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成人本科自学习题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医学综合(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型题-单选题(本大题有84小题,每小题1.25分,共105分)1、题目:以下哪项不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A、幽门螺杆菌感染B、长期饮酒C、过度劳累D、服用非甾体抗炎药2、题目: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并发穿孔?A、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B、上腹部剧烈疼痛,可放射至背部C、上腹部疼痛,伴有呕吐和腹泻D、上腹部疼痛,伴有发热和黄疸3、题目:下列哪项检查结果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最有意义?A、白细胞计数升高B、血红蛋白降低C、尿常规异常D、腹水检查4、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构成人体基本营养素的一部分?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E、矿物质5、题干: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抗生素类药物?A、青霉素B、红霉素C、阿司匹林D、链霉素6、题干: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A、流感B、艾滋病C、高血压D、肝炎7、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的范畴?A. 医患关系的处理B. 医疗事故的处理C. 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D. 医学教育的方法论8、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在处理患者隐私问题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透露患者的病情给家属B. 必须完全保密,不能透露任何患者信息给家属C.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透露患者的病情给其他医护人员D. 只能透露患者的病情给患者本人9、下列关于抗生素使用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抗生素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得自行购买B. 抗生素可以预防性使用,以防止感染C. 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D.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疗效监测10、下列关于人体生理机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血液pH值在正常情况下为7.35-7.45B. 人体心脏的搏动频率在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分钟C. 人体呼吸频率在安静状态下为12-18次/分钟D. 人体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为36.5-37.5℃13、下列哪种细胞在吞噬细菌后会形成脓细胞?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淋巴细胞D. 单核细胞16、下列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B.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C.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D.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19、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导致肺源性心脏病?A. 慢性支气管炎B. 肺结核C. 支气管哮喘D. 肺间质纤维化2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 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能识别和消灭外来病原体。
川北医学院《诊断学》自学习题答案

川北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自学作业答案《诊断学》第一部分:专科部分一、填空题1.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有_______感染_、__肿瘤______和____反应性增生____。
2.骨膜增生呈花边型多见于_______慢性感染_疾病。
3.视诊发现患者甲状腺肿大,触诊发现甲状腺位于胸锁乳突肌以内,则该甲状腺属于_____II__度肿大。
4.在X线下,使骨质密度减低的基本病变有_____骨质疏松___、____骨质破坏____和__骨质软化______。
5.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其附近听到连续的机器样杂音,见于___动脉导管未闭_____疾病。
6.Q-T间期代表____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____所需时间的总和。
7.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______肝掌__,发生机制与___雌激素灭活减少_____。
8.扁桃体肿大分为Ⅲ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____I____度。
9.确定颈部肿块为甲状腺肿大最主要的特征是___随吞咽动作向上移动_____。
10.压迫性肺不张时,语音震颤____减弱或消失____。
11.间停呼吸的特点是___周期性呼吸暂停_____。
12.心浊音界外形呈梨形常见于___二尖瓣狭窄_____。
13.二尖瓣狭窄时可在_____心尖___部位触到_____舒张___期震颤。
14.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叹气样舒张期杂音,杂音沿胸骨下缘至心尖传导,考虑为_____主动脉关闭不全___。
15.P-R间期代表__心房除极到心室除极______时间。
16.一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也明显减低,考虑最大可能为__再生障碍性______贫血。
17.引起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显著降低的疾病是____结核性脑膜炎____。
18.发绀表现在肢体末端,受累部位的皮肤湿冷是为___淤血性周围性__发绀。
19.柔韧感(揉面感)是指___慢性腹膜炎或腹膜增厚__。
20.瘫痪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其肌力判定为__III___级。
川北医学院成教学院医学本科层次

川北医学院成教学院医学本科层次学生《外科学》自学作业题第一部分无菌术一、名词解释1.无菌术2.灭菌法3.抗菌法二、填空题1.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大、过紧,一般应小于________。
2.煮沸灭菌法适用于一般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的灭菌。
