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基础知识
摄影镜头器材知识点总结

摄影镜头器材知识点总结一、镜头的种类1.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也称为定焦镜头,是一种焦距固定的镜头,不能进行调焦的变焦镜头。
2.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也称变焦镜头,是一种可以通过旋转镜头环或按下镜头钮来改变焦距的镜头。
3.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比正常镜头短的镜头,一般小于50mm,用于拍摄较大的景深和较宽的景物。
4. 中焦镜头中焦镜头是一种焦距适中的镜头,一般在50mm-85mm之间,是适合人像拍摄的镜头。
5.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是一种焦距比正常镜头长的镜头,一般大于135mm,用于拍摄远距离的景物或细节。
6.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极其细小物体的镜头,焦距一般在50mm-105mm之间。
二、镜头结构组成1. 前后镜组前后镜组是镜头的焦距组成部分,可以调整焦距和对焦。
2. 光圈光圈是镜头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调整镜头的进光量,影响照片的曝光和景深。
3. 对焦环对焦环是用来调整镜头对焦的一个环形部分,可以手动或自动进行对焦。
4. 镜头接口镜头接口是连接镜头和相机的部分,有不同的接口适配不同的相机品牌。
5. 防抖系统防抖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减轻手持拍摄时的抖动,可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三、镜头技术指标1.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的对焦距离,不同的焦距适合不同的拍摄需求。
2. 光圈光圈是一个数字,代表镜头的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3. 最大光圈最大光圈是指镜头能够达到的最大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4. 最小光圈最小光圈是指镜头能够达到的最小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5. 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对焦的最短距离,通常用米或者厘米来表示。
6. 滤镜接口滤镜接口是用来连接镜头滤镜的部分,可以改变照片的色彩或者透光特性。
7. 镜头材质镜头材质是指镜头的制造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透光性和耐磨性。
8. 镜片镜片是镜头的关键部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照片的成像质量。
四、镜头使用技巧1. 对焦在拍摄时,要通过对焦环或者自动对焦功能来对焦,确保拍摄的主体清晰锐利。
各种镜头知识点总结

各种镜头知识点总结一、镜头的种类1.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是焦距固定的镜头,例如50mm定焦镜头、85mm定焦镜头等,它们的优点是成像质量高、光圈大,适合拍摄人像、静物等。
2.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焦距可调节,例如24-70mm的变焦镜头、70-200mm的变焦镜头等,它们的优点是灵活多变,适合拍摄风景、运动等。
3.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专门用于拍摄微小物体的镜头,具有1:1的放大比例,可以拍摄出非常细小的细节。
4. 鱼眼镜头:鱼眼镜头的特点是视野极广,可以拍摄到180度的全景,适合拍摄建筑、风景等。
5. 平板头镜头:平板头镜头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镜头,它的设计可以减少变形,使得人像更加真实。
6. Tilt shift镜头:Tilt shift镜头是一种特殊的镜头,可以让摄影师在拍摄时调整景深与透视。
二、镜头的参数1.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到成像面的距离,焦距越长,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焦距越短,景深越深,背景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2. 光圈: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景深越深,背景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3. 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调节的最近对焦距离,不同的镜头对焦距离不同。
4. 等效焦距:等效焦距是指35mm全画幅相机上,和在不同画幅相机上,产生相似画幅的镜头焦距相对应的值。
5. 滤镜口径:镜头前端有一个镜框,可以安装滤镜。
滤镜口径大小,就是指安装的滤镜应该是多大口径的。
6. 防抖:防抖是指镜头内部的一种技术,可以减少摄影时的抖动,提高拍摄的稳定性。
