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
时间和温度对人血标本中氨浓度的影响

时间和温度对人血标本中氨浓度的影响唐伟杰【摘要】目的:分析时间和温度对于血氨浓度的检测影响.方法:利用美国强生Vitros250干化学分析仪通过比色法对血氨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室温与冷藏条件下的血氨浓度的变化不同.血氨标本储存在22~24℃室温超过30 min后与原对照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氨标本储存在4~8℃超过180 min后才与原对照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氨标本应该及时地送检,检测的时间不能超过20 min,如果来不及检测,最好要将其放在冰箱内冷藏保存,但不应超过150 min,否则将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3【总页数】2页(P240-241)【关键词】血液标本;氨;干化学分析仪【作者】唐伟杰【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辽宁沈阳 11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氨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它对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潜在的毒副作用。
血氨异常升高可继发于一些氨基酸与有机酸的代谢障碍,比如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代谢缺陷[1],也可见于遗传性尿素循环障碍。
另外,血氨异常升高很有可能预示着肝性脑病、肝硬化晚期的肝昏迷、肝衰竭、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以及雷氏综合征等[2]。
在过量食用蛋白质时也容易出现高氨血症[3]。
血浆中氨浓度的测定受标本存放的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等因素的影响[4]。
提供准确以及可靠的血氨检测结果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病因分析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由于红细胞氨游离会在血液放置时使血氨浓度升高;肌肉活动或者进餐后对血氨浓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
所以应该在空腹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取血。
血液样本放置过久也会影响血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次试验中,现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患者血氨标本40例,分别在22~24℃室温3个时间点检测和4~8℃冷藏状态下进行5个时间点的检测,并分析影响血氨浓度检测结果的因素。
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氨检测的影响

[ 关键词 ] 放置时 间; 血氨 ; 影响 ; t 检验 氨( N H ) 是 蛋 白质 代谢终 产物 , 体 内代谢 产生 的氨及 消 化道 吸收的氨进 入血 液 , 形成血氨。正常情况下 , 氨的来源与
养 。经 P e e l — a— w a y鞘放入输尿 管镜 , 同时保 持灌 流泵持续 灌洗 、 P e e l —a —w a y 鞘 引流 通畅 , 见到结 石后 , 用 钬 激光逐个 将大块 结石碎成 小块 , 用灌洗液将小 块结石 冲出 , 并 送检 , 明 确其结石成分 。要注 意检查上 、 中、 下 肾盏 以及 肾盂输 尿管有 无结石残 留。结石清 除干净后 , 置人输 尿 管双 J管 和 肾造 瘘 管, 手术结束。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使 用 3—5 d抗生 素静 脉滴注 , 注意复查腹 平片或者泌 尿系 B超 , 以检验 手术效 果。 如果结 石清 除干净 , 那 么可以拔 出肾造瘘管 , 如果 仍然残 留有 较大结石 , 那么可 以待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后 , 择期再行 2次经 皮肾镜取石术或 体外 冲击波 碎石术 , 清 除残余 结 石。术后 1 个月拔除输尿管 双 J 管 。出院后 , 所有 患者均做 门诊 随访 , 定
[ J ] . 当代 医学 , 2 0 1 2 , 1 8 ( 2 6 4 ) : 7 1 . [ 3 ] 赵 磊, 张忠云 , 甘露 , 等. 微创 经皮 肾镜取石 术治疗 结 石 性脓 肾的探讨 [ J ]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2 0 1 1 , 2 6 ( 3 ) : 1 7 7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 3 0 编校 : 徐强 ]
・
l 01 0・卷第 5期
行穿刺 , 根据结石的分布情况选择穿刺 的 目标肾盏 , 然后用 肾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观察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取的96份标本进行离心,后采用干化学法检测浓度。
将所有标本一式两份,分别置于在室温和3℃冷藏条件下。
观察对比室温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和180min状态下的血氨浓度。
结果:室温状态下放置30min,溶液浓度与0h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放置30min以上,溶液浓度数值均呈现大幅度上升,与0h浓度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冷藏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的血氨浓度与0h血氨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是120min以上检测的血氨浓度数值与0h浓度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血氨标本采集后,应在30min内完成检测。
如不能及时检测,可放置于3℃冰箱内冷藏,于120min内完成检测。
关键词:标本放置时间;温度;血氨检测前言血氨可用于检测患者肝性脑病,还可辅助诊断和判定治疗效果[1]。
患者在空腹状态下采血检测血氨数值,有助于帮助患者检测肝性疾病。
但是标本放置时长和温度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造成漏诊和误诊现象。
故本文选取96例健康体检患者,对其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氨浓度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96例健康体检患者,选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
采集患者血液5ml,分为两份。
于标本采集后8min后,送至实验室开展检验。
纳入标准:(1)纳入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健康人群;患者与其家属知晓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1.2方法仪器选用美国强生Vitros350全自动干化学仪,试剂采用原装试剂及配套质控品。
在配置试剂和试管过程中,应该避免含氨用品的使用。
采血管采用肝素锂抗凝负压采血管,开展试验。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正确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建议。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检验结果。
一般来说,血液标本的采集应在患者严格禁食8~12小时后进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候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延长,这就会引起一些人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疑虑。
那么,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究竟对检验结果有何影响呢?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血液标本在放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血液标本中主要包含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它们是通过离心分离出来的。
在血液标本放置的过程中,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葡萄糖、脂肪酸、蛋白质等,这可能会对一些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尽管一些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也有许多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生化指标来说,即使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延长,其检测结果的变化并不显著。
