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发项目书
依托科普示范基地 搭建农民致富“金桥”——记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吴茱萸科普示范基地

一 、 合理 规 划 基 地 布局 , 夯 实产 业
发展基础
基地 建立 初始 , 就将全 县 中药产业
布局规划定位于
“ 一
个核心 区 , 两大产
业 带 ” , 即将基地核心 区建设在龙溪镇
红 军 村葛麻 坪 , 将 县 内9 镇 1 乡 以大 乌江
为界 , 规划为江 北4 镇产业 带和江 南5镇
(乡) 产业 带 , 在核心 区建设高规格示 范
其它 中药材 品种 的生产模式 , 如吴茱萸
+玉 竹 、 吴茱萸+ 射干 、 吴茱萸+天 冬 、
吴茱萸+ 苦参4 种间套作生产模式, 并在
各基地得到广泛推广 , 3年共培训药农
1 .
5万
人次,
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 余
份 , 发展 多种种植 1 . 5 万余亩 。
五 、 积极提 供信息 、 拓 宽销售渠 道 , 为产业 发展争取 更大空间
( s OP ) 初 稿 , 通 过 多 层 次 试 验 示 范 , 有 效地 提 升 了产 品 的种植含量 。 在 具 体 运 作 中, 先后 由课题组 撰 写试 验 研 究论 文 9 篇 , 分 别 在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 、
《山地 农 业 生 物 学报 》 、 《中 国科 技信 息》等刊物正 式发表科技论文6 篇2 . 2 万 字 , 在丰 富吴茱萸研 究资料和学术交流 上 发挥 了重要作用 。
中药材种植项目建议书

中药材种植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中药材作为我国宝贵的传统药物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中药材种植产业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保护和发展中药材资源,并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本建议书旨在提出中药材种植项目的可行性和建设方案。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拟在适宜的地区选取合适的土地,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
主要目标是通过规模化种植,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并与药企合作,打造绿色供应链,实现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和品牌化营销。
三、项目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其中,中药材市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以及中医药的影响力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中药材市场在未来几年内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
2. 土地条件分析为了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本项目将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适宜、土壤pH值适当、无重金属污染等优良的种植环境。
同时,考虑到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项目选址阶段将综合考虑土地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3. 种植技术分析中药材种植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种植技术。
本项目将引进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育苗、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中药材的高品质和高产量提供保障。
同时,项目还将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和合作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四、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规模适度、质量可控、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具体目标如下:1. 年产中药材XXX吨,实现年销售收入XXX万元;2. 与药企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证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3. 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4. 建立绿色供应链,实现中药材的可追溯和安全生产。
五、项目组织和运营模式本项目将由设立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进行组织与运营。
公司将负责土地选址、种植管理、销售推广、品牌打造等工作,并与药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和市场稳定。
石漠化治理3000亩石漠化治理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石漠化治理3000亩石漠化治理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都匀红星民族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三月一日·都匀此分类贵州的石漠化面积为3.3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0%。
潜在石漠化面积为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7%。
国家林业局在《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刊《人民日报》2006年6月23日)中对石漠化作了如下界定:“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当前石漠化综合治理是利在国民,当代千秋的伟业。
第一节概述一、石漠化形成石漠化的成因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由于人口增多,人们为了生存,进行垦植、破坏植被,形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所形成不同程度的石漠化。
二是由于工业、交通、水利等建设中因开挖山体使岩石裸露所形成的石漠化。
三是在矿山开采和工业生产中所形成的砾石堆积和土地退化现象。
如:煤矿开采后所形成的石山等等。
一类是由于大规模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开挖山体(所谓“拉槽”),形成岩石裸露,因需要防止滚石、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必须及时进行治理,在项目设计中就有“护坡”工程。
但是,由于所裸露的岩石,没有泥土,恢复植被难度较大。
另一类是因进行垦植所形成的石漠化。
由于长时间的植被破坏,我省是全国八个有岩溶面积分布的省、市、区中石漠化面积很大、程度最深、危害最大的省份。
二、石漠化治理的必要性(一)是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区的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区。
(四)是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已成为我省大河流的梯级电站的心腹大患,并危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甚至港澳地区的生态安全。
25万亩 GAP 中药材基地实施方案

药材基地实施方案一、项目提出的必然性及依据1、发展中药产业化的意义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几千年医疗保健事业成功经验的结晶,同时在国际医学领域中也享有较高声誉,特别在当今回归自然的呼声中,中药在医药、保健等方面尤其显得重要。
贵州省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第四大中药材产区。
而且遵义市又是贵州省的主要名贵中药材产地,主要有杜仲、厚朴、黄柏、天麻、吴茱萸、半夏、天冬、五倍子等名贵中药材。
