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试(B)评分标准与答案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考试B评分标准与答案

语言学概论考试B评分标准与答案

天津师范大学考试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 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本大题共10 分)1.表意文字表音文字2.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3.历史稳定性(稳固性)全民常用性(全民性)构词的能产性(能产性)4、增添删除(删减)5.渐变性不平衡性6.清浊,舌位高舌位低7.时位调位重位8.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圆与不圆)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2 分,本大题共10 分)1.语音:2. 历史比较语言学:3. 条件变体:4. 性:5. 方言词:三、分析题: (本大题共30 分,每小题6 分)1. 分析下列句法结构中歧义出现的原因并加以分化(6 分)A 爱慕的是小王:分化:别人爱慕的人是小王;小王爱慕的是别人。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小王”的施受关系不明。

B 王熙凤也不知道哪儿去了分化:别人也不知道王熙凤哪儿去了,王熙凤也不知道别人哪儿去了。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王熙凤”的施受关系不明。

C 修了一条乡村公路分化:把一条(坏了的)乡村公路修好了;修出(成)了一条乡村公路。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路”到底是表示结果还是表示受事关系不明。

D 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分化:这个灯笼已经挂上去了,挂上去的时间是一天。

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还没有挂上去。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动词“挂”既有“持续”的语义特征,又有“完成” 的语义特征。

2. 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6 分)春眠不觉晓花落知多少答案略3. 分析下列各词的结构类型,并指出各语素的性质:(6 分)学员:附加式(派生词);词根+后缀。

烟头儿:附加式(派生词);词根+词根+后缀。

秋千:单纯词;双声词。

Returns:附加式;词干+词尾。

blackboard :复合词;词根+词根。

抗菌素:复合词;前缀+词根+词根。

4. 下列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试将它们进行分类(6 分)印欧语系:西班牙语、波兰语、印地语、德语、意大利语;阿尔泰语系:哈萨克语、满语、蒙古语;南岛语系:高山语;南亚语系:佧瓦语;闪——含语系:阿拉伯语汉藏语系:苗语。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符号的意义。

2.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3.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语言中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形式,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

4.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交际的情景、说话人的身份、听者的期待等因素,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与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因素的关系等。

二、填空题1. 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和______功能。

(文化功能)2.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括音素和______两个层次。

(音节)3. 语言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时态、体、人称、数和______等。

(性)4. 语言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增减、语法结构的变化和______的变化。

(语音)5. 语言的交际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______五个环节。

(解码)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特征?(D)A. 社会性B. 符号性D. 固定性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音位特征?(C)A. 对立性B. 相关性C. 模仿性D. 系统性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变体?(B)A. 地域方言B. 书面语C. 社会方言D. 个人语言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内部结构?(D)A. 词汇B. 语法C. 语义D. 语用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A)A. 语言分化B. 语言融合C. 语言借用D. 语言干扰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音位特征?(ABCD)B. 相关性C. 系统性D. 情景性2.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社会功能?(ABCD)A. 交际功能B. 思维功能C. 文化功能D. 认知功能3.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变异现象?(ABCD)A. 语音变异B. 词汇变异C. 语法变异D. 语用变异4.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类型学分类依据?(ABC)A. 词序B. 虚词C. 形态D. 语调5.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交际原则?(ABCD)A. 合作原则B. 礼貌原则C. 关联原则D. 方式原则五、判断题1.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