三、镜头的选购1.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例如适合拍摄人像的85mm、适合拍摄风景的24-70mm等。
2. 注意镜头的质量,选择有口碑和信誉的品牌和型号,尽量避免购买劣质的镜头。
3. 考虑需要的功能和特性,例如需要定焦镜头还是变焦镜头、需要防抖功能还是不需要等。
4. 考虑携带便携性,一些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可能比变焦镜头更加小巧轻便。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

由于越靠近中央的棱镜断面的顶 角越小,对光线的折射角也就越小, 所以它能够使平行光束经不同角度折 射后发散开来,光线就像是从某一点 发散一样,这是一组顶角相对的棱镜 组合所不 Nhomakorabea做到的。
二、透镜的性能
要熟悉和掌握摄影镜头,必须首 先对透镜的性能有所了解。其基本概 念包括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物距、像距和共轭关系等内容。
凸透镜又称正透镜或会聚透镜。它 很像两个底面相对的三棱镜的组合, 当平行光束通过这对三棱镜时,光线 都要向每个棱镜的底面偏折,最后把 平行光束会聚起来,但却不能会聚到 一点上。一个真正的凸透镜,可以被 看成是由许多顶角大小不同,底面都 朝向中央的棱镜断面的组合。
凹透镜又称负透镜或发散透镜, 它很像两个顶角相对的三棱镜的组合, 当平行光束通过这对三棱镜时,光线 都要向两个棱镜的底面偏折,最后把 光线向外散开,成为发散光束。但是, 一个真正的凹透镜,也可以被看成是 由许多顶角大小不同,底面都朝向边 缘的棱镜断面的组合。
1.光心
光心是透镜的光学中心。在主轴 上有一个特殊点,光线在透镜内进行 的路径(或进行的路径的延长线)通 过这一点时,光线不因透镜的存在而 改变其最初入射的方向,即射出透镜 的光线和射入透镜的光线互相平行。
2.主光轴
主光轴又叫主轴,是指透镜通过 光心的两个折射面曲率中心的连线及 其延长线。主轴一般用点划线-·-·-表 示。主光轴与透镜表面的交点称为该 透镜的顶点。位于透镜左方的称为前 顶点,位于透镜右方的称为后顶点。
第十章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
一般讲,透镜是由一片或多片通常 具有球形表面的镜片组成的系统,每片 镜片的中心都位于称为光轴的同一轴线 上。简单透镜只有一片镜片,其轴向厚 度与直径相比小得多,而复合透镜有几 个元件,有些元件具有粘合在一起的多 个镜片。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一、基础知识1.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孔径大小。
在摄影中,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即画面中远近景物的清晰程度。
通常情况下,光圈的表示方式为f/数字,例如f/2.8、f/4等等,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相机曝光时间的描述,通常以秒为单位。
快门速度越快,所拍摄的物体移动越少,时间越短,曝光时间越短。
3. ISOISO是指相机感光度,也称为感光度调节。
ISO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对于暗光条件下的拍摄很有帮助。
然而,增加ISO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4.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对色温的调整。
不同的光源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白平衡的调整,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5.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值来改变照片的曝光亮度,用于处理逆光、背光及其他各种光线不均的场景。
二、构图1. 九宫格法则九宫格是一种构图方式,将画面平均分为九个部分,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图,突出画面的主体,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 主体与背景构图时需要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背景不应该与主体相互干扰,主体应该清晰突出。
3.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4. 剪影剪影是指只保留主体的外轮廓,将主体变成黑色的一种构图方式,剪影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力。
5. 增加前景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增加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镜头1. 常见镜头常见的镜头类型有标准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等,不同的镜头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2. 焦距镜头的焦距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视角,焦距越大,视角越窄,焦距越小,视角越宽。
