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二章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安全防护标题记忆

本章内容

1.检验前质量保证

(1)检验申请

(2)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2.检验中质量保证

(1)人员

(2)试剂

(3)培养基

(4)设备

(5)检验过程

3.检验后质量保证

(1)检验结果的评审和报告

(2)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1)危险度评估

(2)生物安全基本设备

(3)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2.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

(1)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

(2)生物恐怖

3.生物安全技术

(1)实验室技术

(2)意外事故的处理

(3)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

(4)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检验前质量保证——检验申请

·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病房和床号、年龄和性别。

·临床表现及当前所用抗菌药物。

·相关病史。

·标本来源。

·检验项目。

·感染类型或目标微生物。

·标本采集时间、实验室收到标本时间。

检验前质量保证——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原始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患者准备

·不同部位标本的采集方法

·标本运送要求

·延迟运送时标本的贮藏方法

·安全运送标本的方法

·标本标识

·标本接收

检验中质量保证

1.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

2.操作手册。

3.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

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5.试剂、染色液以及抗生素的质量控制。

6.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

7.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

检验后质量保证

·检验结果的评审与报告:制定“警告/危急”范围;必要时及时发送分级报告;危急值及时报告并记录。

·标本的处置:

1.任何污染材料未经消毒不能拿出实验室。

2.液体废弃物必须收集在防漏未破的容器内,高浓度化学消毒剂处理。

3.对剩余标本、接种过的培养基、菌种等丢弃前均需适当消毒。

4.动物房的废物在处理前及动物笼被清洗前均需消毒,最好经高压蒸汽灭菌。

5.对于任何有污染的锐器如针头、注射器、玻片等在处理前不要用手接触。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危险度评估

防止实验室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意外暴露及释放。

·危险度等级划分为四类:

1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基本不致病。

2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致病,但不严重。

3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度低。引起严重疾病,但不传播,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

4级: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引起严重疾病,容易传播,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生物安全基本设备

1.生物安全柜:

用于处理感染性物质;处理潜在空气传播的物质;离心前后,密封离心杯的装样、取样;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根据吸入空气的速度、再循环空气量、排出空气量、排风系统、压力设置等,分为三级:①Ⅰ级:能够保护操作者和环境,不能保护操作对象;②Ⅱ级:对操作者和操作对象均有保护;③Ⅲ级:对操作者防护最好。

2.个人防护装备:

用于预防气溶胶、喷溅物暴露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般分为四级:

1.一级生物安全水平(BSL-1)实验室属基础实验室,常为基础教学、研究实验室,处理危险度1级微生物。

2.二级生物安全水平(BSL-2)实验室属基础实验室,常为诊断、研究实验室,处理危险度2级微生物。

3.三级生物安全水平(BSL-3)实验室属防护实验室,为特殊的诊断、研究实验室,处理危险度3级微生物。

4.四级生物安全水平(BSL4)实验室属最高防护实验室,供危险病原体研究,处理危险度4级微生物。

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具体保障程序应描述:危险因子的贮存位置、接触人员资料、使用记录、运送记录、灭活和丢弃;相关人员的职责;必要时公共卫生和安全管理部门的介入程度、作用和责任等,调查并纠正违规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生物恐怖

生物恐怖:使用致病性微生物或毒素等作为袭击手段,通过一定途径散布危险因子,造成疾病的暴发、流行,导致人体功能障碍和死亡。生物恐怖因子包括细菌、病毒等,以鼠疫、天花和炭疽的危险性、毒性、传染性最强。

生物安全技术——实验室技术

1.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的操作。

2.常用设备的使用:接种环、移液管、生物安全柜及离心机等。

3.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标准预防措施。

1)标本运送处理:防渗漏。

2)工作时的个人安全防护及手的卫生。

3)配备生物安全柜。

4)操作注意防喷溅、避免锐器损伤。

5)工作后消毒。

生物安全技术——意外事故处理

1.外伤:脱防护服+清洗+皮肤消毒剂+医学处理。

2.食入:脱防护服+医学处理。

3.气溶胶释放:撤离现场。

4.溢出:覆盖+消毒剂+清除。

5.离心管破裂:关闭电源,密闭约30min。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消毒。封闭离心杯内离心管破裂时,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处理。

生物安全技术——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丢弃的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品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后丢弃,或经适当包裹运送到其他地方处理,对参与丢弃者不造成潜在危害。

清除污染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首选)、焚烧等。

生物安全技术——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感染性物质运输通常需要三层包装。

装载标本的内层容器应密闭、防水、防渗漏,贴标示内容物的标签;第二层包装为吸水性材料,当内层容器泄漏时,吸收溢出的液体;第三层包装保护第二层包装免受物理性损坏。

经典例题

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放在首位的问题是

A.细菌培养的及时准确

B.抗原抗体检测的准确

C.实验室生物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