在水中煮沸至____℃后,持续____分钟,一般细菌可杀灭,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煮沸______分钟才能被杀灭。
三、问答题1.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哪些器械?其注意事项是什么?2.病人手术区的准备其目的是什么?若腹部手术区曾用胶布粘贴过,应如何用消毒?3.据你所知,目前手术人员洗手的方法有那些?第二部分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一、名词解释1.高渗性脱水2.反常性酸性尿3.酸碱平衡二、填空题1.轻度缺钠后,病人觉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中Na+____,血清Na+在____以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____g。
2.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____,主要阴离子是____,____,和____。
3.机体主要通过____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
三、问答题1.补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试述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第三部分输血一、名词解释1.冷沉淀2.自体输血二、填空题1.输血的途径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2.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并发症是____、____、和____。
3.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原因是____和____。
三、问答题1.自体输血的禁忌证有哪些?2.如何预防溶血反应,治疗重点有哪些?第四部分外科休克一、名词解释1.动静脉短路2.中心静脉压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毛细血管充盈二、填空题1.休克监测中,尿量能反映肾的灌注的情况,如尿量<25ml/小时,比重 1.030,表示________。
2.休克治疗过程中,动脉压较低,中心静脉压也低,提示______;如动脉压较低,而中心静脉压偏高,提示______。
3.休克指数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可以帮助判定有无休克及其程度。
川北医学院成人教学院试卷

川北成教专升本病生复习资料

一、A型题1.下列哪项水、电解质紊乱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B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2.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容易发生脱水热A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3.可导致颅内出血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你认为是AA高渗性脱水 B 严重低钠血症 C 急性高钾血症 D 高钙血症 E 水中毒4.婴幼儿严重腹泻, 如果只补充葡萄糖溶液,易于引起下列哪种水、电介质平衡紊乱?CA. 高渗性脱水B. 水肿C. 低渗性脱水D. 等渗性脱水E. 水中毒5.小肠液短时大量丢失往往首先发生的是C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钠血症E. 高钾血症6.下列水、电解质紊乱较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是哪种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 慢性水中毒7.指出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最为重要的原因CA. 血栓阻塞静脉腔B. 肿瘤转移到静脉C. 瘢痕压迫静脉壁D. 右心衰竭E. 左心衰竭8.请指出以下可致机体出现钠水潴留的选项C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D. 肾小球滤过增加E. 静脉回流受阻9.心性水肿一般首先出现在CA. 头面部B. 双上肢C. 双下肢或身体下垂部D. 腹腔E. 腰背部10.微血管受损为何引起水肿D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淋巴回流受阻 C静脉端流体静压下降D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液浓缩11.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B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下降D 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12.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CA 肾小球滤过率升高B 肾血浆流量增加C 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压增高 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13.AG异常增高表明体内可能出现了BA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 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代谢性碱中毒E 呼吸性酸中毒1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威胁患者生命最为紧急的是BA 心肌收缩力减弱B 继发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C 肺性脑病D 功能性肾衰E 缺氧15.在下列情况中,导致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常见原因为EA. 腹泻B.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C. 高钾血症D. 肾小管性酸中毒E. 糖尿病1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不能发挥代偿作用的调节方式是DA. 磷酸盐缓冲系统B.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 肾保碱排酸E.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17.患者万某,因胃溃疡并发幽门梗阻,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 7.49, PaCO26.4kPa, HCO3- 36mmol/L,应判断该病人酸碱失衡的类型为B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8.下列哪两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不可能同时发生DA.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9.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最根本的机制是A. 吸入CO2过少B. 输入NaHCO3过多C. 呼吸中枢兴奋,肺通气量增大D. 