能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推敲(qiāo)藻饰(zǎo)诘难(jié)咬文嚼字(jué)B.矫揉造作(jiāo)睾肾(gāo)证(chǎn)狂妄自大(wàng)C.统筹(chóu)狡黠(xiá)提倡(chàng)吹毛求疵(zī)D.滞碍(zhì)伦理(lún)要诀(jué)豁然贯通(huò)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读史使人___________,读诗使人___________,数学使人___________,科学使人___________,伦理学使人_______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_______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聪明深刻精密高尚有道德善辩B.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论C.高尚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巧辩D.深刻高尚聪慧明智有修养巧辩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同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

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②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称心(chēn)禅让(shàn)粗糙(cāo)B.角逐(jué)给予(gěi)符合(hú)C.禅宗(chán)埋怨(mán)即使(jí)D.熨帖(yùn)差异(chā)驯服(xú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与时具进狭隘振聋发聩精悍B.两全齐美奇跡安常处顺伺候C.闲情逸致蒙昧引疚自责蹋实D.枉费心机匡正夙兴夜寐妨碍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________,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

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________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________的人。

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________他这种觉解。

A.理解遵守习惯给以B.了解遵循习惯给予C.了解遵守习性给以D.理解遵循习性给予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所做的各种事,动机都是利己的,不管大家怎样评说,他还是觉得心安理得。

B.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都不可同日而语。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

D.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的时候,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B.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C.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对其某些方面的喜爱,某些方面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的风格。

D.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据我的愚见,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实物资料考察,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龙,________,一般都是长体,颈部也比较细,弯曲程度大,无足无爪的多。

总之,这个时期的龙,与蛇的相似程度大,与________有较大的差异。

①形态大部分与蛇接近②大部分形态与蛇接近③特点粗体、粗颈,弯曲程度小的鳄鱼、蜥蜴④鳄鱼、蜥蜴粗体、粗颈,弯曲程度小的特点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二、阅读部分(32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16分)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话的意思,似乎是必要的。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

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

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

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7.文章第1段说,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种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8.文章第2段,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划分标准是什么?(限用4个字概括)(4分)9.阅读文章第3~6段,分别写出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8分)(1)自然境界(20字以内)(2)功利境界(8字以内)(3)道德境界(10字以内)(4)天地境界(10字以内)(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16分)谁关心全人类杜比我对中央电视台的奥运会转播有一点儿意见,那就是它对别国运动员的成绩说的少,在奥运会头几天,我们错过了多少游泳比赛的精彩场面呀。

可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观众就喜欢看国旗升起听国歌奏响,关心全人类的是少数。

美国NBC的转播也受到一堆批评,他们酷爱沙滩排球,阳光、沙滩、海浪、大美人,还有什么项目能展现如此的运动之美。

可一个美国专栏作家说了,奥运会又不是沙滩排球比赛。

NBC 的转播太关注皮肤,肉色天香。

除了美国人参加的比赛,就剩沙滩排球了。

《悉尼先驱晨报》说的好,女运动员不再仅仅展现其体育技能,还要显示好身材,就如一位模特儿所言,这是一种上瘾的事,因为你通过别人的眼睛获得自己存在的意义。

据说,在澳大利亚看电视,你就很难看到乒乓球和体操,他们把奥运会改成了游泳比赛,从早上的预赛到晚上的决赛,场场转播。

别的项目,那只有澳大利亚人参加的马术、赛艇和田径了,简直可以算是一场“澳运会”。

由此说来,一场全人类的聚会被分割了,观众在这里加强了对自己祖国的认同感,而不是对人类的认同。

有记者跑到悉尼,说世界多和平呀,伊朗人和美国人能和谐相处,朝鲜和韩国都携手入场了,这世界不要霸权主义不要恐怖主义。

是呀,这愿望是美好的,奥林匹克给人这种假象,但检点一下自己被奥运会鼓荡起来的民族情绪,就会警惕,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被一位德国导演拍摄下一个纪录片,片名叫《意志的胜利》,据说它展现了纳粹的美感,给德国人灌上了迷魂药。

(选自《生活周刊》2000年第19期)10.这篇杂文的作者开篇说“对中央电视台的奥运会转播有一点儿意见”,纵观全文,这是因为(3分)()A.中央电视台很少转播别国运动员的成绩,使作者错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B.作者对六成以上的观众不关心全人类深表忧虑。

C.作者认为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电视节目,分割了全人类的聚会。

D.作者认为中央电视台的奥运报道,有一种淡化人类认同感的倾向。

11.文中第二段段末说“通过别人的眼睛获得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一种上瘾的事”,这件事指的是(3分)()A.美国人酷爱沙滩排球,以展示运动之美。

B.女运动员在展现自己的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能向世人显示自己的形体美。

C.模特儿在运动会上的表演,将一副好身材展露无遗。

D.观众观看精彩的体育节目,大饱眼福。

12.作者引述澳大利亚电视转播奥运的情况,说它把奥运会变成了“澳运会”,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不超过20字)(4分)13.文中“由此说来,一场全人类的聚会被分割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3分)()A.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只关心自己国家的运动项目,对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漠不关心。

B.伊朗人和美国人、朝鲜和韩国和谐相处是一种假象,德国人却在赞美纳粹。

C.各国电视台转播奥运会表现出来的民族情绪,弱化了观众对人类的认同感。

D.澳大利亚电视转播把奥运会变成了“澳运会”,只顾强调对自己祖国的认同感。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3分)()A.中、美、澳三国电视台在转播奥运会时,对别国运动员的成绩极少报道。

B.作者说在澳大利亚,奥运会成了“澳运会”,这是一种贬义的说法。

C.作者把奥运会比作全人类的聚会,认为奥运会有助于世界和平。

D.作者认为电视奥运转播显露了一种不健康的民族情绪,这种情绪发展下去是危险的。

E.作者认为电视奥运转播应加强对人类的认同,而不是对自己祖国的认同。

参考答案一、1.C 2.D 3.B 4.C 5.B 6.D二、(一)7.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哲学要使人觉解道德原理,从而达到道德境界,使人了解宇宙,从而达到天地境界。

8.觉解程度。

9.(1)做事只顺着自己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2)做事只是为自己。

(3)做事是为社会谋福利。

(4)做事是为了宇宙的利益。

(二)10.D 11.B12.印证奥运转播折射出来的民族情绪的普遍性。

13.C 14.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