英语专业语言学概论B卷参考答案

英语专业语言学概论B卷参考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年级:15级专业(学科):英语17 — 18 学年第二学期语言学概论B卷参考答案I.Multiple Choice. (15%)1-5:ACCCB 6—10:DBADCII.True or False Questions. (15%)1—5:TTFTT6—10:TFFTTIII.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25%)1.Displacement means that human languages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 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in time and space) at the moment of conversation.2.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 illocutionary act, illocutionary force refers to speaker’s meaning, contextua l meaning, or extra meaning.3. Free morphemes refer to those which can occur alone, that is, those which may make up words by themselves. For example, dog, boy and close are all free morphemes.4. Construal is the ability to conceive and portray the same situation in alternate ways through specificity, different mental scanning.5.Morphology is one branch of linguistics and it studies the minimal units of meaning – morphemes and word-formation processes.IV.Short answer questions. (20%)1.To say that linguistics is a descriptive science is to say that the linguist tries to discover and record the rules to which the members of a language-community actually conform and does not seek to impose upon them other rules, or norms, of correctness. Prescriptive linguistics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the correct use of language and settle the disputes over usage once and for all. (6%)2.Ogden and Richards presented the classic “Semantic Triangle” a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diagram, in which the “symbol” refers to the linguist elements (word,sentence, etc.), the “referent” refers to the object in the world of experience, and the “thought” or “reference” refers to concept or notion. Thus the symbol of a word signifies “things” by virtue of the “concept,” a ssociated with the form of the word in the mind of the speaker of the language. The concept thus considered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he connection (represented with a dotted line) between symbol and referent is made possible only through “concept.”(7%)3.A synchronic study takes a fixed instant (usually at present) as its point of observation. Saussure’s diachronic description is the study of a language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history. E.g. a study of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used in Shakespeare’s time would be synchronic, and a study of the changes English has undergone since then would be a diachronic study. In modern linguistics, synchronic study seems to enjoy priority over diachronic study. The reason is that unless the various state of a language are successfully studied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7%)V.Short Essay writing (25%)1.Women register takes on the following features:(1) women use more “fancy” color terms such as “mauve” and “beige”.(2) Women use less powerful curse words.(3) Women use more intensifiers such as “terrible” and “awful”.(4)Women use more tag questions.(5) women use more statement questions like “Dinner will be ready at seven o’clock?” (with a rising intonation at the end).(6) Women’s linguistic behavior is more indirect and, hence, more polite than men’s. More importantly,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are brought about by nothing less than women’s place in society. More cogently, the lingu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re culturally and socially governed.(13%)2.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re both linguistic studies of meaning. What essentiallydistinguish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s whether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If it is not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restricted to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semantics; if it is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of pragmatics.Semantics studies sentences as units of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while pragmatics studies utterances as instances of the system. The former stops at the sentence level; the latter looks at bigger chunks of conversation. The former regards sentences as stable products; the latter treats utterances as dynamic processes. The former analyses sentences in isolation; the latter analyses utterances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ir contexts of situation.(12%)。

语言学概论试题(卷)(与部分答案解析)

语言学概论试题(卷)(与部分答案解析)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部分答案)2004年10月15日A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5分)1、社会语言学属于()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2、元音[]的名称是()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①邮②欧③玩④农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①玻璃②黑扳③语言④红旗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

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①异化②类化③新语法范畴的形成④实词虚化12、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①苗语②越南语③俄语④日语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①语法②语义③语音④词汇14、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①“皮”原指兽皮②“涕”原指眼泪③“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④“江”原捐“长江”15、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①象形的②会意的③表音的④形声的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多请把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语言学概论试题1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1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1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0分)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每个答案1分,多答算错。

参考答案:A.B.D.A.C.B.D.A.B.D.二、简答(30分)参考答案:1、语言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对语言会有不同的看法。

综合各派的学术观点和古今语言研究的成果,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基本意思:第一,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动物语言”只是个比喻的说法。

第二,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交际和思维。

第三,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语言与言语是什么关系?语言与言语,在语言学中是不同的概念。

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

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张口说话的动作,称为“言语动作”;第二,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就是“语言”;第三,说出来的话语,称为“言语”或“言语作品”。

可见语言不等于说话,它只是说话这种复合现象中的一个方面。

语言也不同于言语。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的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非物质性和抽象性;言语是个人在特定情景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具有个人性、物质性和具体性。

3、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关系?语言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

口语是对口头语言的抽象概括,书面语是对写出来的言语的抽象概括。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从口语中不断吸取营养成分。

三、论述(60分)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0分,按要点平均分配分数。

参考答案:1、试论语言的属性。

语言的属性很多,较为重要的是符号性、系统性、生成性和民族性。

(一)符号性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符号具有约定性和任意性两个重要的特点。

所谓约定性,是指用什么样的事物代替什么样的事物,是由使用者共同约定的;所谓任意性,是指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言也是一种符号。

就本质上来说是任意的,是由各语言社团约定的。

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20XX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D 2.C 3.B 4.B 5.B 6。

D7.A 8.C 9.C 10.A 11.D 12。

A13.D 14.C 15.B 16.D 17.A 18。

B19.C 20.B 21.A 22.C 23.C 24。

B25.C 26.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A D E 28.A B C E 29.A D E 30.A C E 31。

