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合集下载

肟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杀菌哪个更划算?

肟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杀菌哪个更划算?

肟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杀菌哪个更划算?在杀菌剂行业产品市场份额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位居第一,其次是三唑类系列杀菌剂。

在全球十大杀菌剂销售中,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这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稳居前列,那么肟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同为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和差异化呢?一、什么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种仿生杀菌剂,化学结构来看,除绿色部分修饰基团的不同,它们都具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红色圈出部分)。

这类杀菌剂的活性基团主要作用于真菌的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bel复合物,阻止电子传递,影响酶的脱脂化作用,由于酶的脱酯化使其毒力丧失,从而抑制真菌生长。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

并且对环境相对安全,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降低乙烯含量,提高植物硝化还原酶活性,延缓植物衰老,特别是禾谷类,能提高产量。

肟菌酯:由诺华(现先正达)开发,2000年上市。

嘧菌酯:由捷利康(现先正达)开发,1997年上市。

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第1个上市品种,1996年由巴斯夫上市。

吡唑醚菌酯:由巴斯夫发现,在2001年登记上市。

二、杀菌谱对比肟菌酯:杀菌谱和嘧菌酯相同,对多数真菌病害有良好活性,不过易产生抗药性,不易单独使用。

针对白粉病、叶斑病、黑星病效果有特效,其他对锈病、霜霉病、立枯病、苹果黑腥病、立枯病亦有很好的活性。

嘧菌酯:杀菌谱很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部分病原菌有效。

嘧菌酯在我国25种农作物上取得登记,用于防治33种病害。

几乎可以防治所有真菌病害,如对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早晚疫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醚菌酯:杀菌谱不如嘧菌酯广,但也对大多数真菌都有良好的活性,因为上市时间较长,病菌抗性较大,但对白粉病等特效,醚菌酯在我国15种作物上取得登记,用于防治13种病害。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 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 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吡唑醚菌酯自从投放市场以来,杀菌谱广、靶标病菌多、免疫性强、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等等这类杀菌剂的功能都能得到验证,并且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目前已广泛用于100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的预防和防治。

那么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吡唑醚菌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1、杀菌广谱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2、防治结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3、混配性较好能与多种药剂复配,与苯醚甲环唑、代森联、烯酰吗林等复配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增效作用。

4、植物保健,抗逆增产吡唑醚菌酯除了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导许多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变化,如它能增强硝酸盐(硝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作物快速生长阶段对氮的吸收。

同时,它能降低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延缓作物衰老。

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与作物自身水杨酸合成物对抗逆蛋白的合成作用相同。

即使是在植物不发病的情况下,吡唑醚菌酯也可以通过控制继发病和减轻来自非生物因子的压力来提高作物产量。

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使用时机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病原真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最终“饿死”病原真菌。

正因如此,病菌死得很慢,药效当然也相对迟缓。

所以,这一类杀菌剂的使用时机一定要提前,要以保护剂的身份预防病害,或是在播种前、出苗后或定植的时候等病害发生初期用药更能发挥出药剂的优势。

2、注意配合使用吡唑醚菌酯是以防效和持效见长,速效和其他针对性的杀菌剂相比还是稍显不足,最好是配合其他杀菌剂使用或者用复配剂。

3、注意使用次数吡唑醚菌酯的作用位点比较单一,所以抗性起的比较快。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特点和实际使用推荐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特点和实际使用推荐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特点和实际使用推荐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阻塞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可以有效防治对其它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原菌系列,这3种杀菌剂都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的作用,因用量少、杀菌谱广、可防治对其它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菌而饱受关注和青睐。

此外这3种杀菌剂都有很强渗透性。

区别在于醚菌酯较其它两个移动性差一些,吡唑醚菌酯较前两个活性高一些,嘧菌酯渗透性更强一些。

那么,这3种杀菌剂有什么不同呢?嘧菌酯的渗透层移功能更强,因此一般建议不要与有机硅和乳油混用,实际使用中发现,嘧菌酯对嘎啦苹果有药害反应,另外,嘧菌酯对霜霉病和晚疫病的治疗活性比较强,因此在霜霉病高发区可以用嘧菌酯配合氰霜唑来进行治疗。

常见的为25%的悬浮剂。

嘧菌酯醚菌酯的保护活性不如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移动性也差点,因此使用安全性略好于嘧菌酯,醚菌酯对白粉病的防效更优异,因此建议在白粉病发生的时候,选择醚菌酯与其他杀菌剂复配,增加防治效果,醚菌酯是最早研发出来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使用年限长,因此抗性也逐年增加。

常见的为50%水分散粒剂。

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在这3种杀菌剂中安全性最高,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可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增强作物抗逆性,调节植株生长,在防治病害的同时可一定程度上修复病斑,美化果面,因此更多时候被当做一种保健产品来与其他杀菌剂复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各类“增产套餐”里最常见的成员之一就是吡唑醚菌酯。