有研究发现,即使将血浆放置在室温下24小时,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也不会超过10%。
对于一些稳定的生化指标,比如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等,其检测结果几乎不受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来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对于大多数生化指标来说,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必过分担心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仍然需要尽量避免血液标本的长时间放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呢?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保证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不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1. 尽量避免血液标本的长时间放置。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现有文献和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检验项目对放置时间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检测。
本文总结了适当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及注意事项,并探讨了实验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望未来,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生化检验实践,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检验项目、注意事项、实验结果、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进一步研究、背景介绍、影响分析、应用价值、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标本是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样本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是指从采集到送检之间的时间间隔,长时间的放置可能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常常会面临标本采集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至检验中心的情况,因此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各种检验项目都有一定的影响,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研究、不同检验项目的影响、适当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以及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参考。
我们还将研究不同因素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包括温度、保存液等因素,以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在进行生化检验时的操作流程。
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与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与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标本保存方法和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门诊抽取的10份新鲜样本,将其血清进行分离后充分混匀,等量(3 ml)分装为6瓶,进行加盖保存,1瓶(A组)立即进行常规生化检验,4瓶(B组)放在4 ℃冰箱中保存8、24、32 h后进行检测,1瓶(C组)放在25 ℃室温下保存8、24、32 h后进行检测,对比三组标本检验指标的变化。
结果:除K+、Na+、Cl-和尿酸(UA)及个别酶(ALT、AST、HBD 等)检验结果在存放8 h后产生较大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各项指标均可以在4 ℃的冰箱内保存24 h后进行检验。
另外,所有指标在常温存放条件下在8 h内完成检测,其检测准确性也较高,否则会造成极大偏差,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
结论:在采集血液标本后,要尽快分离血清标本进行检验,如不能及时检验,要将血清置于 4 ℃冰箱中进行密封保存,如需进行复检则要重新抽取血液样本,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标签:血液标本;保存方法;保存时间;生化检测由于人体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通常会通过血液成分的改变而呈现出来,所以,临床上利用检测血液标本进行病情的判定和诊断[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也被广泛应用于血液标本的检验中,然而即使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检验,也要进行客观条件的控制,防止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
为进一步探讨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和条件,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门诊抽取的10份新鲜样本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分为3组样本进行测量检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门诊抽取的10份新鲜样本,每瓶3 ml。
将其进行充分混匀分装,均匀分为6瓶,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保存、检验。
A组分装完成后立即进行常规生化检测;B组放在4 ℃冰箱中进行保存,并留待检测;C组放在25 ℃室温下进行保存,并留待检测。
探索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探索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10-08T14:38:45.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作者:徐佳倩[导读] 血标本临床检验人员应注意,对其应妥善处理,防止人为因素等影响检测的结果,以免造成不该发生的医疗事故。
(嘉兴市第二医院检验科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设备也迎来了更新的春天,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多数医院医疗设备都进行更新换代,血液检测技术逐渐发展完善,检测质量逐年提高、结果精准性大幅提升。
结论:血液标本的科学存放是确保其生化指标检测信息准确的关键节点,血标本存放时间的长短对生化信息指标的检测结果会影响较大。
结果:导致血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其对血液检验信息结果影响很大,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冀为广大血检工作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血标本;放置时间;血液化验;影响【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08-02 中血液化验是临床医学中最基础最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科学工作,是临床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严格,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规程,要求分析前以及分析后各自的质量控制程序,还需分析回报结果,特别是对失控的检测项目必须及时检查起因,且必需对此作出反应提出改正措施。
检测病人的红细胞数量增减情况就为病人的病理判断准确增加了一道保险如通过其数量的多少可以初步判明病人是否属于多汗、多尿甚至是否属于晚期消化道肿瘤、慢性肺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等一些血液疾病。
检测血小板多少是判断急性白血病、再障等疾病的重要途径。
报道如下。
1.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之影响1.1 具体方法我院门诊采取促凝管静脉采集部分血液标本,标本量每份 6ml,对采血时间予以记录,每一个标本存放到20min时其血液即可凝集,以后,用1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15min。