3. 镜头光圈不同的镜头光圈大小影响到镜头的光线透射情况,同时也影响景深。
4. 镜头滤镜滤镜可以过滤掉光线中的某些波长,调整光线色温,增加特效等,例如偏振镜、渐变镜等。
镜头美学知识点总结

镜头美学知识点总结一、镜头分类1. 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定焦镜头是焦距固定的镜头,不可调焦,通常拥有更大的光圈和更高的光学品质,适合拍摄人像、静物等。
变焦镜头可以调整焦距,便于拍摄远近物体,灵活性更强,适合拍摄运动、风景等。
2. 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广角镜头的焦距比较短,视野广阔,适合拍摄风景、建筑等。
标准镜头的焦距一般为50mm,是最接近人眼所见的画面,适合日常拍摄。
长焦镜头的焦距较长,适合拍摄远处物体,如野生动物、运动比赛等。
3.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专门用于拍摄微小的物体,如花朵、昆虫、珠宝等,可以将微小的细节放大展现。
4. 鱼眼镜头、鱼眼镜头鱼眼镜头的特点是极大的视角,可以呈现出半球状的画面,适合拍摄特殊效果的照片。
鱼眼镜头则是一种特殊的广角镜头,具有特殊的透视效果,常用于创意摄影。
二、镜头参数1. 焦距焦距决定了拍摄画面的视野大小,焦距越短,视野就越广;焦距越长,视野就越窄。
2.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进光量的装置,通过调节光圈大小可以控制景深和曝光。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景深越深。
3. 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对焦的最短距离,不同镜头的对焦距离不同,影响着拍摄微距和远景的能力。
4. 滤镜滤镜可以改变光线的颜色和方向,用于改善拍摄条件、增强画面效果,如偏振镜、渐变镜等。
三、镜头使用技巧1. 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营造不同的画面效果,低角度可以突出被拍摄物体的庄严威严,高角度可以强调被拍摄物体的柔和气质。
2. 对焦技巧合理的对焦是拍摄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根据拍摄对象和所需效果来选择对焦点和对焦模式。
3. 控制景深景深决定了照片中前后景物体的清晰度范围,通过合理调整光圈和焦距,可以控制景深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4. 動靜結合在拍摄运动场景时,可以利用慢门拍摄来呈现动感效果,同时通过对静态物体加入运动元素也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
四、镜头故事镜头美学也包含了拍摄中的故事表达和情感传达,通过镜头的选择、构图的处理、光线的运用等方面来传达摄影师自身的情感和感知。
镜头基础知识

镜头基础知识镜头是摄像机的第一道关口,他的作用是将光信号(可见光与非可见光)成像在摄像机的CCD上。
(1)镜头主要的参数A、什么是镜头的焦距?答:从光学原理来讲焦距就是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即焦距长度。
如“f=8-24mm”,就是指镜头的焦距长度为8-24mm。
B、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视角大小有什么关系?答: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长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
镜头焦距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C、焦距长短与景深透视感又什么关系?答: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焦距长短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焦距越长透视感越弱,焦距越短透视感越强。
D、什么是镜头的光圈?答:光圈的功能就如同我们人类眼睛的虹蟆,主要用来调整摄像机的进光量,F 表示镜头的孔径,较小的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
E、什么是景深?答: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当清晰的。
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F、什么是广角镜头?答:广角镜头因焦距非常短,所以投射到底片上的景物就变小了扩阔镜头拍摄角度,除可拍摄更多景物,更能在狭窄的环境下拍摄出宽阔角度的影像。
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
G、什么是长焦镜头?答: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H、什么是镜头的视频驱动?答:它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这种视频输入型镜头内包含有放大器电路,用以将摄像机传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对光圈马达的控制。
I、什么是镜头的直流驱动(DC driverno Amp)答:它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这种镜头内只包含电流计式光圈马达,摄像机内没有放大器电路。
