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公开课

合集下载

小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变变变》

小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变变变》

小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变变变》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小班2.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基本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认识不同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情绪变变变2. 教学目标:a. 认识快乐、生气、伤心、害怕四种基本情绪。

b.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近经历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关注情绪主题。

2. 基本情绪认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快乐、生气、伤心、害怕四种基本情绪。

3. 情绪表达与调节:a. 引导幼儿学会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表达情绪。

b. 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和调节情绪。

c. 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寻求帮助、转移注意力等。

4. 情绪体验:组织幼儿进行情绪体验活动,如快乐接力、生气发泄、伤心安慰、害怕勇气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调节情绪。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表达调节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情绪体验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情绪调节的情况。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情绪认知、表达、调节等方面。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小班幼儿,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幼儿在课堂中的收获,是否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资源1. 教具准备:情绪卡片、面部表情图、情绪故事书、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布置: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准备色彩鲜艳的墙面装饰、桌椅摆放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近经历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关注情绪主题。

2. 基本情绪认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快乐、生气、伤心、害怕四种基本情绪。

小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变变变》

小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变变变》

一、教案主题:《情绪变变变》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小班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情绪,如快乐、生气、伤心等。

2. 培养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调整情绪的方法。

3. 引导学生理解情绪的变化,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

五、教学内容:1. 情绪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认识不同的情绪。

2. 情绪的表达:培养学生能够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情绪的调整:引导学生学会用深呼吸、冥想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4. 情绪的理解和关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绪。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情绪,如快乐、生气、伤心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情绪变化。

二、基本情绪的认识(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情绪的特点和表现。

三、情绪的表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练习表达自己的情绪。

四、情绪的调整(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深呼吸、冥想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2. 学生通过实践,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五、情绪的理解和关心(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绪。

2. 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情绪的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情绪的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关注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情绪的理解和关心能力的提升。

3. 收集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悟,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情绪,学会表达和调整情绪,并理解和关心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课前准备:1、课件设计2、小品编排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二、活动:1、找朋友游戏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数到“一”。

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

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次,我输了次。

)2、谈一谈(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学生谈心里感受)3、交朋友的秘诀(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看课件: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

(性格好)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合群)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

(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诀呢?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3)请看小品: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

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大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情》

大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情》

大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情》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能够认识自己的心情,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管理情绪3.增强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提升个人心理素质4.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知识点内容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因素和重要性心情认知认识不同的情绪及其表现,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心情调节学习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积极心态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和意义2.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讲解情绪管理方法,并举例说明。

•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情境演练等方式,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情绪管理与调节,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讨论: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情绪管理的理解和体验,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心理健康并了解情绪。

2. 讲解(25分钟)•心理健康: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导孩子们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情认知:介绍常见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及其表现,并引导孩子们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

•心情调节:介绍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练习等),并现场演示和指导孩子们练习。

•积极心态:介绍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和意义。

3. 活动(30分钟)•情绪演练:以一个小故事为背景,让孩子们体验和了解情绪表现和管理的方法。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完成情境演练和情感沟通任务。

4. 总结(10分钟)通过问答、小组展示、表扬鼓励等方式,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取得的进展。

四、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孩子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方法,并且领会了积极心态的意义。

在活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良好,小组活动更是能有很好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寻找适合大班孩子们的活动方式,以及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扩展个人情感经验等。

小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变变变》

小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变变变》

小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情绪变变变》教学背景小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教学主题为《情绪变变变》,旨在通过启发幼儿自我认知与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合理地处理情绪,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本次教学对象为 3-5 岁的小班幼儿,教学时间为 30 分钟,所需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实物道具等。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通过学习认识并理解情绪变化的过程。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与情感表达能力。

•帮助幼儿建立正面的情感认知及适应性思维方式。

•提供丰富的情境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活动一:认识情绪活动目的通过游戏与实物道具,让孩子们理解情绪这一概念,并学会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活动流程•观看视频资料,介绍情绪的定义及其体现方式。

•教师出示情绪卡片,询问孩子们认不认识这些情绪(如开心、生气、难过、惊讶等)。

•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出自己认为最常见的表情。

•利用实物道具来帮助孩子们理解不同情绪的体现方式,比如看视频、听音乐、模仿表情等。

•分组活动:每组制作一张情绪卡片,绘制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

活动效果通过游戏与实物道具,孩子们学会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制作情绪卡片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情绪,并学会自我表达的技巧。