A B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出hn sh)(电视)可以切分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已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33.(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作“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4.(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作“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35.(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

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储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作“语言获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1)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

语言学概论答案

语言学概论答案

语言学概论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一著名论断的语言学家是(A)A.洪堡特B.索绪尔C.乔姆斯基D.布龙菲尔德2.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系统性最强的是(A)A.语音系统B.语汇系统C.语法系统D.语义系统3.下列辅音,在普通话中既能充当声母、又能充当韵尾的是(D)A. AB. BC. CD. D4.普通话“江”字读音所含音素的数量是(C)A.2个B.3个C.4个D.5个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分属于同一语素的一组是(D)A. AB. BC. CD. D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属于(B)A.谚语B.成语C.歇后D.惯用语8.“词法”也称(A)A.形态学B.构词法C.造词法D.造句法9.汉语中不能表示“定指”的语法手段是(D)A.谓语动词前的光杆名词B.前面加上指示代词的名词C.介词“把、被”后的名词D.前面加上数量词的名词10.英语“Mary writed a letter”中动词的词形变化有错误,正确形式应该采用(B)A.附加形式B.屈折形式C.异根形式D.零形式11.“团结”和“勾结”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B)A.理性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体色彩不同12.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叫做(B)A.本义B.基本义C.派生义D.引申义13.下列关于反义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A.理性意义上的细微差异可以构成反义词B.附加色彩上的褒贬对立可以构成反义词C.一个词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D.不同语言的词之间可以构成反义词14.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小的类别是(C)A.语系B.语支C.语群D.语族15.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B.亲属语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C.亲属语言具有历史同源关系D.语音对应关系是亲属语言的重要标志16.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产生的词是(B)A.音译词B.仿译词C.意译词D.半音译半意译词17.发散思维(外思维)活动不包括(A)A.记忆B.情感C.意志D.美感18.下列关于“大脑皮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是由成百亿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的B.从各个器官接收信息并引发人的行为C.用于控制人体的运动平衡和内脏功能D.是行为动作决策机构和记忆存储仓库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外语教学特点的是(D)A.基础性B.交叉性C.多元性D.典型性20.下列信息处理研究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项目是(D)A.汉字编码和输入B.语料标注和检索C.文本自动校对D.机器自动翻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

2007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答案:D解析:识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2.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A.语篇B.句子C.词组D.词答案:B解析:句子由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能独立说出来并用于交际。

3.A.AB.BC.CD.D答案:C解析:A项分别为前元音、后元音,B项分别为前元音、央元音,D项分别为前元音、后元音。

4.A.AB.BC.CD.D答案:A解析:A项属于清擦音,B项分别为清塞音、鼻音,C项分别为鼻音、边音,D项分别为清塞音、清擦音。

5.下列关于语调和声调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语言只有语调而没有声调B.有些语言只有声调而没有语调C.有些语言既没语调也没有声调D.所有语言都既有声调也有语调答案:A解析:所有的语言都有语调,轻音现象中语言会失去原有的声调。

6.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B.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的总汇C.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答案:C解析: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是由词构成的固定词组或熟语,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7.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构词能力强B.使用范围窄C.产生历史长D.大多很稳定答案:B解析:根据词在语汇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两大类。

ACD三项都属于基本语汇的特点。

8.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A.词的音节数量B.词的语素数量C.词的音形关系D.词的地位用途答案:B解析: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9.下列各组复合词中,构词方式相同的一组是【】A.热情热烈B.证明光明C.口吃胆怯D.悦耳柔和答案:C解析:“口吃”和“胆怯”都是陈述式复合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师范大学考试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0.5 分,本大题共10 分)
1.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2.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3.历史稳定性(稳固性)全民常用性(全民性)构词的能产性(能产性)
4、增添删除(删减)
5.渐变性不平衡性
6.清浊,舌位高舌位低
7.时位调位重位
8.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圆与不圆)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10 分)
1.语音:2.历史比较语言学:3.条件变体:4.性:
5.方言词: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30 分,每小题6分)
1.分析下列句法结构中歧义出现的原因并加以分化(6分)
A 爱慕的是小王:
分化:别人爱慕的人是小王;小王爱慕的是别人。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小王”的施受关系不明。