二种驱动方式产品不具可互换性,但现已有通用型自动光圈镜头推出。
J、什么是镜头的有效距离答:指不同尺寸的镜头,最佳的成像距离。
镜头基础知识和知识点总结

镜头基础知识和知识点总结镜头基础知识和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镜头作为摄影器材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照片质量和效果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了解镜头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的镜头进行拍摄,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照片的构图和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镜头的构造、分类、光学原理以及一些实用的知识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
二、镜头的构造1. 玻璃光学元件镜头的构造主要由玻璃光学元件组成,包括透镜和反射镜等。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组合方式,可以改变光线的折射和聚焦效果。
2. 光圈光圈是镜头中具有可变直径的孔径,在光线通过后,可以调整光圈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相机传感器的光量。
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和光线的明暗。
3. 对焦机构对焦机构是镜头中用来调节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被摄物体保持清晰的部分。
现代镜头的对焦机构通常由电机和多个对焦组件组成,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对焦。
三、镜头的分类1. 按焦距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一般具有小于50mm的焦距,适用于拍摄广角景物,能够呈现出宽广的景深和视角。
标准镜头一般为50mm,是最接近人眼视角的镜头。
长焦镜头超过50mm,适合远距离或需要放大物体的拍摄。
2. 按功能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定焦镜头焦距固定,无法调节,但一般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和透光性能。
变焦镜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焦距,适合拍摄需要不同视角的场景。
3. 按反射系统分为单反镜头和无反镜头单反镜头为配合单反相机设计的镜头,通过反光板和五棱镜将图像引导至取景器中观察。
无反镜头为适配无反相机的镜头,直接将图像传导至相机的电子取景器或显示屏中。
四、光学原理1. 焦点和景深焦点是指光线通过透镜后汇聚在传感器上的位置,决定了被摄物体的清晰与否。
景深则是指摄影中被认为是清晰的范围,包括近景和远景。
焦点和景深的关系是,当焦点调整到一定位置时,会带来不同的景深效果。
2. 色差和畸变色差是指透镜在不同颜色的光线传播中产生的偏差,造成照片中出现色彩偏移现象。
镜头基础知识

镜头基础知识 镜头在影视中有两指,⼀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以⽣成影像的光学部件,由多⽚透镜组成。
那么你对镜头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镜头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镜头的性能及外形 根据镜头的性能及外形区分,⽬前有P型、E型、L型和⾃动变焦镜头等类型,来⾃中国仪器超市的资料分别叙述如下: 1、P型镜头 (1)⾃动定位镜头,本⾝瞳焦已经调节好,需要检验从最⼤倍率到最⼩倍率的清晰度,是否⼀致、是否清晰。
(2)检验同轴度,即最⼤倍率到最⼩倍率取像在同⼀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换镜头。
(3)光学放⼤倍率为0、7—4、5X,即0、7倍到4、5倍之间共九种倍率。
(4)清晰度根据校正块、实际对象成像反映来进⾏判断。
2、E型镜头 (1)此镜头为普通⼯业镜头,需要⼿动调节瞳焦,在机台安装好以后,⼿动调节使⽤最⼤倍率和最⼩倍率时,图像同样的清晰,如果不能调节清晰度视为不良品,如果调节后镜头有晃动等不稳定因素存在,也视为不良品。
(2)检验同轴度,即最⼤倍率到最⼩倍率取像在同⼀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换镜头。
(3)光学放⼤倍率为0、7—4、5X。
(4)清晰度根据校正块、实际对象成像反映来进⾏判读。
3、L型镜头 (1)此镜头为普通⼯业镜头,需要⼿动调节瞳焦,在机台安装好以后,⼿动调节使最⼤倍率和最⼩倍率时,图像同样的清晰,如果不能调节清晰度视为不良品,如果调节后镜头有晃动等不稳定因素存在,也视为不良品。
(2)检验同轴度,即最⼤倍率到最⼩倍率取像在同⼀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换镜头。
(3)光学放⼤倍率为0、7—4、5X。
(4)清晰度根据校正块、实际对象成像反映来进⾏判读。
4、⾃动变焦镜头 (1)为⾃动定位镜头本⾝瞳焦已经调节好,需要检验从最⼤倍率到最⼩倍率的清晰度,是否⼀致、是否清晰。