肺有效通气量减少E. 大量输入库存血20.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重要的原则是A 吸氧B 改善肺泡通气量C 静脉输入NaHCO3D 抗感染E 给予乳酸钠21.某肺心病患者,因受凉继发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结果为:pH7.33, PaCO29.33kPa,HCO3-36mmol/L,根据这些信息你初步诊断为A.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 代谢性酸中毒E. 混合性酸中毒22.患者易某,慢性肾衰8年,最近剧烈呕吐入院,血气指标:pH7.39, PaCO26.32kPa,HCO3-26.2mmol/L,Na+142mmol/L, Cl- 91.5mmol/L,初步诊断应属于哪种酸碱失衡?A.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B.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C.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23.引起“自我输血”的机制是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 动-静脉短路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C. 醛固酮分泌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 ADH分泌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 缺氧引起红细胞产生增加24.休克过程中与MDF产生有关的脏器主要是指A. 肝脏B. 肺C. 脾脏D. 胃肠E. 胰腺25.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腹腔内脏器官是A. 心B. 脑C. 肺D. 肝E. 肾26.休克时补充血容量的正确原则是A. 丢失多少补充多少B. 需要多少补充多少C. 宁可多补而不能少补D. 没有明显失血者不必补充E. 血压升至正常后应停止补充27.休克期(淤血缺氧期)微循环血液灌流的特点是A.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 多灌多流,灌少于流C. 少灌少流,灌多于流D. 灌而少流,灌多于流E. 不灌不流,血流停滞28.休克早期对微循环血管影响最大的体液因子为A 心肌抑制因子B TXA2C A T-ⅡD 儿茶酚胺E TNFα29.休克时动-静脉短路支开放是因为A 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兴奋血管α-受体B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增加C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加D 肾上腺素大量增加,兴奋血管β-受体E PGI2增加,引起血管扩张30.休克早期出现“自我输液”现象是因为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加B. 动-静脉短路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C. 醛固酮分泌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 ADH分泌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31.纳洛酮的抗休克作用是因为它能拮抗A TXA2B MDFC 内啡肽D 儿茶酚胺E A T-Ⅱ32.主要导致容量负荷过重而损害心功能常见于A 肺动脉高压B 二尖瓣关闭不全C 肺栓塞D 肺动脉狭窄E 心肌病33.下列哪种疾病常常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 严重贫血B 冠心病C 高血压心脏病D 心肌病E 心脏瓣膜病34.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A. 回心血量减少B. 心率过快C. 心肌收缩力降低D. 心输出量降低E. 心律紊乱35.可发生心脏离心性肥大的疾病是A.高血压病B.肺源性心脏病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二尖瓣狭窄E.冠心病36.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那种代偿方式不可能发生A.心率加快B.心脏紧张源性扩张C.交感神经兴奋D.心肌肥大E.血液重新分布37.左心室后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是A.肺动脉高压B.肺栓塞C.慢性贫血D.主动脉狭窄E.心肌炎38.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是A.酸中毒B.高钾血症C.分娩D.肺部感染E.以上都是39.酸中毒诱发心衰的机制主要是A.H+与Ca2+竞争肌钙蛋白结合位点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C.高血钾促进心肌Ca2+内流D.H+使血流阻力增加E.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不能产生40.下列哪项不是右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A.水肿B.体循环静脉压升高C.肝肿大D.颈静脉怒张E.心性哮喘41.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的组织学特征是A 心脏毛细血管总数减少B 毛细血管与心肌细胞之间距离缩小C 闭合状态的毛细血管增多D 单位重量肥大心肌毛细血管数目相对减少E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4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因素A Ca2+与肌钙蛋白的亲和力降低B Ca2+ 复位延缓C 心肌能量缺乏D 心室顺应性降低E Ca2+-ATP酶活性降低43.心衰时血容量增加作为一种代偿反应所产生的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A 心室顺应性降低B 心脏收缩功能降低C 心脏前负荷增加D 心脏后负荷增大E 心室充盈不足44.心肌细胞重塑使收缩性减弱的分子基础是A 肌球蛋白数目减少B 肌动蛋白数目减少C 肌球蛋白表达α-MHC增多D 肌球蛋白表达β-MHC增多E 肌钙蛋白数量减少45.下列情况引起呼吸困难时,患者容易出现“三凹征”的是A 慢性支气管炎B 支气管哮喘C 急性喉头水肿D 大叶性肺炎E 肺结核46.有关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项不正确A 其原因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 其原因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 肺总的通气量和血流量可不降低D 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E 通常引起PaO2下降合并PaCO2显著增高47.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A 右心衰竭B 支气管哮喘C喉头水肿D 肺结核E 肺源性心脏病48.肺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是A.PaO2下降, PaCO2下降B.PaO2下降, PaCO2正常C.PaO2下降, PaCO2升高D.PaO2正常, PaCO2下降E.PaO2正常, PaCO2升高49.II型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是A.