在采血时间2h后,依次对各标本实施12项生化项目的检验测定,将得到的结果予以记录;然后,把各标本分别加盖放置到温度为4℃的冰箱中存放。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论文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浅谈【摘要】随着近几年来血液标本检验设备的更新,由原来的手工检测、使用半自动分析仪检测发展到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也在提高[1]。
对血标本的存放是保证对生化指标检测值准确的关键,血标本不同的放置时间会对生化指标检测造成影响[2]。
由于各种计算机系统控制的全自动分析仪以及各种商品化药盒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使检验工作由传统的工作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工作模式,即由单份标本进行的单项目测定转变为由单份标本可进行多项目测定。
对于标本量大的生化室,血液标本采集后往往不能及时上机检测,大多数标本需放置2h以后才能进行上机检测。
近年来,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的报道层出不穷。
【关键词】血标本;放置时间;检验结果;影响【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344-02临床化学要求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有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
认真分析回报结果,对失控的项目要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本文浅谈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1.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1.1 方法.1.1.1 门诊用促凝管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每份标本量为6 ml,记录采血时间,每份标本放置20min后血液即可凝集,然后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
1.1.2 于采血时间2h,分别对各标本进行12项生化项目测定,其结果做记录;然后将各标本分别加盖放到4℃冰箱中保存。
1.1.3 每次重复第⑵步的质控检测和第⑶步的标本保存步骤,分别于相应的4、8、24h对以上项目上机测定并做记录。
1.2 结果以采血2h上机测定的结果为基准,则结果表明,血液放置4h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是:血糖(glu)血液放置8h,其结果有显著和差异的项目是glu、总蛋白(tp)、谷草转每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钾(k)血液防止24h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是:glu、tp、白蛋白(alb)、胆固醇(cho)、谷丙转氨酶(alt)、ast、肌酸激酶(ck)、ldh、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移酶(ggt)、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肝素锂抗凝血浆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
方法将20份新鲜肝素锂抗凝血浆标本立即离心分离血浆,按即时,05、1、15、2 h 测定血氨,并与及时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标本放置05 h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本放置1 h以上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血氨测定值越高,差异越显著。
结论用肝素锂抗凝全血血浆标本,室温放置05 h对血氨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为了保证血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血氨标本应在抽血后05 h内完成血氨测定。
【关键词】血氨;升高;时间
正常人体内游离血氨(blood ammonia,BA)含量极低(正常值20~60 μmol/L)[1],但氨对人体是有毒性的,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副作用,它能影响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
氨中毒的机制目前不十分清楚,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2]。
国外学者Kanamori等研究了小鼠体内的氨、谷氨酰胺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与脑病的关系,表明脑病与氨相关[3]。
血氨测定是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指标[4]。
红细胞内氨的含量较血浆中高28倍,故溶血标本或者血液标本久置都会使血浆氨的含量急剧增高。
因此在血氨测定的过程中,标本的处置是血氨测定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本文对20例门诊患者的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进行血氧测定。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肝素锂抗凝真空管。
20份新鲜肝素锂抗凝全血标本。
强生V350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质控。
强生V350血氨干片(批号:03212466)。
12方法采集本院门诊患者肝素锂抗凝全血20份,分别编号,以3000r/min 离心5 min,将原始管去盖,直接在强生V350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血氨测定,作为即时血氨测定值并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加盖室温放置,分别在05、1、15、2 h测定4个时段的血氨值并计算均值和标准差,与即时测定的血氨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
2结果
21标本放置不同时间血氨结果变化趋势见图1。
图1显示,标本放置05 h 血氨测定结果与即时血氨测定结果无明显变化,标本放置05 h后血氨浓度逐渐升高,放置时间越长升高越明显。
3讨论
正常人体内游离血氨含量极低,其主要来源于体内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以及经脱氨作用分解而来的内源性氨,正常情况这种氨可形成酞胺及
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而不断地被转化;另一来源是蛋白质类食物在肠道内经细菌分解而成的外源性氨,正常情况下此氨经门静脉进人肝脏被合成为脉,经肾脏排出体外。
肝功能极度衰竭或血液不能正常地流经肝脏转换等严重肝脏疾病,氨不能从循环中及时清除均可使血氨增高[1]。
近期研究发现,氨水平升高对肝性脑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5]。
同时,陈水莲等[6]报道了血氨对脑神经的影响。
血氨测定的干扰是很严重的,一个是外在因素的干扰,如含氨的抗凝剂,未去氨材质做的试管,测定过程中受到氨的污染等。
另外就是溶血和标本的不正确收集和放置。
溶血标本将使血氨的检测结果升高。
全血标本在室温下进行血氨检测不能超过1 h,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应放置在2℃~4℃冰箱保存,并在2 h内完成检测。
否则将影响血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临床实验室尤其是标本量多的实验室,要求在采血后05 h内完成血氨测定是难以做到的。
所以临床医生在分析血氨的检测结果时,要考虑到实验前因素对血氨的影响。
在不断重视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影林临床医学检验手册.第1版吉林:吉林技术出版社,1990:503.
[2]翟文生,许风华,刘玉霞,等.新编ICU临床应用技术.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395.
[3]Kanamori,Ross BD,Chung JC,et al Severity of hyperam monemic encephalopathy correlates with brain amm onia level and saturation of glutam ine synthetase in vivo . Neurochem,1996,67:15841590.
[4]Hohner,RiedelM,MullerM Ammoniadelerminationinbe paticencephalopathy. Dtsch Medwochenschr,1995,120(11):383.
[5]刘厚鈺,石虹.门体性肝性脑病的资料进展.中华消化杂志,1999,19(3):191.
[6]陈水莲,王超,程春香血氨定量检测与小儿代谢性脑损伤疾病的相关性探讨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