B 王熙凤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分化:别人也不知道王熙凤哪儿去了,王熙凤也不知道别人哪儿去了。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王熙凤”的施受关系不明。

C 修了一条乡村公路
分化:把一条(坏了的)乡村公路修好了;修出(成)了一条乡村公路。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路”到底是表示结果还是表示受事关系不明。

D 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
分化:这个灯笼已经挂上去了,挂上去的时间是一天。

这个灯笼挂了一天了还没有挂上去。

歧义出现的原因是动词“挂”既有“持续”的语义特征,又有“完成”的语义特征。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6分)
春眠不觉晓花落知多少答案略
3.分析下列各词的结构类型,并指出各语素的性质:(6分)
学员:附加式(派生词);词根+后缀。

烟头儿:附加式(派生词);词根+词根+后缀。

秋千:单纯词;双声词。

Returns:附加式;词干+词尾。

blackboard:复合词;词根+词根。

抗菌素:复合词;前缀+词根+词根。

4.下列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试将它们进行分类(6分)
印欧语系:西班牙语、波兰语、印地语、德语、意大利语;
阿尔泰语系:哈萨克语、满语、蒙古语;
南岛语系:高山语;
南亚语系:佧瓦语;
闪——含语系:阿拉伯语
汉藏语系:苗语。

评分标准:错一项扣一分。

5.用语音术语描述下列辅音(6分)
(1)[v] 唇齿浊擦音。

(2)[L] 舌尖中浊边音。

(3)[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4)[p h] 双唇送气清塞音。

(5)[x] 舌面后(舌根)清擦音。

(6)[z] 舌尖前浊擦音。

四、简答题:(每小题10 分,本大题共30 分)
1.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别(10分)
共时语言学,又叫静态语言学。

它以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状态中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律,分析各种语言单位,描写语言规则,而不考虑时间的因素。

(3分)
历时语言学,又叫动态语言学,它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描写和研究语言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演变方式,研究这种演变在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

(3分)
举例4分,各举两个以上,分别得二分。

仅各举一例,分别得一分。

2. 请简要回答洋泾浜与克里奥尔的区别(10分)
洋泾浜是指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因语言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2分)
克里奥尔又叫混合语,指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出现的包含不同语言成分的混合的自然语言。

(2分)
二者不同的是:
1 洋泾浜具有临时性,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使用,混合语在一定条件下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成为孩子的母语。

(3分)
2 混合语在社会里扎下根,扩大词汇、严密语法,丰富起来,最后有了自己的文字系统和书面语。

洋泾浜则不可能有书面形式。

(3分)
3. 举例说明几种重要的语流音变现象(10)
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这种音变现象叫同化。

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不同或不相近,这种音变现象叫异化。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受所处的地位和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这种音变现象叫弱化。

脱落:语流中有些弱读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是由于发音的方便而省去了,这种现象叫脱落.
增音:在语流里连续发音时,有时加进原来没有的音素,这叫增音。

评分标准,每个概念对给一分,举例正确给一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本大题共20 分)
1.变换分析法的意义何在?试加以论述。

(10分)
变换分析法就是运用一定的规则把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同义句式的方法.(2分)
变换分析法的意义:
1,改变了过去对一个句子进行孤立分析的弊端,扩大了句法研究的视野。

(2分)
2,变换是一种有效的语法分析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区分句子的结构,对句子进行细微的分析。

(2分)
举例妥当并论述清楚得4分。

2.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有说汉语的语法还不成熟。

这些说法有无道理?试用你学的语言理论对这些说法加以论述。

(10分)这些说法无道理。

(2分)
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类的说法是一种语言优劣论。

(2分)世界上的语言从类型上可以分出很多,有的语言的语法和词汇意义的表达主要靠词的形态变化,有的语言词的形态变化不丰富,语法和词汇意义的表达主要靠语序和虚词。

不管是形态发达的语言还是不发达的语言,它们都能很好地用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所以不能以某一个标准来确定哪种语言是优秀的或落后的。

(3分)
至于有人说汉语的语法不成熟,那是以西方语言的标准看汉语而得出的错误论断。

事实是,只要是具有相当的历史并能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民服务的语言都是成熟的语言,其语法也自然是成熟的。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而且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语言,其语法也有自己的特点。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