间歇性低浓度给氧B.慢速高浓度给氧C.正压低浓度给氧D.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E.持续高流量高浓度给氧50.支气管哮喘引起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A 阻塞性通气不足合并死腔样通气B 阻塞性通气不足合并功能性分流C 阻塞性通气不足合并解剖分流增加D 阻塞性通气不足气体弥散障碍E 阻塞性通气不足合并真性分流51.肝性脑病患者服用肠道抗菌素的目的是A 防治胃肠道感染B 预防肝胆系统感染C 防止腹水感染D抑制肠道对氨的吸收E 抑制肠道细菌繁殖从而减少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52.以下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哪项是不妥当的?A 静脉点滴谷氨酸钠B 大量使用碱性药物C 补充葡萄糖D 补充钾盐E 给予左旋多巴53.下列哪项因素不是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A.感染B.便秘C.上消化道出血D.轻度酸中毒E.不恰当使用利尿药54.应用左旋多巴可治疗某些肝性脑病患者,其机制是A.降低血氨B.进入脑组织后可形成正常神经递质C.促进脑内氨的清除D.促进支链氨基酸进入脑组织E.减少芳香氨基酸进入脑内55.原尿回漏的关键原因是由于A 肾小管阻塞B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基底膜断裂C 尿量增多D 原尿流速减慢E 肾间质水肿56.防治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关键措施是A 尽早进行透析治疗B 尽早使用利尿剂C 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D 纠正酸中毒E 控制氮质血症57.尿毒症患者体内毒性最强的胍类化合物是A.胍基琥珀酸B.胍乙酸C.二甲基胍D.四甲双胍E.甲基胍58.三聚氰胺引起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发病环节是A.肾小球灌注压降低B.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形坏死C.三聚氰胺的代谢产物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引起肾小管阻塞D.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E.三聚氰胺直接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59.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稀释性低钠血症B.水中毒C.高钾血症D.氮质血症 E 代谢性酸中毒60.尿毒症患者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神经系统症状B.心血管系统症状C.胃肠道症状D.水电解质紊乱E.酸碱平衡紊乱二、X型题1.临床上,严重糖尿病患者可并发高渗性脱水,其机制包括A. 经皮肤丢失水分过多B. 经呼吸丢失水分过多C. 经胃肠丢失水分过多D. 经肾脏丢失水分过多2.大汗淋漓后可能发生A. 等渗性脱水B. 低钾血症C. 高镁血症D. 高渗性脱水3.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机体出现A. 心律失常B. 外周血管收缩C. 心肌收缩力减弱D. 脑内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强4.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A. 慢性肺心病患者使用利尿剂不当B. 慢性肺心病患者继发严重呕吐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心力衰竭D. 心搏呼吸骤停5.肺内气体弥散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是A.气道增生狭窄B.肺泡膜厚度增加C.肺泡膜面积减少D.胸膜纤维化引起肺的顺应性降低6.限制性通气不足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A.严重低钾血症B.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肺小动脉栓塞D.大量胸腔积液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于A.硫酸根、磷酸根蓄积B.肾脏泌H+和泌NH4+减少C.呕吐丢失大量碱性物质D.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8.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A.钠水潴留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C.高钾血症D.肾产生降压物质减少9.在肝性脑病治疗中口服乳果糖的目的是A.降低肠道pH值B.抑制NH4+转变NH3C.促进NH3向肠腔内扩散D.补充血糖10.肝性脑病诱因诱发脑病的机制主要是?A.增加氮负荷;B.增加肝细胞损害;C.增加脑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D.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三、判断题1.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动脉充血和静脉缺血,导致组织间液生成增多,促进水肿的发生。
川北医学院成教本科-医学遗传学自习题及答案

《医学遗传学》自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医学遗传学:是应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和人类疾病发生的遗传学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两性畸形:两性畸形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分化异常所致的性别畸形,一般根据性染色体、梁色质、性腺及外生殖器的不一致,可分型为男性假两性畸形、女性假两性畸形和真两性畸形。
3.嵌合体: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细胞系的个体4.先证者: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研究者发现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5.携带者:凡有一个致病基因而未发病的杂合子。
6.分子病:是由遗传基因突变或获得性基因突变是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7.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蛋白缺失或酶活性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代谢紊乱,又称遗传性酶病8.癌家族:指恶性肿瘤特别是腺Ca发病率高的家族,主要发生1~2种Ca,发病年龄早,男女发病机会均等,垂直传递,AD遗传9.癌基因:是一类影响正常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基因。