活动二:情绪变化活动目的通过游戏、音乐、舞蹈等方式,让幼儿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理解不同情绪之间的转换。

活动流程•播放游戏视频,让孩子们跟随指令完成动作。

•聆听一首以情感变化为主题的歌曲,让孩子们感受歌曲中情感的变化。

•模拟不同情绪的情景,比如角色扮演、情境剧等。

•分组活动:每组一首情感变化的歌曲,自由设计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效果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自己的情感变化,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情绪之间的转换,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三:情感卡片活动目的通过情感卡片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度体验不同情绪的情感,创造出自己的情感世界。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方法。

3.掌握一些提升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引入(5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问,让学生们思考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对生活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2.讲解(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们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内容。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了解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并介绍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3.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发讨论问题,让每组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例如:“你们身边有哪些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帮助他们?”等。

4.活动(30分钟)设计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如放松训练、团队合作、互动游戏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提升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5.总结(10分钟)通过教师的总结,再次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概括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考察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应对方法的掌握。

3.评价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中的表现和积极性。

五、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2.推荐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心理健康活动,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

六、教学资源无需特殊教学资源,教师可自行准备心理健康活动所需的材料。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提升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的形式,学生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但需要改进的是,教师在讲解环节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具体、更生动,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幼儿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在说说、画画中明白如何让不愉快的心境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我的想法。

3、经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一、出示小兔子的心境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日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境是愉快的(笑脸)可是今日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境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境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境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境卡片来代表你今日的心境。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一)分析原因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日他们的心境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境不好,好吗?(二)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1、师:如果心境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

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我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境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四、关心小朋友。

(一)听听小朋友心境不好的原因(二)帮忙小朋友找到欢乐起来的办法师:把你找到让她欢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三)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境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我的情绪。

我能够吃上一颗糖果,让自我的心境变得甜甜的我能够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我的心境也变得美美的我还能够……五、延伸环节:把心境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能够过去看一看,这样心境就会变得好起来。

幼儿园心理健康公开课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黑夜,乐意尝试一个人自我睡,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爱自己的家庭,能尊敬父母和长辈,初步学会关心父母,听从教诲。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热爱自己的家庭,可以尊敬父母和长辈,初步学会关心父母,听从教诲。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在家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活并带一张全家合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你们回家帮父母做了一件什么家务活?父母快乐吗?你自己开心吗?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该是多么幸福呀!今天我们来谈谈自己的家庭。

二、夸夸我的家庭1、让学生欣赏带来的照片。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激发他们对自己家庭的热爱。

2、你的父母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的呢?你能选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来说吗?小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博大的爱,他们真是我们的好父母。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尊敬、关心父母,争做尊敬、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三、分辨对错,指导行为1、〔出示图片〕让学生评一评图中学生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并说出理由。

2、小组讨论:如何尊敬、关心自己的父母?小结:大家都知道了怎样才算尊敬和关心父母,也都说出了自己今后的做法,你们的父母一定会非常快乐。

四、献给父母的心里话1、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

2、同桌交流。

3、把心里话带回家让父母看,看看父母的反响。

五、我是家庭小帮手请家长写评语。

六、总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尊敬、关心父母,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会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2【活动理念】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气氛,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的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到达提快乐趣,扩展思维,开展智能的目的。

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就有这个责任去创设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的特征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与愉快 3、行为协调统一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良好的适应能力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
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 身,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心理和社会交往两个 方面。同样,如果心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 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健康

课后作业:
1、什么叫健康?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内容?
2、怎样才能使身心1、如何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树立 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家庭、学校、社会与人 的交往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善于正确地理 解对方,并建立起协调融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要 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碰到的挫折与失败,做到意 志坚定,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要建立正常的,有 条不紊的生活与学习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 习惯,努力克服一切不良行为,积极持久地坚持健 康锻炼和各种有意的文化娱乐活动 2、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公开课
石寺二中 王西强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树立正
确的健康观。 2、确立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正确态度与行 为方式 3、了解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4、了解身心健康的关系
课题:
体育与心理健康
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在身体上、精神
上和社会交往中保持健全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对现实具有敏锐的知觉;②自立而不依赖
别人;③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大自然; ④在所处的环境中能保持独立和宁静;⑤注 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的理论;⑥ 对于最平常 的事物,都能经常保持兴趣;⑦能和人们建 立深厚的友谊,并有乐于助人的热心;⑧具 有真正的民主态度,创造性观念和幽默感; ⑨能承受欢乐和忧伤的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