大力发展遵义药业,对推进遵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药发展与人类生存有着重要的联系人类病种的变化和人类亚健康群体的出现以及防病代替治病的观念不断提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人们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深入认识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加深对中医药的了解,并从立法上认可中药食品添加剂和植物保健品。
如德国每年平均有150万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专用支出达6亿马克,占德国医疗保险支出的33%;而英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中药材消费与集散市场,年贸易额达数十亿欧元。
因此研究开发现代中药是使我国中药合法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为人类健康服务。
因而中药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必然的联系。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须发展中药产业。
3、家诚药业的发展思路(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建设的机遇,按遵义市“十五”规划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加快建立具有遵义特色的中国现代化药业科技产业。
(2)技术创新:随着中药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家诚药业利用现代中药先进萃取技术,进行工艺技术创新,提高中药的有效成份和含量。
利用分子分散技术,进行剂型创新,使中药实现体积小、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和高效、速效、长效等三小三效以及服用方便的功能。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4)一、项目概述 (4)二、计划目标 (10)第二章申请单位情况 (15)一、基本情况 (15)二、人员及开发能力 (16)三、单位财务状况 (19)四、管理情况 (20)第三章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21)一、技术创新性 (21)二、成熟性和可靠性 (26)第四章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分析 (27)一、产品的主要用途,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未来市场预测 (27)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31)第五章实施方案 (32)一、开发计划 (32)二、技术方案 (33)三、生产方案 (46)四、营销方案 (51)五、其它问题的解决方案 (52)第六章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56)一、投资预算 (56)二、资金的筹措 (58)三、资金使用计划 (58)第七章效益分析 (59)一、经济效益分析 (59)二、社会效益分析 (59)三、生态效益分析 (60)第八章风险分析 (61)一、技术风险 (61)二、市场风险 (61)三、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 (61)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述(一)主要内容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计划投资4500万元,2015年至2017年,通过公司与农户合作提供中草药种子、种苗、组织技术培训服务、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等,扶持某某区重点贫困乡镇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实施建立中药材的核心生产基地,通过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某某区乌龙新区共同打造成片中药材基地,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将中央2015年关于西部成片开发扶贫、科技扶贫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实处,真正体现出某某中草药王国的重点区域。
该项目采用“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2015年在某某区乌龙新区建立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1500亩,到2017年,通过辐射带动乌龙一线建立板兰根、灯盏花、白术、桔梗、金银花种植基地8500亩,2015年总面积达10000亩至15000亩,包括种苗、种源、优质种子基地。
吴茱萸可行性研究报告

吴茱萸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吴茱萸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吴茱萸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本文通过对吴茱萸的资源情况、市场前景、生产技术、投资规模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吴茱萸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因此,本文认为吴茱萸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吴茱萸;可行性研究;市场需求;生产技术;投资规模一、引言吴茱萸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材之一,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萜烯类、甾醇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调和气血、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吴茱萸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对吴茱萸的种植、加工和销售进行可行性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吴茱萸资源情况调查吴茱萸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南方省份,主要有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份。
目前,吴茱萸主要分布在山区或山脚下的丘陵地带,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主要分布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
由于我国山脉层峦叠嶂、气候多样,使吴茱萸的资源分布较广,但总体来看,其资源并不是很丰富。
三、吴茱萸市场需求调查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吴茱萸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据悉,吴茱萸主要用于制作中药材、中药饮片等产品,其主要功效为调和气血、祛风除湿、止痛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
另外,吴茱萸也可用于食品行业,制作调味品、健康食品等。
综合来看,市场对吴茱萸的需求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四、吴茱萸生产技术调查吴茱萸的生产技术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
种植方面,主要包括选址、土壤改良、培肥施肥、播种移栽、育苗管理等。
加工方面,主要包括采收、干燥、加工、包装等。
销售方面,主要包括市场开发、销售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
综合来看,吴茱萸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改进。