又称转化基因,它们一旦活化便能促使人或动物的正常细胞发生癌变10.家族性癌: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均患有的某种恶性肿瘤11.干系:在某种肿瘤内,某种生长占优势或细胞百分数占多数的细胞系12.产前诊断:采用羊膜穿刺术或绒毛取样等技术,对羊水、羊水细胞和绒毛进行遗传学检验,对胎儿的染色体、基因进行分析诊断,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13.遗传咨询:为患者或其家属提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或信息的服务。
14.优生学:是研究使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以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科学二、填空题1.按研究的技术层次将医学遗传学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分为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三大类。
2.临床遗传学指研究临床各种遗传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学科,它是医学遗传学的核心内容。
3.研究人类正常性状和病理性状的遗传学基础及其应用的科学称为人类遗传学。
4.经调查,十二指肠溃疡在单卵双生中的同病率为50%,在双卵双生中的同病率为14%,由此可知该病的发生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
计算机应用基础-川北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业余自学习题集

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软件方面,第一代计算机主要使用()。
A) 机器语言 B)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BASIC和FORTRAN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
A)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3.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通常包括()。
A)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B) 软盘和硬盘C) ROM和RAM D) 内存和硬盘4.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语言是()。
A) 汇编语言 B) C++语言C) 机器语言 D) 高级语言5.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A) 操作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软件B) 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C)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D) 电源关闭后,ROM中的信息立即丢失6.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A)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B)运算器管理,控制器管理,存储器管理,磁盘管理C)硬盘管理,软盘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D)程序管理,文件管理,编译管理,设备管理7.在计算机内使用的计数制是()。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六进制 D) 十进制8.二进制数(11011001)2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A) 384 B)192 C) 96 D) 719.指令通常分为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程序控制、()等其他指令。
A)信号控制 B)通信 C)加法运算 D)输入输出10.打印机是一种()。
A) 输出设备 B) 输入设备C) 存储器 D) 运算器11.在Windows 2000中,要安装一个应用程序,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使用鼠标拖动操作B)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C)打开"MS-DOS"窗口,使用copy命令D)打开"开始"菜单,选中"运行"项,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使用copy命令12.资源管理器中用()方式显示文件与文件夹的所有信息。
川北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升本病理生理学习题答案(供参考)

川北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升本病理生理学习题答案(供参考)《病理生理学》自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稳态: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使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形态、功能活动互相协调,机体与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亦保持适应关系,这种状态称为自稳调节下的自稳态。
2.固定酸:体内除碳酸以外的酸性物质,不能经肺排出,需经肾随尿排出体外,统称为固定酸。
3.内生致热原: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
IL-1、TNF、IFN、IL-6等是公认的内生致热原。
4.应激性溃疡: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严重创伤、重病和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5.自身输血:是指在休克早期由于缩血管体液因素的作用,使容量血管收缩,加之动静脉短路开放,使静脉回流增加的代偿性变化。
6.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获得性的、以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而后降低为特征,表现为先发生广泛性微血栓形成,而后转为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理过程)。
7.脑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8.肠源性紫绀:食用大量新腌咸菜或腐败的蔬菜,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硝酸盐,经胃肠道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经肠道粘膜吸收后,引起高铁Hb 血症,患者皮肤、粘膜(如口唇)呈现青灰色。
9.发热激活物:又称为内生致热原诱导物,包括外致热原(如细菌、病毒) 和某些体内产物。
它们均有诱导活化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能力。
10.热休克蛋白:指在热应激或其它应激时细胞新合成的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新生蛋白的正确折叠、位移和受损蛋白的修复和移出,从而在蛋白质水平起防御保护作用。
11.冷休克:即低动力型休克,由于皮肤血管收缩患者皮肤温度降低故称为冷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