(2)检验同轴度,即最⼤倍率到最⼩倍率取像在同⼀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换镜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头基础知识
光学镜头的主要参数
焦距
主点到焦点的距离称为光学系统的焦距,这是镜头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像与实际物体之间的比例。
在物距一定的情况下,要得到大比例的像,则要求选用长焦距的镜头。
如图2所示,自物方主点H到物方焦点F的距离称为物方焦距或前焦距f;类似地,自像方主点H '到物方焦点F '的距离称为物方焦距或前焦距f '。
其定义具有方向性,如果主点到焦点的方向与光线的方向一致,则焦距为正;反之则为负。
图2中所示的情况,像方焦距f '>0,物方焦距f '<0。
如果系统两侧的介质相同,则f '=-f。
相对孔径与光圈数F数
相对孔径为入瞳直径与焦距的比值D/f ' ,它主要影响像面的照度,照相镜头像面的照度与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
为了满足景物较暗时摄影的需要,或者为了对高速运动物体摄影,要求采用很短的曝光时间,它们都要求提高像面的照度,因此就需要采用大的相对孔径。
镜头通常采用光圈数F来表示通光孔径的大小,光圈数F数为相对孔径的倒数,即F=f ' / D
视场角与像面尺寸
镜头的视场角决定了被拍摄景物的范围。
由于摄影系统一般是对远处景物成像,所以其像面通常位于焦平面附近,因此像面大小与视场角2W ' 的关系可表示为公式y ' =f ' tanW '
公式中y ' 应该是像面区域的半径。
目前,工业相机通常使用CCD或者CMOS传感器作为像面接收器,有面阵和线阵两种,其工作区域的形状分别为矩形或线形,传感器的工作区域必须包含在镜头所确定的像面圆形区域之内。
在镜头的参数中,也经常使用传感器的大小来表示视场大小。
绿Green517~527黄绿Yellow green527~575黄Yellow575~585橙Orange585~647红Red647~780
红外(IR)780nm~1mm 近红外NIR780nm-3mm 中红外MIR3mm-50mm 远红外FIR50mm-1mm
分辨率
分辨率是评价镜头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定义为在像面除镜头在单位毫米内能够分辨开的黑白相间的条纹对数,如图4所示,
图4 分辨率条纹
分辨率为1/2d,其中,d为线宽。
分辨率的单位为为lp/mm(线对/毫米)。
在理想成像镜头的焦平面上能分辨开来的二条纹之间的相应间距
其倒数即为理想镜头的分辨率
公式中,λ为中心波长,单位为毫米。
可见,理想镜头的分辨率完全由相对孔径所决定,相对孔径越大,F/#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按此公式决定的只是视场中心的分辨率,在视场边缘,由于成像光束的孔径角比轴上点小,因此分辨率有所降低。
实际的摄影镜头,由于有比较大的剩余像差,其分辨率要比理想镜头的分辨率低得多。
因此,通常使用调制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来表征镜头的实际分别率。
调制传递函数MTF定义为在一定空间频率时像面对比度与物面对比度之比,这里空间频率以单位毫米内的线对数来表示,其单位为lp/mm。
对于一个镜头,不同的空间频率处的MTF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大,MTF越来越小,直至为零,MTF为零时的空间频率称为镜头的截止频率。
一些镜头厂家为了表示方便,通常也以镜头的截止频率来替代MTF,用以表示镜头的分辨率。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系统使用面阵或线阵传感器作为成像器件,因此系统的分辨率通常也会受到成像传感器中像元分辨率的限制。
像元分辨率定义为单位毫米内像素单元数的一半,即
其中p为像素单元的尺寸大小,例如一个CCD的像元尺寸大小为5×5微米,则像元分辨率则为:
传感器的像元分辨率限制了系统的最高分辨率,即使镜头的分辨率再高,系统也不可能分辨高于像元分辨率的细
节。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景深的存在,为了使镜头偏离对准面仍然能够成像清晰,因此,在选择镜头时,通常要求镜头分辨率要略高于像元分辨率,这样才能使系统的分辨率达到传感器所限制的最高分辨率。
畸变
对于理想光学系统,在一对共轭的物像平面上,放大率是常数。
但是对于实际的光学系统,仅当视场较小时具有这一性质,而当视场较大或很大时,像的放大率就要随着视场而异,这样就会使像相对于物体失去相似性。
这种使像变形的成像缺陷称为畸变。
畸变定义为实际像高y ' 与理想像高y0 ' 之差y ' -y0 ' ,而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将其与理想像高y0 ' 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畸变,称为相对畸变,即
有畸变的光学系统,若对等间距的同心圆物面成像,其像将是非等间距的同心圆。
当系统具有正畸变时,实际像高y ' 随视场的增大比理想像高y0 ' 增大得快,即放大倍率随视场的增大而增大,则同心圆的间距自内向外逐渐增大;反之,当为负畸变时,圆的间距自内向外逐渐减小。
若物面为如图5(a)所示的正方形网格,那么,由正畸变的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呈枕形,如图5(b);由负畸变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呈桶形,如图5(c)。
图中虚线所示是理想像。
图5 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