病害已经发生的时候,推荐使用吡唑醚菌酯复配治疗活性较强的杀菌剂。

常见的为25%乳油。

吡唑醚菌酯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1.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均属高等抗性风险,且彼此间具有交互抗性(即使用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同时对3种杀菌剂产生抗性);2.从延缓抗性出发,在每个作物生长季,这3种杀菌剂合计用药次数应控制在3次以内,因为它们作用位点单一,抗性起得比较快,一定要注意和其他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都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到目前为止已有6个品种商品化,还有至少7个化合物正在开发中。

它们的化学结构上都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或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衍变而得。

在农业应用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1)独特的作用机理。

它们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 和c。

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干扰细胞能量供给,使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杀菌作用。

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较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的部位(细胞色素b)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杀菌广谱。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3)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4)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5)本类化合物除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昆虫和植物也具有电子传递抑制作用。

因此有可能从苯氧基丙烯酸酯类中开发出杀虫剂和除草剂,并已有这方面的专利了。

(6)本类化合物是天然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的仿生杀菌剂,具有植物健康作用,使用后叶片增绿,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延缓衰老,延长作物采收期,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嘧菌酯原药为棕色固体,熔点醚菌酯原药为白色粉吡唑醚菌酯原药为白。

如何用好嘧菌酯它与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有啥区别!

如何用好嘧菌酯它与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有啥区别!

如何用好嘧菌酯它与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有啥区别!嘧菌酯作为一款杀菌谱广、持效期长、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受到很多农资人的青睐,针对当下作物上发生的病害,从以下4方面,给大家好好地聊一下嘧菌酯:嘧菌酯的特性:1、杀菌谱广嘧菌酯能够防治多种病害,特别在多种病害同时发生时,因为一药治百病的特性,可以在使用时减少用药量,降低大家的生产成本。

防治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霜霉病、颖枯病等。

2、提高抗病、抗逆性嘧菌酯能够增加作物的抗病性,让作物少生病、长势旺、长得快,同时,相比没用过的作物,使用嘧菌酯后,气候条件不好时,作物产量会更高。

3、延缓衰老使用嘧菌酯的作物,能够拉长收获期,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提高大家的总收益。

4、持效期长嘧菌酯的持效期可以达到15天,因为大家能够减少用药次数,那蔬菜等农作物上的残留也会减少。

5、高效安全嘧菌酯内吸性强、渗透效果明显,是一种天然低毒安全的杀菌剂。

嘧菌酯的复配使用:对于一些病害,大家可能更倾向用复配药剂去防治,效果会更好,针对当下发生比较多的病害,我们来看看嘧菌酯的复配药剂:1、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混配,是一种具有广谱预防和治疗性的低毒复合杀菌剂,防病的范围更广,对作物的预防、治疗效果比较好,并且,不容易让病害产生抗药性。

苯甲·嘧菌酯,对多种作物上的多种高等真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比如西瓜、甜瓜上的炭疽病、蔓枯病等,豆类蔬菜的炭疽病、锈病、白粉病等,番茄的早疫病,辣椒炭疽病,大葱及洋葱的紫斑病,苹果的轮纹病、炭疽病等等。

)2、嘧菌·百菌清嘧菌酯和百菌清的混配,是以保护作用为主,伴随有一定的内吸、渗透和诱导抗性作用,不容易让病害产生抗药性,使用比较安全,特别是同一种作物上发生多种病害,或者病害已经发生抗药性,使用嘧菌·百菌清,效果相对比较好。

嘧菌·百菌清,对多种作物上的多种高等真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比如番茄的早疫病、叶霉病、叶斑病,辣椒炭疽病,茄子褐纹病、叶斑病,西瓜和甜瓜的炭疽病、蔓枯病,黄瓜的黑星病、炭疽病、蔓枯病等等。

醚菌酯和嘧菌酯

醚菌酯和嘧菌酯

醚菌酯,又叫翠贝,是巴斯夫的专利产品,防治白粉病的;嘧菌酯,又叫阿米西达,是先正达的专利产品,是防治霜霉病的。

嘧菌酯又称阿米西达,是一种真菌性的杀菌剂,主要对担子菌半子菌,子囊菌等有效,而且对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不过该产品的成本太高,用量也较大。

醚菌酯,作用效果和嘧菌酯差不多,不过还在行政保护期以内,暂时不可以生产。

两者属同一类型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区别不大,嘧菌酯与醚菌酯比在内吸和跨层转移上有优势,但都容易产生抗性。

嘧菌酯基本信息英文名称:AMISTAR,CAS号:131860-33-8,嘧菌酯结构式化学名称为methyl(αE)-2-[[6-(2-cyanophenoxy)-4-pyrimidinyl]oxy]-α-(methoxymethylene)be nzeneacetate,中文名称为:(E)-[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分子式为C22H17N3O5,分子量为403.4。

