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
空气培养采集操作1

室内面积>30 ㎡,设两条对角线, 东、西、南、北、 中取五点,西、南、 北距离墙均1米。 (图2)
5.采样高度:距地面0.8-1.5m 6.采样方法: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暴露 5min或者10min,盖好平板。在平皿上注明 采自的科室或者科室的房间,用胶布把平 皿和平皿盖子固定好,以免在送检途中平 皿和平皿盖子分离而造成污染。
(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 下的培养48h。 (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 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的示意图如下: 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上面
盖面
底盘
6.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谢谢大家!
4.三十万级:面积≥30㎡布放4点,面积≤30 ㎡布放2点。
5.要求
(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 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 统一监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 门正下方。 (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 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 的平皿应高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 30min。
区域分类说明: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 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 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 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 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二、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 与标准
1.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 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如下:
;
2.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 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如下:
3.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 域4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如下: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后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六、附录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上培养底盘A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后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六、附录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21.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上培养底盘A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六、附录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图1)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m(图2)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II类区域:≤4cfu/(15min·直径9cm平皿)III类区域:≤4cfu/(5min·直径9cm平皿)六、附录Ⅰ类区域: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面积>30m2面积≤30 m2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1。
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六、附录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 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
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
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PPT课件

• (11)如室内面积<30m2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 放平皿时先放最里边(内边),收取时先收最外边 点上的平皿;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
10
• 物体表面采样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
11
• 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
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取全部表
面;被采表面≥100 c㎡,取100 c㎡。
7
• 1)着装整洁,帽子遮住全部头发,口罩遮盖口鼻;
•
(2)备齐用物:治疗盘或篮、酒精灯、火柴、
直径9cm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根据需要备足量,分
别标记1,2,3,4,5;或东、西、南、北、中;或东
南、西南、东北、西北、中)、灭菌棉拭子、试管、
试管架、笔、纪录单、计时表、湿度、温度计。
•
(3)剪指甲、洗手;
取出5个培养皿将培养皿翻转放在采样点上。摆放
相应高度的凳子或治疗车、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
直高度80一150cm;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
9
• (6)打开平皿盖,将盖口向下扣放,计时;
• (7)暴露5分钟;
• (8)纪录采样房间面积、时间、地点、位置、采 样人及采样时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
• (9)看表、5分钟;
4、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 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 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l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 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 点均距墙lm.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
2
• 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 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
拭子放人装l0ml采样液的试管中; • (15)对于曲线物体、小型物体等则(门把手等)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图1)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m(图2)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II类区域:≤4cfu/(15min·直径9cm平皿)III类区域:≤4cfu/(5min·直径9cm平皿)六、附录Ⅰ类区域: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面积>30m2面积≤30 m2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样。
•
2、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
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
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 30cm²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 位,将棉试子放人装有l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 ²)计算。
•
3、结果计算
•
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² )=平皿上菌落的
医院感染管理操作规范
环境卫生学标本采集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操作规范
急诊 班丽萍 2014-8-15
a
1
空气培养
1,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 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样品保存于0一4℃条件 时。送样时间不得超过24h。
2、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 间采样。
•
(6)打开试管塞,火焰消毒试管口、试管塞,
浸取灭菌采样液;
•
(7)火焰消毒试管口、试管塞,盖严试管;
• (8)嘱被检人五指并拢;
•
(9)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
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
•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 cm²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
试子;
a
20
•
(10)打开试管塞,火焰消毒试管口、试管塞;
•
(11)用无菌剪剪去棉拭子手接触部分,将棉拭
子投人装l0ml采样液的试管中;
•
(12)火焰消毒试管口、试管塞,盖严试管;
•
(13)将酒精灯盖严,整理用物;
•
(14)纪录采样时间、对象、采样人;
•
(15)立即将标本送验、培养。
a
21
• 5、采集标本要无菌观念强、操作熟练、标记清楚 明
3、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一150cm.
4、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 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 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l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 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 点均距墙lm.
a
2
• 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 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
a
3
• 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 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 北距墙均1米(图2)
•
a
4
五、结果分析
I类区域:<10 cfu/m3
II类区域:<200 cfu/m3
III类区域:<500 cfu/m3
a
5
六、附录
•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 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a
10
• 物体表面采样
a
11
• 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
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取全部表
面;被采表面≥100 c㎡,取100 c㎡。
•
3、采样方法,用5 x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
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 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 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 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人装l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
直高度80一150cm;
a
9
• (6)打开平皿盖,将盖口向下扣放,计时; • (7)暴露5分钟; • (8)纪录采样房间面积、时间、地点、位置、采
样人及采样时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 • (9)看表、5分钟; • (10)收取平皿; • (11)如室内面积<30m2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
放平皿时先放最里边(内边),收取时先收最外边 点上的平皿;
拭子放人装l0ml采样液的试管中; • (15)对于曲线物体、小型物体等则(门把手等)
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 (16)纪录采样面积、时间、物体名称、采样人。
a
15
•
6、采集标本要无菌观念强、操作熟练、标记
清楚明确。
a
16
• 医护人员手采样
a
17
• 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
•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 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 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 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 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a
6
7、操作步骤与质量标
a
7
• 1)着装整洁,帽子遮住全部头发,口罩遮盖口鼻;
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2
• 4、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 / c㎡)=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x采样液稀释倍数
•
采样面积(c㎡)
•
a
13
• 5、操作步骤与质量标准 • 面≥100cm²,取100cm²; • (5)将5 cm² x 5 cm²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
平面物体表面; • (6)点燃酒精灯; • (7)取一支灭菌棉拭子,取标记“物体表面”
的试管,打开试管塞; • (8)火焰消毒试管口、试管塞,浸取灭菌采样液; • (9)火焰消毒试管口、试管塞,盖严试管; • (10)用棉拭子在规格板空心处
a
14
• (11)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 (12)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 (13)打开试管塞,火焰消毒试管口、试管塞; • (14)用无菌剪剪去棉拭子手接触部分,将棉
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
30×2
a
18
•
4、操作步骤与质量标准
•
(1)着装整洁,帽子遮住全部头发,口罩遮盖
口鼻;
•
(2)备齐用物:治疗盘或篮、酒精灯、火柴、
灭菌棉拭子、试管、试管架、笔、纪录单、湿度、
温度计;
•
(3)剪指甲、洗手;
a
19
• (4)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
(5)取一支灭菌棉拭子,取标记“手”的试管;
•
(2)备齐用物:治疗盘或篮、酒精灯、火柴、
直径9cm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根据需要备足量,分
别标记1,2,3,4,5;或东、西、南、北、中;或东
南、西南、东北、西北、中)、灭菌棉拭子、试管、
试管架、笔、纪录单、计时表、湿度、温度计。
•
(3)剪指甲、洗手;
•
(4)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的期
间采集空气样本;
a
8
•
(5)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
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离墙1 m。取出3个培养皿,
将培养皿翻转放在采样点上;室内面积>30m2设东、
西、南、北、中;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中
5点,其中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点均距墙1 m,
取出5个培养皿将培养皿翻转放在采样点上。摆放
相应高度的凳子或治疗车、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