2500亩吴茱萸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2500亩吴茱萸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建吴茱萸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2)1.1.9项目建设期限 (3)1.1.10目前进展情况 (3)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8)2.1项目提出背景 (8)2.2项目提出缘由 (9)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0)2.3.1 顺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0)2.3.2顺应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0)2.3.3满足我国中药材市场迫切需求的需要 (11)2.3.4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12)2.3.5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3)2.3.6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13)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2.4.1政策可行性 (13)2.4.2技术可行性 (18)2.4.3市场可行性 (19)2.4.4管理可行性 (19)2.5可行性分析结论 (20)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1)3.1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1)3.2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22)3.3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分析 (23)3.4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4)3.5我国中药材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26)3.6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7)3.7吴茱萸功效与作用分析 (28)3.8市场分析结论 (32)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4)4.1项目地理位置选择 (34)4.2区域投资环境 (34)4.2.1区域地理位置 (34)4.2.2区域气候条件 (35)4.2.3区域交通条件 (35)4.2.4资源及产业政策条件 (35)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7)5.1方案设计原则 (37)5.2种植区主要工程 (37)5.3种植区辅助工程、配套工程 (37)5.4项目加工区土建方案 (39)5.4.1方案指导原则 (39)5.4.2土建方案的选择 (40)5.5加工区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41)5.5.1给排水 (41)5.5.2供电 (41)5.6加工区道路设计 (42)5.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42)第六章项目产品技术方案 (43)6.1主要加工产品方案 (43)6.2项目加工产品执行标准 (43)6.3项目种植技术方案 (43)6.4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7)6.5主要原材料供应 (48)6.6主要设备方案 (48)第七章节约能源方案 (49)7.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9)7.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9)7.2.1能源消耗种类 (49)7.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9)7.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50)7.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50)7.5主要节能措施 (51)第八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3)8.1设计依据及原则 (53)8.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3)8.1.2设计原则 (53)8.2建设地环境条件 (54)8.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4)8.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4)8.3.2 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 (55)8.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5)8.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5)8.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7)8.4.3 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8)8.5消防措施 (58)8.5.1设计依据 (58)8.5.2防范措施 (58)8.5.3消防管理 (59)8.5.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60)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 (61)9.1编制依据 (61)9.2概况 (61)9.3劳动安全 (61)9.3.1工程消防 (61)9.3.2防火防爆设计 (62)9.3.3电力 (62)9.3.4抗震设防措施 (62)9.3.5防静电防雷措施 (62)9.4劳动卫生 (63)9.4.1通风 (63)9.4.2卫生 (63)9.4.3防烫伤 (63)9.4.4噪声 (63)9.4.5个人防护 (63)9.4.6安全教育及防护 (64)第十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0.1组织机构 (65)10.2劳动定员 (65)10.3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0.4人员培训 (66)10.5福利待遇 (66)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1.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1.2 建设工期 (68)11.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0)12.1投资估算依据 (70)12.2建设投资估算 (70)12.3流动资金估算 (71)12.4资金筹措 (71)12.5项目投资总额 (71)12.6资金使用和管理 (74)第十三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5)13.1总成本费用估算 (75)13.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5)13.1.2产品成本 (76)13.1.3平均产品利润 (77)13.2财务评价 (77)13.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7)13.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8)13.2.3不确定性分析 (78)13.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81)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3)14.1项目风险因素 (83)14.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3)14.1.2技术风险 (83)14.1.3市场风险 (83)14.1.4资金管理风险 (84)14.2风险规避对策 (84)14.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4)14.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4)14.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4)14.