[编辑本段]用途原药为棕色固体,M.P.114~该产品是先正达公司开发成功的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

使用剂量为25 116℃。

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M.P.116℃。

相对密度1.34,蒸汽压1.1×10-7mPa(20℃)。

水中溶解度6mg/L(20℃),微溶于己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

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为2周,对水解稳定。

~400g/hm2,商品名为Abound、Amistar、Heritage、Quadris、Admire。

[编辑本段]价格该产品的设备费用较高,年产50吨产品仅设备费用就需要200万元左右。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说到杀菌剂,这两年最热的莫过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也许大多数人对甲氧基丙烯酸酯不太了解,但提到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大家一定不陌生。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简介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因其分子内含基团的不同分而分为三种产品。

这三种杀菌剂的老祖宗是从一种蘑菇当中提取出来的。

巴斯夫公司第一个将醚菌酯(翠贝)推向市场。

随后不久先正达公司推出了嘧菌酯(阿米西达)。

阿米西达上市之后因为其优异的活性效果,在杀菌剂界可谓呼风唤雨,销量猛增。

接着,巴斯夫公司又开发推出了吡唑醚菌酯(凯润),这两年势头也很猛。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杀菌剂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保护性、内吸性和铲除性3种类型。

这3个化合物都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的作用,最大的区别在于醚菌酯较其他两个移动性差一些,吡唑醚菌酯较前两个活性高一些,而嘧菌酯渗透性更强一些。

醚菌酯由于开发时间较早,随着用量的增加,抗性也很厉害。

吡唑醚菌酯作为较新的化合物,抗性较低,活性最高。

由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良好的内吸移动性,在实际应用中这两者更好用。

但是如果把醚菌酯喷雾用水量加大,喷得均匀些,效果也很好。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吡唑醚菌酯用对了天下无菌

吡唑醚菌酯用对了天下无菌
吡唑醚菌酯用对了天下无菌!这里告诉你怎么用效果更好
在全球农药杀菌剂单品排名的榜单上,吡唑醚菌酯一直都是榜单中的姣姣者,作为甲氧基丙烯酸类的杀菌剂,自上市以来凭借其广谱的杀菌、卓越的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对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用,很快就获得了用户的青睐。为何这么多人都在用它?
一、吡唑醚菌酯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1、粉剂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最大的问题。2、乳油乳油是最早期农药普遍应用的剂型,稳定,制造成本低。3、悬浮剂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类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占有较大优势,悬浮剂很安全,但是也不建议超浓度使用。
二、吡唑醚菌酯、嘧菌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菌酯有啥关系?
它们称为杀菌剂中的三兄弟,都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而吡唑醚菌酯则被认为是市场上活性最高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三、为何这么多人都在用它?
1、对果蔬具有多重作用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还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全方位保护果蔬,让病菌无处可逃,另外杀菌、促进作物生长两不误。还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不受限制。2、适用范围广,受欢迎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果树(柑橘、葡萄、火龙果、猕猴桃、百香果、苹果、芒果等等)、蔬菜、草莓、水稻、烟草、茶树、观赏植物、小麦、花生、草坪等各种作物。防治由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枯病、锈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3、用量少,大作用(仅针对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大部分作物(如果树、蔬菜等),推荐稀释1500~2000倍,假设30斤水一壶水正常单用情况下,用10~15克的药;复配的话,就用10克一壶水。4、复配效果好,最佳拍档能与多种药剂复配,同时还具有增效作用。比如复配三唑类杀菌剂效果很好,可提升药效;与叶面肥混用如磷酸二氢钾,加微量元素,效果会非常的好(但需要注意第一:先溶解叶面肥,然后再倒吡唑,再倒其他的东西。);与芸苔素混合,增强抗病性,降低抗药性,促进营养转化,调节植物生长(但最好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大家对吡唑醚菌酯要有正确的认识,它是一个好成分,没错!但它绝不是万能的,买对正确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放对使用地方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都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地一类新型杀菌剂,到目前为止已有个品种商品化,还有至少个化合物正在开发中.它们地化学结构上都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或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衍变而得.在农业应用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独特地作用机理.它们都是病原真菌地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和.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地呼吸,干扰细胞能量供给,使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杀菌作用.作用于线粒体呼吸地杀菌剂较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地部位(细胞色素)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地菌株有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杀菌广谱.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地活性,如麦类地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地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地活性,对疫病地防治更显重要.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地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本类化合物除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昆虫和植物也具有电子传递抑制作用.因此有可能从苯氧基丙烯酸酯类中开发出杀虫剂和除草剂,并已有这方面地专利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本类化合物是天然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地仿生杀菌剂,具有植物健康作用,使用后叶片增绿,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延缓衰老,延长作物采收期,从而达到增产效果.文档来自
嘧菌酯原药为棕色固体,熔点℃,醚菌酯原药为白色粉吡唑醚菌酯原药为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