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5)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86)15.1招标管理 (86)15.2招标依据 (86)15.3招标范围 (86)15.4招标方式 (87)15.5招标程序 (87)15.6评标程序 (88)15.7发放中标通知书 (88)15.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8)15.9合同备案 (88)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89)16.1结论 (89)16.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2)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3)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4)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5)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6)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7)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8)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99)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0)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1)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3)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105)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吴茱萸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XXXXXX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湖南1.1.5项目负责人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6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5344.16万元(土建工程为3041.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795.00万元,土地费用为375.00万元,其他费用为79.94万元,预备费53.22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05.8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550.00万元。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计划书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创业项目计划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XXX中药材种植基地2、项目主办单位:XXXXXXXXXXX3、项目选址:发展农村经济,形成支柱产业,带动百姓致富。
4、项目设计:先计划种植200亩白芷、白芍等中药材,然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实现管理、种植、烘烤、销售上下游产业链格局。
5、项目总投资30万元6、效益分析:项目落实后,将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同步发展。
7、项目负责人:XXX8、项目有效时间30年。
9、项目技术负责:10、项目落实时间:2013年10 月。
(二)主办单位介绍XXXXXXXX中药材种植基地位于新街镇西边,是一家集开拓,管理,销售,药材技术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药材种植专业种植基地。
自试验性种植至今,己发展种植各种药材200余亩。
(三) 药材项目发展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目的:1、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200亩,分为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实现白芷种植面积200亩,二期工程实现板兰根种植面积300亩。
2、培养中药材种植技术人员5人,发展社员二千户,户均年收入绝对增加收入一万元以上,脱贫人数六千至一万人.主要意义:XXX是XXX农业大镇,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关系到培育与发展壮大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需的产业基础的根本问题.本项目通过建立中草药良种种植基地和良种制种技术体系,通过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制种与药材烘烤、打包、贮藏、销售的产业链结构,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1、通过开展多种模式的中草药栽培,促进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生态休闲涵养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通过支撑技术体系的建立,为社员的种植提供种植前、中和后服务,保证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范围内的土壤均己进行化验,在确定海拔高度和气侯条件及土壤酸碱度的情况下确定了适合种植的药材种类必要性: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提高产业调整后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带动经济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既能使广大农户直接从产业开发中得到经济收入,又可以摆脱农民就业难的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发项目推荐书
一、项目名称
**县**乡吴茱萸规则化种植基地开发项目
二、项目概况:
**县**乡距县城50公里,吴茱萸种植基地于**乡境内2公里的转水、城堡两村,该乡位于湘西边陲,处在云贵高原苗山之余脉延伸的末端,既有山地特色,又有高原地相,境内最高海拔736.3米,最低海拨387.7米。
土壤垂直分布明显,海拔450米以下为红壤,450-650米为黄红壤,650-730米为黄壤,气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这样的自然条件适于吴莱萸的种植,地产吴莱萸籽粒饱满,香气浓郁,为全国优值吴莱萸的主产地。
现该乡已有成片吴茱萸种植面积1000亩,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当地农户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为吴茱萸扩大种植规模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建设规楗
2009年按GAP要求建立2000亩吴茱萸规范化生产基地。
四、市场前景
以吴茱萸组方多,如香连片、左金丸、戊已丸、吴莱萸汤、鸡鸣散等,目前我省怀化正清制药有限公司、湘泉集团、湘西制药有限公司、张家界制药厂等厂的肠康片(原名为香连片)年销售量在4亿片以上,年需吴莱萸50砘以上:我省衡阳卫材的伤湿膏之类用量在5吨以上,吴莱萸在全国的正常年需求量为600吨。
由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把中药及天然植物药纳入营养补充剂、甚至非处方药的管理范畴,使很多中药有更多的途径进入国际医药保健品市场,吴莱萸是主要出口药材之一。
年出口量在300吨左右;目前吴莱萸提取物成为一种新的出口产品,并在国外已开发了多种吴茱萸提取物为原料的制剂,年出口产品药需药材300吨;吴茱萸碱( Evodmine)、吴茱萸次碱(Yutaecarpihe)吴茱萸素( Wuchugine)吴茱萸苦素(Yutavine)等已作为新产品进行开发研究。
五、项目总投资:65万元
六、合作方式:合作
七、效益分析
按规划2011年可采收面积2000亩,累计产量70000kg,年累计收入1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年。
八、项目进展情况
可行性研究报己完成
九、联系方式。